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慧
班级文化理念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是班主任管理班级思想的集中体现,对整个班级活动起着重要的导向、引领的作用。独特的班级文化若能深深扎根于每个班级成员的脑海中,那么这个班级就能成为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的班集体。如何调动学生的力量,提升学生在班级建设中的参与度,师生共同打造班级特色文化是班级建设中的难点。
一、设计班级发展愿景
学校附近拥有丰富的竹资源,根据这一地域特点,融入本校竹文化,我和学生一起搜集竹的图片、诗词、歌曲和故事,给班级取名为“竹石班级”,赋予班级名独特的意义:这个名字是借用郑板桥《竹石》的诗名,“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竹子深深扎根在破裂的岩石中不畏艰辛、顽强坚韧,正如班上的学生们脚踏实地,夯实基础,扎根务实;“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面对磨难,竹子从容自信、坚韧不拔,正如班上的学生们面对困难自信乐观、迎难而上,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竹子成簇成长,个个相依,正如班上的学生团结有爱,相互鼓励,相互学习,相依共进。在对班名的理解上,我们共同挖掘出了班级的核心理念——“种子,扎根,历练,生长”。
接着,邀请家长和全班学生参与班徽、班级标识、班旗的设计,把他们的设计不署名张贴在教室后的黑板上,通过投票的方式推选出最佳人气设计。付诸心血、共同参与,学生对班级文化会更有认同感,更愿意接纳。班级理念自然更容易潜移默化深入人心,得到小主人翁们的拥护,整个班级更有凝聚力。
竹石班晉级榜张贴在教室后墙的左边,以“种子,扎根,历练,生长”为序,从学习、纪律、卫生、活动等各方面积分,进行晋级,最初等级为种子,在初步努力下,学会扎根,继续生长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迎难而上,勇敢面对升级为历练,最后成长为高耸青竹。每个学期,通过积分在学生的成长路上给予级别认定,并在名字后贴上对应的图案标志。在逐级进阶的过程中,给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让他们磨炼个性、完善自我。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通过这种模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一步发挥其潜能。
二、打造激励评价机制
对一些活动,学生往往心有余而动力不足,究其原因是缺乏激励机制这个助推器。可以在班级实行班干部轮流制,让每位学生都有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给每个班级岗位角色起个响亮有意思的名字,比如小小园艺师、图书管理员等。每周进行“班级小能手”“明星小团队”的评比活动,让学生在争优评先的氛围中,形成良性竞争,不断发展成长。
三、构建有机健康的班级生态系统
德国哲学家斯宾格勒认为:“真正的文化是具有内在的生命力的,它有机生长不断超越。”一个班级就是小小的社会,如何让班级在良性健康的生态系统中蓬勃发展呢?从学生的年龄特点来看,我认为丰富多彩的活动必不可少,多样化的活动会给整个班集体充入源源不断的能量,多彩的班级活动是打造学生的精神家园的最佳途径。
开展班级特色活动“生命在于运动”,推行班级特色活动“跳绳”,循序渐进,增加难度,如花样跳绳、双跳、集体长绳等,一方面能锻炼学生的身体、增强体质,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坚韧如竹的意志力、万众一心的团队精神。这样的活动设计和班级文化有机融合到一起,就像船上的舵手,始终保证了班级发展的正确方向。
班级文化是班级的精神内驱力,对于班集体的建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不妨从学生的兴趣、需求出发,提高班级文化意识,尝试建设富有个性的班级文化,打造学生心中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