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引导 客观报道
——以《工人日报》2021年河南“7·20”突发事件报道为例

2023-09-06 12:14王伟伟
记者摇篮 2023年5期
关键词:工人日报救援受众

□王伟伟

一、多方确定信源,研判发展态势

对于突发和热点事件,《工人日报》采编人员一直秉持着正确引导、客观记录、彰显人文情怀的理念。一线人员在工作中会通过多方求证、深入现场等方式确定信源,研判事件发展态势后,确定最终的报道方向。尤其是面对铺天盖地的自媒体信息时,积极引导、客观报道也成为近年来《工人日报》采编人员在处理突发和热点事件中总结出来的工作思路。

2021 年河南特大洪涝灾害中,《工人日报》记者不仅做好日常新闻的报道,也主动围绕社会关切,加强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正确引导,认真、客观记录新闻事件,为各方搭建有效沟通交流的平台。

二、完善采编机制,勇于发声

1.启动应急机制,迅速进入“主战场”

突发和热点事件,是新闻从业者要面对的“必考题”。2021年的河南特大洪涝灾害就是这样一个题目。

为了做好灾情报道,正确引导舆论,《工人日报》启动应急报道机制,指令驻河南记者站密切关注灾情,全员出动,展开采访工作。同时,还从北京总部派出一名摄影记者配合记者站工作。新媒体及要闻部等部门迅速行动,由报社编委牵头抽调编辑人员,专门负责相关稿件编辑。《工人日报》客户端随即开设“关注河南强降雨”专题页面,第一时间推送相关新闻进入“主战场”,引导舆论。

《工人日报》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结合自身特点,建立了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到岗、责任到人,确保在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保证报道内容和技术安全。负责突发事件报道工作的编委每半年轮换一次,并告知每个记者站,一旦有事件发生,迅速行动,前后方短时间内形成联动。

以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为例,在事发当天,驻河南站记者就连续发回多条第一手素材,包括视频、图片、文字等,后方经过“三审三校”后迅速推送,并在客户端、微博、抖音、视频号等多个端口分发。2021年7月21日,由驻站记者余嘉熙采写的消息《郑州遭遇历史极值暴雨国家防总已派工作组赶赴现场》见报,及时回应了群众关切。

在随后十余天的追踪报道中,该应急机制对于记者的采编工作以及相关舆情的引导起到了重要作用。7月22日—26日,连续5天,《工人日报》在头版以消息、通讯、新闻摄影等形式刊发了河南特大洪涝灾害相关新闻。尤其是在关注“三工”(工人、工厂、工会)方面,《工人日报》可谓“独家关注”。如《坚守!直到点亮最后一盏灯》《“动起来,秩序加速恢复”》《卫河抢险记》等多篇报道,跟进抢险救援、恢复生产生活等最新动态。同时,新媒体平台也持续更新,独家视频、亲历见闻等一线稿件,不仅回应了网民,也及时引导了舆论风向。

2.带着问题采访,勇于深入一线

面对中原地区这场洪灾,一线记者不仅要及时发出消息类报道、拿出来自抗洪一线的现场特写报道,还要做出带有研究性、思考性的深度整版特稿,做到报纸、客户端、网站、微博、微信等多媒体手段并用。

新媒体时代,事件亲历者发出的消息不仅能够让受众第一时间了解现场情况,同时也能够在网络端引起围观。但这也是一把双刃剑,伴随而来的是鱼目混珠,许多不实报道往往让受众“一头雾水”。由于信息生产和内容制作技术的便捷以及信息发布渠道的多元化,各种各样的新闻信息、观点意见以快捷、平等、互动、个性化的方式流动,传统新闻媒体原有信息生产和发布的垄断地位被颠覆,媒体格局、舆论生态、受众需求和传播方式等都发生了巨大改变。对于《工人日报》而言,如何“突出重围”,做出属于自己的新媒体报道?一直是报社采编人员关注的话题。

7 月23 日,在晚上返回住地途中,记者从网上得知直-20直升机正在河南参与防汛救灾任务,同时这也是直-20 直升机首次参与防汛救灾任务。然而当时只有部分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具体如何救援,救援现场是什么样都不得而知——这也是受众迫切想要知道的。为此前方记者更改了第二天的采访计划,抵达直-20的救援现场,详细介绍此次救援行动。

