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基层农机推广的现状与方向

2023-09-04 19:59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3年4期
关键词:补贴农机基层

张 炜

(靖江市生祠镇农业农村局,江苏靖江 214531)

0 引言

在乡村振兴战略、农业现代化战略持续推进的背景之下,我国农机产业正式迎来快速发展新时期,2020年农机行业实现了高达2533亿元的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率达到了2.8%,未来科技产业充足发展,必将为农机性能的完善、功能的优化带来更多助力。与这种态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基层农机推广成效一直有待提升,其中既有政策原因,也有服务原因,有必要进行探究改进。

1 新形势下基层农机推广现状及问题

1.1 推广人员素养不足

推广人员是从事农机化培训、服务的一线力量,其素养能力会直接影响农机推广实效,但从基层农机推广状况看,很多部门尚未将团队建设、人员培养放在关键位置,基层推广人员数量不足,单个岗位需要承担多项村级事务,工作负担较重,很难保障农机推广质量。同时,很多基层队伍内部也没有配套的培训提升机制和考核激励机制,很多农机技术兼职人员本身素养能力不强,对农机推广和服务业务知之甚少,部分地区农业产业升级调整,作物经济种类发生变更,对新型农机的需求缺口扩大,却没有配套的、具备专业知识的人才负责推广和服务,影响了农机推广效率。

1.2 缺乏资金支持

农机推广过程中对资金的依赖性是非常之大的,无论是购进农机,还是示范基地搭建、运行均需要资金的扶持。但从基层农机推广现状看,资金支持乏力的问题还普遍存在,很多农业经营单位为个体农机户,总的抗风险能力较差,更倾向于购进小型农业机具,对新型农机、大型农机的引进热情不高。从乡镇农机科研、示范单位运行状况看,机构本身对财政的依赖性较大,财政预算编制环节,通常将重点放在办公、人员经费上,留给推广科研的经费空间非常狭窄,导致公益性推广开展受挫。

1.3 服务项目单一

农机作为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产物,对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大有裨益,但其操作、使用技术具有一定复杂性,对驾驶应用人员的素养要求较高,因此基层机构在进行农机推广时,不仅要提供农机产品,更要完善配套服务。但从推广体系运行状况看,很多基层单位并未有配套服务,“只推广、少培训”的情况时有发生,农机使用者无法通过配套的服务接受专业知识,对农机本身的构造原理理解不到位,难以娴熟使用器械,遇到小故障后也不懂得如何排查解决,反而认为是农机质量不过关,导致了购买意愿下降。

1.4 配套政策不完善

政策体系是农机推广、补贴的依据,现阶段很多基层单位并未形成完善的政策条例,给推广补贴工作带来了一定阻碍。比如,农机购置补贴目录公布问题,部分地区的补贴名录公布较晚,留给经营者学习技术、熟悉机械的时间并不充裕,购买积极性很容易受到打击,且目录补贴范围也较为狭窄,主要包含联合收获机械、拖拉机等[1],可选的对象不多,与区域农业的结合度也并不紧密,有些区域以山地农业、水产农业为主,名录中提供的机械种类根本无法得到有效利用,农机推广和引进也就无从谈起。

1.5 监督管理不到位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农业现代化问题,从政策、制度层面给予了农机推广诸多支持,各地农机推广架构、组织愈发完善,推广事务也初见成效,但在农机购进和引进过程中,安全监管不到位的情况却仍旧存在着。推广部门本身没有单独执法权力,及时发现隐患问题也无法及时制止查处,无法为农户提供充足保障。这种监管缺失还进一步引发了套购、倒卖等问题,部分农户利用条例漏洞,违规骗取资金补贴,给市场监管带来了较大难度。

2 新形势下基层农机推广策略与方法

2.1 开展推广团队建设培训

农机推广团队在基层农机的普及、服务进程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实践中要积极把握该关键点,不断完善基层架构和团队建设体系,逐步搭建起县乡两级推广机构,为推广服务工作提供支撑保障。可以设置针对性更强的推广专员岗位,结合当地农业发展特色项目、主营项目等编制适配性较高的农机推广目录,形成配套的农机培训体系,通过理论传授、实战演练等方式提高团队素养。在人才引进过程中,也要积极完善准入机制,遴选具备基层服务经验的专业人才进入团队,使其投入到农机指导推广进程中,鼓励团队人员进入农机科研院校深造,通过周期性的培训学习,实现技能素养、理论素养上的双重提升,保障业务工作的顺利推进。最后还应健全内部培训考核机制,设立农机推广服务量化指标体系,保障推广专员积极性、能动性的提升。

