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林业育苗培育与移植造林技术的分析

2023-09-08 11:33李淑娟
河南农业 2023年23期
关键词:林木成活率造林

李淑娟

(酒泉市林果服务中心,甘肃 酒泉 735000)

近年,国家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各地区的林业工程项目也迅速发展起来,林业育苗和移植造林逐渐受到关注,相关技术的研究应用也越来越广。但从当前的时代背景来看,在林业育苗和移植造林的工作中,仍旧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在专业性及效益保障方面,还需不断优化。

一、新时代背景下林业育苗培育技术

(一)科学选种

合理选择苗木的种子是林业育苗培育技术的第一步,也是十分关键的一步,决定着林业工程建设的成功与否。

结合传统的经验来看,质量较好的母本生产的种子能够更好地确保苗木的成活率与产出率。同时,由于当代林业科技发展,在苗木品种筛选与研究方面,也有着许多先进的成果,一些优良品种在抗旱、抗病害等方面优势更为突出,是林业育苗品种选择的重点考核范围。

一般情况下,选种时会优选种子园的良种。若没有良种,需要对园内的母树展开调查,对其整体特征进行观察和判断,分析其是否适合成为育苗种子。若以上两种方法都行不通,也可以采取第三种方法,即根据当地的气候特征、地理条件、土质条件、移植造林需求等,选择更为优良且适宜的品种,进行培育。

(二)苗种处理与优化

苗木的萌发率和成活率与苗种的质量有着极大的关联,不仅和苗种的本身特性有关,苗种的处理也十分关键。

一般来说,在苗种选择之后,还需要使用催芽技术等来使其快速萌芽。为了有效提高发芽率,淘洗和消毒等工作都是必需的流程。淘洗能够清除种子表面的杂质,消毒则能够去除一些病虫害等的潜在威胁,保证种子的健康萌芽。

在苗种处理的同时,操作人员还应当做好统计与记录,最终形成种子的发芽率数据。在林业工程育苗种子的选择上,可以根据所形成的发芽率数据来进行筛选,选择发芽率更高的种子,使其承担林业工程育苗的重任。

(三)合理选择育苗地

育苗地选择合适,能够有效保证苗木的成活率。一般情况下,选择苗木培育地,必须对气候条件、土壤条件等进行全面考量,根据当地实际地理环境特征来筛选苗木种类,保证苗木培育的效率。

首先,综合分析育苗地的土壤和土质条件十分关键,确保其排水通畅,符合灌溉条件,地形地势满足育苗培育要求。此外,还应当尽可能保证育苗地能够获得良好的日照。其次,为了便于移植造林,在选择育苗地时,还应当尽可能选择交通运输便利的地方,不仅能降低运输成本,还能控制苗木培育的投入成本,保证林业工程的经济效益,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赢。最后,在选好育苗地之后,相关人员需要进行整地,使用旋耕机等设备松土,将地势改平,便于苗木生长。要注意的是,对于土壤中的碎石、杂草等要及时清理干净,根据苗木播种深度调整翻土作业的深度,确保适合苗木播种、生长。

(四)选择标准的播种技术

播种技术会直接决定林业育苗的质量。选择标准的播种技术包括把握好播种时机,以及合理处理播种区域的外界环境因素,因地制宜,做好统筹规划工作,采取科学的播种措施。尤其要注意的是,必须控制好播种时间,确保播种时的外界环境因素符合苗木品种播种要求,综合分析温度、湿度等气候因素。只有严格控制好播种时机,才能真正确保种子成功发芽,提升其发芽率和成活率。

(五)控制好施肥技术

施肥技术事关林业工程育苗培育的关键,一般比较灵活,没有统一的标准,需要相关单位根据苗木的品种、生长情况、当地环境条件等因地制宜,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合理施肥,在肥料用量和施肥频率方面自主把握,确保满足苗木生长要求。

结合传统经验来看,一般幼苗时期的施肥管理工作非常重要,相关单位需要对其进行定期、定量施肥,为幼苗的健康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此外,苗木的生长旺盛阶段也需要补充足够的养分,该阶段还应当做好追肥管理工作,使用氮、磷、钾等肥料,满足其根系发育等的需求。

二、林业苗木培育与移植造林技术现状

(一)种植技术控制细节不合理

温度会对苗木培育过程中的发芽、施肥及移植造林的成活率等产生重要影响,是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和移植造林技术的关键要素。

