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江南 大雅巴城

2023-09-06 05:51
中国书法 2023年5期
关键词:雅集人文精神人文

霍正斌:

昆山巴城,人文深厚,是昆曲的诞生地,历史上影响深远的三大雅集之玉山雅集就发生在这里。巴城人民政府多年来着力打造『大雅巴城』这一大名片,『大』者胸怀之阔,『雅』者格调之高,『昆曲小镇』『书法之乡』是以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倡导雅文化为主旨而竖立起来的,『诗意江南 大雅巴城——新玉山雅集「书法人文精神的对话」』活动,正是以『雅』为主旨开展的人文活动。

我在前言中引用楼宇烈先生阐明人文精神的语句,楼宇烈先生云:『「人文」最初是与「天文」相对的。「天文」就是天以「刚柔交错」所呈现的状态,「人文」就是人以「文明以止」所呈现的状态。』『文明以止』,就是人的自我认识,有了自我认识才会产生思想,书法无疑是思想的表现。我又引梁漱溟先生所言:『文化是一个民族生活的样法』,华夏民族有自己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生活习惯。

这种生活『样法』,是华夏民族在长期生活实践,逐步形成的思想指引下的生活样式,书法是生活的表述,也是情感和思想的记录。

可以说,当代书法呈现出繁荣局面的原因有四:一为中国经济走向繁荣,二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三为书法教育普遍开展,四为书法展赛层出不穷。这四点相互关联,相互导引。我以为当代书法之繁荣不出其四。这四项中,缺一不可,四个条件中,第三项与第四项尤为重要,为什么而学?教什么?赛什么?

评什么?这关系到繁荣的性质,更为重要的是,关系到书法性质问题。

作为热爱传统文化的当代人,一定会思考当下的文化现象,当今的书法现象需要我们思考,『书法人文精神的对话』正是以当下为背景而展开的对话活动。

我们倡导精神,书法的人文精神是什么?书法人文精神,是在当下书法现状下,我们提出的一个问题。书法当然是人文的,假如说书法没有人文,不就是个皮囊吗?因为书法是一个精神载体,精神、情感是可见的。书法的人文精神怎么可见?肯定是心灵相通的人见到。心灵不相通怎么办?这就要提高自己的认识。中华民族的伟大性在哪里呢?就是精神的深厚和博大,你对中国的传统认识的越深,你的作品就越是生机勃勃。

这次雅集所邀请的诸位先生是有真精神、真心灵、真风骨的先生。

薛龙春:

我今天早晨仔细看了诸位老师的展览,其实蛮有感触的。书法感染力在哪里?我们觉得一张字好看了,又觉得耐看。我就想再继续追问,到底是因为这件作品本身的形式给我们造成了一个深刻的印象,还是说这个形式背后的人?如果仅仅是一件作品,我们看到这件作品,不知道是谁的,和我们看了一件作品,知道它是谁的,或者想知道它是谁的,这是完全不同的情况。

所以在中国古代,我们知道书法的传统里面,特别重视名家的书法,而不是说这个人字写得好。首先是名家,这个名家不是说他出名,而是说他有文化声望,或者有文化资本。

我看到你的字,马上想到了人,也就是说,我们在观察一件作品的时候,或者深层理解一件作品的时候,总是要联想到它的创作者,那么创作者本身的深度、厚度,他是不是可敬,是不是可亲可爱,这些就特别的重要。

曹宝麟是研究宋代书法史的,我们今天关于书法的认知很大程度是宋代所塑造的,比如说苏轼讲他的老师,说欧阳修的字写得很好,他即使写得不好,他的字我们也尊重。为什么即使写得不好也要尊重他?很显然是跟背后的人有关。

曹宝麟:

文人有兴趣、有性情,书作里有情感的自然流露,三大行书皆为杰作。《祭侄文稿》确实传达了情怀,哪怕外国人不识汉字,看不懂这个文章,也会被书作里的那些节奏、那些情绪所感染。何况我们能够知道在『安史之乱』中的颜氏父子、颜氏兄弟和书籍……所以,应该说颜真卿的感情完全融入到这件文稿中,我觉得,如果要重新给三大行书排名的话,我首推《祭侄文稿》,可以说,大家都不会有别的意见,我觉得这才是人文。

书法不是把写字作为一门杂耍,在那里好像特别要引起什么注意之类,这些我觉得都不是。我想,我应该是一个还算比较有正义感的读书人,也不能说是文人,我觉得丑恶的东西你容忍它的话,应该就是犯罪。这当然和我学习古人有关了,因为古人的忠义和不顾生死的做法,哪怕粉身碎骨,也得要坚持真理的这样一种精神,都鼓舞了我们,所以越读书越明理。

陆家衡:

我自己还是觉得很惭愧的,因为走到现在我回想自己一路走来的历程,有这么一个观点,我从来没有认为书法就是写字。

我的父亲能诗能画,而且下棋下得非常好,曾经的国手。我的父亲画南宗一路的画,画文人画,我受他的影响,他当时对我说,你不要马上学画,你写字,你先写字。这么一句话,本来我很喜欢画画的,弄的我走上了写字这路,走到了现在。他跟我说,你不仅要写字,还要读书。

