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就业竞争力的高职学生就业能力提升

2023-09-08 02:26王玉辉
人才资源开发 2023年15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竞争力课程体系

□王玉辉

随着职业教育的大众化和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高职学生的就业问题愈发凸显,如何提升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解决市场需求与人才能力的供需关系矛盾是高职院校就业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就业竞争力是影响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关键因素。通过深入调查高职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当前影响高职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有社会、学校、学生三个层面的问题,并从政府完善就业政策、营造就业氛围,学校调整课程体系、提供就业指导,学生转变就业观、提升综合素质三方面提出提升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途径,以期为高职学生的就业发展提供一定助力。

一、就业竞争力的内涵

就业竞争力是指学生在就业市场上,具备符合雇主或市场需要的竞争能力。就业竞争力在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中占据主导地位,有利于学生在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中获得优势、脱颖而出。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可以从内在能力和外界条件两部分来谈,其中内在能力可以分为学生积累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显性素质,以及思想道德、文化品格、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能够为学生今后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的隐性素质。外界条件则指的是对高职学生就业产生影响的客观环境因素,如国家、社会、企业、学校、家庭等方面的外界条件,都会对学生就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二、高职学生的就业现状

随着扩招政策的实施,职业教育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部分教育质量问题与就业困境。在此背景下,本文以西安市为例,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综述法深入分析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现状,并提出一定的对策建议。问卷设置借鉴了蔡雨玲(2021)的就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将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分为四个维度,分别是就业机会、就业质量、就业意识、就业效率,在此之下又细分为八个因素,设置20 道就业竞争力相关题目,综合运用百分制比率法、秩和比法(RSR)分析调查数据,以此构成就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调查对象是西安市高职院校各专业的大二、大三学生及任课教师,问卷发放1000 份,其中有效问卷945 份,有效率94.5%。用较差、一般、良好、优秀来直观呈现学生就业竞争力不同维度上的测试结果(如表1 所示)。

表1 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评价

根据评价结果可看出,超过50%的高职学生的就业机会、就业质量、就业意识、就业效率相对较差,处于中低水平。高职学生有一定的主动就业意识,但就业机会、就业质量、就业效率上仍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社会上适宜高职学生的就业机会较少,就业质量不高、就业效率低下。调查数据显示,超过半数的被试者认为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总体水平偏低。

三、影响高职学生就业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层面:政策体系尚不完善,就业机会较少

国家虽然颁布了许多就业方面的相关政策,要求支持保障高职学生的就业问题,但目前各地政府在执行这些就业政策时往往过于僵化,且在实施方面缺少规范的监督管理,导致政策只是“悬在空中”,不能根据实际情况为高职学生就业提供支持与帮助。高职院校每年的毕业生数量在不断递增,但社会上所需的岗位是有限的,这导致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由于东西部地区发展的不平衡,结构性就业矛盾也越来越突出,更多学生会拥入东部大中城市,而中西部地区或农村基层很难吸引人才留驻。目前,就业市场缺乏规范的监督管理,企业不从自身岗位需求出发,盲目追求高学历人才,对高职学生的专业能力没有形成正确客观的认识,最终导致就业市场混乱,人力资源分配不合理,高职学生缺少就业机会。

(二)学校层面:人才培养体系与市场需求不匹配

高职院校的重点目标是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课程体系设置应充分考虑学生未来的职业活动,将技能培训作为教学核心,学生学习的技能能否满足社会所需是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象征。但目前部分专业设立时间较长,课程没有根据市场需求变化进行调整,已出现专业知识与社会需求严重滞后、脱节的现象,不能满足企业用人需求,导致企业招不到合格人才,同时更是直接导致高职学生就业率低、就业质量较差的重要原因。部分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设置上,没有充分调研目前社会的需求和发展前景,一味采用“因师资设置专业”的方法,特色不明显,趋同性强,培养质量不高,学生难以真正接触专业最新的技能、知识,也缺少在实践中检验所学知识的机会,导致自身知识结构体系与市场需求不匹配,就业竞争力低下。

(三)学生层面:自身综合素质不高,就业心态不端正

除客观环境、外部因素的影响外,高职学生自身综合素质不高是影响其顺利就业的关键因素。综合素质指的是专业技能、理论基础、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多方面利于其就业竞争力提升的基本能力。高职学生相对于本科学生来说,理论基础相对薄弱,且高职院校的管理模式大多比较松散,若没有足够的自律性,在校期间难以真正学习积累到专业技能和知识。高职学生往往忽视自身综合能力的培养,不注重参与各类活动,部分学生沉溺于网络世界和玩乐交友,荒废学业,导致经过三年学习之后,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都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升,无法匹配社会上的岗位需求。

