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上德校区 叶 柱
“深度学习”是教育界的热词,是学科育人的理想状态。近年来,教师对“深度学习”的理念已有或多或少的了解。在一些公开课上,我们也能看到以“单元整合”“长时探究”等为特征的教学活动,深度学习在其中得到了体现。然而,很多常态课中,“求全”“密集”“近视”“低阶”四大取向还普遍存在,深度学习难以真正发生。毋庸置疑,深度学习唯有具备强大的常态基础,才能真正彰显育人价值。近年来,笔者和所在团队致力于“基于深度学习理念的常态课变革”行动研究,目前已积累了一定的心得。下面,拟就“如何在小学数学常态课中推进深度学习”提些朴素的行动建议,供同行参考。
事实表明,学习的深度与目标的高度密切相关。在高位目标的指引下,虽仍是40分钟的常态课,但探索的空间会得到扩展,认知的通道会拓宽,思维的张力会增强。所谓目标立得“高”点儿,是建议教师不只是聚焦基础知识的一般化理解、基本技能的模仿式训练,而是在努力确保“双基”落实到位的前提下,关注“经验”“观念”“价值观”“学科感觉”等目标维度的精准谋划及有效落实。对此,要注意以下两点。
在深度学习的理念下制定教学目标时,对于“知识理解”,要引领学生适当超越对“概念”“结论”“公式”本身的体悟,关注其背后更深层、更融通的意义,让知识建构具有统整性与原生力。比如,对于经典课“平行四边形面积”,很多教师在制定目标时,会重点聚焦“使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对于教材中编写的“数格子”内容“不屑一顾”。而事实上,深入分析教材意图,并纵观整个“面积”学习的内容体系,不难发现,通过“平行四边形面积”这节“种子课”的学习,可以引导学生充分经历“研究任务—核心问题—解决路径—学习收获”这条素养生长的“通路”(见图1)。
图1
具体来说,应将“怎样知道包含多少个面积单位”作为探究的核心问题,促进学生对面积测量本质的再理解。通过充分的学科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数单位个数”和“算单位个数”是可选的两条路径,而“转化”作为沟通“未知”与“已知”的思想方法,可以让“数”和“算”变得方便、快捷。同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意识到,“算”虽然重要,但“数”亦有用处。如果要知道一个“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这节课所积累的“数的经验”将会“大显身手”。因此,本课的教学目标要突出“引导学生经历‘平行四边形包含多少个面积单位’的探索过程”这一内涵,并将“培养数的经验及算的策略”纳入其中。
新课标提出了小学数学学科的11个核心素养概念,为常态课的目标定位指明了方向。但从现实情况来看,这些核心素养概念虽被写入了课时目标,但在表述上太过概括、空洞,缺乏对“实操”的指导意义,形同虚设。因此,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将素养目标想清楚、理具体、做扎实,这样才能引发学生进行更有意义的深度学习。比如,上述“平行四边形面积”课例中,大家都知道要把“空间观念”这一核心素养概念纳入教学目标中,对此教师就要弄明白,这节课“空间观念”的培育点在哪里。笔者认为,经历“沿高剪开并移补成长方形”的过程,是学生体验“图形的变换”的过程,也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契机。不仅如此,如果深入思辨“沿同一方向的不同位置的高剪开,为什么拼成的长方形是相同的”“沿不同方向的高(见图2)剪开,拼成的长方形有什么不同”等关键问题,可进一步促进学生空间想象力的发展。基于这样的思考,教师可将“引导学生亲历通过图形变换来实现转化的学科实践过程,发展空间观念”纳入目标范畴。在具体实施时,也要留出时间,让学生充分经历“沿不同的高进行剪拼”的操作过程,并逐步过渡到“根据高来想象剪拼成的长方形”。这样做,不仅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空间感知力与想象力,还可以最大限度地促进他们对“底×高”这个公式在不同场景中的意义理解,发展高阶思维。
图2