在记者前往目的地的途中,一些道路已经被洪水围困或冲毁,但最终还是在热心村民的指引下抵达了飞机的起落点。在和救援方的负责人说明来意后,记者便投入到紧张的采访中。为了更全面立体地呈现整个救援过程,记者在征得负责人同意并不影响物资投放的前提下跟随救援官兵登上了直升机,取得了不少珍贵的第一手素材。最终形成短视频——《现场实拍!记者空中直击新乡辉县直升机空投救援》。

在视频中,记者以第一视角、沉浸式的体验,为受众介绍了一个不同寻常的救援场景。真实的新闻现场、详实的情况介绍、震撼的救援场景给不少网友留下了深刻印象。而该视频也在客户端、微博、抖音、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取得了不错的点击量。

该新闻从发现线索到正式推送,是前后方记者、编辑共同努力的结果。这一方面依赖于记者此前多次采访所积累的人脉资源和建立起的彼此信任,他们在关键时刻成为“战友”;另一方面则是基于记者所在的媒体平台——《工人日报》的社会影响力,对方足够认可这一平台。

在笔者看来,这次报道的成功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重大突发事件往往变数很大,记者在现场要时常关注最新动态,了解事态走向,并对采访计划及时作出调整。同时还要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为随时可能发生的新闻做“背书”。

第二,抵达现场后,记者先后找到负责此次运输的负责人、村民代表详细了解救援情况,并做了多个版本的“腹稿”,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说什么……

第三,对于新媒体现场报道来说,图、文、声、像都是信息的一部分。记者通过边拍边说的方式行进式跟拍采访,晃动的镜头、直升机的噪音、现场的风沙、记者忽高忽低的声音等都成为现场视频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是最直观的呈现方式。

第四,每次做类似的报道,记者一定要有同理心,只有将自己置身其中、感同身受,才能被当事人的所作所为打动,并激发出自己的潜能。也是基于此,才有了记者最后的结束语:“村民在这一次一次的接力中,不仅将爱心传递,也将信心传递给了当地受困的群众。”

3.疏通社情民意,放大正面效应

记者深入灾情现场,能更深刻理解采访对象的情感,受众通过记者的视角产生了信任感、共情感、亲历感,拉近了与受众的距离。

近年来,随着短视频的兴起,受众的观看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新媒体的重要特点在于信息发布方式不再局限于单向通知、告知形式,而是更加注重双向甚至发散性互动。尤其是面对突发和热点事件,记者的一线报道更容易让受众信服,是架起信息沟通桥梁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2021 年河南特大洪涝灾害的跟踪报道中,前方记者积极践行“四力”精神,深入企业、医院、社区、农村等受灾现场,设身处地了解群众的实际困难和诉求,并通过详实的记录和多元化的报道方式,为各方搭建起沟通的桥梁,从而达到情感的交流、情绪的疏导、矛盾的缓和。

三、尊重传播规律,彰显人文情怀

1.坚守职业道德,做到客观准确

在“人人都是记录者”的时代,新闻记者时时都要面对“谣言与真相赛跑”的情况。面对不负责任、不经核实、恶意剪辑、添油加醋、扰乱视听、为抢流量带节奏等短视频乱象,记者对职业道德的坚守和报道的客观准确就显得尤为重要。职业责任感所产生的力量,是一种观念的力量,是一种精神的动力,它只有落实到职业行为中才能发挥实际作用,放射出闪亮的光芒。

以《工人日报》年度作品一等奖《卫河抢险记》为例,这其实并不是一次“完整”的封堵决口报道,因为“截至记者发稿时,在这备受关注的决口处,抢险人员仍在昼夜不停地工作。”

卫河决口的封堵,在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之后,是社会各界关注的舆论焦点。从郑州出发,记者赶往卫河决口之处,路过被洪水淹没的高速公路、蹚水推着熄火车辆、坐进挖掘机的车斗……历经种种险境和波折,终于到达了目的地。报道发出后,详细的数据、感人的现场、平实的记录给不少受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同时也对网上谣言进行了及时的回击。

