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声乐作品《如梦令》的音乐特点与演唱方法研究

2023-09-06 11:01:47
戏剧之家 2023年12期
关键词:如梦令李清照演唱者

雷 丽

(太原学院 音乐系,山西 太原 030032)

近年来,国内诸多作曲家均选择对古诗词进行编曲,并由此创作了独具韵味的古诗词歌曲,《如梦令》便是其中的代表性作品。《如梦令》描述了李清照年少时的经历,作曲家以《如梦令》的内涵和所传递的情感为依据,为其谱曲,使作品意境得到更加直接且准确的展现。

一、作品介绍

(一)创作背景

《如梦令》是典型的忆昔词,其内容为李清照对一次出行的回忆,利用简单的语句,准确勾勒了游玩过程中作者的情绪及动作,通过情感的转折,赋予了该词有别于其他古诗词的节奏感以及画面感[1]。王超以《如梦令》为基础,通过谱曲的方式,创作了全新的古诗词歌曲,希望能够通过该歌曲对我国独有的文化气质及内涵进行展现。

(二)词作者

李清照的一生极为戏剧化,年少时,出身书香门第的李清照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极为富足,老年却变得孤单凄惨,由其所创作的古诗词多为其真实生活的写照,即青年时期诗词内容以闲适的生活为主,后期的诗词更加惆怅且忧伤[2]。

(三)曲作者

王超在作曲领域已有所建树,曾创作出脍炙人口的《远方》和《天涯》等作品。随着研究的深入,王超逐渐将目光转向民族元素,该时期的代表作为《如梦令》[3]。《如梦令》的传唱度极广,在诸多比赛中均有歌手演唱该歌曲。

二、作品的音乐特点

(一)歌曲

1.钢琴伴奏

新时期,作曲家更倾向于将现代作曲法、民族调式与古诗词相结合,由管弦乐队或钢琴负责伴奏,同时加入复调以及和声织体等技巧,彻底突破单声部所存在的局限性,使古诗词特有的韵律美得到彰显[4]。使用钢琴为古诗词伴奏,既有助于歌曲氛围的烘托,又有利于意境的营造,《如梦令》便由钢琴进行伴奏,目的是确保其文化韵味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展现。该声乐作品共分为两部分,虽然各部分所演唱的歌词完全相同且旋律不存在明显区别,但钢琴伴奏织体大相径庭,可以说,正是由于钢琴伴奏不同,才使得歌曲两部分所营造的氛围及所传递的情感完全不同。其中,第一部分强调以分解和弦、柱式和弦为基础,对饮酒后处于微醺状态的主人公的心境进行表达,曲风相对悠扬且舒缓,该部分结尾处的间奏,则发挥着承上启下的功能,确保歌曲能够顺利过渡到第二部分,避免出现演唱割裂的情况。第二部分的旋律与第一部分相同,作曲者仅修改了伴奏织体,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其一,为歌曲结束时的情绪奠基,其二,使演唱者明确该部分和第一部分需要传递的情感有所不同。该部分的特点可被归纳如下:首先是情感极为丰富,其次是曲调十分激烈,最后是用到了三连音、分解和弦以及上下琶音等技巧。

2.曲式结构

为配合歌词,在编曲时,作曲家着重突出了民族韵味,彰显民族特色。对音乐特点进行分析时,通常要考虑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创作手法。对《如梦令》进行编曲时,作曲家运用了雅乐七声调式,通过引入不同变音的方式,使曲调趋于平缓,在控制跳进音数量的前提下,酌情加入戏曲元素,赋予歌曲独特的韵味,使其所具有的特征得到彰显。二是曲式结构。作品以单一复乐段为主体,运用五声调式,经由舒缓的前奏激发听众兴趣,随后,通过逐层加深的方式,将相对平缓的旋律逐渐过渡到十六分音符,与此同时,歌曲所传递内容及情感也发生了变化。事实证明,无论是古诗词与节奏的完美搭配,还是戏曲元素的灵活运用,均给歌曲带来了正面影响,在凸显民族韵味的前提下,赋予了歌曲神秘、欢愉等诸多特点。

