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群群 罗玲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贵州都匀 558000)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领导人始终把全面脱贫,让全国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作为党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心系农村,心念百姓,2013年11月,在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这一宏伟战略。而后在2015 年又提出了“六个精准”[1]作为补充,使精准扶贫更为清晰。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指出,“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2]。2020年年底,我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了贫困人口清零任务。至此,我国进入了后精准扶贫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代。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体育非遗)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备受专家学者关注。查阅、整理近10年来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体育非遗的传承与保护:民族体育非遗传承、数字化传承研究、保护立法研究;(2)体育非遗传承人研究;(3)体育非遗评价体系研究,等等。总体而言,对于体育非遗的研究已经处于高潮阶段,研究的成果丰硕,其中对于体育非遗的传承与保护是重点研究领域,传承与保护的体系、传承与保护的方法等是相关专家研究热点。然而,在后精准扶贫时代,如何借助外力将体育非遗结合其他领域进行活态传承,是体育学界重点探讨和研究的问题,近年来也逐渐成为研究新趋势。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保留下来的优秀体育文化遗产,对于扶贫工作人员而言,要利用贫困地区的民族文化来助力精准扶贫。让贫困同胞在传承与保护本地区、本民族的优秀文化过程中实现文化脱贫与非遗传承的双赢模式。具体表现为:第一,对于优秀的体育非遗的器件、器物进行文化博物馆生态性保护建设修复,运用现代高科技电子设备对体育非遗优秀器物文化进行影像制式传统文化影像保存[3];第二,对于体育非遗传承人进行文化名人包装与宣传,通过体育非遗传承人进行文化传播教育,定点、定时、定规格进行体育非遗传承人文化宣传教育,通过名人效应的宣传教育扩大体育非遗的文化影响力,从而激发当地贫困人口对本地区、本民族体育非遗的文化价值内涵认同感和文化自信,从而使被动式的接受转变为主动式的宣传与传承,创造文化自觉使命;第三,对于贫困文化最深层次的传承主体进行“扶志”,要使用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协调模式。贫困文化作为地方性知识的一种,是人们在长期生活中与自然互动形成的生产、生活经验的结合,是贫困人群自我维护的需要,是能够活下去的适应性配置[4]。因此,在对贫困地区进行体育非遗传承分析时,应当充分考虑其贫困的深层次原因,从而在制定相关策略时侧重“文化扶志”这一使命性特殊扶贫。将体育非遗作为一个嵌入口,激起贫困地区人们对于体育非遗的文化内生动力,从而因地制宜利用体育非遗的文化自信来自觉地创造性增强他们对于体育非遗的文化认同感,从而借助体育非遗这一致富口来实现体育非遗传承与文化脱贫。
现代都市生活的快节奏,使得越来越多人开始怀念乡村之愁,愈加浓烈的乡愁怀旧情怀,又逐渐使得许多乡村游、农家乐兴起。在国家相关部门大力推进“体育+旅游”的政策实施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就是金山银山”的创富脱贫思维逐渐深入贫困地区。要做到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开发生态旅游则搞生态旅游,真正把自身比较优势发挥好,使贫困地区建立在自身有利条件的基础之上发展扎实[5]。以贵州为例,大力借助其山地优势,全力发展山地户外旅游,并借助“体育旅游”主模式带动其他行业游的兴起,如“体育旅游+乡村游”“体育旅游+演绎游”“体育旅游+民俗游”等。贵州凭借其独特的山地优势和创新思维模式,致力于打造全国首个山地户外旅游大省,创造了体育旅游脱贫的新契机。又如: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依靠深厚的文化积淀转化成了生态文化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全州接待游客由2007 年的794万人次上升到2016年的3 820万人次,旅游收入由31 亿元上升到265 亿元。在致力于脱贫上,大力发展鼓舞文化,如“世界鼓文化节”这一体育非遗不仅吸引了多国鼓舞文化爱好者的加入,还带动了当地旅游的兴起,“世界鼓文化节”是湘西州对外宣传的一张靓丽的名片,同时也是带动湘西州体育非遗旅游经济的新引擎。
