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兆银
那天,我突然想起一件往事,顿时不由得感慨万千。
2008年末的一天,我上午到包頭南路上的小区看望独居的父亲。我们一起午餐,下午2点半告别,他跟着我走出门来,对我说:“我送送你。”
“不要送了,外面很冷。”我说。
“没关系,在家也没事。”他说。
我和父亲乘电梯下楼,走到楼外,一阵北风呼啸着扑面而来,我们都打了个哆嗦。我让父亲不要送了,他还是回答:“我要送你到公交车站。”
我连忙摇头,那要走一段路的,父亲还是说在家没事,就当你陪陪我吧。我们走了大约10分钟,来到934路公交站。等到公交车来,我说“再见”就跳上车,不料父亲紧跟着上车。我一愣,他忙解释说:“就算你陪陪我吧。”
“我乘到终点站大概要有20站,路太远了。”我说。
“越远越好啊。哦,我到终点站就回来,你再转车回家吧。”父亲说。
公交车开动了,父亲坐到我旁边,显得既开心又得意。他问起了我正在念大二的双胞胎儿子情况。我告诉他,要期末考试了,现在他们就在家复习呢。
他问孙子大学毕业后是否打算出国留学,我问他:“你希望他们出国吗?”
“孙子将来想留学,我是爷爷当然支持;可是,我实际上不希望他们出国,那样见面机会就很少了。”父亲说。
父亲说起我的一个哥哥和两个弟弟,他们到美国和加拿大留学和定居后,就难得见面了,连电话都很少。他说这些话时神情落寞,语调悲哀。
终于,公交车到达终点站。我告诉他不要下车,公交车会掉头原路返回。我和他挥手说再见,就跳下车,沿着西藏中路往南走,边走边寻找864公交车站。我寻到车站候车,没有看见公交车驶来,却看见父亲走了过来。
“咦,你怎么没有乘车回家啊?”我惊愕地问。
“回家也没事。”他站到我旁边,侧脸看着864公交车来路方向,“车子还没有来,你朝南走,就是陆家浜路,那儿乘43路一部车到家门口,很方便。”
我感到父亲再送我实在没有必要,就对他说:“你还是乘934路回家吧,跟着我走是反方向啊,你回去的路更远了。”
“我们一起走,就当你陪陪我吧。”他笑道。
我看他态度坚决,也就不再说什么了,我们一起朝前走。
我们走了蛮长的一段路,来到陆家浜路上43路车站,父亲却遗憾地说:“怎么抬抬脚就到了。”
我告诉父亲,这儿可以坐地铁8号线到黄兴公园站,回家就不远了。他说晓得了,等我上车他就回家。一会儿,43路公交车驶来了,我说“下个周末来看你”,就奔过去跳上车。我探头看看窗外父亲是否走了,不见了他,正感到奇怪,突然有人拍拍我的肩,回头一看,居然是父亲。
“我回去也是没事,送你回家,就当你陪陪我吧。”他恳求地笑着说。
我尽管感到父亲的举动没有必要,但还是有些感动。43路公交车沿着陆家浜路朝西行驶,驶上徐家汇路和肇嘉浜路,在大木桥路站停下,我们下车。我请他到我家吃晚饭,他开心地笑了。
我们穿过马路,路过9号线地铁站,他突然对我说“再见”,就一脚跨进9号线地铁站。我追上一步,对他说:“阿爸,你跟我回去啊。”
“孙子要考试,不打扰了!你有空过来。”他说完头也不回地一步步走下楼梯,走到楼梯下面,转过头来朝上看了看,看见我开心地笑了,挥了挥手,转身走进地铁站。
3年后,父亲去世,终年89岁。如今,十多年过去了,父亲和我阴阳两隔。父亲陪陪我,我陪陪父亲,我们互相陪陪,再也不可能了。当父母在的时候,我们往往并不珍惜和他们在一起的时光,而当我们懂得和父母在一起是无上幸福的时候,他们往往已经不在了。或许,只有遗憾,才会让人念念不忘;尽管念念不忘,仍然让人只有永远的遗憾。
(摘自2023年3月3日《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