不同季节的温度差异较大,而苗木的播种和生长等都对温度有着特殊要求。但我国许多地区在苗木种类的选择上仍旧存在着盲目性的特征,并未全方位考察苗木品种的原生长环境,也没有对当地的环境条件等进行深入分析判断,导致苗木的生长和移植造林的成活率不够理想。甚至在林木育苗和移植造林的时候,对土壤环境及其湿润度等的处理也并未做到针对性优化,导致苗木的生长潜能并未被完全激发出来。

(二)种植效率较低

在新的社会生产生活时期,人们对移植造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林业工程的规模在不断扩大,相关部门和单位越来越重视移植造林工作,通过育苗培育和移植造林加强生态建设,能够实现生态发展目标。但从当前的林业育苗和移植造林现状来看,整体种植效率不够理想,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等有待提升。

具体来看,很多地区的苗木培育地管理人员仍旧采取人工种植方式,并未按照苗木种类对其进行区别管理,种植管理人才的专业性和素质有待提升,人才的短板更是成为局限林业育苗质量的重要因素。另外,在移植造林的工作中,还存在着养护不严、生态破坏现象严重等问题,仍待完善。

三、新时代背景下林业育苗和移植造林技术优化要点

(一)严格把握移植造林技术要点

1.控制好移植造林密度。合理的造林密度能够有效保证林木的通风和光照、养分吸收条件等,提升造林质量。不同的苗木种类对于栽培密度的要求有较大差别,相关单位需要根据种类情况合理制定密度要求。如小型乔木的间距密度应当保证在40 cm 左右,大型乔木则应当适当加大距离,放宽到120 cm 左右。

2.合理选择移植造林时机。移植造林的时机会直接影响其成活和生长发育的质量。结合过往的经验来看,3—4 月是最佳时机,该阶段气候回暖,降水量逐渐增加,更适宜苗木移植,成活率也会大大增加。另外,春季万物复苏,也是苗木发芽的关键时期,选择在3—4 月进行移植造林能够更有利于苗木发芽,使其快速成林。

但要注意的是,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地市地貌及气候条件等千差万别,移植造林的时机选择应当根据区域情况因地制宜,不能一概而论。

3.苗木规格与造林规格明确。在移植造林工作中,明确移植造林所要求的苗木规格和造林规格十分重要,更是保证移植造林工作质量的重要环节。

通常条件下,移植造林的苗木选择都有明确要求,以三叉幼苗移植造林为例,应当尽可能选择高度在40 cm 左右的植株。如果是乔木品种,应当尽可能将高度控制在120 cm 左右。另外,结合当前的移植造林规格要求,相关人员需要根据苗木种类合理确定造林规格,如乔木的比例应当控制在1∶20。

4.掌握移植造林技术要点。在移植造林阶段,相关单位必须根据幼苗的状态以及移植造林要求,对需要移植的苗木进行有效保护,保证其在移植过程中根系完整,能够在移植后为苗木的营养吸收与健康生长提供必要条件。幼苗的根系往往比较纤弱,容易受到损伤,而苗木的移植造林又会对其产生外在的物理影响。因此,相关单位在苗木挖掘和运输、移栽的过程中,必须尽可能地采取保护措施,如带土挖掘、捆绑土球、运输车厢内铺垫海绵垫等,轻拿轻放,避免根系受到伤害。此外,苗木的移植造林不宜间隔太长,应当在送到现场后尽快播种,避免根系因为水分蒸发过快而影响成活率。

(二)做好林木的全生命周期病虫害防治工作

1.加强苗木病虫害管理。在苗木的生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病虫害的侵扰,对苗木的生长和成活等产生重要影响。加上移植造林往往会涉及数量多、范围广的苗木,一旦发生病虫害问题,将会给整个工作造成严重后果,对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都会产生巨大的不利影响。因此,加强苗木的病虫害管理十分重要。

苗木病虫害种类多,且具备突发性以及蔓延性等特征,还和苗木品种有着强烈关联。因此,在林业育苗和移植造林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应当针对品种相关的病虫害及当地常见的病虫害种类进行科学分析,做好科学防御,加强前期预防和治疗管理,有效提高苗木的存活率。例如,春季容易暴发季节性病虫害,一般可以在冬季低温环境下采取喷洒农药等方式,阻止其细菌滋生。同时,对于一些常见的病虫害,如蛾类、红蜘蛛等,则应当根据诊断情况,对症下药,采取对应的治理措施,保证林木健康生长。

