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人物报道的四“唯”空间
——以《金华日报》徐利民事迹系列报道为例

2023-09-06 04:31许健楠
传媒评论 2023年4期
关键词:典型人物利民系列报道

文_李 艳 许健楠

李 艳 许健楠

金华市传媒集团

新媒体时代,典型人物报道如何坚持守正创新,用报道阐释好时代精神?典型人物的采写很考验记者的功力,稍不注意,就会一味拔高,典型人物追求“高大全”、不接地气,真实立体的“人”较为缺失。

“宣传战士”,浦江县委原常委、宣传部部长徐利民是一位来自宣传战线的优秀党员干部,报道这样的典型人物,如何塑造才能富有感染力,既体现典型人物的时代精神又让读者爱看?如何不刻意拔高、拉近与人民群众的情感距离?如何可亲可感、出新出彩、真实可信?这是采写这一典型人物报道记者面临的诸多挑战。

2022 年9 月20 日,徐利民积劳成疾,因病去世,金华日报记者第一时间关注,报道历时3个多月,记者践行“四力”,先后十余次深入一线,采访60余人。这组报道主题宏大,叙事丰满,内容翔实,形式丰富,有消息、深度报道、评论等多种形式,及时、全面、深入地反映了徐利民的先进事迹。

徐利民事迹系列报道是金华日报2022年度倾力打造、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重点系列报道之一,报道将徐利民的上山情怀、利民精神、宣传故事,一一展现在世人面前。全面梳理并回顾这组报道的来龙去脉后,笔者认为这组报道具备四“唯”特点:唯先、唯实、唯勤、唯新。

唯先:首发报道精准把握“时度效”

在典型报道领域,多年来,金华日报成功报道了王选、孟祥斌、孙炎明、陈斌强、“篮球奶奶”等一大批具有全国知名度的典型人物。

其中,首发报道是这些典型人物报道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在精准把握“时度效”上,需要先发制人、赢得先机、掌握主动。在典型人物报道上,更要抛弃“慢一慢、缓一缓、看一看”的思维定势,做到及时发现、及时策划、及时采访、及时报道。只争朝夕,说干就干,干就干好,才能牢牢掌握主动权。徐利民事迹系列报道也是如此。

金报记者和徐利民认识几十年了,由于工作关系,交情甚笃。

去世当天上午,单位领导告知这一噩耗,记者半天没有缓过神来。

是为人热情、每天笑眯眯的他吗?

是生龙活虎、每天有使不完劲的他吗?

……

回头想想,确实有些不对劲。去世前半个多月,2022年9月1日晚上8时,万年上山亮相央视《开学第一课》,金报记者把相关报道链接发给徐利民,他没有回应;

2022年9月10日,记者给他发中秋祝福,他还是没有回应……

这在以前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只要事关上山,每次他都积极回应,而且逢年过节,每次也是互致问候。

金报记者没有多想,以为徐利民忙,哪承想竟会是这一噩耗!

去世当天,金报记者第一时间赶至浦江悼念。出于记者本能,在表达哀思的同时,金报记者采访了在场的徐利民哥哥徐树明,他介绍了徐利民带病赶到杭州开会,以及住院治疗的相关情况。

“他工作很拼命,对自己要求很高,对我要求也很高。虽然他是弟弟,但在这些方面,他更像哥哥。”徐树明的含泪介绍,让金报记者动容。

徐利民追悼会于2022 年9 月22 日上午8 时举行,尽管前一天夜班至凌晨1时多,尽管两天前已经赶往悼念,但当天6 时多,金报记者仍早早地起床,从金华赶至浦江送徐利民最后一程。

也正是在追悼会上,金报记者目睹了从全国各地赶来送行的人,把浦江县殡仪馆最大的尚礼厅围得里三层外三层,并亲耳听到了让在场所有人泪目的徐利民女儿的隔空告白,还收到了她给到场的每个人写的一封特殊的信《关于徐利民的回忆树洞》……

回到金华,金报记者的心情依旧不能平静。没有谁布置采访任务,但几十年相处,耳闻目睹徐利民一心为民、忘我工作、恪尽职守的可贵品质,金报记者当天便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研究员王巍,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省文物局局长杨建武,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蒋乐平等重量级人物,他们和徐利民因工作相识,徐利民的热情、勤业,以及对万年上山工作的投入和热爱,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晚,金报记者一气呵成,连夜成稿《那个心心念念上山的人走了》。稿件经层层送审后,9月26日晚9时26 分,在新媒体率先发布,报道真情流露,感人肺腑,徐利民忘我工作、敬业奉献的精神引起人们的强烈共鸣,广大网友自发转发,当晚阅读量破60万,不到12小时,阅读量破百万。两天后,阅读量破155万,成为现象级作品,广为传播,这是全省最早报道徐利民事迹的新闻稿件。9月29日,《金华日报》在显著版面再发深度报道《他,仆倒在上山路上》,成为全省最早见诸报端的徐利民事迹报道。

继成功报道了王选、孟祥斌、孙炎明、陈斌强、“篮球奶奶”等之后,金华日报再次挖掘了徐利民这一典型人物,并得益于首发报道精准把握“时度效”,为后续持续深入报道徐利民赢得先机和主动。

唯实:新鲜欲滴的“菜”,活蹦乱跳的“鱼”

不同于陈斌强、“篮球奶奶”这类平凡典型,老百姓天生就有亲近感,对于人物身份有些“高大上”的干部典型,如何从高高在上转化为平易近人?唯实!