2.2 加大推广资金投入力度

资金是基层推广机构正常运行的依托保障,也是农业经营者引进农机、使用农机的必要支撑,推广环节务必要给予充分关注,通过充足的资金支持为农机推广奠定坚实基础。地方财政首先要发挥作用,立足农业现代化建设战略,从预算编制入手留出必要的科研划拨空间,鼓励农机推广示范基地因地、因时制宜挖掘适配性更高的农机产品,为后续的推广、服务提供助力。同时,关注到财政压力过大的问题,发挥出市场调配机制作用,与金融信贷建立合作,提供一定额度的财政贴息,构建起抗风险能力更佳的混合补贴制度。还可以结合具体发展状况,出台农机抵押贷款政策,完善抵押贷款管理条例,融合参股、税收优惠等方式[2],切实解决农户资金短缺困境,缓解其购买压力和生活压力,保障农机推广顺畅性。

2.3 完善农机推广服务模式

针对当前农机推广方式陈旧、模式单一的问题,实践中还应立足区域农业特征、发展方向等寻找改进方式,保障推广手段可行性与高效性。可以与农业生产组织、农业合作社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逐步完善服务体系制度,扩展农机服务领域,最终搭建起集推广研发为一体的示范基地,以基地为依托提供定点指导服务、公益化技术培训等,促进新型农业机械的引进应用,保障区域农业生产节本增效。还可以与农机企业联系,搭建起乡镇农机连锁店、4S店等,将涉及农机的各项服务收录在其中,提供技术培训、维修指导等多重服务,通过短视频、微博等方式强化宣传力度,消除购买者技能生疏、磨合不足的问题,用良好的服务和口碑形象促进传递效应、规模效应,在减轻推广负担的同时提升推广效率。

2.4 优化农机推广配套政策

除团队建设、资金支持等举措外,农机补贴政策的完善和落实也是至关重要的,操作时要积极优化产品目录,从适配性、安全性入手,对农机机具种类、规格进行筛选,拟定完整的补贴名录,适当扩大名录覆盖范围,避免局限性过多造成的选择受限问题,在公布的补贴目录之中,也要明确具体购机金额,切实保障农户利益。在此基础上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规范农机推广流程和销售流程,定点投放样机,方便农户了解机械性能和作用。通过电视、广播等方式畅通政策宣传渠道,让农民全方位知晓补贴政策的内容和注意事项,避免出现超时无法申请等状况。除农机购置补贴外,还要结合实际需求完善柴油补贴政策、库房用地政策等,与国土资源部门等建立联系,切实解决农机用油贵、用电贵、存放困难的问题[3],消除农户购置农机的后顾之忧。

2.5 提高农机安全监管水平

农机监管是一项长期化、持续化事务,地方政府和农业部门要结合实际需求进行分析优化。在农机推广购置之前,把好农机质量关卡,严格审查出厂合格证明和试验数据,确保其使用安全性,后续也要做好回访调查,搭建起农机销售信用体系,筛除屡次出现质量问题的供应商,为农机的使用安全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关注到农机购置推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套取补贴金额行为,以补贴目录为依托配套完善资金使用、监察制度,所有补贴流程严格按照要求转型,做到公平公开公正。对于国家要求持证操作的农机类型,还需要加强检测整顿,与交通部门等展开联合执法,坚决禁止酒后驾驶、危险驾驶行为,最大限度降低农机事故发生概率。

3 结语

综上所述,农机推广既是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必要手段,也是农村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必经之路。实践中务必要给予充分重视,积极健全农机推广基层架构,结合实际情况设置推广专员岗位,完善农机推广服务模式,引进具备专业技术的服务人才。同时,加大推广资金投入力度,出台具体的抵押贷款条例,用科学的政策体系、监管方式为基层农机推广奠定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补贴农机基层
沃得农机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春来好时节 农机备耕忙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基层在线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不一样的农机展
“三清一改”农民能得到哪些补贴?
“二孩补贴”难抵养娃成本
走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