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亮
(抚州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中心,江西 抚州 344000)
电梯检验工艺是保障其安全运行的关键,在对相关内容进行研究时必须要明确其特点和要求。当前由于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使得电梯检验工作也发生了很大改变,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还将会导致安全事故的产生。因此为了避免此类事件发生,需要加强电梯检测技术,保证电梯安全质量达到标准要求,从而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电梯是一种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主要由曳引系统、导向系统、门系统、轿厢、重量平衡系统、电力拖动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和安全保护系统组成。电力拖动系统是电梯的核心部件,它通过电能转换为机械能,提供电梯运行所需的动力。目前市场上的电动机主要有交流电动机和直流电动机两种,根据不同的电梯需求,选择不同类型的电动机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电气控制系统是电梯的“大脑”,它能够控制电梯的运行方向、速度和停靠楼层等,还能够判断电梯故障,从而反馈给维保人员及时维修,以确保电梯能够安全运行。目前市场上的电梯控制系统主要有PLC 控制和微机控制两种,其中微机控制系统更为普遍,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可靠性。轿厢是电梯乘客的载体,也是电梯外观设计的重要部分。轿厢的大小和承载能力是根据电梯的使用场所和需求来确定的,一般市场上常见的轿厢有方形和圆形两种,不同的形状和材质也会影响到电梯的使用寿命和舒适度[1]。
电梯的结构原理是由电动机带动曳引轮转动,悬挂在曳引轮上的钢丝绳通过曳引力来带动轿厢与对重的上下移动。曳引轮负责将电动机的动力传递到电梯的运行部件上,导轨则起到电梯的导向作用,悬挂装置则负责将电梯的载重传递到导轨上,限速器则在电梯发生超速时保证电梯的安全的重要保护装置。判断电梯停靠在哪一楼层,是通过固定在导轨和轿厢上的感应装置来反馈信号给主板,由它来判断乘客要去的楼层。整个电梯的结构中,安全是至关重要的一环。电梯在运行时必须要保证乘客的安全。为此,电梯的结构中配备了多种安全装置,如限速器、安全钳、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等,以保证电梯在发生超速运行时可以及时停止,保护乘客的生命安全。此外,电梯的载重也有严格的限制,根据《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中规定,超载保护装置最迟在110%的额定载重量动作。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梯的结构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未来的电梯结构可能会更加智能化,可以通过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更加智能化的控制和管理。此外,电梯的载重和速度也有望得到更大的提升,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这些技术的应用将会让电梯更加安全、智能化和高效,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舒适。
电梯检验前的环境确认是电梯检验的第一步。在进行检验之前,我们必须确认电梯周围的环境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安全防护是否到位。如不符合要求可能会对检验人员和电梯本身造成严重的危害。环境确认包括对电梯周围的空气、水质、噪音、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检测。同时,还需要检查电梯周围是否存在易燃易爆物品,是否有电磁干扰源等情况。只有在确认环境符合安全要求的情况下,才能继续进行电梯的检验。在环境确认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比如,在检测空气质量时,需要检测是否存在有毒有害气体,比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在检查电磁干扰源时,需要注意是否有无线电、雷达等干扰源。只有全面、细致地进行环境确认,才能确保电梯的检验工作能够安全、顺利地进行[2]。
