郦千明
一代出版界巨擘夏瑞芳,终究敌不过邪恶的子弹,成为民国初年被暗杀的牺牲者。尽管凶手被当场捉住,但幕后主使者始终未能查获,这令他的死成了不解之谜,留下一桩“历史悬案”……
夏瑞芳(1871—1914),字粹芳,生于江苏省青浦县(今上海市青浦区)一个贫寒的家庭。父亲在上海董家渡摆摊为生,母亲在一美国牧师家做佣工。夏瑞芳早年毕业于教会办的清心书院,后来进入文汇报馆学习英文排字,又到字林报馆、捷报馆做工。1897年,颇具经营才干的他和鲍咸昌等人集资创办商务印书馆,担任总理(即总经理)。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创业,商務印书馆营业兴旺、蒸蒸日上,除在上海的印刷所、编译所、发行所外,还在全国各地设立了二十一个分馆、四个支馆和一个支店,资本达二百万元,员工七百多人。正当事业如日中天时,夏瑞芳却不幸在光天化日之下被人枪杀。
1914年1月10日晚6点多,天气异常寒冷,上海英租界河南路(旧名棋盘街)一带华灯初上,路人大多裹着厚厚的棉衣,在寒风中行色匆匆。商务印书馆发行所里,辛勤劳作一天的员工们陆陆续续下班回家,整幢大楼变得格外安静。此时,四十三岁的商务创始人、总理夏瑞芳和往常一样,手提公文包,准备回家。当他离开二楼办公室门口时,恰好碰到馆里另一位元老张元济,两人打过招呼,一起走下楼梯。行至半途,张元济忽然想起有包应带回家批阅的公文,便和夏瑞芳说了声“再见”,返身上楼去取。于是,夏瑞芳独自走出发行所大门。
这时,早已等候在门口的马车夫胡友庆快步迎上前来,接过主人手中的公文包,两人一前一后走向停在不远处的马车。胡友庆打开车门,熟练地将公文包放在座椅旁边,转身去驾马车。夏瑞芳握住车门,正想跨进门去,突然从旁边蹿出一名三十多岁的黑衣男子,举起手枪向其连开两枪,其中一枪击中了夏的胸部。夏感到胸口一阵疾痛,鲜血喷涌而出,急忙用左手护住前胸,踉踉跄跄地挣扎着往回走,准备退回到发行所躲避,可没走几步,便跌倒在门口台阶上。胡友庆听到“啪啪”两声巨响,以为马车橡皮轮胎爆炸,待转过身来,却看到主人正一手护胸,一手指向后面,嘴里不停地喊“啊唷,啊唷”。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黑衣枪手正沿着马路往南边狂奔。胡友庆顿时明白遇到了刺客,来不及扶起主人,立刻向男子逃跑方向追去,一边追一边大喊“捉拿刺客,捉拿刺客”!
听到枪声,发行所职员黄秉心等人出门察看情况,竟发现总理倒在血泊之中,大吃一惊,立即上前询问缘故,但夏瑞芳此时已不能开口。众人急忙把他扶进大门,并派人向巡捕房报告。很快巡捕赶到现场,用汽车将夏瑞芳送往山东路仁济医院救治。
与此同时,枪手正沿着河南路向南逃窜,胡友庆在后面紧追不舍。路人纷纷往街边躲避,两人一前一后,相距约二丈左右。一会儿,枪手回身朝后面连续开枪,一颗子弹从胡友庆耳边擦过,他感到一阵疾痛。跑至泗泾路口,枪手跳上路边的一辆黄包车,随手扔掉手枪,命车夫快跑。胡友庆紧追几步,用力将黄包车拖住。枪手见状不妙,企图下车逃走。这时两名巡捕赶到,一人从后面将枪手拦腰抱住,一人上前拉人。胡友庆乘机拾起男子丢掉的手枪,也上去帮助巡捕抓人。另一名巡捕见胡友庆手里拿着枪,以为是枪手的同党,转身就去抢夺手枪,不料误扣扳机,竟击中行人贺阿毛的脚踝。贺被旁人急送医院治疗,后来据说没有生命危险。不久,又有两名西捕赶到现场,众人押着枪手和胡友庆前往巡捕房,经过商务印书馆发行所门口,员工指认胡友庆是总理夏瑞芳的马夫,巡捕声明应同去捕房调查核实后再处置,拒绝当场放人。
