马克思“空间正义”的三重维度及当代价值

2023-09-11 03:33荀泉
关东学刊 2023年3期
关键词:马克思

[摘 要]马克思空间正义思想具有实践性、历史性和人文性。首先,在实践性上,马克思将实践看作空间正义的基础,用实践观点将空间分为自然空间和社会空间。自然空间是人的实践没有大范围干涉的原初自然界空间。社会空间是人的实践活动展开的空间。共产主义社会空间是人能够自由发展的空间。其次,在历史性上,空间正义是随着历史不断发展的,呈现着不同的理论形态,需要无产阶级尊重空间演变规律,通过社会变革和社会运动等历史进程实现空间正义。最后,在人文性上,马克思认为,社会实践决定了空间结构,无产阶级要摆脱现实的空间异化,用阶级斗争实现空间正义。马克思空间正义思想体现着理论和实践、系统性和创新性、时代性和开放性、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能够促进建立生态城市,发展新型城市化,实现城乡融合。

[关键词]马克思;空间正义;自然空间;社会空间;空间实践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问题哲学理论前沿与理论创新研究”(18ZDA026)。

[作者简介]荀泉(1984-),本名孙全胜,男,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文化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人员(北京 100732)。

随着资本主义空间问题的不断涌现,空间正义逐渐成了热门话题。空间正义概念的提出源自于城市研究的逐步深入,其在不同的研究领域有不同的理解。总体来说,空间正义可以被视为社会公平在地理空间上的延伸。空间正义重点关注的是不同群体在地理空间上的权益,以及这种空间权益如何反映整个社会公平。马克思在他的著作中也提到了“空间正义”的观点,尤其是在他的土地所有权和生产资料所有权的论述中。马克思主张,所有的自然资源应该归属于整个社会而不是少数特权阶级。这种观点被延伸为城市规划和资源利用分配中的公平。因此,马克思“空间正义”关注的不仅是地理空间上的公平问题,也是对资本主义非法占有自然资源的反思。英国地理学家哈维深入阐述了空间正义的内涵,他认为,空间正义是人们在空间中所享有的权利平等和社会公正的程度,即社会空间的公正程度。

大卫·哈维:《正义、自然和差异地理学》,胡大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463页。德国地理学家哈伊舒茨强调了城市与居住区的社会公正,认为空间正义不仅是为了实现交通公正和住房公正,更是为了公正地分配工作、产品和公共服务资源,实现社会的公正。国内学者对马克思“空间正义”思想的关注度也在逐渐提高。国内一些学者开始对该理论进行系统性的研究,主要围绕着如何运用马克思“空间正义”理论来解决当下我国面临的一系列社会公正问题。在理论方面,国内学者注重解读马克思“空间正义”思想的本质特征和内在逻辑。他们认为空间正义并不只是地理位置和分布的问题,而是涉及到社会、文化和政治等因素。在实践方面,国内学者注重对马克思“空间正义”思想的内在逻辑与当下社会公正问题进行对接。他们认为实现空间正义的关键在于建立公平和包容的城市规划机制,保护生态资源,推进城市空间的整合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均等化。

孔明安:《空间正义的批判及其限度》,《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因此,在当前的国内外研究中,空间正义已成为一个研究热点。然而,马克思“空间正义”思想的维度仍有待探讨。本文旨在对马克思“空间正义”思想的实践性、历史性和人文性的三重维度进行深入解读,探讨其在中国城市化中的应用和意义,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一、空间正义的实践性

马克思从实践把握了空间的本质,实现了空间观的变革。马克思批判了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空间观的不足,从实践理解空间问题,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去把握社会空间的演变,要求将人从自然空间和社会空间中解放出来,实现空间正义。马克思认为,空间正义是基于空间实践的,人能通过实践创造合理的空间。“以马克思劳动论看,空间正义与人的本质内在相关。”

熊小果:《空间正义的存在论阐释——基于马克思的劳动视角》,《思想战线》2019年第6期。马克思“空间正义”的场域主要由自然空间和社会空间组成。马克思阐述了自然空间和社会空间的辩证关系,分析了共产主义空间的特征。自然空间是空间正义的实践基础,社会空间是空间正义的践行场所。共产主义社会空间是空间正义的目标。

