浇洁,本名吕丽珍,中国作协会员,江西省滕王阁文学院特聘作家。出版散文集《被风吹过》《草尖上的漫步》《活着让我惊讶》。作品入选多种选本及教辅教材。曾获江西省谷雨文学奖,井冈山文学奖,孙犁散文奖,刘成章散文奖,卞之琳诗歌奖,鲁藜诗歌奖,多次入围老舍散文奖。
竹桥古村去过多次,一看一神韵,一回一味道。有时被村前回廊桥下的亭立荷花吸引,有时流连于后龙山上的葱郁树木,有时馋涎于村民的辣椒饼、茄子饼、鲜草糕、藕丝糖,有时被福禄寿喜的木雕打动,有时感慨于荔枝形、菠萝形的墙裙,有时叹服于一飞檐一翘角、一窗格一雀替……但和大多数游客一样,最打动我的仍是村中方正独特的赣派建筑、三口品字形古井、人本一条路。
竹桥村,位于江西省金溪县,始建于元末明初,距今已有近700年的历史。村中两百来户人家,上千人,皆余姓,保留着109幢明清建筑。清一色的青砖灰瓦,朴实素雅,古朴厚重;挺括的硬山式屋顶端庄大气,独具匠心;高耸的马头墙,防风、防火又防盗,是赣派建筑的杰出代表,竹桥古村也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没有围墙的古建博物馆”。
村中最吸引人的是切入一砖一瓦的建筑语言,无处不体现着竹桥人以人为本、恪守中正的品格,也彰显了“语言大于行动”的无穷魅力。
从空中鸟瞰,整个村子像一把蒲扇,俗称“禾斛型”,它地处山坡,渐至往上,嵌意“进村步步高,出村顺风路”。往大来说,其建筑结构,和其他赣派建筑一样,追求平直方正,包括四方的村落规划、四方的建筑、四方的天井、四方的水井、四方的池塘、四方的院落、四方的照壁等,无处不在的方正,深受儒家“天圆地方”文化的浸染,四平八稳,不偏不倚,为人方正。
往小处瞧,精巧镶嵌的建筑语言,细读之,无不透露出丰富的思想内涵。门柱子悬空不落地,寓意平步青云。门牌上的“石”字加一点,表示点石成金。门头上的瘦葫芦,谐音福禄寿。门楣高高翘起,像鱼尾形的装饰纹,寓意年年有余,也像船帆,寓意一帆风顺。还有门匾旁的雕刻,脸对内的文官和脸朝外的武官,上面皆坐着一个天官,寓意天官赐福,也有“人在做,天在看”之意。这在别处的古建筑中,难得一见。
当然,最打眼别致的是“人本”一条路。进村,想象中走过当年的“竹桥”,见过老樟树,拜过锡福庙(“锡”与“赐”通假)。我们沿着青石板路,拐一个弯,也就走在了大大的“人”字路上。村口总门楼前有三口成“品”字形排列的古井,三井代指“为人”“求学”“经商”三事。古井用雕花石栏围成,外圆内方似铜钱状,分别建于康熙、乾隆、道光年间,与别处不同的是,井上设井龛,祭蛙神,祈求风调雨顺。这进村眼之所见,余氏祖先就告于后人,做人要讲人品。为了强调“品”的重要性,还将其写入族谱:“三井品立,亦先人心计也。农民睹之,知为人邪正,固有品级之分;士子睹之,知贫可守,而品不可坏也;商贾睹之,知当忠主任事,品德不谬也。”
关于品德,村中老人最爱给年轻人讲的,是文隆婆婆的传说。
文隆婆婆是竹桥村开基始祖余文隆的夫人。几百年前,当余文隆带着一家大小来到竹桥村定居时,家境并不富裕,可是文隆婆婆品行高洁,乐善好施。有一年,金溪县赶上了灾荒,家家户户都揭不开锅,文隆婆婆自家都吃不上饭,却杀了家里唯一的一只老母鸡,救活了一位即将饿死的路人。事情传开后,大家都被文隆婆婆的善举折服。
文隆婆婆的故事,虽然只是一个传说,却让我们体会到了竹桥村的余氏家族,对“人品”的重视。
在村中“中门楼”前后地面上,有两个用青石板铺成的大字,一个是“人”字,另一个是“本”字。这个中门楼,位于村子的正中,比其他三个门楼(“总门楼”“上门楼”和“下门楼”)要低一点,寓意做人要低调一点。此门楼上的“人”“本”二字,进门和出门有不同的解读,进为“本”,出为“平”,意为出入平安;低头为“人”,抬头是“天”,意为“天人合一”。而且这个“本”字也有多种解释,它可指本分、本心、根本,也可狭指“书本”,意指此村是做书本印刷生意的,是儒商。门楼旁有一个“惜字炉”,“惜字如金”,表达了对学问的敬重。