我喜欢写诗,很早就认识了黄易庵先生。黄易庵先生是苏州评弹名家,是太仓人,他诗作得非常好,我每一次有一些诗稿就给他看,他都要认真地修改。我的书法源于家学,请教过的前辈如上海的翁闿运先生,沙曼翁先生,宋季丁先生,宋先生更引为知己。

黄 惇:

今天早晨大巴开到外面,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上次有一个活动,我听陆老师讲那个地方是小桃园。这里豁然开朗,风景优美,建筑也很雅致,展览会布置得也很精心,所以必有生趣。

我觉得他们最有意思的是找到了一个讨论的话题,叫书法的人文精神。『人文』如果放到词典里面去,可以解释出很多花样,甚至是不太相同的。我也认真看了这个书后面有一篇今天没有见到的朱良志先生的文章,刚才匆匆看一看。本来这个雅集共十一位,今天有四位没有到场。今天傅申先生没有来,他称我是他的好朋友,四年前他到南京,参加一个活动,他在活动中说他不要死在醫院里,他宁可死在去博物馆的路上,宁可死在去图书馆的路上,宁可死在去大学的路上,这几句话我是蛮感动的,我想这也是人文情怀吧。第二个是朱关田先生,是我们七卷本《中国书法史》中隋唐部分的作者,原来也答应来的,因为身体不好,所以今天就没有来。还有一位是我们七卷本先秦部分的作者丛文俊先生,也因身体原因没有来,所以说我们垂垂老矣还是有道理的。还有一位没来,是当时我们七卷本的责任编辑,后来去了美国,回到国内以后,在南京艺术学院读了博士,然后留在我所在的艺术学研究所,辛尘是他的别名,他大名叫胡新群,这次展名是他提的,因为他的父亲要开展览会,所以今天也没有到会。

今天早晨,墨池采访了我。我说我简单地想,比如说哲学、思想、历史、文学当中的中国人很有意思。如果我们看王羲之留下来的作品,除《兰亭序》以外,其它全是信,你说是手稿也可以,你说是尺牍也行。我们现在,把它当作艺术,当作书法的高级品,本来这个信是私密性的,我对法律不懂,我想法律是保护人家的稳私不外泄的,现在有个名词叫隐私权。对中国人来说,信就变成传播书法艺术的一个重要途径。

如果谈到艺术,那么,中国书法跟艺术的关联,我想它在受众以及人文传统延续的关系上要超过其他所有艺术。那么人文作为一种精神,既然在书法的内涵当中包含得那么广、那么深、那么雅,那就值得我们珍惜,值得我们向前看。

华人德:

玉山雅集在元末明初,这是一个特殊的年代,因为知识分子在元代地位是很低的,九儒十丐,排在叫花子前面。但是当时顾阿瑛有了财富以后,他就结交江浙两省的著名学者,一些文学家。我祖宗华幼武也是这样子,他也是喜欢跟文人雅士结交,但是他很低调。华幼武字彦清,号栖碧、栖碧老人,他是个大收藏家,收藏的东西很多,其中著名的一个就是《万岁通天帖》,现在在辽博,《万岁通天帖》在书法史上很出名。当时顾阿瑛的一些朋友也是华幼武的朋友,我觉得这些巧合、关联也很奇妙。我们沧浪书社有很多活动,好多次都是以雅集的形式来举办的,当时我们只考虑这些活动,也没有考虑以后的事,这个也是一些巧合。我想,志趣同并具备文化底蕴的话,这些东西会无意之中碰撞到一起。

刘 涛:

现在,把书写行为叫『创作』。古人那里,名为『作书』。写字行为就是『书』,即使绞尽脑汁施展技法,写的终究是汉字,也离不开既有的种种书体,书写者都是『弥缝旧物』。徐冰《天书》之作可谓『创作』,那是非书法的现代艺术。我们看到,古今书迹所写内容,要么是一篇『文』,要么是一首『诗』或『词』,即使题榜写匾,也是有意义的语词,都有人文内涵。书法与人文精神的关联,就在于此。

白谦慎:

是不是写文章就跟人文有关系?是不是人文精神一写文章就有关系了?那么数学家写字,还有包括你讲的少字数书写,像井上有一,我很喜欢井上有一,你说他这个没人文精神?我是问题多于答案的人。

朱良志先生写了一篇关于人文精神的文章。其实要定义人文精神是不太容易的,可是尽管不容易,如果我们把几十年下来写的字拿来看一下子,我们把民国到现在的字发生的变化拿来看一下子,好像确实又有着一种关系,又有着一种变化,又有着一种趋势。

那么怎么来研究它,怎么来定义它,怎么来找出它的关系?

