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晖
(贵阳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05)
钢琴作为高校音乐教育的基础学科,对学生的视奏能力具有较高要求,一旦视奏能力欠缺,将会影响到钢琴整体演奏水平的提升,因此,注重视奏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快速视奏的能力在高校钢琴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牢牢把握教学方向,保障学生的视奏能力显著增强,使其能够更好地投入钢琴演奏中。
在视奏能力培养过程中,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基础能力,使其能够适应钢琴演奏。通过一定程度的钢琴训练,增强学生手指、手腕的灵活性,使钢琴弹奏更加顺畅,手指之间协调配合。同时,能够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使其合理运用乐理知识,熟练掌握演奏技能。为了培养视奏能力,学生要掌握钢琴键位,保证对键位的感知能力,逐渐养成盲弹的习惯,这能让学生的钢琴演奏更得心应手。基础能力需要花费较长时间进行掌握,经过反复强化练习来实现,要提高学生视奏控制的规范性,使其具有扎实的基础[1]。
钢琴教学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针对视奏能力培养展开教学,注重教学效果的把控。钢琴教学过程中,有着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在掌握视奏能力培养要点后,教师要确保钢琴教学的针对性,使学生掌握视奏控制的关键点。钢琴演奏具有视奏速度的要求,在视奏速度加快后,学生浏览曲目的速度将会加快,使教学进度得到有效推进。通过视奏能力培养可以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使学生从整体掌握曲目,避免背一句弹一句的方式,保障钢琴弹奏的连贯性。另外,通过视奏能力培养能够使学生拥有良好的心理状态,防止学生对钢琴演奏产生抵触,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保障钢琴教学顺利进行。
高校钢琴教学中视奏能力培养可以丰富学生的视奏技能。学生要具有良好的演奏水平,提高对演奏控制的有效性,掌握演奏技能的核心。如钢琴演奏需要熟练掌握五线谱,控制钢琴演奏的音准,提高对乐谱的辨识能力,降低弹奏过程中出错的概率。钢琴演奏过程中,需要注重音与音之间的关系,确保音与音之间能够顺利进行衔接,保障钢琴演奏有序开展。在学生视奏技能方面,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逐渐进行扩展,对学生展开连续性的教学训练,注重学生对听觉能力的把控,保证学生大脑对手指的支配能力,提高学生的视奏控制水平。
视奏能力培养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乐理基础的培养,将乐理作为视奏控制的前提条件,使其具有良好的基础能力。以五线谱教学为例,需要重视学生对音高的掌握,按部就班地对五线谱进行学习,与钢琴演奏的教学过程相结合,提高学生对五线谱高音位置的认知程度,保障五线谱教学的有效性。学生需要注重左手和右手的区分,对五线谱的高低音进行解析。同时,要对调号进行识别,确保学生把控乐曲的整体调性,提高对乐曲的分析能力。乐理知识储备对于钢琴演奏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在钢琴教学中进行全面普及,使学生具备视奏练习的基础,提高钢琴即兴演奏能力,使学生能够顺利进行演奏[2]。
为了提高学生的视奏水平,需要进行识谱能力的培养,在掌握乐理基础后,对识谱能力进行进一步巩固,进而熟练掌握每个乐谱符号。乐谱有着较多的符号,在视奏过程中,需要快速地对符号进行分析,通过符号对左右手的弹奏变化进行控制,提高学生的识谱运用能力,确保每个符号能够反映在弹奏上。识谱教学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在保证识谱准确率的情况下提高识谱速度,防止识谱过慢而影响演奏节奏。识别五线谱时,教师需要对音位进行固定,使学生能够掌握起始音,确保学生识谱的流畅性。识谱教学应加大训练量,针对学生的识谱能力进行辅导,使其能够对不熟悉的曲目进行演奏。
盲弹是钢琴演奏的重要技能,也是提高学生视奏能力的关键。在盲弹形式下,学生需要凭借感知能力,熟练掌握钢琴的键位,将钢琴作为身体的一部分。通过盲弹可以将视奏重心放在乐谱识别上,降低识谱到弹奏的反应时间,便于控制演奏中音与音的变化。在盲弹能力培养方面,学生需要做好长期练习的准备,保障盲弹的演奏精度,避免盲弹过程中产生差错,提高盲弹控制的合理性,促进视奏能力稳固提升。盲弹的关键在于对键位的把控,学生需要熟悉键位所在位置,采用标准的弹奏指法,掌握钢琴弹奏的方向与重点,对弹奏的流畅性进行处理。盲弹时需要避免漏音和错音,注重弹奏的细节控制,避免在弹奏过程中产生心理负担,提高盲弹的准确性。
手眼协调是一项重要的能力,学生连续进行弹奏,将脑中音符反映在按键上,进而将乐谱演奏出来。钢琴教学过程中,需要做好学生的指导工作,对学生的演奏过程进行观察,指出学生在弹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纠正学生错误的弹奏习惯。钢琴演奏过程中,演奏者的眼睛要盯着乐谱,不断向下一个音符进行移动,提高弹奏控制的连贯性。基础较差的学生往往需要通过眼睛来判断键位,导致乐谱与弹奏之间无法兼顾,使得弹奏过程中容易出错。因此,学生需要熟悉钢琴的键位构造,将手眼协调作为一项基本功,在平时多进行训练,提高手眼协调的控制效果。教师要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选择一些适合学生的曲目,对其手眼协调能力展开训练,逐渐提高学生的视奏水平[3]。
