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乒乓球课程教学现状与改革对策研究

2023-09-08 17:18刘娅琳
当代体育科技 2023年22期
关键词:乒乓球基础动作

刘娅琳

(郑州轻工业大学 河南郑州 450000)

乒乓球运动有较强的大众性与娱乐性,符合大学生休闲娱乐的需求,同时乒乓球运动也较少受到年龄、性别以及自然环境的影响,对参与者体力要求相对较低,能够充分锻炼参与者的注意力与运动能力。在这一背景下,高校应充分发挥乒乓球课程的优势,结合当前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进一步优化乒乓球课程教学。但从实际情况来看,高校乒乓球课程教学还存在不少的问题,新时期高校应该审视这些问题,并积极推动课程改革与教育改革,提升教学与人才培养质量。

1 高校乒乓球课程教学现状

1.1 课程目标不切合实际

高校的乒乓球课程在设计教学目标的时候大多是参考教育部颁布的有关文件,几乎所有教师都会根据文件以及学校设定的目标开展教学工作。但在实际教学中发现,虽然教师及学生能基本按照所确定的教学目标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但许多教师并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目标,导致整体教学效果不理想[1]。此外,部分学生认为乒乓球课程对自己体育能力的发展帮助不大,究其原因,绝大多数学生在中小学阶段系统学习过体育课程理论的次数较少,对体育课的认知存在偏差,直接影响了他们对于乒乓球课程目标的认识,造成学生乒乓球课程的态度不够明确,使教师难以根据学生的反馈去调整课程教学的目标。

1.2 教学内容滞后

高校乒乓球课程教学内容比较侧重于基础技术的讲解以及实战练习,而关于理论知识以及技战术组合的讲解等各种内容却明显不足。例如,一些高校上半学期的乒乓球课程教学内容主要是脚下步法、发球、反手推挡等基础技术,下半学期主要讲解正反手攻球技术。绝大多数专业学生每周只有2 节乒乓球课程,少数专业学生每周有3~4节乒乓球课程,所以绝大多数教师认为乒乓球课程的课时较少,只为学生讲解一些较为基础的技术动作,并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能够针对性地进行练习。而高抛发球、拉弧圈球主要为高年级乒乓球课程中介绍性内容,几乎不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与运用这些较难的技术动作。可见,高校乒乓球课程教学以乒乓球技术教学为主,乒乓球运动的历史、发展趋势、乒乓球运动文化等理论知识的内容较少,这直接影响大学生对乒乓球运动的认识以及学习态度。

1.3 教学方法滞后

大多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习惯性的应用传统的分解训练或重复训练的方法,通过传统的教学方法加强乒乓球基础动作技术的教学,帮助基础薄弱的学生更快掌握乒乓球基础的技术动作。在实战练习过程中,教师也是采用巡视、纠正错误动作的方法提高学生乒乓球实战技术水平[2]。在实战练习环节中,大多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对打练习。但大多数学生乒乓球技术不够扎实,对技术动作的理解仅仅停留在感知层面,所以在对打练习过程中失误较多,大多数时间都在捡球,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虽然现代信息技术正快速发展,但目前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并没有结合教学的需求、学生学习的需求以及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优势,如引导学生观看乒乓球技术动作的视频或竞赛视频帮助学生直观了解技术动作的要点等内容。

1.4 教师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高校乒乓球课程教师以男教师更为多见,年轻教师的数量相对较少。学校教龄长的教师数量较多,说明了多数课程教师拥有较为丰富的乒乓球教学经验,但这些教师体力也有所下降,同时与年轻的学生之间可能会存在代沟,从而影响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课堂互动以及教学质量[3]。

许多高校乒乓球课程教师职称以讲师为主,拥有教授职称的教师人数明显不足,高级职称后备人才的培养不足,同时乒乓球课程教师虽然是体育专业出身,但乒乓球专业出身的教师数量极少,这些非专业出身的体育教师大多是通过职前或职后培训不断掌握乒乓球运动技术,虽然在基础技术动作教学方面几乎没有很大的问题,但对于乒乓球运动的文化、发展历程以及项目的最新动态不够了解,直接影响了课程教学的效果以及课程教学改革工作的开展。

2 高校乒乓球课程教学改革对策

2.1 优化乒乓球课程教学目标

高校应该加强教学调研工作,积极听取有关专家以及师生的建议,进一步优化课程教学目标。基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等文件所提出的总体目标,结合大学生身体素质水平以及学习需求,在课程总体目标的基础上,针对认知发展、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运动参与、社会适应六大领域的目标进一步细化,指导课程教学活动有序开展[4]。