不虚张、不套路、不照本宣科,平实、通俗地讲故事,是这组系列报道贯穿始终的叙事方式。那么,如何讲好故事呢?美国名记者富兰克林认为:用故事化手法写新闻,就是采用对话、描写、场景等,细致入微地展现事件中的情节和细节,凸显事件中隐含的、能够让人产生兴奋感、富有戏剧性的故事。

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魔鬼在细节中”。用形象的比喻,就是“新鲜欲滴的‘菜’,活蹦乱跳的‘鱼’”。

首发报道《他,仆倒在上山路上》开头这样写道:

有的人走了,却永远活着。

“万年稻米今犹在,半百斯人已归去。实在令人心痛!”9月27日凌晨4时05分,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省文物局局长杨建武在上山遗址联盟工作群发了长长的悼文……

又如文中:

兄弟俩长得像,感情很深。家中年迈的母亲,原本还想瞒住,最终瞒不住。白发人送黑发人,一次次痛哭失声,徐利民的哥哥一次次泪如雨下:“妈,你要哭,就哭吧!”

“多希望这只是个噩梦,梦醒来你摸摸我的头说没事,有我在呢。”徐利民的妻子现在都很恍惚,总以为徐利民下班后哪怕再迟也会回家,陪她江边散步,一起念叨上山的大事小事。

又如结尾处:

浙江省第十七届运动会圣火采集暨首站火炬传递启动仪式原定8月8日,徐利民盼啊盼,终于快盼来这一天。谁知,因为义乌疫情,突然宣布推迟。

见徐利民一脸失落,妻子安慰道:“只是推迟,又不是没有。”

徐利民马上“阴转晴”,笑着说:“是的呢。推迟可以准备得更充分,下次会更好。”

他人的朋友圈内容、妻子与他的对话,通过这些细节,生动反映人物性格和精神。正如古人云:“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徐利民已去世,但他身边的人讲述的,却是鲜活而有血有肉的故事。

很多时候,打动人心的力量来源于真实、平实,而真实的力量又来源于一个个动人的细节、一个个还原的场景。

唯勤:脚底有泥才能真正走近“泥土干部”

万事开头难,在采写这组系列报道初期,报道团队有过不少困惑和挑战。采访不够深入,典型人物就立不住;不动真情,就难以写出不朽的人物。可是,从哪里切入写呢?一开始,有一种“老虎吃天,无从下口”的感觉。

团队跑到徐利民工作过的县委宣传部,跟他生前一起工作过的老同事们几乎聊了个遍,作为宣传部长,与部里同事们的交集,绝大多数是些办公室的故事,比如他领衔推出一组“奋力赶超 干在今朝”的系列述评掷地有声,迅速成为朋友圈“爆款”;帮同事修改材料,修改笔迹密密麻麻;主持编撰《上山文集》,一改就是几十遍;他探索建立“民情暖哨”工程,走好网上群众路线……这些日常工作的点点滴滴,的的确确是作为宣传部长的工作亮点,是很好的报道素材。

但有些工作,读者可能一时无法共情,故事无法戳中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无法打动记者,又如何感动读者?

回来一商量,迈开双脚是关键。坐在会议室座谈,与采访对象面对面,不是一个好办法,需要下现场,实地看,捕捉各种生动的场景和细节。

徐利民是接地气的“泥土干部”,与老百姓打成一片。要融入典型人物的内心世界,了解他的真实想法,就必须走他走过的路,见他见过的人,做“泥土记者”。

新闻界有这样一句话:升上去俯瞰,沉下去打捞。打捞的是细节,沉下去就是要沉到一线去。徐利民的足迹遍布浦江,他的故事就在这片土地上。记者就一次次跑浦江,多跑、多听、多聊、多问,团队先后十余次深入浦江,采访60 余人,光整理出来的采访笔记就有上万字。

接地气才能有灵气,俯下身才能心贴心。每一次去采访,都有新发现、新感悟,每一次采访都如同驾一叶扁舟,故事的画卷都会逐渐铺陈开来。

比如团队多次前往上山考古遗址公园采访,印象深刻的有一个细节,记者邀请浦江县上山遗址管理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张国萍一起在公园里走走,边走边聊徐利民的往事。当走到公园里的一条小道上时,张国萍说着说着眼泪就掉下来了,触景生情:“其实我走到上山的每一个角落,我都能看到徐部长的身影,我总感觉他会突然在某一个点跑出来,告诉我们,下一步要怎么做?”那一刻,记者被感动到了。

