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寒门,经世自励”的青年林则徐

2023-09-09 20:55崔谦
美文 2023年18期
关键词:鸦片林则徐

崔谦

山西太原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在读博士,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曾于《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过多篇文章。

在风云激荡的中国近代史上,无数仁人志士为国奔走、上下求索,留下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光辉事迹。其中,发生于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的虎门销烟不但为中华民族抗击外来侵略的伟大事业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让这场反侵略斗争的领导者——林则徐永远地在历史上留下了他的名字。从北京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到福建福州的“林则徐宅与祠”建筑群、林则徐墓,再到广东广州、虎门,陕西蒲城、新疆伊犁和中国澳门等多地修建的林则徐纪念馆,林则徐在身后得到了无限的敬仰和尊敬;而他那句尽显爱国主义精神和人格力量的名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也早已走出了书卷,走进了亿万中国人的心里。不仅如此,林则徐的名字也走出了国门,甚至还走进了浩渺的太空。在美国纽约,一座巨大的林则徐铜像巍然屹立,铜像所在之处也先后被命名为“林则徐广场”和“林则徐街”;在新加坡孙中山南洋纪念馆晚晴园内,同样也树立着一座林则徐铜像;1987年12月,虎门销烟结束的翌日(6月26日)被第42届联合国大会定为了“国际禁毒日”;1999年,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决定,将一颗小行星命名为“林则徐星”。这些都在告诉我们,林则徐的历史功绩不仅影响了中国,也影响了世界;他的精神和情怀不仅是民族的财富,也是全人类的财富。

假如找一个词语来描述林则徐,或许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会是“伟大”“英雄”等赞美之辞。可当我们重新走进历史,从头读起林则徐的人生故事,却也能很容易地发现,他生命中的许多时刻,比如说他的青年时期,是与“平凡”“贫寒”“清苦”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但正如“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句诗所说的那样,这些经历反而让林则徐磨练出了勤奋、坚毅、明理的宝贵品质,为自己日后能够位极人臣,完成“历官十四省统兵四十万”“身行万里半天下”的人生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林则徐出生于福建侯官(今福建福州)。林则徐出生时,他的家境完全可以用“困顿”二字形容,一家人的生活主要靠父亲林宾日做私塾先生的微薄收入,和母亲陈帙做针线、剪纸花换钱贴补才得以勉强维持。后来,林则徐在纪念父亲的《先考行状》中回忆起自己的童年生活时这样说道:“每际天寒夜永,破屋三椽,朔风怒号,一灯在壁,长幼以次列坐,诵读于斯,女红于斯,肤粟手皲,恒至漏尽。”艰苦的生活中,林则徐的父母将自己的希望和心血,都倾注在了他身上。有文章记载,林则徐出生时,新上任的福建巡抚徐嗣曾一行人恰好路过林家门口,于是林宾日便给孩子取名“则徐”,意为让儿子学习、效法徐嗣曾;字“元抚”,意在希望他也能有朝一日坐上巡抚的位置。在用名字寄托自己的美好期盼之外,林氏夫妇也深知孩子的成才离不开良好教育的道理。林则徐4岁时,父亲就带他进了私塾,开始了启蒙教育,用循循善诱、引导启发、言传身教,耐心地培养着儿子的学习兴趣,帮助他领悟书中的真义。而身居家中的母亲教给林则徐的,是做人除了要有吃苦耐劳的品格,更要有开阔的眼光。一次,当年幼的林则徐主动提出要为母亲分担劳动填补家用时,她却告诉儿子,为自己做些琐碎小事并不是在尽孝道,好男儿应当目光远大,只有好好读书,为国家做一番事业,才是真正没有辜负父母的一片苦心。

在父母用心的教育和良好的家风熏陶下,尽管生活条件相对有限,但林则徐总是在学习上严格地要求自己,丝毫不敢懈怠。无论烈日炎炎还是数九寒天,无论日上三竿还是长夜漫漫,林则徐都在孜孜不倦地读书,他自题的那副对联“家小楼台无地起,案余灯火有天知”,正是这段岁月的真实写照。经历过这样的苦学,林则徐在成长之路上也自然而然地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八九岁时,林则徐不但能很快地用“打一声鼓代天地行威”,对上老师的“点几盏灯为乾坤作福”,还曾写下过“海到无涯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的诗句,显示出了过人的才智和宏大的气魄。十三岁那年,林则徐凭借着自己的才学一举夺魁,考中了秀才,还进入了当时福建的最高学府鳌峰书院,开启了长达七年的学习生涯。