如若从空中俯瞰,整个村子的心脏部位,镶刻着凸显的“人本”两字,这是村庄规划者多么炽烈而真诚的用意。
人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最早出现于《管子》一书:“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人,就是指百姓,成就霸业的开始,要以百姓为根本;本治则国家稳固,本乱则国家危亡。也就是现今所倡导的,“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服务”,这是经商治国的根基。
余氏先人之所以把“人”“本”二字,铺在进出村口必经的中门楼前后,就是为了时刻告诫一代代竹桥人,商场如官场,经商如治国,无论从事什么行业,拥有多少财富,都要“以人为本”,要由表及里地读懂它,触眼,过脚,入心,嵌进每个人的潜意识,达到知行合一?。
目睹厚重的門楼,脚踏饱经风霜的青石板,倏忽间,一代代竹桥人携着“人本”之火迎风而来。
其中,最风流倜傥、儒雅大气的莫过于余钟祥。余钟祥的书商王国是竹桥人践行“人品”“人本”之理念创造出的一个传奇。他大名鸿恩,生于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卒于咸丰十年(1860年),是竹桥商史上最成功的商人。在清嘉庆和道光年间,他为“重品守本”的竹桥村增添了荣光,获三代诰封朝议大夫“四品衔”。
余钟祥,是余氏先祖搬到竹桥村后的第21代。据传,余钟祥小时候家里很穷,但他聪慧勤快,后来,被一个老板收留。老板怜爱他,送他去上学,他极其刻苦,小小年纪就写得一手好文章。老板招其为女婿。他耳濡目染,尽管学业有成,却没有走科举取士的道路,年仅弱冠,“持筹握算,不亚老成。数十年间,而囊槖遂充,富甲一乡。”
他本性纯良,目光长远。有一年,卖灯芯草的店生意惨淡,无法维持生计,草农苦不堪言。善良的他多方救济,收购了大批的灯芯草囤积起来。过了一两年,皇上祭祀打醮需要大量灯芯草点灯,余钟祥将仓库里的灯芯草销售一空,赚了一大笔钱。
运筹帷幄的经商天才余钟祥,不几年便和他的两个亲兄弟,江湖上并称为“余氏三杰”,在湖南创建了一条商业街,在浒湾镇书铺街创办了享誉大江南北的著名书坊—余大文堂刻书房,还在竹桥村建起了十家弄八家弄、镇川公祠、苍岚山房等。他的家宅“大夫第”,二楼号称“晒银楼”,可见他是何等的富贵荣华。
发家后的余钟祥时刻谨记“重品守本”的祖训,他经商有道,行事有方,不该赚的钱从来不赚,还经常做“赔本儿”的买卖。
余氏大祠内余钟祥的简介里,有这样一组事例:捐田600亩助湖南安乡深柳书院;道光十二年在荆门救灾葬死人;道光十五年在金溪运米赈灾;咸丰七年,捐金万两助军饷……
余钟祥处处以善为本。当地官府为了表彰他乐善好施的行为,特赐了一块“为善最乐”的匾额以示奖励。只可惜,这块见证了余钟祥践行竹桥祖训的匾额已经不复存在,只在余家的宗谱中留下了记载。
余钟祥以善为本做人、以人为本经商的理念??,深受离竹桥不远的陆坊心学的影响。
我们经过三个门楼,穿过古老的巷道,一路逶迤前行,可见两排整齐排列的清代民居,一排八家连为一体,一排十家连为一体,这便是“八家弄”和“十家弄”。进入“八家弄”“十家弄”,人一下子就会被深巷的素朴幽静感染,变得安静下来。
这两个特别的弄堂,是余钟祥和两个弟弟为自己的孩子们修建的,三兄弟共有十个儿子、八个孙子。放眼望去,弄堂幽深,山墙高耸,极具特色。有趣的是,每个弄堂设有总门、巷门、大门和侧门,侧门相通,家家可相互往来。总门一关,恰如一家;总门打开,则成八家、十家。寓意团结协作、孝悌仁爱。
这是陆坊累世义居的一个小翻版,其建筑语言与陆坊注重孝义、十世同堂二百年不分家不分灶大同小异。陆坊有一座显耀的宗族门楼—义里门楼,是以“孝”治家的典型,受到皇帝下诏旌表。