走到展厅大门口,张国萍又回忆,“玻璃上有脏东西,徐部长二话没说拿起抹布就去擦。门口的竹子叶子枯黄了,他就拿着剪刀去修剪”。采访对象只有到了现场,才会像放电影一样,一点一滴,场景回放。

采访徐利民家人的过程也殊为不易,尤其是他的女儿。前期的约采,被拒绝了。心情完全可以理解,我们没有急于求成,而是等到父亲去世的打击逐渐平复,才见了面。三年来,她一直在外留学,从小到大,由于父亲工作忙,交集有限。那一次面对面采访,聊得不算深入。但这并不意味着采访就此结束,面对面是一个良好的开始。

我们互加了微信。追悼会上,徐利民女儿曾给到场的每个人写了一封特殊的信《关于徐利民的回忆树洞》:“爸爸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她一直渴望了解父亲更多的故事。于是,我们每采写一篇报道或者收集到关于她父亲的信息,就微信发给她。每一次,她都要说“谢谢”。直到有一天,她突然提起,每到一个人生节点,比如小学、中学毕业,父亲都会给他写一封信,并发来信件内容。徐利民在信中写道:“要守住对国对家的底线,没人会尊重对不住自己国家的人。”“要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多看别人长处,在帮助他人中找到快乐。”

徐利民为什么成为一名好干部?为什么要倾尽全力弘扬上山文化?字里行间,我们能找到答案。

唯新:除了大而全,还有小而美

文贵新、贵奇、贵变,文无定法。以往,不少典型人物报道多用大而全的视角,在采写过程中,我们也在摸索,如何能在大而全的同时,做到小而美,如何能实现典型人物的不同视角,即所谓的“横看成岭侧成峰”?

深度报道《上山二十九章 篇篇见真章》就是一次创新尝试。徐利民去世当天,蒋乐平在接受金报记者采访时,无意中说出徐利民也在写上山文章。《上山二十九章》是在整理徐利民遗物时发现的,10975字,以日记形式,记录了2019 年到2021 年其负责上山文化以来的工作亮点、心得和感悟。字字心血,是徐利民全情投入、忘我奉献的真实写照。

小切口,大主题,正如丰子恺所说:“最喜小中能见大,还求弦外有余音。”《上山二十九章 篇篇见真章》另辟蹊径,从徐利民的工作日记入手,讲述他的上山故事,系挖掘的独家内容,最先报道了徐利民工作日记背后的故事。表现方式也颇具特点,报道“打捞”了一些日记片段,进行场景还原。金报记者持续跟踪万年上山22年,日记里的诸多场景,记者都在现场,因此历历在目。这篇报道除了角度新、呈现新,还有一个特点:结合历史素材,厚积薄发。

这组报道的创新还在于呈现方式多种多样,有消息、深度报道、评论、短视频、长图等多种形式,线上线下联动,融媒呈现,是目前最及时、最全面深入反映徐利民先进事迹的系列报道。

主创团队创作的一组评论,提炼徐利民先进事迹的精神内涵,以文化人,振奋人心;从文艺观、政绩观、家国观“三观”角度推出的三篇深度报道,条修叶贯,大气磅礴;一组短视频,分别以家人、同事、专家眼中的徐利民为线索,音画传情,感人至深。

这些不同视角、不同特色的小而美的全媒体报道,串珠成链,聚沙成塔,让徐利民这一典型人物更立体、更有血有肉。

系列报道一经发布,被中国新闻网、浙江宣传、腾讯网等几十家主流媒体平台转发,首发报道点击量近200 万,总点击量破千万。正是在金华日报率先报道并持续推动下,全省各大媒体掀起报道徐利民事迹热潮。浙江省委主要负责人指出,要持续深入开展徐利民同志先进事迹的挖掘、提炼、宣传工作,并在浙江党员干部中掀起学习徐利民事迹精神的热潮。今年2月起,省委宣传部在全省范围内启动了徐利民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徐利民获评2022年度“最美浙江人·浙江骄傲”年度人物、“浙江好人”等荣誉。这组典型报道再现一名优秀“宣传战士”对党忠诚、一心为民、胸怀大我、恪尽职守的可贵品质。主创团队深入挖掘典型人物,全程参与,追踪新闻事件进展。报道走深、走实、走心,记者采访扎实,逻辑结构严谨,颇富感染力。金华日报徐利民事迹系列报道树立了好干部的典型样本,凸显了该系列报道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猜你喜欢
典型人物利民系列报道
新时代新闻媒体如何做好典型人物报道
新型捕收剂BK610和BK612在利民选煤厂的应用
果树大容器育苗技术的研究
《今年两会不一般》系列报道之四 不简单:从议案到提案都成“金点子”
《今年两会不一般》系列报道之三 不容易:从路上到云上都有“黑科技”
垃圾分类:虽然“繁琐”但利已利民
做好典型人物报道的若干思考
第三届“三晋新农人”风采展示系列报道 蜂为媒:追蜂逐蜜 向健康出发
探索典型人物报道的融媒体采编创新手法
盐城利民的黄龙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