电梯重要的安全部件是制动器,不仅要支持100%额定载荷重量,更要支持125%额定载重量,所以制动器的检验至关重要。现市场上主要有鼓式制动器、块式制动器、叠式制动器。制动器的检查包括零部件检查,电气装置检查,制动闸瓦磨损度的检查、制动轮(盘)表面状况的检查等。在电梯停止的状态下,应检查制动器动作灵活,制动时制动闸瓦(制动钳)紧密、均匀地贴合在制动轮(制动盘)上,电梯运行时制动闸瓦(制动钳)与制动轮(制动盘)不发生摩擦,制动闸瓦(制动钳)以及制动轮(制动盘)工作面上有没有油污。针对鼓式制动器,国家总局在2021 年发布了《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开展电梯鼓式制动器安全隐患专项排查治理的通知》(市监特设函〔2021〕564 号)的整治要求,主要内容对鼓式制动器的松闸顶杆材料和拆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①材料更换为非导磁性。②对制动器进行拆解、保养。所以检验过程中维保单位应提供拆解保养的相关见证材料(如图片或视频)或检验人员的现场确认情况[3]。
电梯的安全运行离不开导轨的固定。导轨作为电梯运行的主要承载部件,必须保证其牢固可靠。导轨的固定涉及电梯的安全性、运行效率等多个方面,因此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轨的固定需要考虑多个因素。首先,导轨必须与电梯井壁牢固连接,以保证其稳定性。其次,导轨的垂直度和水平度必须满足相关标准,否则会影响电梯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此外,导轨的固定还需要考虑导轨的长度和形状等因素,以确保其能够有效地承载电梯的重量。导轨的固定需要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在日常运行中,导轨可能会因为使用寿命、外力作用等原因出现变形、松动等问题,这时需要及时进行修复和调整。此外,对于新建或改造的电梯,在安装导轨时也需要进行严格的检查和测试,以确保导轨的固定达到相关标准和要求。
导轨的垂直度是电梯检验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电梯运行过程中,导轨的垂直度不仅关系到电梯的安全性,还会直接影响到电梯的运行效率和舒适度。因此,对导轨的垂直度进行检测和调整是非常必要的。为了保证导轨的垂直度符合标准要求,检验人员需要使用专业的检测设备进行测量。首先,检验人员会在电梯井内设置一个基准点,并利用测量仪器对导轨进行水平和垂直方向的测量,以确定导轨的实际状态。如果发现导轨的垂直度不符合标准要求,检验人员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以确保导轨符合要求。导轨的垂直度检测是电梯检验的重要环节之一,它可以有效保障电梯的安全性和运行效率。因此,在电梯使用过程中,我们应该定期对导轨的垂直度进行检测和维护,以确保电梯的安全可靠性和正常运行。
井道及相关设备是电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括井道墙体、安全设备、控制器和安全触头等。电梯的检测主要集中在井道及相关设备上,其主要包括尺寸尺寸检测、井道墙体检测、安全设备检测和控制器检测等。尺寸检测是检测井道及相关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井道高度、宽度、垂直度等尺寸的检测。通过检测,可以确保井道及相关设备按设计标准安装,并保证电梯械安全可靠运行。井道墙体检测是检测井道及相关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确保井道墙体的强度、稳定性以及井道内部的安全性。一般来说,通过载荷试验的检验,可以确定井道墙体是否符合安装要求,并且可以确保电梯械的安全性。
轿厢与对重是电梯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检测的重点之一。轿厢和对重是电梯的主要负荷,因此检测时需要重视轿厢的对重的重量配比情况。对重可以通过计算测量的方法来确定。在检测轿厢对重时,需要考虑轿厢的质量,以及轿厢里装载的物品的质量。如果轿厢质量过重,可能会影响电梯的运行状态,甚至引起危险。因此,检测轿厢对重时,需要注意轿厢的质量,以及轿厢里装载的物品的质量。除了轿厢对重外,还需要检测电梯结构的强度、吊钩的强度、电梯控制系统的安全性以及电梯运行状态等。这些检测项目都需要经过严格的实验和测试,以确保电梯的安全运行。
悬挂装置是电梯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将重物悬挂在特定的位置,从而将重物的重量分担到梁板上。悬挂装置的结构设计应符合有关规范,其设计应尽可能考虑到材料强度、耐久性、安全性等因素。在悬挂装置的检测方法中,首先应对悬挂装置的外观、尺寸、结构和技术要求进行检查,确保其符合要求。其次,需要对悬挂装置的连接件进行检查,确保其连接件质量良好,符合有关标准。最后,还需要进行拉力测试,以确保悬挂装置的拉力强度能够满足使用要求。以上检测方法可以有效地保证悬挂装置的质量,为安全使用电梯械提供可靠的保障。
