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国防教育与大学生民族精神培养刍议

2023-09-07 19:43:32高昊
中国军转民 2023年8期

摘?要:从现实角度来看,国家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作为我国人才大学生在未来能否成为我国国防体系的“顶梁柱”,主要取决于对其进行国防教育和民族精神培育的实际成效。本文以民族精神与国防教育的关联关系作为切入点,对高校开展国防教育以及民族精神培养教育的重要性作出分析,并提出了二者协调发展的可行之策。

关键词:高校国防教育;大学生民族精神;培养策略研究

从历史经验上来看,国家的稳定发展和长治久安都离不开国防,对于我国而言,国防建设则是促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障,假若缺少了国防建设的有力支持,那么社会建设与经济发展的空间则会严重不足。国防教育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国防建设的重要基础,也是培养大学生的国防意识、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大学生国防教育的实践,可以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爱国意识、自信心、凝聚力、责任感以及最为重要的使命感[1]。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培养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目标,也是实现中国梦的一支重要力量,高校国防教育与国家意识之间是相互补充、相互融合、不可分割的关系,融入了爱国主义精神的国防教育能够激励他们为国家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因此,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国防意识、民族精神和国家意识,是保护我国社会进步果实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基础。

一、民族精神与国防教育的关联关系

国防教育是国家开展国防建设,维护世界和平,维护国家领土主权,抵御外敌入侵的根本,作为一种有系统的、有组织的、有计划的教育形式,国防教育包括国家、民族、政治思想以及军事知识等诸多门类的教育内容[2]。从实际效果来看,有效的国防教育能够很好地促进民众形成凝聚力,为其团结爱国、共同奋斗、维护和平、担当使命等重要思想的形成起到关键作用,考虑到当代大学生之于国家战略体系中的重要位置,加强大学生的国防教育显得十分必要。

民族精神是一种复合的民族总体价值观念,其中包含了民族意识、民族情感、民族心理以及忠诚观念,是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和社会劳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统一的信仰,是全国各族人民从总体上所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内核。民族精神是民族存续与发展的根本保障,在民族精神中所体现的强大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是一个国家进行生产和建设的主要推动力。对于我国而言,民族精神指的是团结统一,努力奋斗,自强不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

国防教育与国家精神是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有机整体。一方面,国家精神的培育可以通过国防教育来实现,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能有效地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爱国情怀,增强大学生的国家自觉性;另一方面,提高民族精神培养的实际效果,也是促进国防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因素,有了强大的国家精神,学生会自然而然地就有了保卫祖国边防,维护和平,投身国家发展和建设事业的决心和力量。坚定不移的民族精神很能让当代大学生们深刻地意识到,唯有国家强大,人民的基本权利才会得到有效保障[3]。在接受了系统的国防教育过后,大学生能够形成鲜明的忧患意识、国防意识和责任感,进而能够自觉地接受国防教育、参与国防教育、支持国防教育,产生投身国防建设的内在动力。

二、高校国防教育与大学生民族精神培养的重要作用

(一)呈现出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

为了响应立德树人的素质教育理念,新时期的大学国防教育,既要注重学生国防知识的建设,又要培养学生内在的爱国主义情怀、民族自豪感、忧患意识、革命英雄主义、为国服务的使命感。国防教育的实质在于弘扬民族精神,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怀,为大学生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参与国防提供精神动力和情感支持,培养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是现阶段高校国防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

(二)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凝聚力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同时,大学生自身也是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文化素质的一个重要群体,把民族精神融入到大学生的国防教育中,能够有效地激励他们团结一心、奋发向上、斗志昂扬的积极心态,从而有效地增强大学生群体的凝聚力,同时大学生还会将这种凝聚力通过实践活动自发地传递给更多的社会群体,让更多的人们受到民族精神的影响而产生建设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落实高校国防教育与大学生民族精神培养的具体策略

(一)强调精准诠释民族精神的具体内涵

正确认识民族精神的内涵,是实现民族精神培养的必要条件。要实现国防教育的重大战略使命,不仅要让民族精神真正地走进教科书,还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古代与现代、继承与创新等概念的关联关系,正确地把握和民族精神的根本内涵,进而使其在国防教育的课堂中发挥真正作用[4]。教师要实现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设计,课堂教学内容旨在使学生认识到培养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和职责,增强他们源于民族精神的使命感和自觉性。

(二)依托民族精神主题武装国防教育手段

在任何时代、任何领域,创新都离不开精神层面的驱动力量。因此,若想促进社会各方面的创新发展,便要增强国防教育的实效和优势,以国防教育的不断改革提升民族精神的培养效果[5]。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高校可以“身临其境”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其民族自豪感,参观革命纪念馆、历史博物馆、烈士陵园、国防教育基地等,让大学生亲身体验、领悟、感受红色文化和革命精神,并深受其影响和鼓舞。同时,老师还可以组织大学生到部队去体验,和他们进行沟通,加深他们对国防的重要性和国家精神的深刻内涵。当然,我们也要遵守传统的国防教育方式,例如:校园广播、警示板、学校报纸、标语等。同时,通过举办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等形式,激发学生对军事、国防知识和英雄事迹的探索,实现学生国防意识与民族精神的双重提升。

(三)构建殷实的军事理论课程教学体系

新时期,要根據中国特色的新时代思想,将“强军”思想与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程的教学内容相结合,进而构建出全面立体的国防教育教学体系[6]。同时,也要加强课堂建设的主渠道作用,增强课堂教学的育人功能,为国防教育打造“金课”,每一位教师都要以“金课”教师为楷模,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从强化理论学习,强化责任感和使命感,规范专业行为,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积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始,继而完善心理学、教育学、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等理论基础的建设,把握好教育教学规律,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和认知规律,最终能够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以新鲜、有代表性的时事政治活动为研究对象,有创意地组织讨论和辩论活动,以提高教育质量。

(四)依托热点话题强化国家主权意识培养

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国家的主权与民众的安全意识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软实力” [7]。作为在和平年代长大的当代大学生,他们对于国家安全的认识还很薄弱,因此,在当今世界的新形势下,应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以国防时政新闻为主体,加强其民族精神的建设,使其树立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

四、结束语

从现实角度来看,国防是一个国家发展过程中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国防力量决定着国家的国际话语权与生存空间,若想在竞争激烈、高速发展的新世纪中生存并取胜,我们必须能够认识到国防教育的重要性。当代大学生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柱,只有在国防教育中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增强其爱国意识、忧患意识、国防意识以及使命担当意识,使其能够以浓厚的家国情怀为国家效忠,才能够促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任彤彤, 杜涛.新时代高校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的培育[J].科技资讯,2021,19(14):189-191.

[2]李刚.高校国防教育与大学生民族精神培养[J].中国军转民,2020(17):84-85.

[3]尹科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阈下的高校国防教育路径研究[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22,10(1):8-13.

[4]王梅梅, 刘宁, 赵天鹏.新时代青年国防教育实施路径探析[J].中国军转民,2022(17):77-80.

[5]徐赐成, 李子鑫.抗战时期历史教育维护国家安全功能实践研究[J].历史教学问题,2022(3):180-184,173.

[6]马杰, 赵娟, 刘锦.新时代国防教育基础理论及创新性研究[J].大学,2022(9):57-60.

[7]甘迎春, 王萦新, 陈琳.新时代爱国主义有效融入高职院校大学生国防教育的路径研究[J].警戒线,2022(24):103-106.

(作者简介:高昊,大学本科,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教育管理。工作单位: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