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伯
能源产业投资大、带动效应强,加快推进能源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能够更好地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全面协调、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和保持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的用能需求。
能源安全是经济发展的条件和保障,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要实现经济持续安全快速发展,就不可能没有能源安全保障。
“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要明确重要能源资源国内生产自给的战略底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能源工作作出重要部署,为做好能源供应保障提供了根本遵循。
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要统筹经济发展和能源安全,要保证80%以上的能源自给率,确保把能源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确保现代化建设中能源体系的独立性和安全性。能源产业投资大、带动效应强,加快推进能源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能够更好地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全面协调、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和保持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的用能需求。
保安全 稳经济
能源是工业的“血脉”、国家经济的“命脉”,也是推动和维持现代社会发展繁荣的物质基础。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能源问题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供给问题或发展问题,而是涉及国家安全和国际战略的综合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对国家繁荣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社会长治久安至关重要。我国是世界第一大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能源生产和消费分别约占世界的1/5和1/4。确保能源安全可靠供应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我国煤炭产能继续释放,煤炭供应能力稳步提升,目前全社会存煤维持高位。6月末,全国煤炭企业存煤6900万吨,同比增长11.4%;全国火电厂存煤约2.0亿吨,同比增加约2800万吨,存煤可用约30天,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全国主要港口存煤7502万吨,同比增长17.8%。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新闻发言人张宏表示,全社会煤炭库存保持高位,为应对短期气候因素、区域性水电、新能源出力情况变化,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上半年,山西、陕西、内蒙古、新疆煤炭产量占全国煤炭总产量的81%左右,产量增量占到全国总增量的87%左右,为全国迎峰度夏能源保供作出了突出贡献。
在这其中,能源央企发挥着“压舱石”的作用。国家能源集团表示,要加快推进优质资源获取,做好煤炭稳产稳供,做好电力应发尽发,带头稳价稳市,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畅通,推动煤炭储备基地建设,保能源供应。国家电投表示,要千方百计加大煤炭生产供应,确保煤炭保供稳价工作落地。
“现阶段煤炭依然是我国的主体能源,尤其是在电力生产领域。从保障能源安全、稳定能源供应的意义上,煤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压舱石与‘基本盘作用。”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孙传旺表示,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需要稳定的能源供给做支撑,提高煤炭储备能力和水平应该是当前稳定预期的重要前提条件,要立足我国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2023年上半年,我国生产原油10505万吨,同比增长2.1%;生产天然气115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5.4%;管网互联互通水平进一步提升,储气能力持续增强,“南气北上”继续实施,有效保障了北方地区冬季用气需求。
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在能源保供稳价工作中,国资央企充分发挥“顶梁柱”作用。中国石油等企业持续加强气源供给管理,大力推进国产气增储上产,积极扩大进口天然气资源,组织“南气北上”重点保障北方地区群众取暖用气。国家能源集团和中煤集团多措并举释放先进产能,同时带头多签中长期合同,努力稳定市场价格。中国华能等发电企业克服困难,坚决做到“能开尽开、能发尽发”。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加强运行监测和负荷预测,保障各类电源“能并尽并、能用尽用”。
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需要稳定的能源供给做支撑。从我国的能源资源禀赋来看,洁煤稳油增气是目前保障能源供应的重要手段,同时,要加大能源项目建设,在增强能源安全保障能力的同时,拉动投资、扩大内需、增强发展后劲,促进经济平稳增长。
稳投资 拉内需
加快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及“十四五”能源规划重大项目是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部署的具体行动,是有效拉动投资、扩大内需,确保经济平稳运行的重大举措。
当前,从西部内陆到东部沿海,从南海之滨到北国边陲,一大批重大工程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集中开工、加速推进、捷报频传,助力中国经济稳健前行。
2023年2月,陕北至湖北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首个配套电源点杨伙盘煤电项目1号机组正式投产,为北电南送和陕电外送提供了可靠电能支撑。该工程可直接带动设备生产规模约120亿元,增加就业岗位超过4万个,带动相关产业投资超过700亿元,助推输变电设备制造业转型升级。
“大块头动起来,带动产业链转起来。”重大能源项目,既是稳定经济增长、提高能源保障能力的重要举措,更是调整能源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有效抓手,一举多得。
2023年1月2日,我国首个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海油观澜号”在青岛完成浮体总装,标志着全球首座水深超100米、离岸距离超100公里的“双百”海上风电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该项目投产后,风机所发电力通过动态海缆接入海上油田群电网用于油气生产,年发电量可达2200万千瓦时,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2萬吨。
