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爱荣
智力障碍学生的自控能力及认知能力偏弱,在对他们进行良好饮食习惯培养时,教师需要保持耐心,需要讲究策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具体策略如下。
一、调整心态,树立持续教育信念
良好教育效果的取得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经过漫长的等待,特别是对智力障碍学生的教育,智力障碍学生学习速度慢,记忆力弱,学习知识后很快就会遗忘,需要教师多次反复教授同一知识。此时,教师需进行积极的自我心理疏导:智力障碍学生学得慢是很正常的,教师要坚信“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继续投入到智力障碍学生的教育工作中,直至达成该知识点的教学目标为止。比如,智力障碍学生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过程中,有些学生在吃米饭时经常吃的到处都是米粒,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先用勺子舀起少量米饭,再慢慢放入嘴里,防止米粒掉落,之后再进行咀嚼。一次学不会,可以多次练习,对有进步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奖励,这样学生学起来就会更有劲。教师要调整心态,不要着急,要引导学生反复多次、多次反复的练习,终有一天学生会学会。
二、开展教学,呈现良好饮食方式
目标指导行动。只有让智力障碍学生了解了什么是良好的饮食习惯,怎样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才能在日常生活中逐渐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可以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采用合适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知道营养均衡的重要性,知道不挑食、不偏食、讲究卫生、吃饭不说话等都是良好的饮食习惯。由于智力障碍学生逆向思维弱,对他们进行教育时,应多采用正向教学,避免举反例。因为有的学生可能因为无法理解“不”的指令,而将教师所举的反例误认为是良好的饮食习惯。另外,还可以通过情境模拟的方式,来规范学生的饮食习惯,指出存在的问题并积极纠正,强化良好的饮食习惯。比如,在教室学习养成饭前先洗手的良好饮食习惯时,把教室装扮成餐厅,课桌为餐桌,讲台为洗手处,下发餐盘(方形纸片),塑料勺子。吃饭的第一步是先洗手,看大家在吃饭时有没有先去洗手。有的智力障碍学生去讲台洗手了,有的则拿着勺子准备“吃饭”。这时候,就可以表扬到讲台洗手的学生,再次强调吃饭前要先洗手。对于没有首先去讲台洗手的学生再次进行情境模拟,直至该类学生吃饭时的第一反应是先洗手为止,并给予鼓励和表扬,强化饭前先洗手这一良好的饮食习惯。
三、制订奖励措施,强化良好饮食习惯
行为习惯是人们通过长时间的重复练习形成的一种稳定自动化的行为方式,饮食习惯亦是如此。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采取一些辅助手段,如制订奖励措施,帮助智力障碍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在选择方法上,可采用积极性奖励,让智力障碍学生知道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并继续为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而努力,让学生逐渐认识到自己饮食习惯的重要性,消除不良饮食习惯,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比如,有的学生会一边说话一边进食,当发现学生吃饭说话时,一开始教师可以语言提醒,告诉他吃饭说话不文明。在学生改变一边吃饭一边说话的行为后,可以表扬学生,并将如小红花等物品作为奖品,以此激励学生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在进行奖励时,教师要掌握好表扬和奖励的度,具体如:什么情况下对学生进行赞扬,什么情况下对巧妙地指出不足,引导学生改正不良习惯,而后给出奖励等。此外,教师必须把握时机,当学生自觉改正不良习惯时,教师必须要及时给予赞赏和奖励。
四、家校合作,践行良好饮食习惯
“最完备的教育模式是:‘学校——家庭教育,学校和家庭是一对教育者。”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著作中写道。家校合作,可以让智力障碍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这一教育目的达成一致,可以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家校共育,关键在“共”。学校和家庭的配合程度,影响着智障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学校教育是主体,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最重要场所;家庭教育是基础,是对学校教育的必要补充。教师应当尽职尽责,担负起学生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责任,家校合作达到“1+1>2”的效果。关注学生的成长、关于教育目的的探讨、关乎成长经历的分享等,能在教师与家长之间架起一座心意相通的桥梁。学校里智力障碍学生学习如何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家长了解内容后,在家指导和监督学生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于不良的饮食习惯进行纠正,并及时反馈给教师,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帮助智力障碍学生早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智障学生良好饮食习惯的养成,不是组织几次简单的活动就可以实现和达成的。它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长期坚持,耐心地、百折不挠地、不厌其烦地幫助和等待,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运用多种教育方式,进行反复的科学强化训练,日积月累地进行教育辅导工作。而智力障碍学生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需要老师正确了解智力障碍学生,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形成家校教育合力,这样,智力障碍学生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会取得显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