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冷链食品追溯信息采集标准及应用研究

2023-09-11 21:33:19程禹鲁轮张丽
品牌与标准化 2023年5期
关键词:信息采集标准化

程禹 鲁轮 张丽

【摘要】近年来,冷链食品产业蓬勃发展,但其追溯工作开展得却较为迟缓。为保障冷链食品安全以及应对今后冷链食品的疫情防控,开展冷链食品追溯工作刻不容缓。本研究基于前期疫情防控背景下开展的进口冷链食品追溯以及目前疫情结束后冷链食品追溯常态化的现状,探讨冷链食品追溯前端的追溯信息记录、采集和应用,为规范安徽省规范化的冷链食品追溯平台的信息采集提供技术支撑,并期望以本研究为契机,为市场监管、农业、海关等多部门开展冷链食品追溯信息平台的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冷链食品;追溯;信息采集;标准化

【DOI编码】10.3969/j.issn.1674-4977.2023.05.004

【基金项目】安徽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202104h04020014)。

Research on the Collection Standards and Applications of Cold-Chain Food Traceability Information in Anhui Province

CHENG Yu, LU Lun, ZHANG Li

(Anhui Institute of Quality and Standardization, Hefei 230051, Chin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cold chain food industry has flourished, but its traceability work has been relatively slow.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cold chain food and respond to future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old chain food, it is urgent to carry out cold chain food traceability work. This study is based on the traceability of imported cold chain food carried out in the context of early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s well as the current status of normalization of cold chain food traceability after the end of the epidemic. It explores the recording, colle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raceability information in the front-end of cold chain food traceability, providing technical support for standardizing the information collection of cold chain food traceability platforms in Anhui Province, and take this study as an opportunity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 cold chain food traceability information platform for multiple departments such as market regulation, agriculture, and customs.

Key words: cold-chain food; traceability; information collection; standardization

冷鏈食品是指通过冷链实现物流过程运输的果蔬类、水产类、肉制品类、禽蛋类、乳制品、粮食类等易腐食品及其加工制品等食品[1]。我国冷链食品产业发展迅猛,有学者统计分析,到2025年,我国食品冷链物流需求量预计达到6.16亿吨,推演更长期发展趋势,到2027年预计达到8.69亿吨[2]。同时各类利好政策也在助力冷链食品产业发展,《“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提出我国将建立全国冷链食品追溯监管体系[3];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22年印发《关于推进现代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工作的通知》,支持冷链物流基地、产销冷链集配中心和冷链物流设施建设。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指出要加强农产品食品药品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完善信息化追溯体系,实现重点类别产品全过程可追溯。这些信息预示着冷链食品产业将在短期内获得迅猛发展。

冷链食品产业由于其物流、存储、销售等全产业环节具有独特的温度要求[4],加之新冠疫情暴发后进口冷链食品安全问题频出,开展冷链食品溯源工作的步伐亟须加快。同时,冷链食品监管部门较多[5],为推进市场监管、农业、海关等监管部门的冷链食品追溯工作,规范不同监管部门冷链食品追溯信息的采集,开展冷链食品追溯信息采集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与应用前景。

1信息采集基本要求

各追溯环节中的岗位人员和负责人需通过培训,具备所在岗位要求的质量安全相关知识和相应能力,负责录入每个追溯单元所需记录的信息。追溯体系的管理人员对所记录的信息负责审核和处理。

信息记录宜采用信息化手段采集、留存信息。追溯参与方可选用一维码、二维码、射频识别(RFID)等技术手段进行信息记录和文件管理,实现可追溯。

2信息记录基本要求

追溯参与方要建立信息记录制度,重点记录食品供应链的各环节的基本追溯信息,并确保信息及时更新,确定各环节的追溯信息准确且可有效。

填写信息记录时内容应完整,填写任何数据及文字包括签名时应尽量做到清晰易读,且不易擦掉,需修改时应在修改处签名或盖章,符合GB/T 37029—2018中5.3的要求[6]。

信息记录和相关凭证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产品保质期满后六个月;产品没有明确保质期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追溯信息的采集采用“首站赋码”模式,即谁生产/进口冷链食品,谁负责追溯信息的采集工作,下游企业可将上游企业的追溯信息顺延使用,若发生拆装货或者食品加工后的变化,则由拆装或者加工企业上传改变后的追溯信息。

3信息记录要素

按冷链食品生产、冷链食品物流、冷链食品销售、冷链食品餐饮服务4个追溯单元进行采集。冷链食品追溯信息分为基本追溯信息和扩展追溯信息。扩展追溯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本文中列出的信息内容。基本追溯信息需完整记录,扩展追溯信息可选择性记录。