我原来写了一本书叫《与古为徒和娟娟发屋》,其实我说过了,我有我的审美倾向,那本书就得罪了很多人。但是那本书其实就是提问题的书,我今天也还是带着问题,提问题就是基于不同的审美观。

说新玉山雅集非常好,那么就提供了我们一个思考这个问题的契机。我们也要考虑到当代中国一个新的结构性的变化,一个板块,一个各种势力、各种派别、各种审美观的激荡。还有我们不要忘记,可能以后的人工智能和其它方面等等的冲击,我们其实面对的未来有很多未知数,这就是为什么我只是一个感知者,很多的东西我不去分析它。人家问我为什么写个王小二故事,有人说是影射一个姓王的,这个是叫蛮拧,我下回把这个书改一改,改成张小二。

刘 恒:

文字是人创造出来的,技巧也是前面人写了,后边人觉得好看,把它总结下来,形成规范、形成法则,这都是人文。我想我们可以从书法的根本去理解,就是从它的历史去理解。我认为我们搞书法的人,不论是研究还是实践,书法是从实用的文字书写里面发生、演变、成熟出来的东西,这一点不能抛弃。这就跟文结合起来了,古人写的就是记录文字,记录自己的文章也好,公文也好,往来书信也好,它实际上是一个实用的东西。

你把握住这两点,那就脱离不开人文了。

我们现在为什么要整天讨论书法人文的问题?是因为现在书法跟文化的东西越来越脱离了。我们去博物馆看古人的字,不是光看一眼字写得好不好就完了。事实上有些古人的字跟當时人相比,也有一个技法高低的问题,也有的人不大练字,但是也写了那么多对联,貌似写得很差,包括几个大文人都说自己写不好字,但是挂在那一看,人们还会去尊重,还会去欣赏。为什么看古人的字不是光看一个表面效果?我们看了这幅字就要看他写的什么内容,然后要追究这是谁写的,追究他的历史功绩,或者他的故事。这才是一件作品,或者说是书法作品的全部内涵。

揣摩评委的口味,模仿前面获奖或入展的作者,然后完全变成一种手艺。我有时候跟他们去交流说,我说你们都不能说是书法家,获了几次奖,也不能说是书法家,我给他们起了个名字,我说你们都是选手。后来好多人说,他们不高兴,在背后骂我。人家培训班办的挺热火朝天的,我是去泼冷水的。所以我觉得还是要发自内心的喜欢,然后不管自己以后干什么,能够把自己的审美趣味,自己对传统对文化的一些理解,自然而然地在自己的实践中体现出来,这才是最为重要的。

我们这么说,只是为了给大家一点参考,也无法强迫别人都要走我们这个路。我们这是把我们自己的这些感想、经历、经验教训,跟大家交流一下,分享一下。

王伟林:

刚才几位老师讲到,今天是一场别致的关于书法人文精神的对话,我想对话不仅是我们今天会上的交流,也是古今贯通的交会。

我们上午感受了那种气场,从古代的玉山雅集到当下的新玉山雅集,是时空的穿越,又是文化的传承。这些前辈老师在书坛、在学术领域都很有造诣,我们年轻的同志都很敬仰,通过作品感受到了书法的大雅。这样的氛围给我们一种启发、引导和交流,我觉得会对当下有很多启示。

今天我们讨论的话题是人文精神。从老师们精彩的发言当中,我们对大家的风骨、情怀、品格,对每一件作品当中透露出的这样一种志趣、情怀,都有感知。所以书法必将因人而丰富生动,因文而深刻久远。

展览不在规模大小,今天这个展厅很小,作品尺幅也不大,但相信凡是到场的,或者看到实时直播的爱好者,都会从这些有限的作品当中,捕捉到无限的能量。

在我们十位老师和他们的作品背后,我们都强烈地感受到这一点。

霍正斌:

朱关田先生在开幕式前日发我短信说:『明天活动请假,请谅鉴为祁!』活动结束后我寄展册给朱先生,收到后回短信:『两册样书收到,很精致,五一长假正可拜读!谢谢!』丛文俊先生因特殊原因未参加雅集,我读了丛先生《北宋尚意书风索隐》一篇文章,我写了随笔:丛先生以『大文艺观』的视角来观照北宋尚意书风的形成,我在先生详尽的论述中,认识到『尚意』是『大文艺观』的必然呈现。以苏、黄、米、蔡为代表的『尚意』书风,『尚意』是风尚,风尚不总是表面的,宋代书家『尚意』之风尚,是『心』即『人性』的外化,以通达之性的书写。苏、黄、米之不朽是文、是情,最后以书载之。先生又谈『书卷气』泛化问题,在论述中,我理解为『书卷气』是对『尚意』意蕴的抽离,『书卷气』应该是涵盖在『尚意』之中的。『书卷气』的泛化、分流,稀释了书法的精神内核——大文艺精神。论述还指出,文人字、学者字皆因『书卷气』泛化而产生的,丛先生言道:『更有甚者,就连被人诟病的馆阁体,亦或取书卷气为评。』结语中先生言:『对当代书法而言,北宋尚意书风的形成与三家实践,尤具启发意义,如能为索隐借鉴,对汰除时弊将大有裨益。』是呀!丛先生文启吾思!

今时,书法风尚是什么,追求什么呢?

本文根据录音整理,刊发时有删节

本专题责编:朱中原 马 健(实习)

猜你喜欢
雅集人文精神人文
《清溪雅集》
不仅仅是“风雅”——西園雅集
戊戌海棠雅集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上海雅集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