2.倡导科学防治病虫害,降低生态危害。在苗木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除了要考虑苗木的健康生长和经济效益之外,还应当从生态平衡和环保的角度来对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方法选择等进行合理规划,尽可能地采取生态环保的处理措施或预防手段,保持生态平衡,避免对环境产生污染或破坏。如使用农药进行病虫害防治的时候,一旦使用不当或者药物使用过量,都有可能对林木生长产生负面影响,并且其化学药品会通过空气循环、水循环、植物内循环进行传播,对生态环境及周边居民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一些化学药物在杀死病虫害的同时,还有可能杀死益虫,破坏生态平衡,容易出现复发。

对此,在林木育苗和造林移植的过程中,可以采取无公害防治技术,该技术能够有效防治各类昆虫、微生物、鸟类等病虫害,利用食物链和天敌,使其达到互相牵制效果,最终达成治理目的。该技术成本低,效果显著,且健康无公害。同时,该方式还能够在林区内形成一套健康的生态链条,达到长期、持续的防治效果。尤其是近年来研发力度较大的微生物防治技术,能够通过微生物抑制病虫害,从而起到减少病虫害、维护生态平衡的效果。例如,白僵菌能够有效防治马尾松虫,成本非常低,且效果乐观。另外,该技术安全无害,不会影响生态环境。例如,对于一些体形较大的害虫可以采取人工捕杀的方式进行处理,或者使用石灰将树干涂白,都能够起到防治效果。还有如在特定区域进行隔离,起到防止扩散的效果。此外,诱杀法、振频式杀虫等手段都十分可观,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3.因地制宜,合理选择病虫害防治方案。对于病虫害防治工作来说,地理环境和自然因素是防治方案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例如,一些病虫害可能存在区域性的发生特征,甚至一些特殊的虫害只存在于局部地区,或者存在于一些特殊的地理环境条件下。对此,林业苗木培育以及移植造林过程中,必须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及环境条件等,在对其综合判断与分析的前提下,合理制订病虫害防治方案,确保林木育苗的健康生长及移植造林的成活率,保证移植造林后避免受到病虫害的侵扰,从而推动国家生态环保事业的稳健可持续发展。

(三)移植造林后期的维护管理

不同的植物有着不同的生长规律,林木品种不同,植物的习性及其对水分、肥料、养分等自然条件的要求也千差万别。尤其一些习性独特的植物,要想保证其成活率,避免出现衰败或死亡等现象,首先要了解植物的特性,在了解植物的基础上,再针对植物的生长需求及生存环境要求等制定合理的移植造林养护管理措施,以保证移植造林后的植物能够健康生长,达到预期的移植造林效果。因此,在林木移植造林完成后,必须加强各项养护管理,以确保移植造林的成活率。具体分析如下:

1.林木养护。移植造林后期的维护管理工作内容比较多,包括灌溉、施肥、除草等工作内容。在移植造林完毕后,应当有专门人员进行定期养护,根据林木的水肥要求、当地气候条件等制订合理的养护方案,对其进行定期灌溉、施肥。

2.林木生长监管。在林木移植造林完毕后,相关单位应该制定一系列的监督管理措施,以确保移植造林的成效。一方面,相关单位应当明确监督责任人,同时,对移植造林区域展开一系列的监督措施落实,如布置摄像头进行实时监控、安排专人进行巡逻监督等,避免野生动物破坏造林成果,同时也监督乱砍滥伐等违法行为,避免人为破坏造林成果。另一方面,相关单位还应当加强对林木的管理,包括进行实时数据监测和记录存档,监测林木的生长情况,为林木水肥养护等提供参考资料,同时,也能为相关单位提供有效的数据档案,为其在后续的造林工作优化提升以及完善改进等方面提供依据。

四、结语

总而言之,林业育苗和移植造林涉及的技术细节十分复杂,相关人员必须慎重对待各个环节,尽可能做到事无巨细,确保每一个环节的严格控制与有效管理,为苗木的成功发芽、健康生长以及移植造林存活、茂盛生长等提供必要的支撑。同时,确保其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符合预期,不断提升林业育苗和移植造林的成效与质量。

猜你喜欢
林木成活率造林
提高犊牛成活率的有效措施
提高保育仔猪成活率的饲养管理要点
沿海地带造林实践与探讨
提高酸枣栽植成活率的措施
雄安千年秀林
——近自然造林开先河
浅议造林的意义
营林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与造林技术的探讨
试论高大林木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天敌昆虫在林木病虫害防治中的重要作用探讨
林木新秀 黑果腺肋花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