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赵葳羕
赵葳羕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上海总站
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在历经沧桑巨变后,孕育了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铸就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在人类文明史上谱写了赓续不绝的灿烂传奇。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的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深入了解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推动全党全社会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在印刷媒介时代,人们通过吟诵四书五经、通读史书了解历史;视觉文化时代,图像、影像不再被视为分散人们对文本注意力的“次等文化”,相反,它已经成为“文化和历史变化的场所”。[1]多元的视觉文化表现形式,辅之当下高科技的视频技术,为更真、更客观地“复活”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场景提供了契机。
近几年,《绝笔》《共和国符号》《河西走廊》等多部历史纪录片响应时代号召应运而生,通过用影像“以史为鉴”,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和文化自信,彰显中国道路的深厚文化底蕴,提升了中华文明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但历史纪录片毕竟不是对现实时空中人物、场景、故事等的原生态再现,而是通过影像的意象建构,表达创作主体对于历史的认知解读、价值判断和情感体验。“不存在一个人类共同体是没有回忆的,每一个共同体都在此前的生活和历史中保有着自身存在的形象,这是所有参与者的共同所有物,它让这些参与者之间的关系更加坚实而紧密。”[2]无论是历史语境下的亲历者,还是现代社会中的专家学者,人物都是历史专题片绕不开的角色,讲好历史人物故事,对于我们了解历史、认识历史、感悟历史有着积极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表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讲述国家历史,其实就是讲述人民英雄的故事。作为历史纪录片中故事讲述的主体,人物的命运变化、情感释放、个性展现、精神凝聚对纪录片的成败起到重要作用。
作为历史事件的主体,从人物出发,通过以小见大的方式,以人物为基点,用个人贡献透视行业进步,用个人经历透视国家变迁,用群像象征透视时代发展。历史人物,作为历史事件的主体,对观众了解国史、了解历史事件的意义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也从侧面塑造了国家与社会的形象,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但由于年代久远,许多功勋人物已经逝去,近几年除了对在世的历史人物进行更多抢救性采访,获取一手口述资料外,还通过影像的方式,去重新还原历史,还原历史人物鲜为人知的一生。
与真正意义的纪录片不同,历史类纪录片讲述的是过去的事件,因此场景无法真实记录。布莱恩·温斯顿曾敏锐地意识到这类依托CGI电脑成像技术的新型纪录片带来的新议题。“影片中混合了目击者的讲述、情景再现、档案影像等素材……原本静止的画面变成了运动画面,这使得各素材之间的相互关系发生了改变。”[3]因此,为了保证历史类纪录片的真实性,物件、亲历者等一些重要的因素成为构成历史类纪录片故事叙述的根本。而这些内容,在纪录片的影像创作中,被称为叙事细节。因为细节的存在,人物才有了灵魂,它所反映出的事物的本质、所揭示的内涵以及对人物形象、情感的塑造,都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因为年代久远,很多历史事件的发生没有视频影像记录,人物照片、生前物件、故居纪念馆等成为了还原历史、捕捉人物特点的第一手资料。在这些仅有的资料中,发现物件细节就是解锁人物性格、人物特点的一把金钥匙。在制作《国家荣光——郭永怀》的节目时,中国科技大学教授郁白杨作为郭永怀一家的好友,耗时数年将郭永怀一家的照片进行了扫描和修复,我们也从上百张照片的细节中还原了他所经历的那段峥嵘岁月。
在郭永怀生前的照片中,三张支离破碎的家庭合影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以破碎的照片为线索,层层搜寻,层层揭秘,最后从郁白杨先生与郭永怀家人的交谈中,我们找到了答案。当年,郭永怀与众多科学家远赴大西北,为中国的核武器研制事业隐姓埋名、呕心沥血。在那个没有故事,只有秘密的年代,远在千里之外的家人过上了与他们聚少离多的生活。破碎的照片,是科学家家人情绪的发泄,更是千千万万核武器研制者工作的真实写照。
