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关注的老年惊恐障碍

2023-09-08 16:50:38北京市隆福医院老年病科陈敏
保健医苑 2023年7期
关键词:发作障碍老年人

◎文/北京市隆福医院老年病科 陈敏

在临床上常常遇到很多这样的患者,没有任何原因突然出现心慌、胸闷、呼吸困难、大汗淋漓,每次症状出现的时候跟运动、负重都没有关系。经过医学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疾病,有些患者即使有器质性问题,但也不足以解释上述症状。

62 岁的老王便是上述患者中的一位,刚从工作岗位退休不到两年的他,本来应该在家享享清福,结果老王自退休之后出现了这么一个情况,总是在半夜心慌,感觉心脏要蹦到嗓子眼,胸闷,喘不上来气,大汗淋漓,这种情况会持续将近1 个小时。由于老王本身患有高血压,加上这种情况莫名其妙的犯了好几次,每次只要一发作就去医院急诊,但是怎么查也查不出问题。老王为此很担心,以前性格开朗的他都不敢出门了,一方面是不知道自己心脏有多严重的问题,另一方面担心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犯病。在门诊见到老王的时候,他很紧张,带着厚厚的一沓检查化验报告,小心翼翼地看着医生,像是在等待一个宣判结果。医生告诉老王,心脏肯定没有问题,类似“心脏病”的症状是惊恐发作,是一种心理疾病。于是老王在双心团队中咨询了另外一名精神科医师。经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以及心理评估,发现老王自退休之后,有些不适应,每天总是莫名心烦,容易发脾气。原来老王的这种类似“心脏病”的症状叫惊恐障碍。

什么原因会导致惊恐障碍

遗传因素:相关研究显示,多个基因以及不同基因的表达似乎与惊恐障碍有关,遗传证据包括惊恐障碍的一级亲属患病率高于健康对照的亲属,惊恐障碍的遗传力约40%。

神经生物学因素:研究提示,杏仁核或下丘脑特定区域过度活跃的患者容易出现无诱因的惊恐症状。

心理社会因素:惊恐发作常出现在重大生活应激时,特别是失去至爱、身体受到威胁和生病时,有焦虑气质的人,比如抗压能力差、对应激源的反应增加的人更容易发生惊恐障碍。不难理解,老王心理上没有适应从忙碌的工作到突然闲下来这种生活状态的转变,所以,退休对于老王而言,是一个应激源。

惊恐障碍主要包括哪些症状

惊恐发作:会突然感到一种突如其来的紧张、害怕、恐惧感,还会伴有濒死感、失控感、大难临头感,患者肌肉紧张、坐立不安、全身发抖或全身无力。常常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如出汗胸闷、呼吸困难或过度换气、心动过速、心律不齐、头痛、头昏、四肢麻木和感觉异常等,部分患者可有人格或现实解体;

预期焦虑:在发作后的间歇期仍心有余悸,担心再发和担心发作的后果,不过此时焦虑的体验不再突出,而代之以虚弱无力;

回避行为:60%的患者对再次发作有持续性的焦虑和关注,害怕发作产生不幸后果。出现与发作相关的行为改变,如回避工作或学习场所等。部分患者置身于某些场所或处境时,可能会诱发惊恐发作,这些场所或处境使患者感到一旦惊恐发作则不易逃离或得不到帮助。

惊恐障碍发作时有哪些信号

经过医学检查,无器质性问题,在平静或焦虑状态下突然出现强烈的恐惧感或不适感,症状通常在数分钟内达到高峰,1 小时内缓解,通常在以下几条症状中至少出现4 条:

①心悸、心慌或心率加速,甚至感到心脏要蹦出来似的。

②手脚颤抖或麻木,出汗。

③呼吸急促,甚至有要憋死、窒息的感觉。

④哽咽感。

⑤胸痛或胸部不适。

⑥恶心或腹部不适。

⑦头晕,不稳,头晕目眩或昏厥。

⑧发冷或发热。

⑨感觉异常。

⑩感到周围环境变得模糊不清,好像不是真的。

惊恐障碍患者在至少1 次惊恐发作后,会有1个月或更长时间担心未来再次发作,不敢去公众场合,甚至闭门不出,很少出席社交活动,有些人甚至在医院附近租房住,就为了发作时能及时来医院就诊。

惊恐障碍怎么治疗

惊恐障碍的主要治疗手段有认知行为治疗等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这类患者的个性特征常常是对人生期望值过高,对自己要求苛刻,对疾病的性质认识不清或一知半解,遇事容易往坏处想,杞人忧天,以至于长期处于一种高度警觉状态之中,自己吓唬自己,势必会产生一些歪曲认知。发作时同时伴有焦虑,引起肌肉紧张、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容易出现心血管与消化系统症状。

因此,一般使用认知行为治疗改变和纠正患者对疾病性质的不合理和歪曲的认知,解除不必要的紧张、恐惧;同时,运用行为治疗,如放松训练、系统脱敏等方法,处理焦虑引起的躯体不适症状;运用森田疗法,引导患者打破“病感引起注意,注意加强病感”的恶性循环,放松身心,回归自然、顺应自然,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药物常用抗焦虑药、抗抑郁药等,对治疗惊恐障碍有效,但需要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

如何预防惊恐障碍

调整心态,顺应规律:一些老年人退休后,生活重心从事业变成家庭,很多老年人一时难以接受,随着年龄增长,身体素质下降,如果子女还不在身边,老年人慢慢会产生孤独感和无力感,建议老年人从心理上认识和接受退休这个事实,将退休生活看做另一种绚丽人生的开始,如果体格健壮,又有一技之长的老年人,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继续发挥余热,重归社会。

培养爱好,善于学习:建议老年人有意识培养一些属于自己的兴趣爱好,丰富和充实自己的生活,要“活到老,学到老”,通过学习来更新知识,延缓衰老。

亲近大自然,扩大社交:老年人可在身体允许的条件下参加一些户外活动,包括行走、慢跑、骑行、爬山、游泳等,开阔心胸,不应自我封闭,要努力保持与旧友的关系,积极扩大社交。

生活规律,理性看待慢病:老年人的生活起居要有规律,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理性看待自身罹患的多种慢病,不要过分恐惧,要学会与慢病共存。

人口老龄化、心血管疾病和精神心理问题是我国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在老年患者中精神心理问题与心血管疾病的共患率逐年增加。由于心血管病和精神心理问题均为增龄性疾病,在老年患者中的发病率会明显大于成年人,焦虑、抑郁常见于有心血管病的老年人,因此如果原有心血管基础病的老年人出现了医学检查结果难以解释的躯体症状时,建议要自我回顾情绪以及睡眠有无问题,必要时寻求专科医生的帮助。

猜你喜欢
发作障碍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保健医苑(2022年1期)2022-08-30 08:40:44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保健医苑(2022年6期)2022-07-08 01:25:16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保健医苑(2022年4期)2022-05-05 06:11:20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睡眠障碍,远不是失眠那么简单
基层中医药(2020年5期)2020-09-11 06:32:02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海峡姐妹(2018年1期)2018-04-12 06:44:24
跨越障碍
多导睡眠图在睡眠障碍诊断中的应用
“换头术”存在四大障碍
穴位埋线治疗发作期偏头痛32例
中医研究(2014年4期)2014-03-11 20:2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