来到鳌峰书院,林则徐结识了许多良师益友,受他们的引导和启迪,林则徐一面博览群书,不但对儒家经典、历史、哲学著作,还有历代的各类诗文、笔记,医学著作、书法碑帖,都有着广泛的涉猎,还很快找到了自己读书的兴趣所在,那就是像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和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这样的事关国计民生的书籍。更难能可贵的是,此时未及弱冠的林则徐将诸葛亮、李纲、岳飞、文天祥这些历史上的杰出政治家和英雄人物,当作了自己的榜样,在心中也渐渐树立起了报效国家、造福百姓的远大志向。

清嘉庆九年(1804年),十九岁的林则徐顺利地通过了乡试,考中了举人,也是这一年,他还组建了自己的家庭。此时的林则徐可谓少年得意,一心要登上更大的平台,发挥自己的才学。可人生的道路总是难免遇到荆棘和坎坷,林则徐怀揣着一颗信心,跋山涉水前往北京参加会试,最终却带着“名落孙山”的结果,遗憾地返回了家乡。此时的林则徐除了承受着考试失利带来的沮丧情绪,也不得不继续面对困顿的生活。艰难的日子里,是妻子郑淑卿给了林则徐有力的支持和前进的动力,她除了与丈夫一同开班授课应付生活,也在不断地鼓励他要锲而不舍地坚持读书,相信他来日定能大展宏图。

正所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林则徐很快就迎来了人生的转机。嘉庆十一年(1806年)秋天,21岁的林则徐应厦门海防同知房永清之聘,在他的府中担任书记,专办简牍文书工作。在林则徐为官从政的生平履历当中,这绝对是一段很普通、很微不足道的经历,可对于当时的他来说,它一定有着无比重要的意义。

正是在此期间,林则徐第一次意识到了鸦片问题的严重性。当时的厦门作为中外贸易的主要港口,各地的商船在海上来来往往,一派热闹景象。但初来乍到的林则徐却发现,繁华之下实际上潜藏着罪恶的鸦片走私交易。经过四处调查走访,林则徐大致了解了鸦片的来源、流入内地的数量,烟贩的走私伎俩,也亲眼目睹了鸦片带来的严重危害。鸦片问题让林则徐感到愤怒,他恨透了那些收受了外国商人的贿赂,对此不管不顾的贪官墨吏;也让林则徐感到苦恼,他担心如果对此不管不顾,长此以往这个国家和民族会被拖入泥潭而无法自拔。而这些都让年轻的林则徐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和鸦片,还有走私贩卖鸦片的人,作最坚决的斗争。

也是在此期间,林则徐遇到了他人生中的伯樂——福建巡抚张师诚。由于工作中的优异表现,林则徐很快就得到了上司的关注。嘉庆十二年(1807年),张师诚亲自招募林则徐担任自己的幕僚,并对他示以了极大的器重,教给了他很多知识和为官之道。嘉庆十六年(1811年),在张师诚的支持和鼓励下,第三次进京参加会试的林则徐终于考中了进士,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一职,走上了长达半生的为官之路。

宦海沉浮四十年,林则徐兴修水利、革除弊制、振兴经济、保卫边疆,为老百姓做了不少实事、好事;他还力主禁毁鸦片、开眼看世界,推动古老的中国走出了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第一步。而这些历史功绩和人格力量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源自于他虽然贫穷困顿,却又志洁清高、亲情融洽的家庭;源自于他在人生起步阶段用日积月累的苦读、奋发进取的精神、正直善良的品行为自己奠定的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鸦片林则徐
《林则徐》
鸦片种植与甘青社会经济互动(1928—1937)
太平天国与清军的一笔奇葩买卖
毒品极其昂贵,为何晚清穷人也抽得起鸦片
林则徐禁烟
基于“鸦片泛滥”的史学阅读及教学价值追寻*——以《鸦片利益链条上的中国人》的探究为例
简论林则徐的以夷制夷思想
联墨双馨
清末地方财政靠鸦片
林则徐与外文情报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