夏瑞芳被送入医院后,经医生仔细检查,心脏一侧被子弹击中,血流不止。医生、护士全力施救,无奈伤势过重,伤者不久便气绝身亡。
夏瑞芳去世后第四天,商务印书馆同仁全体休业一天,参加在宝山路夏宅举行的出殡仪式。那天,宝山路一带素车白马,来宾云集,仅迎送灵柩的马车就有百余辆。公共租界总巡捕房特派中西探捕沿途护送,直至暂厝地延绪山庄。
1914年5月9日,商务印书馆借静安寺路(今上海市南京西路)味莼园举行夏瑞芳追悼大会,到场中外宾客达一千多人。政学商界不少头面人物赠送了花圈、祭轴、挽联和诔文,其中国学大师章太炎所赠挽联曰:“寻窃有殊功,不使精神随物祸;捐躯付公论,独留肝胆照人寰。”书馆董事、前清遗老郑孝胥主持追悼仪式,另一位董事、民国前司法总长伍廷芳致悼词。在悼文中,伍廷芳盛赞夏瑞芳筚路蓝缕,潜心创办民族企业;又热心公益,资助孤儿、建设乡校等;号召同仁永远纪念这位有抱负的民族企业家。
蔡元培专门为夏瑞芳立传,文中说:“君信仰基督教,内行甚修,接人甚和易,宜若可以尽其天年,而卒被暗杀,傥所谓天道无知者邪?然君虽殁,而君所创设之事业,方兴未艾,其及于教育之影响,则辗转流布而不能穷其所届,虽谓君永永不死可也。”
最初,董事会决定为夏瑞芳塑造一尊铜像,以便后人追思纪念,但被夏氏遗孀鲍翠玉婉辞拒绝。她劝董事会诸君说,丈夫生前一心从事建立学校、幼儿园和孤儿院,希望所有儿童都能吃饱饭、上学堂,不如省下这笔开支,用于上述公益事业。经董事会和亲友反复协商,最后决定在夏瑞芳老家青浦县建一所学校来纪念他,校名定为“夏氏小学”。
夏瑞芳被刺的消息传开,引起社会各界尤其是文化界的震动,上海中西报纸连篇累牍刊登相关报道。沪上最大报纸《申报》在次日“本埠新闻”版头条的大标题为“棋盘街又出暗杀案”,旁边还接连配发三个小标题:“商务书馆经理被害”“小马夫拼命穷追”“巡捕抱住行凶人”。社会各界纷纷要求租界当局尽快查清案件,将凶手绳之以法。
夏瑞芳
公共租界会审公廨接到报案后,不敢怠慢,派员连夜审讯人犯。据凶手供称,其名叫王庆瑞,略懂武术,没有固定职业,不久前应居住杨树浦的周缉云要求,行刺商务印书馆总理夏瑞芳,周许诺事成之后支付其一笔巨款。最近二十多天,王庆瑞曾数次化装潜入商务印书馆发行所,熟悉周围地形。事发当晚,他身穿青布长衫,打扮成文人模样,又大摇大摆地进入发行所,还去二楼夏瑞芳办公室门口观察一番,然后下楼等候在大门外。公堂讯毕,立刻派巡捕至杨树浦捉拿周缉云,结果只抓到周父周静安,并在周家抄获道契、信函等涉案物品。
过了一段时间,周緝云始终没有归案,捕房也没有发现新的证据,会审公廨不得不允许周静安保释,王庆瑞暂押于捕房监狱。王自知罪孽深重,必将处以极刑,在狱中异常凶横,不仅经常欺侮同牢犯人,还向狱警强索食物。于是,捕房将他转押于另一座监狱。
马车夫胡友庆经审讯无罪释放,且租界工部局认为其在主人遇到危险时,能奋不顾身,拼命追赶凶手,最终协助巡捕将凶手抓住,勇气可嘉,特决定奖励大洋二百五十元。商务印书馆同仁也以胡忠勇可嘉,应该从优奖赏,决定每月付给胡友庆大洋六十元,终身享有此权利,并等他伤愈后,另行安排工作,不再做马夫,以免遭他人报复。
此后,夏案迟迟没有进展,幕后凶手一直逍遥法外,租界会审公廨决定将刺客王庆瑞解赴上海镇守使署,按律处以死刑。至此,案件草草了结。
夏瑞芳之死,同时代的人一般认为与当时上海革命党人陈其美有关。郑孝胥在事发当天的日记中写道:“至宝山路梦旦新宅,甫坐进食,有走报者曰:‘夏瑞芳于发行所登车时,被人暗击中二枪,已入仁济医院。梦旦、拔可先行,余亦继至,知夏已殁,获凶手一人。此即党人复闸北搜扣军火之仇也。”死者好友、沪上藏书家刘承干也在第二天的日记中说:“昨夜夏粹芳为人轰击而毙……今日仲可来,述及三日前有党人某来函,谓夏因闸北事,该徒大有欲得甘心之势,将派人与交涉,犹疑恫吓之言,不谓竟事暗杀也。惨哉狠哉。闻此事乃革贼陈其美等所为。”刘承干虽是听说,却说得更明白,矛头直指原沪军都督陈其美。