首先,自然空间是指自然界。自然空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具有先在性和客观性。自然空间是人类基本没有踏足的空间,是感性的外部世界。人类诞生之前,自然界就存在了。人类只是自然界的产物。“但是在那里,自然界已经直接提供了生活资料,起初不需要人们去生产它们。”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960页。没有人类实践参与的自然界是神秘和不可知的。人要靠自然界生存,需要自然界提供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空间正义的实现要尊重自然空间。自然空间及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类不能破坏自然空间的固有结构。原始社会,人们就开始从事一些简单的空间活动,如建造房屋、改变河流的流向、平整田地等。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空间活动的范围和规模都扩大了,让人们深入自然空间的内部,占有了更多空间资源。资本支配下的空间生产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但破坏了自然生态,必然让资本主义成为阶级统治的最终形式。空间正义应该是个人合理利用自然空间,捍卫自然和其他生物的权益,但资本主义空间生产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和盲目性,让一部分人可以按照意志随意利用自然空间,建立了物化的空间。

自然空间是空间正义的实践基础。自然空间是先于人类的客观存在。“不管自然界本身是怎样产生的,只要它一旦存在,那么它在存在的时候就总是这个样子。”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12页。人是靠自然提供生存资料的,需要尊重自然的客观性,合理利用和开发自然。实践将自然空间和社会空间联系起来,推动人化自然空间不断生成。马克思批判了自然环境决定论,阐释了自然和社会统一的空间思想。自然空间对人类具有先在性,人的实践也能改变自然空间。空间具有客观物质性,既是自然空间和客观环境空间,又是物理空间和地理空间。自然空间限制着人类,也为人类提供了基本生存条件。人类通过实践影响着自然空间,让自然空間成为流动的和关系性的空间。人不能只追求自身利益的满足,也要尊重自然空间本身的演变规律。

其次,社会空间是人的实践创造的空间。社会空间具有目的性和属人性。人的实践推动社会空间的范围不断扩大。社会空间既是人化自然空间,也是人类实践空间。社会空间是人实践活动的场地和对象,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随着人开发空间的程度加深,人不断通过空间生产把握空间。科技进步和交往方式的多元化让社会空间有了更多内涵。社会空间可以分为物质生产空间和社会交往空间。马克思指出,空间生产逻辑实际是物质生产逻辑的延伸。“在私有财产和金钱的统治下形成的自然观,是对自然界的真正的蔑视和实际的贬低。”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2页。资本主义空间生产剥夺了农民,这虽然是历史发展中的必然代价,但也需要关注农民的空间权益。工业化和城市化不应建立在对农民的剥夺上。资本主义社会是以物的依赖性为主的社会空间,资本支配了这种社会空间,让空间发展失衡。社会空间与劳动实践有必然的关系。人的劳动实践决定了社会空间的形成,即社会空间与劳动实践是客体和主体的联系。

社会空间是空间正义的实践场所。社会空间充满社会关系,具有实在性和历史性。社会空间的实在性是指社会空间是以自然空间为基础的,是人的空间实践建构的。人凭借实践建立了人与自然空间的新型关系。“因此,只有资本才创造出资产阶级社会,并创造出社会成员对自然界和社会联系本身的普遍占有。”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90页。社会空间是随着人的空间实践和交往实践不断发展的。社会空间有地理空间,也有经济空间,还有精神空间。社会空间涉及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马克思关注了社会空间问题,并从资本、全球化、城市化等角度分析了空间正义实现问题。马克思空间正义固然是客观规律的总结,但也是从社会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空间正义与公平有关。空间正义的意义在于消除城市中的贫困和不公等问题。空间正义能够指导城市规划和建设,改善居民贫穷的现状,提升住房、社会服务、教育和就业机会的公正性,形成一种和谐公正的城市空间。空间正义要寻求国家间的合作,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经济,促进各国的文化交流。

