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赤子 李德威

2023-09-11 01:49叶菁菁
中国新时代 2023年9期
关键词:干热岩李德热能

叶菁菁

从探究大地构造预测成矿、地震预测,再到研究固热能,李德威的每项研究都与国家战略需要息息相关,直至生命最后一息,都不曾停歇。

一个人对大地的情感能有多深?

在世界屋脊奔走了近30年,他用双脚丈量这片广袤的土地,总行程超过了8万公里。他最后的遗愿,是将骨灰撒落在壮美的青藏高原。

一个人对科学的梦想有多纯粹?

为了探索大自然的奥秘,他从不介意艰苦孤独,甘愿舍弃名利,甚至不惜献上生命,从未犹豫过。

一个人对祖国的爱可以有多炽热?

以科学来报答祖国,他宛若一盏燃烧的明灯,用生命之火照亮前路,却在56岁的时候突然熄灭。临终之际,他用最后的力气写下“开发固热能,中国能崛起”。

他,就是构造地质学家、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李德威。

敬业耕耘育桃李

1962年6月,李德威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家有五兄妹,李德威排行老大。李德威从小就是村民们眼里的“乖孩子”“好学生”,他聪明懂事,一直都是家里弟妹们的榜样。1978年,正值中国高考恢复之后的第二年,年仅16岁的李德威顺利考入武汉地质学院(现中国地质大学)。

上大学期间,他刻苦学习,课余时间就泡在图书馆。

大学毕业后,李德威考取该校硕士研究生。读研期间,他如饥似渴地学习专业知识。1985年李德威留校任教,1994年被破格提升为教授;1995年获得湖北省地质科技一等奖,并被评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十大杰出青年;2000年地球物理学博士毕业,2003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

李德威的学生罗文行说,老师思维活跃,不迷信权威。“我考硕士时立志要选全校最牛的老师,一查,李德威老师是最年轻升教授的,我把他的论文打出来学习,好厚一大本,很难懂。”

从教30多年,他始终将教书育人置于首位,坚守在教书育人第一线,为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构造地质学》《大陆动力学》《岩石圈流变学》等专业课程。他发挥科研实践和野外教学的育人功用,身先示范带领学生开展地质实习,培育锻造学生创新思维,30多年来为国家培养了上百名专业领域优秀人才。

李德威潜心教书育人,为了给学生讲好课,他总是认真备课、精心写教案。春夏秋冬、寒来暑往,他始终把讲台看得格外神圣。他常说,我们当老师的,只有自己装满“一桶水”,才能给学生送上“一碗水”。

李德威对待学生特别负责。他的学生几乎都有在深夜或者凌晨收到他回复消息的经历。罗文行回忆:“有次深夜11点多,我写完项目报告发给李老师,他很快打电话给我,告诉我怎么修改,我改完已经是凌晨1点多,他还等着看修改稿。”收到后,李德威再次进行修改,发送回去时已是凌晨3点。次日早上7点,他与罗文行见面时,依然神采飞扬地讨论接下来的工作步骤。

“地质工作事关国家命脉,容不得半点马虎。”在教学工作中,李德威对自己要求近乎严苛。他的博士生高成曾讲过这样一个情节:2008年8月,他们一行5人在西藏卡易错地区做地质调查。在调查结束的前一天,因为对一个数据心存疑虑,李老师放心不下决定再跑回去看看。他本来要一起去,李老师不让,叫大家在营地等。“一直到深夜都还没有回,等着等着我们就睡着了。”高成说,“第二天早上醒来,看見李老师帐篷的灯亮了,才知道他刚回来。”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1990年,28岁的李德威首次踏上青藏高原。让李德威如痴如醉的不是高原壮美的风光,而是那些赤裸的岩层和丰富的地貌。由于独特的构造现象和复杂的演变过程,青藏高原被公认为建立大陆动力学理论体系的最佳野外实验室。当时,李德威正在参与西藏的一个成矿预测项目。

也正是因为这次机遇,他发现了一些用主流的板块构造学说难以解释的地质现象。“权威学说也存在局限性,能不能挑战?”非议扑面而来:“板块构造学说研究那么多年了,是你一个年轻人说挑战就挑战的?”

当时,已有外国学者提出以青藏高原为切入点,建立“超越”板块构造学说的大陆动力学理论。“青藏高原是开启大陆动力学理论的‘金钥匙。”一团旺盛的火,在李德威心中升腾:中国一定要先掌握这把“金钥匙”,走在世界前列!

