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配网建设的全过程管理

2023-09-11 01:07:56襄阳诚智电力设计有限公司陈雯雯
电力设备管理 2023年15期
关键词:电力工程配电网补偿

襄阳诚智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朱 菊 陈雯雯

1 电力配电网运行现状

电力设备本体因素在电网强停情况中占比较大,不容忽视,为降低后期配电网运行过程中故障发生率,应科学采取措施加强电力配电网建设全过程中的管控力度[1]。某地区2021年电力配网故障汇总详见表1。

表1 某地区2021年度配电网故障汇总

2 电力工程配网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配网建设计划及进度管理问题

配网建设过程中,施工方众多,经常出现生产计划没做周全,而导致各场地施工方冲突作业的情况发生,且各项作业手续复杂,经常出现作业人员粗心大意或作业流程执行不彻底的现象发生。为此,各建设单位应提前制定项目规划,做好配网建设过程管控,保证每个环节工程项目进度。

2.2 无功补偿问题

无功负荷大量存在于电力工程配电网中,当无功功率失衡、功率因数降低情况发生时,无功功率在电网中的流动导致了配电网线路大量损耗的产生,线损增大,末端负荷电压下降[2]。据此可以在配电网建设阶段相应地采取措施对线路进行无功补偿。

但现有配网建设项目在配置无功补偿相关设备时,并未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论证就实施安装,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变压器的配置,这种种情况都会对后期配网安全可靠运行埋下故障隐患,造成一定程度的干扰,甚至会使整个系统运行中断,最终降低整个电力工程配电网系统的可靠与稳定性。

2.3 配网线路结构问题

电力工程配电网前期建设规划十分重要,较大程度地影响着后期电网的供电质量,目前部分低压配电网结构不合理,传输线缆直径较细,输电距离又比较远,供电半径超过合理距离等,在用电高潮时难以覆盖所有用电客户的要求,用户用电量未能得到有效保障,电能计量表安装过于集中,且计量表背面的路线较窄,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客户用电的电压。因此,在配电网建设阶段在充分了解现场实际基础上,参考同行建设案例,聘请专业团队进行详细设计。

2.4 缺乏有效监测手段,配网建设监管力度有待加强

为节省成本支出,实际工作中,部分电力工程配网建设过程中,并未考虑引入智能化在线监测装备,也未对该部分内容进行设计,预留安装空间及数据接口,导致后期配网使用过程中,配电网运行中的各项数据未能及时被查看,异常数据未能及时进行跟踪记录,配网运行状态未能得到有效的监控,且一旦配网设备发生故障时,没有相关的数据及有效信息作为参考资料,延长了检修时间,耽误了生产进度,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作业人员在对电力配电网系统全面监控管理的难度。

2.5 管理力度不足,体系不完整

配电网的建设运营过程中管理力度不足,没有建立统一的管理体系,对于时常发生的配网质量问题,没有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深度分析,在配电网关键节点位置也缺乏有效的监测手段,最终使得配电网相关问题未能得到实质上的解决,电能质量不合格等情况难以消灭,严重影响配电网供电质量。

3 电力工程配网建设全过程管理的相关措施

3.1 强化建设过程施工管控

为了充分保障电力工程配网建设质量,提高综合作业效率,在配网建设过程中,需要提前规划,设计好相应流程,从建设施工各个环节上对质量及进度进行科学把控,严格保证每一步质量,每一项工程项目进度。建设过程管控流程图如图1所示[3]。

图1 建设过程管控流程图

一是项目计划环节。以项目决策、结果为导向,对建设质量的需求进行充分分析,设计出合理的施工大纲,并按照大纲进行细化,制定出每一步详细的建设过程管控流程,差异化对建设质量进行控制。在此过程中,项目计划切忌凭空捏造,要广泛收集听取各方建议,多开会,多讨论,才能保证项目计划制定的科学性。

二是项目施工环节。在进行配网建设动工过程中,要做好材料的选择,保证货真价实,满足施工建设的要求。在实际项目建设中,确保每一环节工序都按标准流程进行施工,不能出现私改步骤、偷工减料等,只有紧抓施工环节,才能更好保障电力工程配网的建设质量。

三是项目验收环节。该环节主要分为项目中间验收、项目竣工验收等阶段。前者主要是针对各个建设节点的质量进行验收,后者竣工验收是对配网建设整体的、全面性的验收,基于国家相关标准对整个电力工程配电网的质量进行全面的检查验收,保证项目建设质量总体通过验收。