最后,共产主义社会空间是空间正义完全实现的理想空间。共产主义社会空间需要无产阶级来完成,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异化劳动,实现人的自由发展,达成人与自然矛盾的真正解决。“社会主义平等价值观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价值诉求,也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刻内涵,还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谢海燕:《平等价值观的时代内涵及实现途径》,《人民论坛》2017年第26期。共产主义是自由人联合体的社会,能够达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同发展,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促进社会自由、平等、正义。共产主义崇尚知行合一,能够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共产主义社会空间是生产力高度发达、实现人自由发展的空间。共产主义社会空间是人与自然矛盾的真正解决,消除了自然异化和生态问题,实现了人的本质。共产主义是人与社会矛盾的解决。

共产主义国家能够取得更多经济成就,推动社会空间由片面走向全面。共产主义社会空间是空间正义的理想。共产主义社会空间是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结合,消除了人与人的关系异化,扬弃了私有财产,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完成了人对自身的真正占有。“共产主义并不剥夺任何人占有社会产品的权利,它只剥夺利用这种占有去奴役他人劳动的权利。”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7页。马克思空间正义是为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服务的。马克思不仅要求解释社会空间,而且要求改造现实的社会空间。只有坚持马克思空间生产思想,才能科學地把握各类空间关系,建立和谐的空间生态。我们要从实践角度考察马克思“空间正义”的伦理形态,拓展马克思空间批判伦理的视域,总结出空间正义的实现路径,更好地指导中国城市化建设。

二、空间正义的历史性

空间正义的实现要有劳动实践的推动。空间正义具有自然规律那样的客观性。劳动实践是空间正义实现的保障。空间正义在不同时代有不同内容。“不同的阶段过程由时间上的顺序进行转化为空间上的并存。因此在同一时间内可以提供更多的成品。”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39页。物质生产实践决定着空间正义的本质和内容。

首先,空间正义的理论形态是不断演变的。空间伦理气质是空间伦理理论形态最主要的特征。“此外,还存在着一切社会状态所共有的永恒真理,如自由、正义等等。”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92页。空间正义的理论形态在不同社会和时代有不同的表现。资本主义空间正义和社会主义空间正义就有着不同的伦理气质,两者都推崇善,但资本主义的善和社会主义的善是不同的。空间正义的基本问题是人与人的关系,空间正义要促进人与人和谐相处。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和城市化进程的批判,强调了土地规划和城市发展的重要性,提倡通过公共设施的建设实现财产和权力的平等分配。这些思想为后来的空间正义理论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方向。空间正义要从学派发展为形态,需要系统地回答伦理学的基本问题。“加入协会的一切团体和个人,承认真理、正义和道德是他们彼此间对一切人的关系的基础,而不分肤色、信仰或民族。”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10页。空间正义的历史演变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的城市改良运动和社会改革运动。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城市间不平等的加剧,空间正义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议题。当代空间正义运动关注城市化进程中的不平等,关注城市发展的经济、文化和环境方面的公正,提出多元文化主义、城市民主和环境正义等概念,以推动公正、平等、可持续和包容性的城市发展。空间正义的理论形态研究应该寻找伦理学派中的共同点,努力建构伦理学的当代形态。

空间正义呈现着不同的历史性理论形态。首先,空间平等主义是空间正义的最初形式之一,它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有同等的空间资源和机会,不受种族、阶级或性别等社会因素的影响。其次,城市生态主义是空间正义的发展形式。它认为城市空间是一个生态系统,城市的发展必须遵循生态学原则。城市空间规划应该侧重于生态可持续性和公共卫生。再次,环境正义。这种理论主张所有人都应该享有安全的生活环境。它关注城市中环境污染和公共卫生问题,并寻求消除环境不平等。再者,基于权力的空间正义。这种理论强调地方政治的重要性,认为权力和资源分配是空间正义的关键因素。它提出,政治和社会机构应该更公平地分配权力和资源,以确保人们能够平等地参与城市决策。再者,基于承认的空间正义。这种理论认为,不平等和歧视是社会正义的重要问题,应该通过承认和尊重不同社会群体的文化和身份来解决。它主张城市规划应该更加多元和包容,尊重不同的文化和历史遗产。最后,转型正义。这种理论主张,城市和地区的发展应该遵循历史和社会背景,以确保历史上的不公正行为得到纠正。它强调历史遗产和文化认同的重要性,主张城市和区域的平衡发展。空间正义要在城市规划中实现各要素之间的平衡,消除贫困居住区,以达到城市空间结构的和谐。总之,空间正义的理论形态是不断演变的,它反映了不同社会和历史背景下的社会正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马克思批判了以往的空间正义理论,注重实践,强调人民利益高于个人利益,有着自己的空间正义理论形态。