(二)歌词

对歌词特点进行分析时,应考虑两方面内容,一是修辞方法,二是情感与内涵。在修辞方法上,《如梦令》主要用到了双关和夸张的方法,而在情感内涵上,《如梦令》内容精炼,作者通过数十字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与心境。作为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如梦令》用寥寥几笔就勾画出了其性格及生活态度,上阕出现的“常记”二字,虽稍显平淡,却能够给人以意蕴深长之感,同时表明诗中内容均为作者的追忆,引起下文[5]。“日暮”指代事件发生的时间点,“溪亭”是事件发生地点,而“沉醉”二字说明作者心情十分舒畅,另外,“不知归路”四个字从侧面说明了作者豪爽的性格,同时指出作者过于留恋美景而忘记了怎样回家。中阕所用到的“兴尽”“晚回舟”和“误入”等词语,均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其中,“兴尽”说明作者十分愉悦,“晚回舟”则表示作者沉醉于美景,“误入”将整首词推向高潮,和上文所提到的“不知归路”相呼应。下阕出现了两次“争渡”,意在说明作者急于回家,为故事结束进行铺垫,整首词以“惊起鸥鹭”结尾,意味深长。

三、作品的演唱方法

(一)润腔

事实证明,灵活使用润腔有助于歌曲核心情感的表达,这是因为润腔多以装饰音的形式而存在,包括但不限于颤音、滑音等,使用润腔不仅能够保证演唱自然且清新,还能够增强演唱者声音所具有的空灵感,与《如梦令》的特点不谋而合,由此可见,对歌曲进行演唱时,演唱者应着重处理句尾,通过颤音、滑音对古诗词独有的韵味进行表达。例如,用拖腔演唱鸥鹭二字,可强化歌曲的耐人寻味之感;日暮、常记等词则更适合加入滑音,在凸显古诗词意境的同时,对作者的心情进行传递。需要注意的是,上文所提及的技巧均需要演唱者以自身经验为依据,结合歌曲特征加以运用,只有这样,才能在突出个人风格与情感的前提下,增强歌曲对不同年龄段听众的吸引力。

(二)气息

虽然《如梦令》仅有短短数十个字,但作曲家通过拉长旋律时值、重复重点词句等方式,对歌曲内容进行填充,有效弥补了词句短小的不足。需要注意的是,多种编曲技巧的运用,无形中提高了歌曲的演唱难度,对演唱者控制气息的能力具有极高的要求,演唱过程中,既要避免换气给歌曲连贯性带来影响,又要避免由于气息不足而出现演唱停顿或中断的问题,在保证气息平稳的前提下,对气息进行转化,达到对声音强弱、大小以及刚柔进行自如调节的效果。

结合《如梦令》内容可知,对歌曲进行演唱时,演唱者应保证声音舒缓且明亮,可通过吟诵等方式,将内容娓娓道来。以日暮为例,虽然日字包含切分节奏,但不应过于强调切分节奏,导致旋律连贯性受到影响。另外,争渡一词的音域、旋律较为复杂,只有提前做好准备并控制气息,才能保证气息平缓,在突出饱满度的前提下,对歌曲进行连贯演唱。演唱最后一句时,演唱者气息应处于收拢状态,通过控制气息的方式,确保歌曲意境得到准确传达。

(三)咬字

要想演唱好《如梦令》,还要做到咬字准确、清晰,发音流畅、圆润。例如,在演唱常记二字时,应保证咬字清晰、发音有力且富有弹性,使该词所具有的圆润度、饱满度准确传递给听众。其中,常占两拍,声母是ch,演唱者先要发出ch 的音,再演唱a 并发出与昂相近的ng 音,搭配哼鸣,对歌曲意境进行表现。再如,演唱溪、记二字时,由于二者的尾音相同,因此,在演唱期间应对二者进行准确区分,调动舌尖及笑肌,做到发音清晰且准确,另外,这样做还有助于演唱者调整声音位置,为演唱效果提供保证。

综上,对古诗词歌曲进行演唱时,演唱者先要对歌词进行分析,掌握语气转折及变化,再对字韵时值加以处理,基于唇齿功能,突出古诗词所具有的深意。以鸥鹭的鸥为例,考虑到该字并没有声母,在发音时,应将双唇靠近牙齿,嘴呈半开状,同时用舌尖抵住下侧牙龈,在舌根附近形成共鸣所需的空间。其中,o的发音位置靠上,应先提高发音位置,再向u 滑动,缓慢收拢双唇,做到咬字清晰。