2023年6月25日,雅砻江两河口水电站水光互补一期项目——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县柯拉乡的柯拉光伏电站并网发电,标志着全球最大、海拔最高的水光互补电站正式投产。该项目首次将全球“水光互补”项目规模提升至百万千瓦级,对服务我国“双碳”目标,优化国家能源结构,助力构建“清洁低碳 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具有示范引领作用。
8月8日,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开工,这是我国2023年开工的第4条特高压直流工程,也是首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外送工程之一。在8月6日,我国西部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青海哇让抽水蓄能电站,以及玉树果洛二回330千伏线路工程、丁字口750千伏输变电工程也拉开了建设的帷幕。
在内蒙古,全国首个“风火打捆”新能源大基地项目——华能上都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项目6月30日全容量并网,標志着中国华能新能源装机规模突破6000万千瓦;随着云南耿马东老95兆瓦光伏、青岛曹城山49.8兆瓦风电等一批项目于6月底并网发电,国家电投新能源装机超1.16亿千瓦……
从西北的沙漠戈壁到东部的蔚蓝大海,从险峻的高山峡谷到广袤的低地平原,一个个工程正加速推进,一排排光伏板、一台台风机拔地而起,新能源逐步成为发电装机和发电量增量的主体。国家“风、光、水、储”一体化清洁能源基地建设提速,这些重大能源基础设施类项目的投资将会有效拉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对稳定我国宏观经济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副司长董万成介绍,2023年上半年,全国能源重点项目完成投资额超过1万亿元,同比增长23.9%,有效发挥了稳投资、促增长的作用,也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和活力。上半年,全国能源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态势。能源领域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有力有序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带动投资增速保持较高水平。分地区看,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完成投资同比分别增长24.8%、22.1%和24.2%。分层级看,国家级重大项目投资带动作用持续显现,省级及以下项目投资增势强劲。
其中,新能源完成投资占比接近四成。甘肃、新疆、山西、湖北、云南、广东等地集中式光伏项目建设提速,完成投资额均超过100亿元;山东、河南、浙江加大城镇和乡村分布式光伏布局建设力度,完成投资额均超过120亿元;内蒙古、甘肃持续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建设,集中式风电投资增势不减,山东、广东海上风电项目集中开工建设。此外,湖北、安徽、江西等地一批生物质发电项目加快形成有效投资。
多家能源企业也出台了相应举措。国家电网董事长辛保安2023年1月表示,2023年国家电网将加大投资,发挥投资对经济社会的拉动作用,电网投资将超过5200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约4%。国家电投表示,科学有序组织项目开发建设,确保完成年初下达的各项发展目标任务。
“加大能源项目建设,在增强能源安全保障能力的同时,可以有效拉动投资、扩大内需、增强发展后劲,从而促进经济平稳增长。”孙传旺表示。
国家能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清单制”推进重大工程实施,分级分类做好项目跟踪监测和调度工作,有序推动重大项目建设,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加强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推动“十四五”规划目标全面有力落实。
新动能 助转型
近年来,在“双碳”新发展理念引领下,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步伐不断加快。2022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将“清洁、低碳、安全、高效”作为构建现代能源体系的核心内涵,提出“源侧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网侧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荷侧强化节能降碳,减少能源产业碳足迹”。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确保能源安全”。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既是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内在要求,也是深入推进能源革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规划建设多能融合的新型能源体系,一方面要立足我国现阶段能源消费及能源生产以煤为主的特点,发挥煤炭“兜底保障”作用,打造安全、绿色、健康开发和清洁、高效、低碳消费利用的煤炭工业升级版;另一方面要立足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的特点,科学有序实现从传统化石能源体系向多元能源体系协调互补发展,确保能源安全、低碳和高质量发展。
新型电力系统是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基础、核心和关键,而新型电力系统在电源侧的重点是在保障安全的同时实现清洁绿色电力替代,提高风电、光伏发电在整个电力系统中的占比是重要手段。
2023年,随着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快速增长,电力系统对各类调节性资源需求迅速增长,新型储能项目加速落地,装机规模持续快速提升。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与科技装备司副司长刘亚芳介绍,截至6月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超过1733万千瓦/3580万千瓦时,平均储能时长2.1小时。1月-6月,新投运装机规模约863万千瓦/1772万千瓦时,相当于此前历年累计装机规模总和。从投资规模来看,按当前市场价格测算,新投运新型储能拉动直接投资超过300亿元。
除了能源保障,现代化的能源体系正为更广泛的经济领域提供发展新动能。“我国能源事业在构建现代能源体系的征程上迈出了关键一步,但能源发展仍有一些瓶颈。”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立浧建议,利用互联网思维与技术改造传统能源行业,可打破不同能源品种单独运行的传统模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程度。
企业实现并保持碳中和目标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数字化和能源技术相融合,在能源生产、传输、使用等环节进行技术创新,形成全产业链碳足迹的跟踪、统计、核查、监测,并对标全球碳中和相关规则体系、技术方法、体制标准、市场模式及金融手段等,建立具有国际化视野和低碳绿色发展的企业战略。
未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将融通电力网、热力网、交通网,形成能源互联网,助力新能源、储能、储热/冷、氢能、电动车等新产业的快速发展,提升能源配置效率,最终实现能源体系从量变到质变,为中国经济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