“体育非遗+旅游”的传承模式,是指体育非遗这种本地区、本民族的文化要在保留传统原生态的内涵意蕴基础上进行创新性对外开放,吸引旅游的有利属性,将体育与旅游的有利属性做到融合创新效益最大化,大力发展当地体育非遗品牌效应,带动体育非遗旅游新发展,促进当地居民致富。具体表现为:第一,对体育非遗的器物进行现代工艺品制作,使之成为旅游纪念品之一;第二,将体育非遗项目日常娱乐化,邀请游客亲身参与体育非遗活动的娱乐之中,使体育非遗传承实现真正活起来、动起来,从而带动体育非遗的日常传承与口碑远扬,例如湘西德夯苗族就将竹竿舞体育非遗与体育旅游相结合,使游客参与其中,既起到了传播传承的效果,也给前来旅游的游客带来了快乐,从而增加了游客对于德夯的印象分,同时也有利于体育非遗竹竿舞的对外交流与文化传承;第三,借助旅游之契机,将体育非遗进行现代影视或艺术表演加工,打造属于特定区域的特定故事形象,更高标准、更高要求地实现体育非遗与现代旅游相结合[6]。
“体育非遗+教育”就是将体育非遗传承与教育精准融合,在教育中实现体育非遗的传承,在传承中完成教育精准脱贫。贫困地区的体育非遗,是该地区族群体育文化的精华,是自然与人文缔造的天然瑰宝,要充分发挥体育非遗在脱贫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完成贫困人民的历史夙愿。具体表现为教育体制内与教育体制外的双赢攻坚[7]。
第一,对教育体制外的体育非遗传播者进行教育传承,主要是指对于体育非遗传承人和其他乡民进行体育非遗教育,教育他们如何正确地将体育非遗作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催化剂,成为该地区对外宣传的一张名片。例如,西双版纳的勐海县政府在扶贫开发过程中注意精准教育,多次派专业技术人员下乡进行人才教育支持。因地制宜实施民族舞、象脚鼓等培训教育,并进行日常舞蹈锻炼和比赛展演,让当地民众在贫困环境中走出来,利用体育非遗项目陶冶情操、鼓舞脱贫的信心,通过“体育非遗象脚鼓+旅游”的模式实现了经济增收,同时在现代舞蹈演绎中实现了对外宣传教育。湘西土家族民族地区女性通过苗鼓这一特殊地标性体育非遗实现了全民鼓舞,鼓舞全民的历史教育脱贫,实现了鼓舞传承教育、鼓舞传播教育的新趋势[8]。
第二,教育体制内传承,是指将体育非遗与学校教育相结合。首先,将体育非遗作为该地区校本课程进行开发后在中小学学校进行教育传承,利用大课间进行体育非遗项目课间操化运作,使得学生既锻炼了身体,同时又继承了传统的体育非遗。例如,贵州黔南州都匀六小将布依族体育非遗刷把操进行改编,运用到课间操之中;又如川东土家余门拳被改编后进入当地中小学课间操之中进行教育传承[9]。其次,将体育非遗进行高等学校课程教育化,将体育非遗引进当地高等院校进行素质选修或者通识课程教育。例如,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就将体育非遗猴鼓舞引进学校进行民族体育舞蹈教育。吉首大学将荡秋千引入学校体育教育当中进行传承教育。
“体育非遗+健康”传承是运用体育非遗的健身、健心等属性来完成该地区族群群体整体上的身心健康,从而实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体医结合新时代全民健康目标,助力贫困地区居民的健康脱贫的传承模式。第一,身体健康传承是指体育非遗项目融入族群群体的日常生活之中,运用体育非遗项目的体育健身属性满足居民日常锻炼需要,从而在身体锻炼过程中实现了身体健康和体育非遗传承。如苗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的体育舞蹈非遗,从头、肩、腰、臂、肘、膝、脚都有动作,有动有静,通过胳膊、手腕、脖颈等的移动加以点缀,能够使全身得到很好的活动。又如,水族的斗角舞、赛马等体育非遗项目,极具竞争性和对抗性,能够强健体魄、树立顽强的意志、培养快速的反应能力。黎族、苗族和京族普遍喜爱的竹竿舞不仅锻炼了腿部力量,还训练了运动者的灵敏和耐力等基本素质。第二,心理健康传承,通过体育非遗的健心属性,在体育锻炼过程中达到缓解心理压力、消除负面心理影响因素的效果。温伯格等人研究报道,半个小时内的跑步对于紧张、困惑、焦虑、愤怒和抑郁等消极情绪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在体育非遗中,许多项目也具有明显的心理治疗作用。例如,太极拳就强调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形神兼具、内外兼修,身心合一、阴阳平衡的最佳健康状态。因此,对于浮躁、暴躁、焦虑和抑郁的贫困之人采取太极拳锻炼模式,来到达内心的安定,从而有效促进心理健康。又如侗族斗牛、斗鸡等竞技活动,可以增强人们的团队意识、激发上进心和自豪感,观众通过怒吼、嘶叫等形式,使美好情感得以尽情抒发,宣泄了不良情绪,邻村之间感情得到了交流,有利于族群之间文化的交流与传承,也使族群人民保持了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积极健康向上奋进的良好势头。