陆坊上源曾是余家先祖的居住地。陆坊村是南宋著名的思想家陆九渊(象山先生)的故里。金溪是心学圣地,陆九渊是心学的开山鼻祖。象山心学又叫“本心之学”,其核心是“发明本心,堂堂做人”,主张“心即理”“尊德性”“大做一个人”“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这些与竹桥人本路、重人品如出一辙。竹桥村里的“人”字,相连的两口水塘,也有“堂堂(塘塘)做人”之寓意。
从小饱读诗书的学霸余钟祥,是在心学的滋养下成长丰盈的,且知中有行,修身立德,把“人品”和“人本”推广扩充到人、事、物之中。其实不管是“人品”还是“人本”,归根到底都是利他,就是一个字 “爱”。人的一生走遍千山万水,攫取功名利禄,本质上都是为了收割爱,获得尊重。上善若水、有能力多利他的“爱”,是道德的主旨,是得到他人尊重、獲取自我确认的最佳途径。
爱,是人最终的目标和修为;去爱,去活成“爱”本身,才能达到生命最高能量状态,拥有施爱的能力,体验到幸福,实现自我完整,受人敬仰,让己自豪。
余钟祥爱众生,爱族人,爱孩子。他非常重视教育,且不分男女。村东的镇川公祠,是他感恩先祖用来延师教子之所,建于咸丰初年,历时八年才完工,耗资数万,规模宏大。公祠的两侧有小门,左边是“植桂”门,男孩子在这里学习;右边是“培兰”门,女孩子坐这里读书。“植桂”“培兰”是他希望可以培植出兰桂流芳式的人物。因为此祠学习氛围浓厚,抗日时期,金溪一中曾选择这里作为临时学校。
公祠门楣上嵌了一个长方形的石匾,上面刻了两个遒劲有力的行楷字“对云”,“对云”寓意“对我生青云”,期望家族培育人才,青云直上。上下落款为“乾隆丁丑年”“曹秀先书”两行行楷小字,并有篆刻图章两枚。曹秀先,可不是一般人物,他是《四库全书》的总裁,江西新建人,乾隆年间礼部尚书。传说为了“对”字那一勾,就花了五十两白银。这块匾是建祠的时候,余钟祥兄弟向朝廷高官曹秀先求取的。
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产物,为人处世之风范必然体现出社会和文化的属性。竹桥能出这么个雄奇的人物,与他的家族和他所居处的竹桥人文环境是分不开的。
竹桥余氏一直有自己的独特家风。始祖,为五代十国时南唐吏部尚书余褐,授银青光禄大夫,南唐时三品,居福建邵武。竹桥的下门楼“光禄世家”为纪念他所建。褐生子三,长子克忠公任昭武校尉,五代后奉命镇守抚州之临川上幕镇,即今金溪。克忠公乐火源山水之胜,遂卜居,这是余氏在金溪的大宗祖。余褐次子和幼子,皆居闽。克忠公在火源传五代迁到陆坊上源,至十三代余文隆迁至月塘,即今之竹桥。
把竹桥余氏的家谱说得这么清楚,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讲究聚族而居、血脉之亲、长幼尊卑,相友相助相扶持,定家法,立族规。余氏从迁到竹桥始,就带着祖上的荣光与为人处世的准则,有规划地筹建竹桥村。
村庄选址非常慎重,远案崇麓岭,近案黄婆岗,远近前山,皆如笔架,村前一溪如带,良田万顷,是一块人盛文昌的好地。有诗赞曰:
山环水抱画图中,托地开基论祖功。
百亩桑麻千亩稻,万家烟火一家风。
须知守旧存忠厚,亦能维新说异同。
世代衣冠常簇簇,云天极目仰文隆。
再回到前面所提的四个门楼,便可看出整个竹桥村构建上的大格局,其建筑语言清晰明朗,层层递进。总门楼前的“人品”为引领,中门楼前的“人本”为基础,上门楼的“谏草传芳”为传扬。“谏草传芳”,纪念的是宋代进士余昌言,他敢于向皇帝直言写谏书,坚守高尚的情操。下门楼为铭记始祖。这样一重又一重,余氏先祖谆谆嘱咐:唯有人品引领,以人为本,坚持操守,方能流芳后世,光宗耀祖。直到“对云”题额的出现,竹桥村的光耀在余钟祥手上达到了顶峰。
那么余钟祥是怎样向礼部尚书曹秀先求取笔墨的呢?是否因为当时修撰《四库全书》需要大量雕版印刷,他才有机会与之会面?