其次,无产阶级要在尊重空间演变规律基础上实现空间正义。在特定的国家和民族中,空间正义的理论形态体现出了独特的精神同一性。这种同一性是特定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造成的。因此,空间正义不仅是一种理论框架,更是一個具有强烈地域文化色彩和价值取向的概念体系。“如果动物有感觉,即有灵魂,那么我们就是食人生番,就永远不可能在地球上建立正义的王国。”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62页。空间正义的历史演变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工业化时期,当时城市化和工业化尚处于初期,城乡差距加大,贫富分化严重,马克思为此提出了实现城乡公平的策略。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逐步完善,从而推动了城市空间正义的形成。20世纪初,社会主义思潮进入了各国,提倡利益公共化和社会公正,进一步促进了空间正义的发展。到了20世纪中期,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城市空间的不平等性和贫富差距加剧。此时,城市空间正义理论被提出,主张城市空间的公正,为此建立了城市规划管理,呼吁实现基于社会平等的公共产品分配,促进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决策。近年来,一些社会组织和市民团体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公共政策和城市规划的决策中,公共参与已成为关键词。总之,空间正义的历史演变始终关注着社会公正,它在推动城市平等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历史演变规律是实现空间正义的机制之一,因为历史规律指导了社会演变,从而影响社会的空间结构和城市化进程。在实现空间正义的机制中,历史演变规律发挥的作用表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社会分工和生产力的发展是实现空间正义的基础。社会分工的深入和生产力的提高,推动了城市化发展,但也加剧了社会的分化和不平等现象。为了实现空间正义,必须充分考虑社会分工和生产力的发展,通过合理的城市规划,提高城市的发展水平,进而有效减少城市的不平等现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阻碍了空间正义的实现,导致城市化进程成为不平等的源头,加剧了城市贫富差距和社会分化。为实现空间正义,必须消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财产的平等分配。第二,空间正义的实现离不开政治和社会的进步。通过追求民主化和社会正义,政治和社会的发展有了动力,使得空间正义得以实现。政府可以通过制定公共政策、建立公共设施,以此提高城市生活的质量,并消除城市中存在的不平等现象。通过对历史规律的了解和运用,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改善城市空间结构,从而实现社会公正。我们可以通过推动社会改革,建立更加公平的社会制度,以此为实现空间正义提供支持。政府可以通过合理的城市规划布局,实现各个群体的互相依存;而在土地利用方面,政府不仅需要实现资源的公平利用,还需要考虑各种利益关系的平衡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最后,无产阶级要靠社会变革和社会运动等历史进程实现空间正义。历史进程是空间正义的实现道路之一,因为历史进程决定了社会的发展方向和变革的路径,影响了城市化进程和空间结构的演变。历史进程在空间正义实现道路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第一,社会变革是空间正义实现的关键。社会变革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对城市化和空间结构的演变产生深远的影响。通过社会变革,可以消除城市中的不平等,建立公正的城市空间结构。第二,社会运动是实现空间正义的推动力量。社会运动包括各种社会力量的参与和行动,对城市化进程和空间结构的演变产生重要的影响。社会运动可以促进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推动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提高城市生活的质量,减少城市中的不平等现象。第三,环境因素是空间正义实现的重要条件。环境因素包括地理、气候、资源和生态等方面的因素,对城市化和空间结构的演变产生重要的影响。通过合理利用和保护环境资源,可以促进空间正义的实现。总之,历史进程在空间正义实现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了解和应对历史进程的变化,可以更好地推动空间正义的实现,建立更加公正的城市空间结构,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社会空间的演变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生产方式推动社会空间呈现多种形态,表现为人的依赖性为主的社会空间、物的依赖性为主的社会空间、自由人联合体的社会空间。在人的依赖性为主的社会空间中,自然支配着人,人类的生产力水平低,交往范围小,人与人由血缘关系、宗族关系组成社会关系。人受自然规律支配,只能从自然中获取简单的生存资料。在物的依赖性为主的社会空间中,人摆脱了自然的支配,能独立建造自己的空间,人与人主要是利益关系。人从区域空间走向了全球空间,实现了普遍交往。在自由人联合体的共产主义社会空间,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物质财富极度丰富,人能获得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国家的空间正义应该既符合物质生产条件,又体现无产阶级意志,让空间正义成为主观和客观的有机统一,这样才能推动社会主义建设,巩固国家政权。空间正义应该合乎人们的伦理共识,应该在大家的协商中形成,体现人的最主要的空间利益。“所以,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47页。社会主义空间正义既要符合现实的物质生产条件,又要符合无产阶级的集体意志。实现空间正义的过程包括自然历史过程和社会历史过程。自然历史过程是空间正义的自在形态。社会历史过程是空间正义的自为形态。社会主义社会空间是感性的,消除了等级秩序,能够更好地保护环境,充分激发人们的智慧,更好地保护传统文化。