要验证质疑,除了深入开展科学研究,实地探究之外,别无他途。

自那时起,李德威不顾高原所带来的危险和稀薄的氧气,每年都要用两三个月时间奔赴高原,从可可西里到阿尔金山,从阿里班公错到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从风华正茂到两鬓斑白,他一直跋涉在高寒缺氧的“无人区”。

高原地质科考,甘苦自知。

在氧气稀薄的高原上,即便空手行走,人的心脏负担也等同于在平原背着几十斤重物爬坡。而在崇山峻岭中攀爬进行地质勘测这种大量消耗体力的活动更是异常艰苦。然而背着科研仪器、标本,徒步几十公里,对李德威来说早已是家常便饭。

跟同事一起外出考察,最长、最难的路,李德威总是跑在最前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教授廖群安说:“总觉得他是钢铁做的,在高原戈壁上一天最多可以走50公里,人称‘高原小山羊。”野外考察经常一出去就是几天,如果没顾上带帐篷,这只“高原小山羊”还就真的住进了羊圈里。李德威笑谈:“羊圈里有一股怪味,但睡羊圈是我们的福气,因为里面比较暖和。”

在2009年至2011年期间,李德威带领一群博士生前往西藏进行实地调研,罗文行便是他们中的一员。李德威和他的学生们一步步跨越山川,踏访每一寸岩石,渴了饮山涧水,饿了就自己动手煮饭。“李教授热爱他的研究,也十分爱他的学生,和他一起在祖国大地上调研,我才明白什么是真才实学。如今我继承他的学说,并不断把理论应用于实践。”罗文行说。

在高原地质科考中,危险往往难以预料。躲过棕熊、野狼,遭遇过雪崩、塌方,卡在过江的溜索上命悬一线……有几次遇险,他的学生刘德民也在现场:2000年,他们一起溜索穿越雅鲁藏布江时,李德威突然被卡在中间,悬挂在10多米高的江面上长达1个小时。还有一次在可可西里野牛沟,大家误入牦牛群,因为李德威穿的是红色外套,顷刻被野牦牛包围。千钧一发之际,他将外套反穿,才捡回一条命。

虽然与死神擦肩而过10多次,但这都无法阻挡李德威执着地像候鸟般每年飞往高原进行科学考察。

有人问他:为什么要把自己弄得这么苦?

“如果热爱一样东西,你会看到她的魅力,而不是艰苦。”李德威更清楚:如果只在实验室里测试数据,支持主流的观点,易于发表文章,却难出重大创新成果。

经过多年实地调查研究,李德威提出以盆山耦合、下地壳流动为核心的“层流构造假说”,用以解释青藏高原上的各种地质构造现象。在此基础上,他又提出洋陆耦合、多级循环、四维动态成矿和地震热流体成因等创新理论,建立了盆山与洋陆耦合的地球内部系统动力学、地核与太阳能共同驱动的多级循环地球系统动力学,初步形成了一套以青藏高原为基地的地学理论体系。

倾尽心血探索新能源

在海南省澄迈县老城镇的一片空地上,有一口干热岩开发实验井。它于2018年3月开凿成功,井深超4000米。这口干热岩井是相关部门在李德威团队的指导下,将他的系列地学新理论应用到勘探和钻井实践中而钻探出的我国东部地区第一口干热岩开发实验井。

李德威在大地构造、地震、干熱岩地热能等领域一直在努力探索。他认为,深埋地下的干热岩所蕴含的热能,可称为固热能。如果聚集的固热能大量集中释放,就会发生地震等地质灾害。如果把聚集的固热能提前、缓慢释放掉,可以减小灾害的破坏性;同时,对固热能大规模利用,将实现“取热、减灾、减排”,一举三得!

如何找到和利用干热岩?2011年以来,李德威相继提出取热减灾减排、地热能综合分类、干热岩地热能成因、干热岩地热能资源量勘查及评价方法、干热岩地热能选区准则,以及热流体关联资源、能源、灾害、环境、工程稳定性联勘共探等新思路。

为了与科学界同行交流学术思想,2011年至2012年,李德威两次以执行主席的身份参加香山科技会议,主持以强震预测和地球深部地热为主题的香山科学会议,为地震预测和地热资源利用鼓与呼。这是一幅让他激动不已的图景:根据有关调查评估,我国蕴藏的干热岩总量中,按照一般可开采最低比例2%计算,相当于我国1年能源消耗量的4000倍以上。

“从可再生的动态视角评估,干热岩蕴藏量更为巨大,开发利用前景更加可观!”