我的回答趋向肯定。因为清代礼部尚书,主管朝廷中的礼仪、祭祀、学校、科举和外事活动,相当于现在的中央宣传部部长兼外交、教育、文化部长。一句话,作为礼部尚书必与书籍打交道。
因此,这又得从余大文堂说起。
江西有句谚语:“金溪人贾书,临川人贾笔,清江人贾药,饶州人贾瓷。”抚州有句民谚:“临川才子金溪书。”“金溪书”指的就是金溪浒湾的雕版印书。金溪不仅是江右商帮—书商的发源地,而且也是中国明清雕版印书四大基地之一。在离竹桥村不远的浒湾古镇,至今仍保存前后书铺街,其中最著名的书肆叫大文堂,因为它的主人是竹桥余氏,因而又被称为“余大文堂”。
“余大文堂”书铺的鼎盛,必有优秀的文化基因和持续创新发展的特质,它历经一代代竹桥人的辛勤耕耘、不懈努力。
竹桥人不仅耕读传家,诗书继美,而且儒商并重,儒而好賈,素有经商、重商之传统。其族谱曰:“吾邑多山少田,人生十五后服贾四方,远者万里,近亦千里。”
金溪县地处临川文化圈内,文人学者众多,有着经商头脑、思想比较超前的余氏先祖便抓住商机,做起了印刷和贩卖书籍的生意。他们?吃苦耐劳,不惧挑战,在岁月的流转中创造了许多亦儒亦商的传奇。
余大文堂的开创者余步云,便是其中之一。余步云生于康熙十五年,逝于乾隆二十年。他最早在湖广黄梅县做图书生意,而浒湾濒抚河,是当时图书交易中心和运输码头。竹桥,在这种大背景下,成了雕版运输的一个重要基地。余步云紧抓商机,在浒湾创办了大文堂。他有四个儿子,都善于经商理财,特别是长子余仰峰,极有才干,恢扩祖业。
余仰峰高瞻远瞩,立足市场,回到竹桥,开始走农业耕作与雕版印书并重的路子,用农业收入补贴图书事业。获得第一桶金后,他摆脱了土地的束缚,“以刻书鬻书为业”,专门从事书业经营。
余仰峰书局的产品,都经销到哪里了呢?
卖到了京城竹桥同族好友余希龄处。
余希龄,是余镇川的侄子。竹桥族谱有记载:“余德昭,亦名有容,淹博古籍,长于谈论。德昭子希龄,雍正三年生,乾隆五十七年卒。列书肆于京城,收罗古籍,兼综理金溪会试馆事。” 乾隆年间,余希龄就把金溪书卖到了北京。他不仅是竹桥人的骄傲,也是金溪人的骄傲。
金溪文化研究者苏群辉在《雕版印刷与竹桥》讲座中详细谈道:
1956年,著名文史专家郑振铎在厦门大学讲授《中国文学史研究》时,指出:“北京、汉口、福建四堡、江西浒湾为清代四大刻书基地。”
据现有资料显示,金溪雕版印书最早可追溯到元代至元三年,也就是1337年,当时金溪人危素—元末明初的史学家、文学家,还未入仕做官,在自家危氏家塾刻印了《云林集》诗稿,主要是赠送师友,用来交游。入明之后,出现一些官刻,比如永乐十九年《金溪县志》。到明代中后期,金溪便出现了大量的商业性书坊,有的还有自己的堂号。其中金溪人周氏、唐氏在南京开办的印书作坊,影响很大。因为浒湾濒临抚河,便于运输,所以金溪书坊逐渐向浒湾集中。
入清之后,当时福建建阳书业,受到清军打击,一蹶不振,书坊倒闭,工匠外逃。金溪与建阳相距不远,两地有盐路往来。精明的金溪商人知道动乱之后,必定大兴文化,于是他们抢抓机遇,大批收购建阳书版,搜罗工匠,带回浒湾,一时间金溪书坊剧增。康熙三十七年,也就是1698年,著名学者查慎行到建阳访书,发现建阳的书版都被江西书商买走,于是他写下这样的诗句:
江西估客建阳来,不载兰花与药材。
妆点溪山真不俗,麻沙村里贩书回。
后来一批落第士子、文人学者、休闲官员也参与其中,文商结合,浒湾书业走向鼎盛。清康乾之后直到民国初年,两百多年的时间里,浒湾书坊林立,形成前后两条书铺街,刻字工匠1000多人,除本地外,较多是湖北、福建来的,还有女性工匠。