3.2 配电线路无功补偿

鉴于配网电压耗损值与无功功率紧密联系,严重时导致线路电压骤降以及后期运行配电网线路的维护成本等价格因素,需在电力工程配网建设阶段,充分调查研究和详细论证,科学分配并设置无功补偿点的数量。结合配电网中负载的分布特点,在合理长度区间内设置功率补偿点;对于100kVA 以上的电力变压器,在变压器低电压边加装集中式补偿装置,补偿容量为变压器容量的20%~30%[4]。

配电线路无功补偿重点应用于重载配电线路,以及末端电压过低的配线。低压配网的无功补偿方式一般以分散补偿、就地补偿方式为主,根据配电网实际运行状况安装自动投切无功补偿装置在大用户专用变压器附近,也可以充分利用电容器而采取分布式+集中式补偿相互融合的方式,实现更好的补偿效果。

3.3 优化配电网线路结构,减小供电半径

在电力配电网建设阶段,需充分考量合理选择各网点供电半径,供电半径过长是造成电力配电网线路损耗较高的关键因素之一,通常供电半径的选择是按照电压等级、电负荷密度来进行的,应该统筹考虑供电能力和电压质量。一般情况下,A、B类供电区域的供电半径应<2km,C 类供电区域供电半径在3~5km,D 类供电区域供电半径<15km。多数情况下,这四类供电区域对供电可靠性要求不一样,其中,A 类标准要求最高,如商业中心等;B 类是生产、生活集中区;C 类是生产、生活相对集中的地域;D 类是农业类生产活动区[5]。

3.4 采用在线监测手段,完善故障处理系统

配电网运行过程中,容易发生故障,严重时甚至导致整个供电系统瘫痪,所以在配网建设阶段,就应引入动态监测设备,实时监控配网的工作状态,利用传感器采集数据,然后上传到通信网络,经过计算机处理,迅速诊断出配网系统存在的隐患,为设备检修提供有力支撑。为可靠性检修奠定基础。在线监测可以实现24h 不间断监测,快速识别出异常数据,确定出配网故障点并进行报警,通知工作人员快速到达现场进行处理,有效保证后期配电网的供电质量。

此外,在配网建设阶段,还应建立故障处理系统,为后期配网的安全运行做好铺垫,故障处理系统如图2所示,故障处理系统将发生的故障依据类别逐一分类,并建立专用故障台账,以便再次发生相似故障时,通过该系统能够快速锁定故障原因,及时解决相应故障。故障处理系统应主要包含信息收集模块、流程管理模块、远方操作模块、记录生成模块、历史事项模块、检索窗口、导出模块以及数据库等。

图2 故障处理系统

3.5 建立配电网质量管理体系

一是管理制度优化完善方面,通过梳理电力配电网建设工作的主要内容,制定出各岗位标准作业法,应涵盖各项作业标准化流程、质量管理标准等。不以规矩不成方圆,通过制度建立,才会使各项工作制度化,精细化,规范化,保证项目建设质量的同时,又为企业降低成本。

二是积极落实质量责任制,明确各级工作人员的质量职责,建立督察督办,构建短期+长期的工作机制,利用上下级管理关系,形成万一质量方面发生事故,便可逐级汇报,逐一落实,并将具体的责任量化,追究到个人。质量责任制的贯彻,需要提前制定好作业指导书,并在指导书中明确各步骤质量卡控点,通过质量卡控点的完成度来实现质量责任制的落实。此外,质量责任制应贯穿电力工程配电网建设管理的每个环节,在可控范围内量化责任、提高运行质量。

三是加强培训,提升作业人员素质。要想更好确保电力工程配电网的建设质量,有效提升后期电网运行效率,需要做好作业人员的培养。首先,需要派出专业人员去发达国家的电网进行学习,参考其配电网建设方式,以“提高运行能力,降低质量问题”为导向,并结合自身配网的实际工作情况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改进优化,逐步完善配电网的建设管理体系。其次,每月组织各方就近期配网建设中的各种质量问题进行总结复盘,组织技术交流会,交流心得体会,分享先进经验,找出不足,给出解决方案,全面提升作业人员素质,提升电力配电网的建设质量。

4 结语

本文首先介绍了电力配电网运行现状,在对电力工程配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配网建设全过程管理的相关措施,提高配电网的运行水平的同时也保障居民的供电质量。

猜你喜欢
电力工程配电网补偿
试论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应用
消费电子(2022年7期)2022-10-31 06:18:16
BIM系统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
无功补偿电容器的应用
山东冶金(2019年5期)2019-11-16 09:09:38
电力工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配电网自动化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浅析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应用
解读补偿心理
基于IEC61850的配电网数据传输保护机制
电测与仪表(2016年5期)2016-04-22 01:14:14
配电网不止一步的跨越
河南电力(2016年5期)2016-02-06 02:11:24
植物补偿和超补偿作用
现代农业(2015年1期)2015-02-28 18:4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