笔者曾听过一节“小数的初步认识”公开课,执教教师基本功很扎实,在一些课堂环节中也体现了素养立意,但“开课情境”与“学习任务”的断层问题引起了笔者的思考。一开课,教师创设情境:“六一节快到了,老师要给参加表演的小朋友订衣服。根据图3中的信息,你能猜一猜笑笑的身高吗?”对此,有学生提出了“1.3米”“1.4米”的猜想,教师顺势引出“认识小数”的课题,然后,谈话转入“购物情境”,让学生研究“0.1元表示多少钱”……至于笑笑的身高究竟是多少,课末再关注。尽管这样的设计显得前后呼应,但从深度学习的角度来看,认知线索上会有“割裂”之嫌。猜出“1.3米”“1.4米”后,学生的兴趣依然高涨,且对“谜底”充满好奇,此时转向“0.1元表示多少钱”,显得突兀,且因难度降低,会让学生“兴味索然”。为此,笔者提出一个建议:完成身高的猜想后,教师不妨揭晓“谜底”(如1.4米),然后,研究任务即刻发布:“每个同学的手上,都有一条1米长的纸带。笑笑的身高是1.4米,该怎么用纸带表示出来呢?”通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及集体分享,学生逐渐达成共识:1.4米就是在1米的基础上增加0.4米(或4分米、4—10米)。由此,“情境”与“任务”自然贯通,直抵学习深处。
图3
深度学习的顺利启动,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大任务”的驱动。学习任务的“大”,既指任务所指向的活动空间的“大”,又指任务所引发的思维张力的“大”。从这个角度来讲,“大任务”就是“挑战性任务”。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减少铺垫与迂回,合并台阶与步骤,让学生直面真实问题的挑战、感受未知领域的冲击,是进行学习任务设计的重要准则。
笔者在教学“毫米”时,没做过多铺垫,便呈现了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测量两条线段的长度(10厘米和6厘米7毫米)。学生在测量第一条线段时没有任何问题,交流时顺便复习了测量的基本方法与注意事项。第二条线段为“非整厘米”长度,“潜藏”着本课新知,学生的真实经验及个性想法得到了充分展现。全班一共给出了4种不同的答案:6厘米,7厘米,大约7厘米,6.7厘米。随着交流的不断深入,大家觉得直接写“6厘米”“7厘米”不符合第二条线段的实际情况,于是,逐渐聚焦到“大约7厘米”“6.7厘米”两种答案上,对“看作整厘米(粗略)”“产生新单位(精细)”两种表述方式展开探讨,进而完成“毫米”及相关知识的学习。在这里,“测量两条线段的长度”的任务虽然操作难度不大,但蕴含着未知情况,指向了新问题,所能引发的思维是丰富、多样且具有差异性的,可视为“大任务”。
每一节常态课,40分钟的上课时间虽然是固定的,但视野的辐射面可大可小,思想的触角也可近可远。常态课里的深度学习期待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为丰盈的教学效果。因此笔者认为,要尽量让学生的学科思绪飘得“远”点儿,让头脑、心灵能够“触摸”更加多元的数学养分,从而获得更有意义的发展。在具体实践中,教师要通过精心设计与有意引领,促成这种有益的“思绪飘游”,让课堂现场的信息通路更顺畅、事实链接更充分,既能蓬勃发散,又可精准聚拢。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体会到数学课程的体系感,还能获得对于学习内容的更深层次的理解与领悟。
新课标多处提及“一致性”,如“数的概念的一致性”“运算的一致性”等。在笔者看来,所谓“一致性”,是诸多“一脉相承”的不同内容中所共同具有的要义与内核,指向的是学科本质。因此,在教学某个知识点时,教师应设法让学生“想起”与之相关的课程内容,洞察潜在的规律性事实,进而感悟贯穿其中的“一致性”,这是课堂学习中“思绪飘游”的重要表现。笔者在教学“分数的简单计算”一课时,在完成例题的教学后,让学生快速口算一组题,巩固算法。其中有两道题,分子也是2、3、5。算完后,笔者通过课件把例题和这两道题进行了汇总呈现(见图4),让学生观察并交流发现。有的学生看到“三道题的分子都是2、3、5”的表象,有的学生则归纳出“三道题都是2个几分之一加3个几分之一等于5个几分之一”的算理。对此,教师顺势发问:“像这样2个几加3个几等于5个几的情况,以前遇到过吗?”大多数学生都联想到了整数加法的类似现象:2个10加3个10等于5个10……从而比较自然地领会到加法运算在“计数单位累加”上的一致性。
图4