在认知发展领域,针对基础较为薄弱、兴趣一般的学生,课程教学的目标是学习、理解与能够正确叙述乒乓球运动的性质、基础技能等基本常识,能够初步了解乒乓球运动相关的新动态与文化知识。对于基础较为扎实、对乒乓球运动有浓厚兴趣的学生,课程教学目标为在熟悉乒乓球运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参考理论知识评估自己的运动能力;能够主动去了解并用自己的语言叙述乒乓球领域相关的新资讯与政策等信息[5]。

在运动技能领域,针对基础较为薄弱、兴趣一般的学生,课程教学的目标是通过课程的学习,一般素质与专项素质得到提升,初步理解并能够运用乒乓球运动的基本技术动作以及身体素质的训练方法,学习与了解乒乓球运动常见的运动损伤及紧急处理方式。对于基础较为扎实、对乒乓球运动有浓厚兴趣的学生,课程教学目标为专项运动素养进一步提升并具备参与乒乓球竞赛的技术能力,可以主动参与业余乒乓球竞赛,进一步提升乒乓球技战术水平,掌握常见运动损伤紧急处理的方式。

在身体健康领域,乒乓球课程的基础目标为通过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以及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够简单评测自我健康状况与体育锻炼情况,可以根据健身或减脂的需求合理膳食。对于对乒乓球运动有着浓厚兴趣以及更高发展需求的学生,课程目标在基础目标的基础上可以调整为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与习惯;可以根据气候及运动环境的变化调整运动锻炼计划,并掌握营养膳食的基础知识。

在心理健康领域,针对基础较为薄弱、兴趣一般的学生,课程教学的目标是通过乒乓球课程的学习放松身心,可以在课程学习或者是体育锻炼活动中宣泄负面情绪,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与抗挫折能力。针对基础较为扎实、对乒乓球运动有浓厚兴趣的学生,课程教学目标为能够享受乒乓球课程教学以及体育锻炼的过程,能够主动应用乒乓球活动放松身心,宣泄负面的情绪,能够在乒乓球课程学习以及体育锻炼中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及坚定的意志品质。

在运动参与领域,针对基础较为薄弱、兴趣一般的学生,课程教学的目标是通过课程学习,能够提高对乒乓球运动的认知水平与兴趣,能够形成乒乓球学习与锻炼的意识,可以自觉参与乒乓球娱乐或锻炼活动,了解乒乓球竞赛规则。针对基础较为扎实、对乒乓球运动有浓厚兴趣的学生,课程教学目标为通过课程学习培养自主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与对乒乓球运动鉴赏与审美的能力,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订科学的乒乓球运动锻炼计划,具有欣赏高水平乒乓球比赛的能力。

在社会适应领域,针对基础较为薄弱、兴趣一般的学生,课程教学的目标是能够与教师以及同学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较强的合作意识等体育精神。针对基础较为扎实、对乒乓球运动有浓厚兴趣的学生,课程教学目标为能够主动关心他人,可以正确处理竞赛中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具有较好的体育道德[6]。

2.2 优化课程教学内容

高校应该结合学生学习的需求,尽快调整乒乓球课程教学的内容,要适当增加乒乓球理论课程的课时。结合国内一些高校在乒乓球教学改革方面取得成果的经验来看,乒乓球课程理论教学内容每学期应该在4学时以上,主要是为学生讲解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历程、乒乓球运动的常用术语及运动精神、营养与健康基本常识等内容。通过增加乒乓球理论课程的课时,可以进一步丰富乒乓球课程的教学内容,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更扎实的理论知识,更好地指导学生实践课程的学习。

在增加乒乓球理论课程课时的同时,还应该进一步优化乒乓球技术教学的内容,技术教学内容在坚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基础上,还应该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水平差异,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例如,对于初级水平学生的技术教学内容,以基本站位、姿势与握拍方法、常用步法、正手发平击球、正手发下旋转球、接发球技术等基础技术以及发球抢攻等难度较低的基础战术为主;对中级水平学生的技术教学内容,在初级技术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增加正反手发球、侧上下旋球、攻球与搓球、正反手结合技术、这手弧圈球等难度更高的技术内容,同时在乒乓球技术教学中增加学生之间对抗比赛的内容;对高级水平学生的乒乓球技术教学的内容,在前二者略讲的基础上增加各种基本技术动作的特点运用时机、步法的特点及运动范围、乒乓球训练的特点及阶段划分的详细内容,在课堂上酌情增加双打训练、多球训练的次数与时间,进一步通过训练,增强高水平学生的速度力量、力量耐力以及其他专项运动素质。