2.恪守新闻伦理,唤起各方关注

新媒体时代,传播形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方面可以使受众及时获取海量信息,另一方面受众也深受网上鱼龙混杂信息的困扰。在这样的环境下,受众一方面可能会遭受不良虚假信息的轰炸、欺骗以及谣言的误导,另一方面也能接收到更多的观点和看法。

同是突发和热点事件,《工人日报》记者在现场报道什么?应该怎样去发挥自己在灾难报道中的作用?这些是每次突发和热点事件报道中,记者需要一直思考的问题。“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荣誉在于深刻地关注和记录社会上正在发生和形成的历史,正是基于这种关注和记录,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成果才能有效地融入影响社会发展进程的力量潮流中去”。

比如《工人日报》7月30日头版消息《郑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复产已达九成》、5版摄影报道《灾后防疫重建家园》就是记者立足报纸定位,在研判事件发展态势后所发回的报道。

突发和热点事件社会关注度高,同时这也非常考验新闻记者。这就要求报道者所采编的新闻不仅要客观及时,还要恪守新闻伦理,体现人文关怀。灾难性事件带给人们的是悲痛、恐慌、焦虑、不安,而新闻的任务是在满足公众知情权的同时,唤起各方关注,尽量减轻灾害损失,并转变受众的消极情绪,使他们的悲痛得到抚慰,恐慌得到缓解,有利于社会安定。

3.理性“共情”,彰显责任担当

在笔者看来,灾情报道要理性地“共情”,这个“共情”不是同情,不是单纯的情绪反应,而是客观的、深思熟虑后的响应,建立在一线记者的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之上。有了这个因素,新闻报道不至于是让人受伤害的。

因此在采访时,一方面要特别注意充分沟通,尊重采访对象的意愿,不干扰采访对象的救灾工作,把握好自身的角色定位;另一方面绝对不能“为了完成报道”而忽视受访者的心理、渲染悲壮,必须心存敬畏和善意,多观察和描写,注意还原现场。报道在保证时效性的前提下,既有关于灾情的宏大叙事,力求全面客观,同时也要有必要的细节描写。

新闻不应该是冰冷的。对于灾难报道,让人们看到如何惨烈,是为了能引发社会反思和警醒,避免悲剧再次发生,而不是去博人眼球。有这样一个前提,新闻报道的价值取向应该是符合“真、善、美”的,关键就在于把握好灾难报道的“度”,力求让作品散发“无畏、温暖、坚守、奉献”的正能量。

比如《工人日报》8月25日6版的报告文学《水退之后》,记者以郑州再次出现的强降雨天气为引子,通过详实的采访,记录下郑州这座城市在“7·20”特大暴雨灾害后的改变和反思。其中所散发出的人性光辉和力量,也体现着大报记者的职业担当。

四、提升人员素质,抢占舆论高地

在灾难报道中,引导舆论热点、回应公众关切,秉持理性立场、传递人间温暖,是媒体人必须坚守的理念。因此,为了做好类似报道,新闻单位和媒体人还有诸多发力点:

1.优化发布机制

新媒体时代,准确的报道需要跑在谣言前头,这就需要媒体单位建立完整、高效的信息发布机制。这需要从人员、技术、流程各方面进行优化。不仅要了解受众需求,还要及时对舆论进行引导。

2.良好沟通,抢占先机

事发突然,有时碎片化的信息很难满足受众的需求,在传播过程中还容易被断章取义。因此,媒体和信息发布机构之间要形成良好的沟通机制,让信息公开透明,早讲事实,抢占舆论先机,同时也要保证新闻报道的及时性、准确性、适当性,及时满足社会关切。

因此,在面对受众密切关注的灾害类报道中,前方记者唯有深入现场,实事求是,尊重新闻传播规律,才能有效回应民众关切,正确引导舆论。

五、结语

随着媒体融合的不断深入发展以及传播技术的迭代升级,媒体人遇到新的挑战。唯有掌握传播密码才能发出有深度、有见地、有温度、有价值的报道,做到正确的舆论引导,让受众及时了解真相。因此,积极引导,客观报道,是采编要求也是传播需求。■

猜你喜欢
工人日报救援受众
紧急救援
腐蚀控制领域3项国际标准正式发布出版
《工人日报》:食物中毒致死悲剧为更多人敲响警钟
3D打印大救援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救援行动
风不能,雨也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