当时,凡经史子集类书都能在浒湾刻板刊行。浒湾刻印的“金溪书”,又被称为“赣版”“江西版”。印书业成为金溪一大产业,很多金溪人参与其中,成为书业的中坚力量。经过书商运作,不仅北京、南京、苏杭等繁华城市,而且湖湘、荆楚、川滇、黔桂等僻壤山乡,也能看到“金溪书”的身影。“临川才子金溪书”这个民谚,就这样随着金溪书的脚步而传遍全国。
毛静先生在2017年出版的《浒湾版刻绣像精粹》一书中写道:
从明末、清代到民国近400年的时间里,浒湾先后有90多家书坊从事雕版印刷与发行,经营的图书种类在5000种以上,其中两仪堂、三让堂、善成堂、文盛堂、大文堂、敦仁堂、红杏山房、渔古山房、旧学山房,都是当时饮誉业界的著名书坊。
而大文堂一直在竹桥刻印,传到余钟祥时,他与弟弟余冥祥、余致祥,将书业发扬光大。其弟余致祥“与伯仲同心同德,专致肆业,而业愈丰。”三兄弟用积累的资本,在浒湾后书铺街又盘下一栋大宅子,在以前的基础上扩建了大文堂。由于大文堂资金周转充足,规模宏大,老板为人谦和有德性,很多其他书坊的刻字工匠、编辑都跳槽过来。后来,他们还将大文堂推向全国,在南京开了分店,叫金东书寓,在北京也开了一个分店,叫嘉会试馆,使余大文堂成为清代刻印的著名品牌、江西最大的印书堂号,一度达到鼎盛。
余大文堂从1693年(康熙三十二年)至1942年,经过了余步云到余仰峰到余钟祥整整7代人,书店扩展到湖北、湖南、北京、南京等20多个省市,祖孙相继,誉享华夏,风行250年,这是一个何等荣耀的家族,这在中国文化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在竹桥,我们可见两处古雕版印刷的作坊遗址。走进作坊,徜徉其间,联想起陆坊村,现存印族谱的一块块雕版方形刻字,铺满房间,洋洋大观,整整齐齐,深为震撼。
一处是养正山房。在青石街巷的入口处,门口石匾上刻有“养正山房”四字。“养正”,源于《易经》:“蒙以养正,圣功也。”养正,是指涵养正道,培养其端正的心性及行为,是“人品”“人本”的主要部分。养正山房,最初是幼儿发蒙读书之所,后变成了刻印古籍的地方,是“余大文堂”在村里的大作坊。
另一处是苍岚山房。它是余钟祥家的私塾。位于十家弄上首,大门上石匾为“苍岚山房”四个苍劲大字。苍岚山房,白色雾气中的书室,极富诗意。苍岚山房兼有书院与雕版作坊的功能。左为书院,右为居室,居室用石圆柱建为两层,下层是雕版作坊,上层为“晒书楼”。想象中,阳光照射在阁楼上摊开的书籍中,浓郁的墨香弥漫,功成名就的余钟祥惬意地坐在自家的书院里品茗赏花,这是多少文人雅士向往的美好画面。
竹桥人积极投身于雕版印书,造就了“余大文堂”这个当时全国著名的文化品牌。以余钟祥为主的金溪书商也成为中国古代六大商帮之一—“江右商帮”的一个重要分支。
竹桥村,被称为“金溪书”的发祥地和主要承印地,是古代农商儒并重的人文历史标本,回音长久持续。它就像一本扉页上写着“人本”的巨著,散发出阵阵墨香,记录着余氏的辉煌和文化的步履。
传统中有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余钟祥做到了立德、立功,竹桥村做到了立言。竹桥之魂,言以化之;竹桥之神,言以铸之。走进竹桥,也就走进了人本,走进了书香,走进了中国文化史。每个读书人都直接或间接地得过它的滋育,它在我们心中都应占据一定的位置。
而这,又可解读为“人本”心学创下的奇迹,是古建筑语言大树上结下的硕果,呈现了语言生生不息的磅礴力量。它从儒家博大的文化中来,又回馈于中华民族璀璨的文明之中。
思想至此,夕阳下回望扇形竹桥,霞光完美而柔和地涂抹在青砖灰瓦上,涂抹在远古而来的宁静祥和中,仿佛在说:
美,就在你自然的回眸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