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志高 王亚军
一、对标评价体系,确认评价要求
高考评价体系是用于指导高考内容改革的理論基础和实践指南,主要由“一核”“四层”“四翼”三部分内容组成,是各学科命题的重要依据[1]。化学学科命题需要科学确定具体的评价目标及要求,根据学业质量与命题规划,参考化学学科内容改革要求和学业要求进行,其评价要求应基于选拔目标,以知识为考察内容,以素养为考察目标,有适宜的难度和良好的区分度,能为高校招生提供参考依据或在高校招生导向下为学生准备考试提供前测的依据,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提供可行性依据。
二、化学情境化试题的命题策略
1.提炼学科价值,明确命题立意
化学学科在人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要领域,如信息科学、功能材料研制、能源开发利用、生命过程探索、环境保护等做出了积极探索和努力付出,知识和理论累积的背后蕴藏的是化学学科的学科价值、社会价值和育人价值。化学学科的命题应以知识为载体、以情境为素材彰显化学学科的价值。比如化学观念的考察应涉及物质观、分类观、微粒观、变化观等,通过选择合适的素材进行评价。命题立意首先需要针对评价要求制定多维细目表,对考察要求进行总体规划。其次要针对必备知识,选择紧密关联的情境素材,关注其真实性、实用性和包容性,确保信息的权威性,杜绝政治性或科学性错误。
2. 精选情境素材,确定评价任务
目前,化学学科的情境分为日生活、生产环保、学术探索、实验探索和化学史料[2];各种情境下的素材差异较大,服务于不同的素养考查目标,应以评价要求为导向有针对地精选合适的情境素材[3]。
(1)情境素材的选择
首先确定情境关键词。如“取代反应”是有机反应类型中的必备知识,对其考查可以选择“苯、甲苯与溴的反应”为关键词。其次用关键词检索文献或对比教材,确认主素材。在对文献的检索中,发现“苯、甲苯与溴的反应”此关键词,有利于考查物质颜色的记忆,基本反应类型判断、主要化学性质研究、反应条件的选择、产物的分离与提纯,以及基团对官能团性质的影响等问题,其核心素养有利于考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等,还可以考察理解与辨析能力等关键能力。
(2)合理设计问题
在确定知识内容和情境的基础上,设计问题要注重对学生关键能力的考查。新课程标准对五类化学核心素养进行了四层水平的划分和描述,在设计问题的过程中,可对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的水平进行测试,鉴定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发展的层级。如上述素材,还可以设计反应过程颜色的变化、反应剧烈程度的对比、产物性质的差异与分离、从结构分析产物等问题。
(3)兼顾考查要求,控制题目难度
为确定通过高中阶段学习的学生在哪些方面能达成素质教育的目标,需要通过试题考查才能体现出来[4]。高考评价体系以“四翼”为考查要求来评价学生的素质达成度,分别指的是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在实际命题过程中,可基于这4个考查要求,进一步探索试题的类型和呈现方式,确保考查要求能全面实现。同时还需控制不同类型试题的难度,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阶段和认知水平。
主要参考文献
[1]教育部考试中心.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单旭峰. 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化学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J]. 中国考试,2019(12):45-52.
[3]孙敏,单旭峰. 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化学考试命题探索[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20(13):46-50.
[4]张开,单旭峰,巫阳朔等. 高考评价体系的研制解读[J]. 中国考试,2019(12):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