三、空间正义的人文性

空间正义要体现弱势群体的利益,顺应社会空间演变的规律,避免空间被私人占有。空间正义的实现需要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批判资本增殖,消灭私有制,利用阶级斗争维护人民的空间利益。“如果群众的道德意识宣布某一经济事实,如当年的奴隶制或徭役制是不公正的,那么这就证明这一经济事实本身已经过时,另外的经济事实已经出现,由此原来的事实就变得不能忍受和不能维持了。”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04页。空间正义的实现需要无产阶级批判资本,用阶级斗争作为手段。空间正义和阶级斗争都要批判资产阶级,实现人的空间解放,延续人类道路。

第一,社会实践决定了空间结构,需要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实现人的解放。空间受到社会空间的影响,资本主义社会空间受资本逻辑支配。资本主义空间生产让人们丧失了自主性,失去本真状态,陷入信息恐惧、理性迷失、认识外化等现象。“资本的循环过程是不断的中断,是离开一个阶段,进入下一个阶段,是抛弃一种形式,存在于另一种形式。”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18页。资本主义空间生产改变了人的生存方式,让人们的社会空间得到拓展,也加重了人的空间生存风险。空间生产制造了个人空间和公共空间,让各种空间不断交融。城市空间是资本积累的主要场所。空间生产是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过程,导致了空间压迫。资本主义空间生产希望人们服从,以控制国家,用金钱操控政治,用信息技术控制全球。全球化的时代,空间生产不过是资本增殖的工具。空间生产瓦解了社会的总体性,用资本规则让社会空间成为碎片,导致人对理性主义的膜拜,自觉服从物化结构的支配。资本主义成为物化的社会空间。空间物化有主观和客观方面,让人产生了自我异化,成了可计算的数字化的原子存在,不断被客体化和机械化。空间物化形成了空间意识形态,形成分化世界的虚假意识。“资本按其本性是反生态的。目前所出现的生态问题,说到底还是一个社會制度的问题。”

陈学明:《资本逻辑与生态危机》,《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11期。空间中的问题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本矛盾的惟妙惟肖的表达。资本主义空间生产让人堕落到地狱,处于孤独无助的状态,成为不健全的人。无产阶级要改造社会空间,改变单向度的空间结构,重新启蒙人的精神空间。无产阶级需要积极澄清各类错误思想,坚持政治原则和大是大非,对资本主义空间思潮进行坚决的斗争。

