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探寻

2023-09-07 05:29:04薛陈曦
小学生 2023年22期
关键词:小蝌蚪情境情感

☉薛陈曦

情感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情商,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增强自我认知和人际交往能力。然而,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仍然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焦点问题。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一)有助于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吸引力

首先,如果仅仅是单纯的知识传授,很难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而通过渗透情感教育,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喜悦、惊奇、惋惜等情感,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其次,情感教育能够增强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能力。例如,在学习文学作品时,通过渗透情感教育,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作品的主题和情节。最后,情感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和人文关怀,增强学生的同理心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二)有助于转变和创新教学观念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果仅仅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会使学生的兴趣逐渐减退,对语文学科也会产生厌恶情绪。而渗透情感教育则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感受到教师的情感关怀和支持,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兴趣。此外,渗透情感教育也有助于教师转变和创新教学观念。[2]情感教育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在情感互动中得到知识的传递和技能的训练。与此同时,渗透情感教育还可以帮助教师建立和谐的教育关系。教师通过情感教育的引导,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建立互信互爱的教育关系。

二、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的单一化

首先,当前教材和教学大纲规定的语文知识点比较固定,教师们在授课时往往只注重知识点的传授,忽略了对于知识点之间关系的探讨。同时,教材中涉及的篇目也相对单一,缺乏足够的多样性和活力。其次,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讲授式,这种方式在语文教学中往往只注重知识点的灌输。而现代教学方法注重的是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启发式教学和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在情境中自主学习和发现问题。最后,当前教育资源的分配还不够均衡,学生面临的教学资源比较单一,缺乏足够的多样性和活力。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往往会选择相对单一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资源,以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情感教育的机会不足

首先,教师缺乏情感教育的理论和方法知识。教师往往在教学过程中只是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学生的语文应试成绩,忽略了情感教育的重要性。此外,在课堂上,教师对于情感教育的理论和方法知识掌握不足,也限制了情感教育在课堂上的应用。其次,教材和教学资源的局限性也限制了情感教育的发展。当前,教材和教学资源主要关注语文知识点的传授,对于情感教育的关注较少。而在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活动往往受到教材和教学资源的限制,难以创设有益于情感教育的课堂情境和教学资源。再次,考试制度的影响也限制了情感教育的发展。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依然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考试成绩成为评价教学质量和学生水平的重要标准。这种制度使得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语文知识点的学习和掌握,而忽略了情感教育的重要性。最后,社会环境的变化也限制了情感教育的发展。在当前社会中,学生面临着诸多的压力和挑战,例如学习压力、家庭问题、网络安全等,这些问题不仅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同时也对情感教育的开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的主要途径

(一)创新教学内容,融入情感教育

首先,教师应该注重选择适合渗透情感教育的教材。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兴趣爱好等因素,选择相应的教材,教材中应该融入情感教育的元素,让学生感受到事物的美好。其次,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方法,从而使情感教育融入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例如,在教学中加入一些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互相分享感受和体验,从而促进小学生情感教育的实现。

例如,在《小蝌蚪找妈妈》这节课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先请学生观看一段有关小蝌蚪找妈妈的视频,视频中小蝌蚪发现自己找不到妈妈,于是它开始寻找妈妈的身影。这时候,教师停下视频,让学生讨论一下小蝌蚪如何寻找妈妈,以及小蝌蚪和妈妈的感情。学生们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小蝌蚪通过声音寻找妈妈,有的说小蝌蚪通过触觉找到妈妈。接下来,教师可以出示一张小蝌蚪寻找妈妈的海报,让学生仔细观察并描述小蝌蚪的表情和动作。然后,教师要求学生自己编写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并要求在故事中加入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感受。

(二)教材与生活联系,寻找情感共鸣

但如果情感教育仅仅局限于教材的内容,情感教育的效果会大打折扣。教师可以通过引入生活元素来丰富教材内容,例如通过引入现实生活中的案例、故事,把小学语文的知识点融入到生活中。同时,教师也可以将生活与教材内容相结合,帮助学生理解和感受教材中的情感信息。除了引入生活元素,寻找情感共鸣点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可以通过了解学生的生活、了解学生的家庭和社会背景,来挖掘学生内心的情感需求,以此为基础进行教学设计。例如,一些学生可能经常受到父母的溺爱或责骂,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尊重和理解父母的辛苦和爱意。此外,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适时地引入一些真实的情感故事或者情感体验。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分享一些自己曾经经历过的情感体验。