(四)吐字发音

对《如梦令》进行编曲时,作曲家创造性地加入了大量戏曲唱腔、十六分音符以及四分休止符,希望能够使歌曲独有的韵律感、节奏感得到直接体现。正是因为歌曲拥有婉转且悠扬的旋律,演唱者才更需要注意自己的吐字发音,根据主题旋律,调整发音方法,通过唱叹融合,使歌曲蕴含的真挚委婉、清新隽永的情感得到具象化呈现,将作者对美景的留恋传递给听众,确保作品特点及韵味可得到更加全面的展示。

(五)演唱力度

李清照是典型的婉约派词人,其创作的作品普遍具有既细腻又活泼的特点,对《如梦令》进行演唱时,演唱者应对音色引起重视,通过清丽、婉转且明亮的音色,将古诗词内容准确传递给听众。查阅资料可知,李清照创作《如梦令》时尚未结婚,因此,在演唱《如梦令》时,应重点突出李清照的性格特点,即活泼天真、洒脱自由。此外,对《如梦令》进行编曲时,作曲家融入了大量戏曲元素,戏曲声腔和婉转音色的碰撞,更有利于塑造李清照的形象。

关于演唱力度的把控,演唱者应将重心放在强弱对比上。以第三句的花为例,演唱该字的力度以mf为最佳,而演唱同一句的深字时,演唱者需要将演唱力度调整为mp。只有准确把握演唱力度,才能使作者误入藕花池塘后的好奇和欣喜得到准确表达。第四句共出现两次争渡,第二次出现该词时,演唱者应加大力度,同时配合更具穿透力的音色,准确传达出作者稍显焦虑的心情。直到惊起池塘的一滩鸥鹭,作者的心情才发生转变,由最初的焦虑转变成兴奋,活泼且顽皮的少女形象跃然于纸上。由此可见,以每个字所传递的情感为依据,对演唱力度进行调整,通常能够使演唱效果达到最佳。

(六)情感

情感是歌曲的灵魂,只有拥有情感的歌曲,才能够真正打动听众并引起共鸣,换言之,对歌曲进行演唱期间,演唱者应做到准确传递情感,通过情感连接听众,使听众对歌曲内涵具有更加深刻的体会。要想达到该效果,演唱者应提前了解作品的背景、作词者和作曲者的生平,从创作者的角度出发,对作品所表达情感进行分析,从而了解作品感情线的走向。作为李清照青年时期的作品,《如梦令》具有境界优美、结构规整的特点,由于该词所描述内容为李清照的闺中生活,因此,作品所传递的情感较为复杂,不仅有快乐的心情和对自然的热爱,还有对闺中生活的怀念。对歌曲进行演唱时,演唱者应当准确把握作品情感,同时对平仄阴阳加以考虑,歌曲前三句的旋律较为平稳,演唱者应使用柔美声音进行演唱,给人以娓娓道来之感。由第一句过渡到第二句时,可表现出微醺的状态。演唱第三句时,身体前倾,为歌曲高潮部分作铺垫。最后一句两次出现争渡,演唱者应准确把握两次的演唱力度,使二者形成鲜明对比,通过吟唱等方式,对《如梦令》的美感进行凸显。实践证实,只有做到情感绵延深远、声音张弛有度,才能避免作品被割裂,使听众对作者的心境具有更加真切的体会。

四、结论

通过分析可知,作为我国特有的音乐形式,古诗词歌曲往往拥有深刻的内涵,可以潜移默化地陶冶听众情操,给听众带来美的享受。要想使该类音乐的价值得到最大程度实现,关键是要准确把握其演唱方法还有音乐特点,以歌曲意境为落脚点,进行合理布局,确保歌曲韵味及情趣能够被准确传递到听众的耳中。

猜你喜欢
如梦令李清照演唱者
声乐表演中音乐素养对美声唱法的重要性
艺术家(2022年7期)2022-11-22 09:48:39
如梦令
百花(2021年11期)2021-05-29 13:18:44
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
点绛唇
北方音乐(2020年12期)2020-07-09 03:16:26
如梦令
旅游纵览(2020年2期)2020-03-07 05:31:00
声乐演唱中弱音技巧的训练与运用
黄河之声(2018年15期)2018-01-27 14:02:32
喝醉的李清照
小布老虎(2017年1期)2017-07-18 10:57:26
声乐钢琴伴奏在与演唱者合作中的协调作用
大众文艺(2017年13期)2017-03-11 11:36:52
李清照改嫁辨证
论我国民族声乐演唱者的舞台形体表演
民族音乐(2016年3期)2016-06-05 11:3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