资本主义社会空间造成了人的异化和病态,需要健全的社会空间和人。人是社会空间的核心。资本主义空间生产让大众行为充满非理性因素,制造了秘密空间,让社会空间充满异化。资本不断在全球空间进行殖民扩张,发达国家掠夺了落后国家的空间资源,制造了中心和边缘的空间等级结构。资本通过空间生产获得了自身的增殖。资本空间生产占有了劳动者的空间,让资源不断向城市空间聚集,造成全球空间地理发展失衡。资本对全球空间进行了重组,摧毁了一切空间壁垒,不断用时间消灭空间,拓展市场空间,让全球空间呈现同质性和断裂性。资本主义城市化显示着空间生产的不断扩张,彰显了权力意志的通行无阻。空间生产能制造出资本家需要的空间产品,创造出资本增殖的空间形态。资本主义社会掩盖了经济危机和政治矛盾,造成了不公正的空间权力。资本主义社会空间让人成了不健全的人,导致人重占有而不是重生存,成了没有生命力的动物。人的异化在经济方面是劳动异化;在政治方面,是参政议政的异化;在社会方面,是人与自然、社会、他人关系的异化,人被资本和市场奴役;在精神方面,人失去了理性和良知,迷失了自己;在科技方面,社会空间成了机器,人成了生产的部件。健全的社会空间需要消灭异化空间,确立人的主体地位。马克思要求发挥人的本质力量,终止空间思辨,通过分析空间异化进入历史的深处。马克思对空间生态的分析是具体的、历史的,从抽象的概念过渡到现实实践,从抽象空间上升到了具体空间。

第二,无产阶级要自觉认同人的主体地位,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实现空间革命。社会主义空间生产要处理好法律和道德的关系,努力用法律和道德维护人民的空间权利。无产阶级要建立以使用价值为导向的空间要素配置体制,协调多元的空间利益分配机制,采用可持续的空间发展模式,推行以人为本的空间利益共享机制。“推进生态现代化有多种路径和模式,应正视其进程中的各种冲突。”

洪大用:《经济增长、环境保护与生态现代化——以环境社会学为视角》,《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9期。马克思主张建立实践的空间理论,让空间理论为人的空间解放服务。马克思主张建立总体的人,克服人的空间生存困境。资本主义社会空间造成了人的痛苦和压抑,需要无产阶级推动经济转型、政治转型和文化转型。空间正义要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空间,构建全球空间新秩序。城市空间需要人本精神的指引,保障居民的基本权利。城市权利要求居民广泛参与城市建设,要以人为本,坚持良法善治,完善空间法律制度。政府要服务公众空间利益,维护各阶层的利益平衡。马克思辩证地看待资本主义空间生产,既肯定了空间生产的历史进步性,又批判了空间生产引起的非正义现象,揭示了共产主义社会空间实现的艰巨性,要求无产阶级摧毁现存的社会空间。空间生产的发展是历史过程,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空间矛盾。我们需要坚持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用历史和逻辑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空间生产实践,历史地看待空间异化问题,提出实现人的空间解放的路径。

无产阶级要解决人的空间生存困境,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争取城市公共资源。城市公共资源是所有市民共享的资源,包括道路、公园、图书馆、医院等,这些资源的优劣程度直接影响到市民的生活质量。无产阶级可以通过参与政治活动、发起集体行动等方式,争取更多的城市公共资源,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和获得更多的机会。其次,争取住房保障。无产阶级往往面临住房問题,需要争取住房保障,包括政府提供财政补贴或者优惠贷款,以及建立住房合作社等方式。通过这些措施,可以降低住房成本,改善居住条件,提高生活品质。再次,争取城市规划权。城市规划权是指市民对城市规划的权利和参与程度。无产阶级可以通过参与城市规划会议、发表意见、提出建议等方式,争取更多的城市规划权,确保自身的权益和利益被充分考虑和保障。最后,推动城市基础设施改善。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包括水、电、气、交通等。无产阶级可以通过发起集体行动、要求政府加大投入等方式,争取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总之,无产阶级要解决人的空间生存困境,需要通过参与政治活动、发起集体行动等方式,争取更多的城市公共资源、住房保障、城市规划权和促进城市基础设施改善等权益,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和获得更多的机会。

四、马克思空间正义的特征与当代价值

马克思空间正义思想拓展了唯物史观的出场路径,能为城市化提供理论指导,推动全球空间和平发展,实现空间发展平衡,促进区域发展的互利互惠。马克思空间正义思想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是改造现实空间的强大理论武器。

(一)马克思空间正义思想的特征

马克思空间正义思想体现着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系统性与创新性的统一、时代性与开放性的统一、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等特征。