调查可知,部分高职学生在就业观念上存在一定误区,没有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在校时未能做好充分的技能准备与心理准备,缺乏对职业的长期规划,毕业后面对社会开始焦虑。此外,择业时往往只考虑大中型城市与经济发达地区,对工作待遇、工作强度有诸多要求,盲目追求高薪岗位,本着一次就业定终身的观念,悬而不决,择业期望与社会需求差距过大,导致高职学生就业效果不佳。

四、提升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途径

(一)社会层面:完善政策体系,营造就业氛围

政府应在高职学生的就业上发挥主导作用,营造自由公平、鼓励就业创业的良好社会氛围,不断扩大高职学生的就业机会,改革相关体制机制,完善就业政策体系,降低就业成本,打造适宜就业的外部环境。

营造自由公平、鼓励就业创业的良好社会氛围,可以通过扩招事业单位、公务员等岗位来为更多优秀学生提供就业岗位,也要逐步完善规范政府单位的选拔人才机制,在选拔人才过程中加强监管,力求更加清晰透明、公正公开,促进就业公平。

不断完善就业政策法规,明确企业、学校、学生三者在就业方面的权利和义务,为高职学生就业提供法律支持与保障。如参考德国的《职业教育法》进一步规范我国就业方面的法律法规,保障学生在就业涉及纠纷时其根本利益不受侵害。政府还应为高职学生就业尽可能地提供便利,推动各地落实相关人才政策,鼓励企业招聘高职学生,并在税收减免等方面给予福利政策。

设立就业机构,为高职学生就业工作提供指导和服务。就业机构的主要功能是为临近毕业的学生进行就业指导,通过搭建就业信息共享平台,能够促进学生快速搜集到匹配自身需求的职位信息,促进高效就业。

创设有利的就业条件,鼓励高职学生进行创新创业。例如为开展创业项目的学生提供资金、场地、税收等方面的支持,为学生创业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外部助力;还可设立专门的创业启动资金,建立学生创业园,从行为上重视高职学生创业,动员多方力量为学生创业提供支持与帮助。

(二)学校层面:调整人才培养体系,提供就业指导服务

为不断提升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高职院校应立足本校实际情况,持续推进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就业指导体系,为学生就业提供切实保障。

应在调研市场需求的情况下,调整现有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设置时,应从实际出发,将“产学研”充分融合,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学生的创业能力,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双创”论坛,为学生搭建支持创新创业的广阔平台,推动积极孵化创业项目,最终促进就业创业共同发展。

推动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为专业教师、辅导员定期提供培训,提升教师的就业指导能力,使教师在思政课、专业课中渗透就业指导理念。增加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及时为学生提供就业建议,帮助学生解决就业时面临的困境与难题,为学生就业提供助力。鼓励教师深入市场调研,把握就业政策,开展就业研究工作,及时研究大环境之下就业方向的变化,为设置就业指导方案提供理论支撑。

完善就业指导体系,拓宽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改变只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的情况。除了给学生分享就业政策、就业技巧外,还可根据学生所处阶段、所学专业特点,把握学生的不同需求,开展层次化的就业指导及职业生涯教育,并结合学生个体差异,为其提供个性化的专业指导。例如,多聘请就业顾问,为学生提供平等的就业信息分享与就业指导服务。高职院校可开展“双创”交流会,利用新媒体及时发布职业信息、推送就业咨询;与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为学生搭建广阔的就业平台,把社会用人需求传达给教研部门,便于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设置,实时与市场接轨。

(三)学生层面:转变就业观念,提升综合素质

高职学生就业情况不佳的部分原因在于外部环境,例如没有营造出促进就业的良好氛围,以及学校课程体系设置有偏差、就业指导不到位等因素。但还有部分重要原因在于学生自身综合素质不高,没有扎实的职业技能和正确的就业观,缺乏责任感,不符合用人需求。因此,学生个人能力与综合素质的提升才是实现就业目标的关键。

为了改变该现状,高职学生应该培养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抓住学习交流的机会,夯实专业基础,锻炼职业技能,积极提升综合能力。还可通过社会实践了解市场需求,根据社会所需,提升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性。

高职学生应扭转错误的职业观,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培养责任心和协作精神,对个人有明确认知,充分认识就业形势,不一味追求高薪工作,而是从兴趣与专业出发,选择某个行业深耕,可以先就业再择业,在工作中积累工作经验、锻炼工作能力。在就业过程中也要秉持科学正确的价值观,将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高职学生还可根据个人的专业与特长,培养创新意识,提升创业能力,做好市场调研,确立创业项目,搭建创业团队,借助政策及政府助力,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

五、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高职学生在就业上还存在诸多问题,针对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不强的现状,政府、社会、学校应该多方合力为学生提供利于公平就业的良好社会氛围,改善高职学生的就业状况。学生也应从自身做起,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提升综合素质。只有各主体共同努力,通力合作,协同发展,才能真正解决高职学生的就业问题,培养应用型高素质人才,从而实现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竞争力课程体系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日本竞争力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