轿门和层门是电梯械的两个主要部件。它们之间的差异在于,轿门是用于控制电梯轿厢的进入和出口的一组可以自由滑动的门,而层门则是轿厢的入口处的一组固定的门。轿门和层门的主要检测方法有:①检查门的铰链、锁扣、门轮、弹簧等部件,以确保它们能够良好地运作。②通过检测门的开启速度、关闭速度和门缝的大小等,以确保电梯的安全性。③定期检查电梯的控制器,以确保它能够有效地控制电梯的运行。④对于电梯轿门和层门的检测,还需要定期对电梯械的整体框架进行检查,以确保电梯的结构安全。
无机房电梯附加检验项目包括了安全性能、运行性能和环境性能三个方面的检测。安全性能的检测项目包括安全装置的有效性、负荷能力的可靠性以及电梯运行安全的检测等。运行性能的检测项目包括运行噪声、运行速度、轿厢运行起步平稳度以及门架运行稳定性等。环境性能的检测项目包括轿厢内照度、轿厢内空气质量、轿厢内温度以及轿厢内震动等。在进行无机房电梯的检测时,除了检查各项性能外,还要检查其内部结构,确保电梯的各部件能够正常运转。检查内容包括对电梯的起重机械的检查,检查其螺栓、轴承和油封的紧固度,以及电梯各部件的外观质量。
目测检测是电梯主要的检测方法之一。它是指通过人眼观察电梯运行时的外观、声音、气味等方面来判断电梯是否正常工作。目测检测是一种简单而直接的方法,也是电梯维保人员最常用的检测方式之一。在进行目测检测时,我们需要注意电梯外观是否整洁、电梯门是否正常开合、电梯运行时是否有噪音等。通过这些方面的观察,我们可以初步判断电梯是否存在故障或异常情况。然而,目测检测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些电梯故障并不一定会在表面上表现出来,这就需要我们采用更加精细的检测仪器来进行分析和判断。因此,目测检测只是电梯检测的一个基础环节,需要与其他的检测方法相结合,才能全面、准确地判断电梯的安全状态[4]。
试验是电梯检验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主要目的是检验电梯在承载负荷时的安全性能。试验前需要对电梯进行全面的检查,确保电梯各项功能正常。试验包括:平衡系数试验、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试验、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试验、轿厢限速器安全钳试验(含对重侧)、运行试验、空载曳引检查、上下行制动工况曳引检查、静态曳引试验、制动试验。在所有的试验进行前,检验人员应确定被检设备的平衡系数,如果直接进行后面的试验,可能会造成检验的事故。目前《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附件A中只注明电流法,轿厢装载从30%~60%的额定载荷分别测每个阶段的上下行电动机电流值。平衡系数值如设计不作特殊要求应在0.4~0.5。在进行载荷试验时,需要将电梯的载荷设置为最大承载量的1.25 倍,并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连续运行。通过对电梯在承载最大负荷时的运行状态和运行性能进行检验,可以保证电梯在日常使用中的安全性能。在试验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操作程序进行,同时需要注意观察电梯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排除异常情况。在试验结束后,还需要对电梯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维护,以确保电梯在日常使用中的安全性能。除了载荷试验外,还有其他一些与电梯安全性能相关的试验,如安全装置试验、行程开关试验等。这些试验的目的都是为了确保电梯在日常使用中的安全性能。因此,电梯检验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需要相关部门和人员高度重视,加强管理和监督,确保电梯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可靠性[5]。
总而言之,电梯械检验工艺技术的应用能够确保电梯械在使用过程中安全性能和使用性能得到提升,对保证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多种电梯检验工艺技术的研究发现,要想保障电梯械运行安全性与可靠性就必须不断提高电梯起重技术工艺水平,进而才可以更好地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效果最大化,推动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进一步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