首先,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空间正义是具体的、历史的。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人们加深了对空间正义的认识,更加认识到了资本主义空间问题的本质,要求建立平等空间。马克思空间正义思想将空间理论和空间实践结合起来,以独特的理论视角和坚实的实践维度揭示了空间正义的价值。马克思主张通过空间实践来改变现实空间,建立基于现实的空间正义。马克思空间正义思想能够推动我国可持续发展,解决我国空间矛盾,走上城乡协调、区域协调的道路,实现空间均衡发展。

其次,系统性与创新性的统一。创新性是马克思空间正义思想的内在精神,不断回应着现实空间问题,开辟了马克思空间思想的新境界,表现出旺盛的理论创造力。马克思立足于实践,科学探寻空间正义的实现。马克思空间正义思想是系统的,全面考察了城乡、区域、全球等空间问题,以人的全面发展建构起理论体系。“马克思的空间正义思想以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空间资本化为中心,以生产空间正义、分配空间正义、权力空间正义和价值空间正义为四个基本维度。”

赫曦滢:《马克思空间正义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理论探索》2018年第3期。马克思“空间正义”思想已经成为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的理论基础,为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再次,时代性与开放性的统一。马克思空间正义思想准确把握了时代的空间问题,从生产方式的角度揭示了空间分配不公,批判了资本空间化,分析了空间矛盾,承载了人们对美好空间生活的追求。马克思空间正义思想是不断发展的开放体系,为我们解决空间非正义问题提供了开阔的思路。马克思“空间正义”思想既受到不同文化、历史和社会背景的影响,又随着实践不断完善;既关注社会的多元性,又关注空间的分配,具有深刻的社会学意义。

最后,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空间正义思想体现着空间思想的巨大变革,体现着科学性和革命性,有助于解决空间贫困、区域发展失衡、居住差异等问题。马克思从空间的角度探讨了社会公平问题,强调了公共空间的重要性。马克思也提出了群众参与在空间正义中的作用,为空间正义的实现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马克思空间正义思想的当代价值

中国城市空间生产要按照生态伦理原则进行,坚持人民群众的基本空间利益,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城市空间生产要合理利用资本,让人民群众掌握资本,将正义原则渗透进资本运作,克服空间生态二元结构。政府要有高效的决策,化解空间中的各种矛盾,平衡各种空间利益。政府要给予各阶层平等的空间发展机会,让弱势群体感到被平等对待。

1.建立生态城市。

城市化对生态环境产生了负效应,消耗了资源、破坏了环境。城市化也能对资源环境产生正效应,能通过发展规模经济降低消耗,降低环境治理的成本。中国城市化面临的环境形势严峻,传统经济模式过度依赖资源,资源利用率低,高投入、低产出,消耗了大量能源。城市化改变了生态环境的结构,改变了人的物质生活条件,造成了生态退化。生态城市通过优化城市规划、改善城市交通、建立绿色基础设施、推广环保行动等手段,实现城市的生态平衡,减少污染排放,提高自然环境的质量,从而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生态城市是一种新型城市发展模式,主张城市建设遵循平等原则,包括人与自然的平等和人与人的平等。现代化进程中,城市化中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凸显。“我们需要建立人本主义空间,平等分配空间资源,协调空间中的各种利益关系,达成城乡空间的平衡发展。”

孙全胜:《马克思“空间正义”出场的基础、逻辑与路径》,《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生态城市建设应成为当今城市化的重要主题。一方面,生态城市建设需要以人的福祉为导向。城市中的环境友好型设施包括了公共绿地、道路及交通设施、垃圾收集管理、水资源利用等,这些设施的建设关乎市民日常生活,对个人的身心健康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生态城市建设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城市更新、基础设施完善以及配套设施的齐备都需要生态建设作为参照。“无产阶级要消除空间生产中的资本增殖和政治权力,实现城乡居民空间权利的平衡,达成弱势群体的空间利益。”

孙全胜:《论马克思“空间正义”的理论形态论》,《内蒙古社会科学》2021年第3期。另一方面,生态城市建设需要充分考虑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追求可持续发展等的问题。政府要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利用新技术促进节能环保等方式,让城市建设采用生态化方式。

