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又翎
你总能从书店窥探到一片土地的文化形状,这也是我热爱逛书店的原因。两周前我去首尔参加了一年一度的首尔国际书展,也趁这个机会拜访了几家绘本书店,用抽样调查的方式了解了一下韩国的图画书出版和书店运营现状。有一些有趣的发现想和大家分享。
我探访的书店是一间完全依靠自己的特色在市场上生存的独立绘本书店。这间书店位于首尔金湖洞,叫海鸥绘本书房。
店主郑海心长时间以来都热爱着电影《海鸥食堂》,因为她在电影中的三位女性角色身上都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看着电影,她萌生了一个念头——“如果我开一家店,无论是什么店,我都要用‘海鸥这个名字。”这个名字寄托着她的希冀和决心:她渴望能够像电影中的主人公一样,经营一家虽然小但坚固的店铺。
最终,她的梦想成为了现实。拥有16年绘本阅读史的她经营了一间独立绘本书店——海鸥绘本书房。
海鸥绘本书房有两个特色:第一,它是一间面向成人的绘本书店,挑选的书不失笑容和意义,不仅仅是给孩子们,更是能感动成人的绘本;第二,它提供塔罗荐书活动,用塔罗牌解读读者的内心,用图画书抚慰读者的心灵。
我在海鸥绘本书房和店主郑海心进行了此次韩国行最有价值的讨论和沟通——韩国的独立绘本书店靠什么生存?
从微观角度来说,书店要存活就需要有人买书。据郑海心说,在首尔吃一顿饭大概要花费9000~12000韩元(50~65元人民币),而一本绘本的价格平均在15000~ 17000韩元(82~90元人民币)。所以买一本绘本的开销会比饱餐一顿还要高一些。那我就很好奇了,到底都是什么样的人在买绘本?
“来这里买书的人都是带着什么样的心情呢?”我问她,“他们是为了孩子而买呢,还是因为自己喜欢绘本而买呢?”她告诉我,当然是后者。“我们有一批热爱绘本的成年读者。虽然直至今日也有很多人觉得绘本只是小孩子读的东西。但近年来随着绘本的推广,以及白希那、苏西·李等韩国创作者在国际舞台上获得赞誉,已经有越来越多人了解到绘本的魅力,为自己而买书,为自己而读。我们书店就是靠着这样的成年读者生存的。”
她说的话和我在韩国几天里感受到的绘本市场现状是相符的:绘本在韩国已经逐渐成为像游戏、动漫、网文一样的一种特定精神消费品或者说亚文化。从一个细节就可以看出来,那就是他们很少从教育或是能力培养等功利性的角度进行绘本的宣传和营销。我花了两天的时间在首尔书展看遍了所有的绘本摊位,几乎看不到任何儿童向、教育向的宣传文字。
每当我拿起一本书,听到最多的介绍总是“作家在这本书里想要传达的是……的感情/信息”“画家受到了……风格的影响创作出了这本书”“这本书讲的是……的故事”。出版社“上价值”、玩情怀、彰显艺术性,却唯独不告诉你,读这本绘本有什么用。如果非要说出个用处,那就是读着喜欢、读着开心。
读书本来就是少数人的事。比起跨出同温层,去迎合圈外人,不如将目标放在扩大同温层,把更多的人拉进这个圈子里来。
从宏观层面上来说,独立书店的存活也仰赖于韩国的图书定价制。
这次去韩国,我一共买了八本绘本。五本是在首尔国际书展上以9折的价格购入的,共花费67500韩元(377元人民币)。三本是在首尔的独立绘本书店以原价(定价)购入的,共花费42000韩元(235元人民币)。平均算下来,一本绘本的价格大约是76.5元人民币。
看到这里,或许你和我有一样的感受:一,韓国绘本不便宜;二,韩国买书折扣力度很小。而这两点,其实都和韩国的图书定价制脱不了干系。
图书定价制不是韩国独有的。虽然具体规定不同,但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在实行。这个制度的基本前提是承认图书作为一种文化产品,具有社会和文化价值。与其他依赖于市场竞争和供需关系进行定价的可交易货物不同,图书因涉及知识产权和内容的特殊性,它的定价也需受到政府和行业的规范。
郑海心告诉我,韩国的图书定价制规定,出版物必须以定价销售。法律允许的折扣范围是10%的直接折扣(降价)和5%的间接折扣(折价券或礼券等)。也就是说,出版物的合法折扣最低只能打到8.5折。如果一本书的定价是15000韩元(82元人民币),那么不论是在线上还是线下、大型连锁书店还是独立书店,它最低的合法售卖价格就是15000×0.85=12750韩元(70元人民币),雷打不动。违反规定者将面临300~500万韩元的罚款(注:出版一年后可重新定价)。
“90年代末期,网络书店进入市场后,韩国也打过价格战。也就是那个时期,书店倒闭得很厉害,”郑海心说,“所以大家花了很多的时间去斗争、去争取图书定价制,希望能维持市场秩序。”
“也是大概在七年前,独立绘本书店才开始慢慢多起来的。图书定价制为我们这样的小型书店(图书经销商)创造了盈利的空间,这样面对大型书店才能生存下来。”
而在图书定价制的基础上,大部分出版商和独立书店店主的主张则更为激烈。“给不给10%的折扣是书店的自由,”郑海心说,“但是我们还是希望能尽量按照定价进行贩售。”现在回头看,我在独立书店买的书确实都是原价购买,只有在书展才会有特别的9折优惠。
她给我画了一张图,描述了一本书从出版到触达消费者的过程,以及中间的盈利规律。根据她的描述,在消费者原价购买图书的情况下,出版社、中盘商/经销商、书店三方都能够保持一定程度的盈利,是一个相对健康和完善的出版生态。
跟郑海心聊到最后,我发现很多困境其实不以地理为界限,是共通的。韩国的出版生态依然有许多问题存在,也有很多尚待开垦探索的可能性,但只有通过聚焦他们做得好的地方才能让我们更好地思考自身的处境。我相信这些思考永远有力量,也有意义。
(源自“做书”,有删节)
责编:潘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