3.1冷链食品生产环節

冷链食品生产环节包含冷链食品进口与国产冷链食品生产,由于进口冷链食品与国产冷链食品管理相同,因此归为一类,而进口冷链食品原产企业无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等信息,在追溯信息记录中稍做区别。在本环节的追溯信息记录中,我们本着安全、高效、实用等原则,将生产销售企业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食品名称、食品保质期、运输车辆的冷藏条件等作为必采集项;其他的生产商信息中的企业经营类型、法定代表人姓名、企业地址、联系人姓名、联系人电话、营业执照图片、营业执照有效期,冷库信息中的冷库性质(自建、租赁)、冷库备案号、用途、存储商品类型、冷库面积等信息作为扩展追溯信息供选择性采集。企业冷链食品生产信息记录点具体见表1。

3.2冷链食品物流环节

本环节主要记录冷链食品在物流环节中的信息,要求与生产环节相近。在建设冷链食品追溯平台时,可设置自动获取生产环节追溯信息。冷链食品物流信息记录点见表2。

3.3冷链食品销售环节

本环节冷链食品销售是指将冷链食品销售给经营单位。超市等单位将冷链食品分装后销售给消费者亦在此环节,但不记录个人消费者追溯信息。其记录要求与生产、物流环节相近。在建设冷链食品追溯平台时,可设置自动获取生产环节追溯信息。但本环节发生的拆装分销等信息,需要销售企业自行记录追溯信息。冷链食品销售环节信息记录点见表3。

3.4冷链食品餐饮服务环节

本环节冷链食品餐饮服务是指餐饮服务单位将冷链食品加工后销售给消费者。其记录要求与生产、物流、销售环节相近。在建设冷链食品追溯平台时,可设置自动获取生产环节追溯信息。但本环节不追溯消费者个人信息。冷链食品餐饮服务环节信息记录点见表4。

4讨论

冷链食品追溯面临的现实情况较为复杂,加之社会关注度高、企业追溯意识薄弱、物品编码规范不统一、追溯信息采集复杂、随货追溯码易受损、追溯系统兼容性差、标准体系不完善等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国冷链食品追溯工作的展开和产业发展。本文以安徽省冷链追溯平台为例,重点介绍了冷链追溯信息的记录要求,规范追溯信息(追溯内容),为推进各监管部门追溯系统数据统一提供技术支撑,同时为解决不同追溯系统的兼容性问题,高效、快速整合各类追溯信息,实现各追溯系统间有机互连和各追溯主体间信息的互通互享,推动冷链追溯体系从“碎片化”向“系统化”迈进,在当前冷链追溯体系信息化建设等问题上做出积极探索。

追溯信息安全问题一直是一道亟待解决的难题,既要保证冷链食品全产业追溯信息透明,又要保护企业的商业秘密,同时也要防止企业上传虚假信息,这就对追溯信息的记录以及追溯系统的建设有了更高的要求。为此,采用追溯系统开展模块化管理、信息权限等级化查阅等技术手段非常必要。近期不同领域开展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追溯系统建设[7-9],该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监管交易的各环节中紧密相连的前后两个区块,冷链食品在流通的每一个过程都将被完整地记录在“物流链”上,从而实现冷链食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

【参考文献】

[1]陈晨.新冠疫情下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进口冷链食品追溯体系构建研究[J].农业大数据学报,2022,4(1):77-81.

[2]张云川,王令薇,马云峰.“十四五”规划期我国食品冷链物流需求预测[J].物流科技,2022,45(19):150-155.

[3]赵佳燕.中国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和趋势[J].中国航务周刊,2022(50):48-50.

[4]袁筱怡,杨媛,史韦艳.第三方冷库冷链食品安全监管模式研究[J].食品安全导刊,2022(31):13-15.

[5]孙威.疫情防控背景下冷链食品的法律监管问题及其对策[J].食品界,2023(2):87-89.

[6]食品追溯信息记录要求:GB/T 37029—2018[S].

[7]吴创南.区块链技术在移动智能终端信息安全方面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16(15):71-72.

[8]蒋丽.基于区块链的农产品信息源追溯[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20,32(23):169-171.

[9]肖勇,沈绍武.基于区块链的中药材供应追溯体系构建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21,32(1):181-183.

【作者简介】

程禹,男,1979年出生,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质量与标准化。

(编辑:于淼)

猜你喜欢
信息采集标准化
标准化简述
企业标准化管理信息系统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中国公路(2017年9期)2017-07-25 13:26:38
基于Internet的网络化交通信息采集系统
科学家(2016年3期)2016-12-30 00:03:25
Windows下网络空间主机节点信息采集
如何提高卷烟零售市场信息采集的有效性
中国经贸(2016年19期)2016-12-12 21:05:17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信息工程中的应用
电力信息采集系统中对载波现场测试仪的应用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安全防护
以标准化引领科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