在优化乒乓球理论课程与技术方面,学校与教师还应该重视在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课程内容之间的横向联系,要帮助学生自主构建起乒乓球理论与技术动作系统性的知识体系。在学生通过多节课程学习掌握发球以及正反手攻球的基础独立技术后,应该通过综合性的练习或比赛引导学生将攻球、发球与接发球技术在对抗训练中流畅运用,并自主构建起一套整体的体系。

2.3 优化课程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

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现代教育改革观念,要求教师在乒乓球课程教学中应确保教学的组织性与方法的多样性,从而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求。具体而言,教师在乒乓球课程教学中,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基础水平、体能、兴趣以及个体接受水平,确定不同的课程目标、教学方法或练习次数,并根据学生所取得的进步不断变化分层的形式,采用不同层次组合下的对抗训练与教学评价,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乒乓球课程的学习,取得进步。在课堂上,教师也可以应该灵活运用班级集体教学以及个别指导的教学组织形式,在能够有效维持课堂秩序以及高效率讲解理论知识与技术动作的基础上,再通过个别指导形式帮助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快速进步。教师在了解各种教学组织形式的特点与性质后,能够结合实际情况灵活地应用各种教学组织形式,保证集体授课与个别授课、动态调整,分组教学与多种教学手段结合起来能够有效提高乒乓球课程教学的效果。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乒乓球课程教师应该根据本节课教学的内容以及学生的水平合理地进行选择。对于一些较为基础、学生学习难度相对较低的理论知识,如乒乓球发展历史、营养膳食这类基础知识,可以采用传统讲授法,保证课堂教学的效率。而对于有一定学习难度,尤其是针对初级水平学生讲解正手发下旋转球技术动作时,要充分考虑到初级水平学生对于技术动作的学习兴趣相对较低以及部分学生学习难度较大的实际情况,灵活应用视频示范与动作分解、电子课件与讲授法结合教学的方式,帮助初级水平的学生能够更直观地了解正手发下旋转球技术动作的要领与特点,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于基础扎实的高水平的学生,可以在技术教学中引入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即让学生在课前观看电子课件以及技术动作的视频,学习较为基础的乒乓球技术动作,而教师在课堂上则可以多与学生进行对战与技术指导,与学生一同讨论技战术组合的应用原则与技巧,或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与竞赛,这样的教学方式比传统讲授法能够更好地被学生所接受,也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利用微课等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教学方法的过程中也应该把握这些新型教学方法的特点,例如微课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比较适合用于单一乒乓球技术动作的讲解教学中[7]。教师在制作微课教学视频的过程中,既可以利用智能手机现场拍摄乒乓球的基本技术动作要点以及动作示范过程,也可以从网络上搜索优质的具有乒乓球技术要点的教学视频,微课视频要能够保证学生在观看后理解与初步掌握基本技术动作的发力顺序、全部技术动作的流程。对于挥拍技术等较为复杂的技术要点,教师在微课视频中除了进行动作过程示范以外,还应该通过图文并茂的技术动作讲解视频更好地呈现技术动作的要领以及常见的错误。

2.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新时期加强乒乓球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乒乓球教师教学水平以及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举措,也是乒乓球课程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首先,高校应该分阶段组织在岗的乒乓球课程教师参与培训,在培训中可以邀请经验丰富的乒乓球教育专家或俱乐部的教练,对在岗的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进行乒乓球技术动作、乒乓球项目最新的动态以及培训理念讲解,提高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对乒乓球项目的认识以及课程教学水平。考虑到高校乒乓球教师教学任务繁重,频繁开展统一的培训有可能增加教师额外的负担。面对这情况,高校也应该发挥新媒体平台以及网络教育资源的优势,鼓励教师利用在线教育平台参与乒乓球技术以及教学相关课程的远程学习,便于教师根据工作情况灵活安排学习时间,提高教师培训的效果[8]。

其次,高校应该进一步完善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以及教练等教育人才引进机制,通过住房补贴、交通补贴以及科研补贴等方式吸引高水平的人才任教,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的职称与学历结构,提升教学队伍整体的教学水平。

3 结语

虽然现在高校乒乓球课程越来越被师生以及社会所重视,课程教学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课程目标不切合实际、教学内容滞后、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直接影响了课程教学的质量。新时期想要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就需要学校以及教师立足于教育部的有关文件以及学生的学习需求与实际状况,进一步优化乒乓球课程教学的目标,同时也要进一步调整课程教学的组织形式、方法与内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给予学生更好的学习体验,提升乒乓球课程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乒乓球基础动作
乒乓球悬浮术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跳舞的乒乓球
乒乓球瘪了怎么办
靠拢的乒乓球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动作描写要具体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五抓五促”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