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定勇
(贵州省畜禽遗传资源管理站,贵州贵阳 550001)
近年来,贵州立足资源禀赋、气候条件、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等,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1]。围绕做大做强茶叶、辣椒、食用菌、蔬菜、水果、中药材、生猪、生态家禽、牛羊、生态渔业、特色林业(竹、油茶、花椒、皂角等)、刺梨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以下简称“12个产业”),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目前,全省茶叶、刺梨种植面积、辣椒产销规模全国第一,李子、蓝莓2个水果单品,天麻、石斛、太子参、白及、薏仁5个中药材单品生产规模成功跻身全国第一[2],鲟鱼产量全国第二[3],红托竹荪产量领跑全国,贵州夏秋蔬菜成为全国南方重要的夏秋蔬菜生产大省。
调整优化省领导领衔、统筹指导、办公室调度三项机制,统筹推进12个产业发展。根据领导分工,调整12个产业的省领导领衔,明确推动重点项目建设、重大项目招商和重点企业培育领衔职责。专班负责组织推介活动、技术指导和督促调度。省委省政府分管领导定期召开会议,统筹调度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情况,部署重点工作,督促责任落实。省农业农村厅安排专门处室负责办公室日常工作,发挥统筹作用,当好参谋助手,抓好工作调度,汇聚资源要素,促进各产业协调发展。
将重大项目招商、重点项目建设和重点企业培育作为主抓手,着力推动全产业链发展。瞄准央企和民企500强等开展精准招商,目前,全国前30强食用菌企业中有11家在黔投资发展,全国前20强生猪企业中有16家落户贵州,联合集团、国药集团等一批中药材生产龙头企业入驻贵州。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建设用地、环保评审、设施配套等难题,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将12个产业的头部企业作为重点培育对象,据行业统计,目前75%以上的省级以上龙头企业、80%以上的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参与12个产业。
以打造全产业链为核心,着力推动规模化、标准化和品牌化,引领产业提质增效。引导各地坚持“一县一业”布局,推进适度规模种养。实施质量兴农战略,聚焦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创建和标准化生产(“三品一标”),推动标准制修订和全程标准化生产。实施品牌强农战略,聚焦绿色生态,认证绿色食品391个,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认定154个。举办茶博会、辣博会等展会和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短视频大赛等赛事,向全国推广“贵字号”农产品品牌。玉梦酸汤、镇宁蜂糖李、凤冈青工茶、安顺“黑牛妈妈”牛肉、麻江“麻小莓”5个农业品牌入选“2021中国农产品百强标志性品牌”。
加大向上争取,用好基金扶持,创新金融支农,多渠道保障投入。2021年、2022年,向农业农村部争取到朝天椒、肉牛、食用菌、油菜、蔬菜5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和18个农业产业强镇项目,中央资金5.54亿元。农业现代化产业基金将12个产业作为投放的重点领域,2021年12个产业的57个项目获30.87亿元基金支持。设立“农产品加工原料贷”,继续实施“黔菌贷”“贵椒贷”“贵禽贷”“黔猪贷”等,创新“六方合作”肉牛金融信贷模式,推进金融机构信贷支持。
一些县未严格落实省委省政府“集中力量大抓主导产业”的部署要求,虽然制定了“一主两辅”产业目录,但主导产业体量小或与其他产业差距不大,个别县甚至提出发展多个主导产业,与深耕主导产业的要求不相符,导致生产性服务业难以系统配套,产加销体系难以统筹布局,品牌难以聚焦,影响整体竞争力提升。
部分县没有聚焦主导产业统筹布局生产、加工和流通,尚未形成基地在村、加工在镇、增收在户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存在产品附加值不高、供应链不健全等短板。如,特色产业集约发展的重点乡镇和物流节点,分等分级、冷藏保鲜、烘干包装等初加工设施布局不到位,精深加工水平不高,全省2021年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仅为55.8%,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4点8个百分点。
贵州省级以上龙头企业数量在全国排名第一,国家级龙头企业排名第21位,年销售收入超过50亿元的没有,超过10亿元、1亿元的分别仅有14家、131家。12个产业拟重点培育的企业,不同程度存在规模产值小、研发能力低、市场竞争力弱等短板,需要持续培育、逐步提升。全省家庭农场明显少于周边省份,农民合作社普遍经营管理能力弱,效益不佳。
部分县招商还停留在拼资源、拼政策阶段。实施重大项目主要依靠国有平台公司,没有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市场化程度不高,造成部分项目管理困难和资产闲置,导致平台公司涉农项目转型困难。
坚持全链条谋划、多环节发力,提高12个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县级要发挥比较优势,聚焦“一主两辅”主导产业,编制“一县一业”产业规划,做大做强首位产业。围绕主导产业,建设初加工设施,发展精深加工,培育头部企业,扩大加工产能,提升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聚焦主导产业,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重组供应链,推动主体融合、业态融合和利益融合,打造集标准化生产、集约化加工、网络化营销于一体的特色产业集群。
结合发展实际,分类确定产业发展方向,推进产业规模化发展。在稳定茶叶、辣椒、蔬菜、生猪、家禽5个产业种养规模的同时,聚焦产地初加工、精深加工和新业态培育等短板,加大政策扶持,促进产业发展由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变。根据全国产业现状分析和贵州发展优势,进一步推动食用菌、中药材、水果、牛羊、渔业5个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继续争取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农业产业强镇项目,大力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打造政策集成、要素集聚、主体集中、服务集合的产业集聚区,推动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让农民成为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参与者、受益者。
大力实施质量兴农战略,推进“三品一标”提升行动,全力提升绿色优质农产品“硬核”竞争力。优化贵州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标准体系,加快修订一批生产全过程的地方标准,推动贵州省农业标准与粤港澳大湾区的衔接。以标准化建设为重点,开展产业园、养殖场示范创建。大力宣传、执行农兽药残留等食品安全标准,推动生产标准简易化、图表化,确保生产主体识标、懂标、用标。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追溯体系和执法体系,引导企业入驻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持之以恒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提高12个产业的市场化水平。实施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工程,强化政策扶持,加强服务指导,制定农业规模企业培育行动方案,打造一批标杆性龙头企业。聚焦潜力企业,加大前期辅导,培育一批上市公司。面向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面向国家百强企业、民营500强等重点企业,积极开展精准招商,吸引一批冷链物流等初加工、食品生产等精深加工、营养成分提取等综合利用方面的企业落户贵州。按照转为实体、整合重组和转让退出三个类别,“一企一策”有序推进国有涉农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深入推进农业产业项目排查整改。
深入实施品牌强农战略,挖掘农产品价值增长潜力,提升市场竞争力。编制全省农业品牌发展规划和目录,加快构建“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品牌体系。引导品牌主体参与全国性品牌价值评价。引进品牌专业机构开展咨询策划、营销推广,提升品牌管理能力。推进“贵州绿色农产品”整体品牌创建,集中打造一批“贵字号”区域公用品牌,推动重点品牌在各类媒介上投放宣传。继续办好茶博会、辣博会等重要展会活动。紧盯销地市场开展品牌营销,引导企业在省内外重点市场建立品牌销售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