2.發展新型城市化。城市化有自身演化规律,要促进城市化和经济协调发展,带动产业升级,促进资源合理配置。“标准化作为科学管理的有效手段,在推进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

陈伟:《中国生态文明标准化:制度、困境与实现》,《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年第9期。新型城市化要提高城市规模、聚集效应,拉动城乡发展。新型城市化可以扩大投资,拉动消费,推动经济持续发展。新型城市化要促进经济调整,促进生态保护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新型城市化要转变城市增长方式,注重质量和速度的平衡,维护生态环境。新型城市化要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高城市运行效率,引进民间资本,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生态协调发展,提高居民幸福指数,最终达到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协同发展。

城市化推动了文明进步,也导致了生态破坏。城市化产生了酸雨,导致土地资源流失,水资源短缺,产生化学烟雾污染,需要采用资源节约型经济模式。新型城市化要实现循环经济,统筹城乡产业布局,调控城乡协调发展,建立高效交通体系,实行水循环利用,从源头治理污染,整体修复生态系统,建立蓄洪节流系统,建设绿色建筑。“要真正认识并走向生态城市化,应充分了解时代以及城市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树立合理的城市生态价值观念。”

董慧、高晓溪:《城市空间批判与生态城市化》,《学习与探索》2013年第9期。城市化要按照生态模式建造城市,完善城市功能,可持续利用土地,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提高生物多样性,修复城市水系统,创新规划生态城市。新型城市化需要推动城市化发展方式的变革,根据条件发展特色产业,提高城市的经济竞争力,建设田园城市,推动持续发展。

3.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城市二元体制的打破需要促进城市空间要素的自由流通。市场经济推动户籍制度松动,放宽了落户条件,小城市以下的户口已经基本放开。城市化要符合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消除二元结构。“通过优化公共规制实现空间正义,需构建以公众经济权利充分实现为中心的公共规制基础机制,以系统化实施为中心的公共规制实施机制,以绩效评估为中心的公共规制运行保障机制。”

靳文辉:《空间正义实现的公共规制》,《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第9期。城乡融合发展涉及人口、经济、空间、社会等因素,需要建立制度保障。城市化需要利用市场发挥资源的跨地区流动,促进城市合理分工,放松城市设置的门槛,促进城市群和新兴城市的建立。地方政府要发展公共产品,关注弱势群体,统筹城乡发展,提高技术创新,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空间正义要关注城乡居民的空间权利,解决不同群体的权益分配问题,提高社会公平和人民福利水平,打造更适应居民需求的空间结构。

实现城乡融合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首先,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融合发展需要建立统一的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的覆盖面,使城乡居民都能享受到同等水平的公共服务,从而缩小城乡差距,实现空间正义。其次,推进土地制度改革。城乡融合发展需要推进土地制度改革,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和城市用地供应,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促进城乡土地资源的有机衔接,实现空间正义。“要使生态文明的新理念变为现实,客观上要求处理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

于冰:《生态文明观变革的逻辑演进和实践意义》,《马克思主义研究》2022年第5期。再次,促进产业转移和扶持农村产业发展。城乡融合发展需要促进产业转移,提高农村产业发展水平,扶持农村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空间正义。城乡融合发展需要提高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水平,减少城乡社会保障差距,实现空间正义。最后,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城乡融合发展需要缩小城乡基础设施差距,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加便捷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实现空间正义。总之,实现城乡融合发展需要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建立健全的政策体系和制度安排,加强城乡沟通,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总之,马克思“空间正义”思想以实现人的自由发展为目的,能够推动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发展。中国城市化建设需要坚持马克思空间正义思想,审视全球化背景下资本主义空间生产的问题,努力在全球空间实现空间正义,在吸取先进空间治理经验和传统智慧的基础上,大力推动城市化可持续发展,维护生态环境平衡。

猜你喜欢
马克思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论马克思哲学的“形式指引”
论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三大层次
一个半世纪后的卡尔·马克思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习近平:马克思是“千年第一思想家”
广元有条马克思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