体育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绿色产业、朝阳产业,逐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新引擎。体育与各领域跨界融合发展规模也不断扩大,如“体育+医疗”为主的康体产业,“体育+用品”为主的体育产品业,“体育+网络”的体育信息产业,等等。“体育+产业”已经与人们生活进行了深度的融合。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了大力促进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建设协调发展。体育与产业之间的协同发展在促进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体育产业助力精准扶贫主要是指利用体育产业在经济发展上的优势,将体育融入三大产业进行定向扶贫。对于缺少体育设施、用品的地方进行体育设施、用品的扶贫,对于体育资源优势明显的贫困地区进行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开展体育旅游产业扶贫。例如:贵州平塘利用天眼FAST 的优势,大力开展天文小镇与山地户外线路综合游,同时开展民俗体育文化体验,让游客在观天眼的过程中,体验贵州黔南少数民族文化的体育趣味。贵州都匀市利用每年的国际体育舞蹈大赛宣传都匀毛尖茶叶,实现了当地居民的经济增长,助力贫困居民脱贫。
“体育非遗+产业”完全可以借助“体育+产业”的模式进行传承与发展。当然应当对不同的体育非遗进行分类,然后利用其“体育非遗+产业”模式进行传承与发展。例如,水族可以利用“捉鸭子”活动开展农业农耕文化产业传承,让村里农业活起来,让村里的人们动起来,开展一系列农耕文化主题活动进行第一产业传承,实现内在文化认同脱贫;又如三都水族斗角舞体育非遗,可以利用制作象征性纪念品雕塑进行第二产业传承,实现文化教育传承脱贫;再如湘西德夯苗寨大力发展三大产业与体育非遗传承综合体,实现了“传承教育—经济效益—脱贫致富”的循环发展模式。当地政府大力宣传“鼓舞世界,世界鼓舞”这一鼓文化来大力发展旅游,利用旅游的连带属性,将游客吸引入寨,而后进行鼓舞文化民俗活动表演,利用故事传说将鼓舞文化蒙太奇手法化,让游客更深刻体验鼓舞文化的神秘性、独特性,从而产生流连忘返之情。
“体育非遗+领域”的活态传承路径,是后精准扶贫时代的创新整合。利用“体育非遗+领域”的传承模式,在文化、教育、旅游、健康、产业等相关领域进行现代化传承发展,在传承过程中大力发展体育非遗的优势,实现传承与巩固脱贫的双赢。借助“体育非遗+文化”优势,大力开展文化贫困“三扶”服务,利用“扶器”进行博物馆文化认同传承,利用“扶智”进行文化自觉宣传传承,利用“扶志”进行文化自信内涵传承。借助“体育非遗+教育”实现教育传承与脱贫。将体育非遗进行体制内与体制外双重教育传承模式,在教育中进行体育非遗传承,在传承中实现体育非遗教育脱贫。充分借助旅游的相关属性开展融合发展,对于体育非遗器物进行旅游工艺纪念品开发,对于体育非遗文化精神进行神话故事舞台演绎,打造体育非遗特色旅游小镇,实现体育非遗名片效应,带动其他体育旅游线路、项目、产品的开发与创新。实现体育非遗综合游,带动当地经济增长,实现体育非遗传承与经济脱贫。“体育非遗+健康”,利用体育非遗项目的体育健身属性和体育健心属性,将体育非遗项目化、创新化,编排适合当地居民的体育非遗健身项目赛事,开展体育非遗项目的健身比赛活动传承,增强居民的身体素质。“体育非遗+产业”,充分挖掘体育非遗在三大产业中的效益属性,将体育非遗进行产业化解构,针对不同体育非遗进行三大产业融合发展效益最大化选择,选择不同体育非遗适合的不同产业领域进行发展。当然,对于同一体育非遗亦可进行全域性产业链发展,从而实现产业传承与经济脱贫双丰收。
体育非遗大多根植于少数民族地区或偏远贫困地区。因此,体育非遗与贫困地区脱贫有着一定的内在耦合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实现乡村振兴,就应该将体育非遗传承融入乡村振兴和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之中,助力乡村的各项社会公共治理。借助体育非遗的品牌效益开展各类后精准扶贫模式,助力实现乡村振兴目标,从而过上“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