例如,在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古诗时,教师可以先介绍诗人孟浩然的背景和其与李白的交情,引发学生的好奇心。随后,教师分析诗歌中的词句,帮助学生了解和体会古诗的文字魅力和文化内涵。接着,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通过探究诗中的情感,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寻找类似的情感,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受进行表达。其中一组学生分享一位同学的搬家故事,他和好朋友曾经在一起玩耍,但因为搬家后失去联系。这个故事引发了其他同学的共鸣,他们也纷纷分享自己的友谊故事,有的同学分享了曾经因为误会而失去朋友后悔和寻找的故事,有的同学分享了曾经帮助过朋友而感到自豪的故事。在学生们分享完自己的故事之后,教师可以与学生们一起讨论如何维护和珍惜友谊。

(三)诗词融入情感,提高学生文化修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授诗词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如何将情感教育融入诗词教学则是当前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通过将情感教育与诗词教学相结合,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首先,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诗词的时代背景和诗人的生平,让学生了解诗词所传达的情感和含义。其次,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朗诵诗词、创作诗歌或散文等方式,让学生从中体会到自然、人生、家国等方面的情感。最后,教师还可以通过课外阅读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情感素养。例如,在学习古诗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一些名人传记或历史小说,以便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文。

例如,在学习古诗《山行》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想象自己置身于一片金黄的树叶中。接着,教师通过视频向学生们展示不同季节的自然景观,引导他们感受秋天独特的景色。接下来,教师向学生们介绍古诗《山行》的背景和作者杜牧。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他们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表达了对秋天的深切喜爱,有的分享了自己在秋天的户外活动中所看到的美景,还有的将自己的体验和作者在诗歌中的感悟相对应。随后,教师请学生们一起读这首古诗,并对其中的词语进行解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中蕴含的情感。学生们读得津津有味,用自己的声音唤醒了这首古诗的内涵。

(四)进行情境导入,营造良好氛围

情境导入是一种教学策略,通过营造特定的情境和氛围,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导入可以使学生更容易地接受和理解课堂内容,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情感教育所传达的情感价值。例如,在讲述一篇有关亲情的文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和分享家庭生活中的亲情体验。在讲述一篇有关友情的文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组成小组,分享自己与朋友之间的故事和感受,营造友爱的氛围。在情境导入中,教师可以借助一些教学工具,比如音乐、影像等。例如,在讲述一篇关于大自然的文章时,可以播放美丽的自然风景短片或者适当的背景音乐。情境导入还可以通过设置一些情境游戏或互动环节来创造出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例如,在讲述一篇有关节日的文章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节日相关的游戏或者手工制作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到节日的喜庆气氛。

例如,在学习《赵州桥》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观看一个纪录片形式的视频。视频中,赵州桥被称为“奇观”,令学生们大开眼界。学生们纷纷发表了自己对这座古老的大桥的看法,有的学生认为赵州桥是中国的骄傲,有的学生则认为这是一项神奇的工程。在讲解赵州桥的历史背景和故事时,教师可以特意准备一些图片,学生通过观看图片,可以了解到赵州桥的历史,了解到建造这座桥需要多少人的劳动,这一切都使他们感到敬畏和钦佩。最后,教师让学生回想他们所看到的和学到的,让他们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思考这座桥和这篇文章对他们的意义。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想法,有的学生认为,赵州桥是中国人民的智慧结晶,让他们感到非常自豪;还有的学生认为,这首诗歌传递了作者对祖国的深情厚爱,让他们感受到了爱国主义的情感力量。

(五)组织角色扮演,进行情感体验

角色扮演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不同情境下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例如,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来让学生体验不同角色的情感,比如做一个父母、一个孩子、一个老师、一个同学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模拟真实情境来深入了解不同人物的感受和需要。此外,角色扮演也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中的情感表达。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来体验故事中所描绘的情感,例如喜悦、悲伤、愤怒、惊讶等。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不同情境和角色,并引导学生根据角色特点和情境要求进行表演,同时提供及时的指导和反馈。这样一来,教师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情感认知能力,还可以在情感表达方面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

例如,在讲解《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组队,每组分别扮演文章中的父亲和儿子,并进行表演。一组学生中,有一个学生扮演了父亲的角色,另一个学生则扮演了儿子的角色。学生把课桌和椅子移开,让课本成为“废墟”掩盖住自己。扮演父亲的学生可以在教室里焦急寻找自己的儿子,并从课桌和书本中将自己的儿子挖掘出来。儿子则紧紧地依偎在父亲的怀里,感受父爱的温暖和保护。教师走近这组学生,鼓励他们更深入地体验角色的情感,让他们表现出父亲的坚强和强大信念。在这节课中,学生们用表演来深入理解和感受文章中所描绘的情感,同时也体验到了角色扮演的乐趣。教师则用她的鼓励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在语文课堂上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情感教育。

四、结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在本文中介绍了一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的策略和方法。相信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实践,教育工作者一定能够在小学语文教育中不断完善情感教育的理论体系,培养更多具有情感素养的学生,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小蝌蚪情境情感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失落的情感
北极光(2019年12期)2020-01-18 06:22:10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小蝌蚪
小蝌蚪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