笔者曾指导一位青年教师执教“圆的认识”一课。在完成“圆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的教学后,教师让学生回想以往见过的圆,学生提到的大多为生活场景。这时,教师运用课件呈现了下面三幅教材中的原图(见图5):(1)一年级“认识钟表”;(2)三年级“毫米的认识”;(3)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并让学生发表阅览体会。学生思绪的阀门被打开了。有的学生说:“我知道了,钟面上的针都是绕着圆心在转,时针、分针的长度比半径短。”有的学生说:“纪念币的宽度是3厘米,就是直径3厘米,那它的半径就是1.5厘米。”还有的学生说:“表示分数的圆里,充满了圆的各种知识,圆心、半径、直径都有。因为要平均,分割线一定要穿过圆心。”六年级学生再次看到一、三年级教材上的图片时,依然有新的发现。当前,“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现实世界”已纳入核心素养体系。而上述实例表明,“数学的眼光”会随着知识的积累、阅历的增加而得到不断发展。这方面,建议数学教师加强设计与引领。
图5
当前,教师普遍重视让学生充分表达观点,来展露学情、分享思考。其中,常规的想法能强化大家的基本理解,蕴含“巩固”的价值;而另类的想法则能激活课堂生态、拓宽探究视野,有时甚至能开启一段崭新的深度学习旅程。笔者所在工作室的一位成员在执教“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有个学生坚持“底×邻边”的算法是正确的,他认为:“长方形就是一个平行四边形,‘长×宽’就是‘底×邻边’。”对于这位学生的“真实的执念”,教师没有盲目地进行引导与纠偏,而是将“烫手山芋”抛给其他学生:“平行四边形究竟能否用‘底×邻边’计算面积呢?请大家一起研究。”几分钟后,学生已有不少心得。有的学生提出:“我们以前学过,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在变形的过程中,底和邻边的长度都没变,但面积却在不断变化,所以用‘底×邻边’计算面积是不对的。”有很多学生表示赞同,他们都发现:在底不变的情况下,高才是面积的核心变量。在此基础上,有学生强调:“‘长×宽’看上去像‘底×邻边’,实际上是‘底×高’,此时高正好与宽重合。”无论是天马行空的创意,还是固执己见的观点,从某种角度上讲,都是推动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由头”。教师要做的,是选择对学生具有研究意义与思考价值的那些“畅想”,进行适时展开、适当放大,将学习推向深入。
在常态课中,教师会设计很多素材、策划很多环节来推进深度学习,学生也会经历很多活动、积累很多感受。笔者建议,为了确保学生课堂体验的效度与品质,教师一定要对“学什么”进行深入研究,凸显“学习目标”对课堂环节推进、现场学情指导的统领意义,努力避免“教学跑偏”的尴尬。
像前面提到的“小数的初步认识”,笔者以为,学习目标的要点有二:其一,对于“零点几”,要让学生领会到“它就是十分之几”;其二,对于“几点几”,要让学生认识到“它是整数与零点几的合体”,进而领悟“小数各部分名称”规定的道理。基于这样的目标引领,笔者在执教此课时,核心部分按如下方式推进:在情境中提取2元、0.5元、59.5元三个价格,让学生用正方形表示其意义。对于“0.5元”,很多学生都是在1元上找出“一半”,只有极个别学生表示了“10份里的5份”。而被问到“怎么觉得0.5就是一半呢”,很多学生说不上来。有学生提出“因为是10份里的5份,所以是一半”,那么问题又来了:“为什么不是8份里的4份、6份里的3份,而是10份里的5份呢?”学生自然联想到“1元=10角”。课堂上,通过“方形图”与“硬币图”的关联(见图6),学生更易发现“分数”。另外,这里可能还有一个理解上的“盲点”,根据人教版数学教材的编排,在三年级上册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是把分数作为“率”(关系)来看的,而这节课中,是要把分数作为“量”来用的。所以,教师还需引导转换:1元的就是元。对于“59.9元”,学生不难想到:前59个正方形是整个的,最后一个为0.9元。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出:“59.9”小数点前面的部分就是我们熟悉的整数,所以叫“整数部分”;小数点后面的“9”表示0.9,所以叫“小数部分”。结合具体情境,学生很容易理解、记住小数的各部分名称。
图6
深度学习,绝不能只是口号、流于形式,而应转变为常态课中真实鲜活的行走样态。推进学生的深度学习,需要教师在备课及教学时通盘考虑、整体实施,力求让目标立得“高”点儿、任务定得“大”点儿、思绪飘得“远”点儿、方向拎得“准”点儿,帮助学生实现深层次的体验与建构。当然,常态课中如能结合单元内容实际,策划、组织“主题式项目化学习”,定能更有力地拓展深度学习的驰骋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