而当我们以中国核武器的研制启动作为分界线,去对比郭永怀的前半生与后半生,从照片的些许细节中,我们能更清晰地认识他们舍身忘我的工作状态。从照片的数量上,郭永怀的前半生留下了数十张家庭合影,那时候他在美国求学做研究,孩子出生后一家人经常和钱学森等好友外出游玩,照片中一家人笑靥如花、其乐融融。但回国后,一家人仅留下了5张全家合影,拍摄时间都在郭永怀远赴大西北进行核武研究之前。忙碌的工作让郭永怀和家人团聚的时间越来越少,也让他苍老了许多。他后半生的工作照中,仅仅几年间他的头发已经花白,这与前半生意气风发的青年才俊形成了鲜明对比。“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郭永怀为中国核武事业殚精竭虑的形象在一张张照片的对比中慢慢浮现。
如果说照片让历史人物工作、生活的经典瞬间永存,成为后人了解他们在世时工作生活的鲜活资料,那家书则是后来者感受先驱们情感点滴的载体。纪录片《绝笔》,正是从英雄的一封封家书入手,从小切口折射大主题,从朴实的字眼中,将战场上战士们向死而生、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制作《国家荣光——郭永怀》节目时,我们找到了郭永怀的几封家书,与一张他与妻子对话的字条。其中一封家书中写道:“布鞋暂没有,你能否画一个脚样寄来,待有了货,一定买。”从信纸和落款日期,我们可以发现,这是郭永怀去大西北后写给女儿的一封信。那时郭永怀的女儿郭芹正在内蒙古农区插队,因为天气寒冷冻伤了脚,请求父亲帮她买一双棉鞋。虽然工作繁忙,但百忙之中郭永怀还是去了商店为女儿挑选棉鞋,无奈的是他并不知道女儿的鞋号。寥寥几句,没有豪言壮语,却带着对家人道不尽的愧疚。正是这些,让历史人物在为国而战的坚定中,多了一份儿女情长的柔情,心中念小家,一心为国家,他们的形象也更加立体与饱满。在曾经通讯并不发达的年代,在封闭的青海221基地,一封家书,是为国征战的英雄们与家庭的情感纽带,朴实的字眼背后是英雄们作为父亲、作为丈夫角色下真情实感的流露。
在历史题材的纪录片中,那些曾经为新中国建设事业发光发热的先驱者,如今都已步入耄耋之年,健在的老人越来越少,这也给还原真实的现场设置了难度。因此,为了更全方位地了解历史事件、还原历史内容,亲历者、先驱们的后代以及相关的学者专家成为我们完整展现历史的重要采访人物。在制作《郭永怀夫人李佩》系列节目时,我们为向观众展现李佩作为一名受学生爱戴的教师形象,采访了众多李佩当年的学生,他们向我们讲述了许多李佩授课时的细节。“年逾古稀,上课时的每一分钟李佩都是站着的。”“每一份学生的作业李佩都会逐字逐句地批改。”“面对成绩落后的学生,李佩给予他们格外的关注,点滴进步都被她看在眼里。”在学生眼里,李佩尽职尽责;在大众眼里,一位已到退休年龄,却依然为了中国教育事业真诚奉献的先驱者形象跃然于屏幕前。
为了展现李佩面对人生变故时的坚强,我们找到了李佩丈夫郭永怀牺牲当晚陪伴在她身边的两位亲历者之一——中国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顾淑林女士。在拍摄时,我们把顾淑林老师带回了李佩家的卧室,面对原样的卧室,顾淑林触景生情,为我们讲述了郭永怀牺牲当天晚上李佩的行动与状态。那天,顾淑林守在李佩身旁整整一夜,李佩没有任何表情,也没有流一滴眼泪,顾淑林只听到了她的一声声叹息。从她的口述中,面对如此重大的人生变故,李佩坚忍、顽强的性格逐渐被大众所熟知。亲历者的讲述,让更多细节和瞬间得以展现,也让原本冰冷、枯燥的历史有了情感的温度和感知的厚度。
运用各种影像手段所创作的历史人物专题片,为记录历史、记录英雄人物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资料。但影像的意义并不完全在此,通过历史人物片的讲述,将个体记忆上升为集体记忆及国家记忆,才是在影像中构建历史人物形象的真正意义所在。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历史,泱泱大国在历经苦难、饱受屈辱之后,经过多重考验与奋争探索,其培育的善良勇敢、坚忍不拔、凝心聚力、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向世界展示了令人震撼的“中国精神”、中国脊梁。
井冈山精神、南泥湾精神、大庆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这些具有时代记忆的精神引领背后,正是一个个可爱、可敬的人物,这其中有以毛泽东、朱德等为代表的领袖人物,也有千千万万为了新中国而浴血奋战的平民英雄,是每个人身上的个体记忆凝聚成了不朽的中国精神,为新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赋予了刻骨铭心的文化记忆与民族情感。
点滴细节处,让人物跌宕起伏的一生跃然于屏幕前;个体呈现中,让一幕幕时代记忆浮现于脑海中。好似涓涓细流汇聚成海,从个体价值到集体记忆,从时代精神到国家脊梁,在观众共鸣式的回应中凝聚记忆共识,强化国家认同,历史人物专题片在重构历史的同时,也完成了它真正的传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