原来,事发前一年,陈其美、蒋介石等率兵攻打北洋军阀袁世凯部队据守的南市制造局失利,经费极其匮乏,到处筹措军饷。当陈的部下向商务印书馆募款时,因款项过大,夏瑞芳没有答应。陈的部下便在商务印书馆附近的闸北宝山路口摆了一尊大炮,说是打军阀袁世凯部,实际上是要挟商务印书馆。夏瑞芳见来者不善,急忙联络当地士绅向英租界当局呈文,请求由租界当局出面,反对陈其美部在租界附近构筑炮兵阵地。工部局接受商民请求,果然派出英籍总巡捕率领大批武装人员进驻闸北,陈其美的反袁军遇到租界巡警,只能默默退出。夏瑞芳由此得罪陈其美及其部属,难免遭对方忌恨。
夏瑞芳血案发生后,人们自然联想到大炮事件,推测夏瑞芳为陈其美的人报复所杀。据说,居住泥城外孟纳拉路(今上海市延安东路)二十五号洋房的丁汝霖也在那份呈文上签过字,夏案发生后,丁曾收到好几封匿名信,全是恐吓之词。丁氏很紧张,要求租界总巡捕房派员保护其安全。捕房果然派员二十四小时跟随他的左右,又加派两名暗差在其住宅周围巡察,防备歹徒袭击。
在商务印书馆举行的夏瑞芳葬礼
1914年1月11日,《申报》报道了夏瑞芳枪杀案消息
不过,也有人认为夏瑞芳是因为同业竞争而被对手雇凶枪杀的,商务印书馆董事张元济便持这一观点。夏瑞芳遇害一个多月后,即1914年2月19日,张元济在写给蔡元培的一封信中说:“夏粹芳于一月十日被凶人在本店门首狙击,当即殒命。凶手被获,审系出资雇来。说者谓原因在于闸北一役。以私见揣之,未必尽确,大约主因皆由于同行嫉妒,未知卓见以为然否?”当然,张元济的“同行嫉妒”说也仅仅是一种推测,缺乏真凭实据,且语焉不详。从当时租界司法机关掌握的情况来看,并无证据能够证明其他出版机构与夏案有关……
报纸上还有一种说法,即商务印书馆收回日股,消息公布日总理被刺,恐与日方有关联。商务印书馆早期和日本金港堂出版会社合资,借鉴日本的先进经营策略和印刷技术,迅速发展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出版企业。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主动,商务印书馆领导层决定收回企业内部的日本股份。从1913年夏开始,和日方进行谈判。其间,日方态度强硬,多次提出无理要求,否则拒绝售股。经过数轮艰难较量,终于在次年1月6日正式签订收回日股的协议。夏瑞芳被刺那天,《申报》刊登商务印书馆广告,宣布“公司为完全由国人集资营业之公司,已将外国人股份全数购回”。有人怀疑日本人因不得不退出日股而怨恨夏瑞芳,继而实施报复。不过,这种说法与张元济等人的怀疑相似,结果也是不了了之。
值得一提的是,夏瑞芳虽然命遭不测,英年早逝,他的一子八女后来均接受良好的教育,个个事业有成。孙女夏连荫中学毕业后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精通英语和法语。20世纪中叶,她在美国从事口述历史研究工作,采访过很多国民党风云人物。据说有一次,她去访问涉嫌枪杀其祖父的幕后主使陈其美的侄子陈立夫,谈及这一尘封数十年的历史悬案时,陈立夫显得十分尴尬,只好顾左右而言他,始终没有正面回答此敏感问题。
编辑:黄灵 yeshzhwu@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