钢琴教学过程中,需要重视学生对视奏规律的掌控,使其掌握正确的训练方法,加强运动知觉锻炼,对琴键进行有效控制。首先,需要对琴键的位置进行掌控,包括距离和方向两大要素,通过乐谱规律对琴键进行控制,不断摆脱视觉上的依赖性,使视奏规律得到有效应用。其次,视奏规律的把控离不开实践,在乐谱方面,需要通过视觉进行判断,这属于不可避免的部分,借助视觉掌握视奏规律,通过大脑不断对音符进行思考,提高学生对弹奏过程的判断力。为了保证音符之间的衔接,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注重眼睛与手指之间的配合,掌握视奏规律的自然变化,建立视觉与手指之间的应激性反应,保证视奏规律能够自然而然地形成,由听觉对弹奏精度进行验证,保障对视奏规律的掌控效果。
视奏能力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好氛围的营造工作,使学生能够迅速地进入学习状态,注重学生对视奏技巧的掌控。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对视奏技巧的学习效率。教师需要提升学生对钢琴学习的热情,使学生的注意力能够处于高度集中的状态,提高学生的手眼并用能力,保障学生弹奏技巧学习的积极性。为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可以采用小组教学的方式,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小组成员间相互点评,指出错误。视奏教学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自觉性,学生之间可以相互进行监督,使弹奏技巧得到有效运用。
听觉训练对于视奏能力培养也是较为重要的,学生要具有对弹奏技巧的判断能力,提高对音乐审美的感悟能力,使听觉训练发挥作用。学生需要用心去倾听,对自身的视奏能力进行判断,主动发现自身能力的不足,确保视奏训练的有效性。听觉训练可以让学生对音符形成快速反应,由大脑对听觉进行支配,使听觉能够得到明显提升。同时,需要注重听觉的灵敏性,对音长、音准等进行判断,注重音符的连贯性控制,对视奏能力进行检验。听觉能力是长期训练的结果,需要与视奏标准进行对比,确保自身听觉能力的标准化。通过听觉可以对视奏效果进行评估,提高对视奏能力培养的辅助作用,促进学生视奏能力的全面提升[4]。
钢琴视奏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弹奏节奏的把控,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弹奏节奏展开训练,构建出规范化的弹奏形式。为了加深对节奏的控制,按照乐曲的规定节奏进行,需要通过节拍器展开训练,使眼睛、音符、琴键能够相互配合,将节奏调节到规范形式,避免节奏控制过程中发生问题,保证节奏控制的稳定性。在节奏控制过程中,学生需要注重慢练的运用,通过放慢弹奏速度来提供思考时间,对节奏把控进行精准性训练,使节奏控制能够逐渐熟练起来。接着,再减少思考时间且加快弹奏速度,使弹奏节奏恢复正常,保障弹奏过程与正常节拍相符。慢练是一种有效的钢琴训练形式,能够保证节拍与速度的统一性,逐步提高视奏控制的协调性,提高学生对节奏的控制能力,实现良好的弹奏节奏训练效果。
不同学生的音符辨识能力存在着明显差异。一些学生在弹奏中忽略对音符、节奏的快速把控,缺乏对附点以及休止符的练习和辨识,严重制约了视奏能力的提高。为此,教师要在平常的训练中,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弹奏方法。同时,还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学生的基本功有所不同,训练内容应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在音符辨识训练中,先从一些简单的乐曲入门,如福雷的《洋娃娃组曲》、巴托克的《小宇宙》等,再逐渐增加乐曲的难度,使学生能够逐渐辨识出音符的时长,使其掌握音符的辨识基础。
为了督促学生的学习,教师需要做好学生的评价工作。视奏能力考核是多方面的,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保障钢琴教学目标顺利完成。考核评价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基础能力。针对学生的乐谱知识进行考核,确保学生具有过硬的基础知识,对学生的基础能力进行评价,避免学生在基础能力上存在问题。第二,知识储备。确定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使学生能够迅速完成知识的积累,并且对乐曲知识加以运用,进一步巩固学生的视奏能力。第三,盲弹能力。对学生的视奏能力进行实践性检测,判断学生的实际演奏能力,形成“理论+实践”的考核形式,保障评价工作具有充分的依据。
综上所述,钢琴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视奏能力的培养,提高对视奏能力的认知程度,保障钢琴演奏顺利进行。教师要加强学生演奏技巧的训练,提高学生的演奏水平,使钢琴演奏过程具有连续性,构建有效的视奏能力培养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