2017年,怀揣着探寻和开发我国优质地热能的愿景,李德威将目光投向了海南。他锁定了海南琼北地区作为重点勘查区域,并坚定地相信能够开发出优质干热岩资源。其间,李德威“疯魔”般的投入,让大家见识了他为科学研究拼命的精神。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博士生陈桂凡曾参与钻井的前期准备工作。在她印象中,李德威的作息时间是这样的:“早上7点到办公室上班,到下班往往已是深夜十一二点,几乎天天如此。”

“他是个固执又讲理的人。”中石油渤海钻探公司的董宏伟记得,在现场作业的66天里,李德威5次来到现场。他对如何给钻井测温、每天何时测温、用什么工具测温作了近乎苛刻的规定;施工遇到瓶颈时,他在保障施工安全的前提下果断改变钻头角度,成功钻获温度超过185摄氏度的高温干热岩。

2018年3月23日,经过66天钻探,根据李德威的“路线图”,海南澄迈成功打出中国东部第一口干热岩钻井。钻井在深度4387米处钻获超过185摄氏度干热岩,表明中国东部沿海存在干热岩,对我国干热岩地热能的开发利用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琼北钻井的成功,在地热界反响强烈。

2018年5月4日,李德威在海南组织召开“干热岩选区、勘探和开发学术研讨会”。此次会议的成功召开,极大鼓舞了地热界同仁与新能源相关企业人员的研究与工作热情。李德威的工作成果为海南干热岩发电及综合利用奠定了坚实基础,为中国干热岩勘查、开发探索出一条新的思路。

只是此时,没有人知道,一场可怕的疾病正悄无声息地逼近他。

“开发固热能,中国能崛起”

2018年5月5日,李德威强撑着主持了海南干热岩学术研讨会,作完报告满头虚汗。当晚9时,他在朋友圈里转发会议相关文章时感叹:“瞬间变老,雄心不死”。

几天后,在武汉家中迎候的妻子夏芳,看见出现在门口的人,愣住了。李德威裤腿好像包着两根骨头。以前每次进门都大喊爱人名字的他,此刻声如蚊呐,面白如纸,站着都打晃。在妻子“胁迫”下,李德威住进了医院。岂料,他再也没能离开病床。因病情严重,他随后从武汉转到北京住院,最终被诊断为嗜血细胞综合征。

在北京住院期间,李德威尝试了各种治疗方案,效果却不好。

那一年8月底,他执意转院回武汉。“回来了我才发现,他就是为了方便继续带学生、继续他的科研。”夏芳说。此时,李德威的病情怕感染,需要隔离。但他惦念着科研进度,放心不下地热事业,只要病情略有缓解,就把学生召集到病房开会。

据李德威科研团队学生负责人硕士生张根袁介绍,他们在医院病房开了两次“组会”,每次10多人参会,都是李德威老师召集的,一次是9月2日、一次是9月9日。这个“组会”是李德威科研团队的大会,不定期开,因为“李老师经常去外地科考,时有间断。这次10天内连开两次,是很罕见的”。

在医院陪伴丈夫度过人生最后的4个月,夏芳除了心疼,还是心疼——“他求生愿望特别强。化疗、骨穿,他都不喊疼,大把大把的药二话不说就咽下去……”“住院期间,他只要精神好一点就开始工作,我们偷偷把他的电脑藏起来,他就发脾气。”夏芳说,“德威常说固热能是特别好的东西,既能实现新能源利用,还能减灾和改善环境。新能源是国家的命脉,开发新能源一定不能落后于其他国家,所以他抓紧一切时间玩命地工作。”

“在德威心里,排第一的是科研,排第二的是学生,排第三的才是家人。”夏芳说,“以前我总埋怨他不顾家,我们一家人相处的时间也不多。但在他住院这4个月朝夕相伴的日子里,我发现,是我了解他不够多,他的境界比我高,他不是为家庭而生的人,是为社会、为科学而生的人。”

2018年9月14日,李德威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弥留之际,他已经说不出话来,他躺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病床上,几次用手势示意护士,想借用她手中的笔。可他的手已经很难握住笔,但仍坚持着,颤抖地写下了——“开发固热能,中国能崛起”10个大字。

短短10字,是他30余年在默默奉献背后的期望,是他孜孜不倦努力的方向。从探究大地构造预测成矿、地震预测,再到研究固热能,李德威的每项研究都与国家战略需要息息相关,直至生命最后一息,都不曾停歇。

猜你喜欢
干热岩李德热能
化学反应与热能思维导图
干热岩开发及发电技术应用分析
荡秋千
我国首次实现干热岩试验性发电
热能来自何处
Mobility matrix of a weakly coupled parallel multi-DIM isolator based on axial force solution①
生机盎然
A Research on Performance Management of Civil Serva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tivation
河北省干热岩资源预测
基于GE的热能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