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风险管控机制优化研究

2023-09-03 16:08刘连珂
交通科技与管理 2023年16期
关键词:优化研究城市轨道风险管理

刘连珂

摘要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近十年来先后经历了“多线运营、网络化运营和深度网络化运营”三个发展阶段,地铁运营规模呈现出“点多、线长、面广、体量大”的特点,安全管理工作具有“三高五性”(即高风险、高责任、高压力以及复杂性、长期性、重复性、艰巨性、持续性)的特征,因此,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风险管控显得越发重要。文章从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风险管理的特点、内涵以及管理手段和技术手段相结合的风险管控措施入手,强化超前防范和风险控制,着力于构建城市轨道交通风险管理的优化保障机制。

关键词 城市轨道;风险管理;优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 U231.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8949(2023)16-0180-03

0 引言

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骨干,是建设现代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是便民惠民的重大民生工程。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经过多年运营实践,运营安全管理工作遵循安全管理方法论,呈现出以安全生产标准化为主线,构建运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预警机制,落实企业主体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属地责任三大责任,不断提升安全管理风险识别、隐患排查、应急处突、问题整改、洞察预判能力,较好践行了运营依法治安、全员护安、投入保安、科技兴安、固基强安、文化促安的发展战略,全力为市民提供安全、便捷、舒适的乘车服务。

1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风险分析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导致一些城市在结构设计中存在不足之处。在这样的发展现状下,轨道交通运营已经从最初的单线运营发展到了当前网络化运营模式[1]。此外,运营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表现,其规模化发展趋势可以为更多乘客提供快捷服务。从目前我国所开展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情况来分析,由于诸多影响因素的存在,导致整个运营过程正面临不同类型的风险。城市轨道交通长期维持较高的运行负荷。运营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大客流冲击

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整个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网络化运营和深度网络化运营发展加快,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客流大,呈现出复杂的态势。加上运营过程中承载较大流量的乘客,乘客流量变化非常快,主要表现为路网换乘系数高的问题。以南京地铁2022年线网客流预测指标为例(见表1),运营规模呈现出点多、线长、面广、体量大的特点,安全管理高风险、高责任、高压力以及复杂性、长期性、重复性、艰巨性、持续性的特征,对地铁运行安全性构成较大的隐患[2]。

1.2 硬件故障

城市轨道交通各种车辆、车站设备,调度设备,通讯、信号设备,养路机械、修车设备、供电线路等结构复杂,只要某一关键部件故障,一架信号机发生损坏,就会造成运营事故或人员伤亡。2019年3月25日11:23,南京地铁S7号线空港新城源水至柘塘下行区间一绿色防尘网横挂上下行架空接触网,列车通过时受电弓被绿色防尘网缠绕。事件造成S7号线空港新城深水至柘塘上下行区间中断运营87分钟。2020年12月23日,3号线林场至星火路站下行区间接触网支柱平腕臂抱箍断裂,接触网平腕臂下坠,南京南调度室组织1009次列车退回星火路下行清客,林场至泰冯路站下行中断行车1小时58分钟,泰冯路至林场单线双向行车间隔25分钟。原因分析:抱箍固定螺栓处与本体的焊接工艺存在缺陷,一侧紧固螺栓缺失并帽螺母,存在抱箍松动,在环境振动等外力作用下,因受力不均导致焊缝处应力集中,造成抱箍断裂,接触网平腕臂下坠[3]。新线投入运营,新设备磨合阶段有着显著偏高的故障风险。

1.3 安全管理模式的滞后性

(1)城市轨道交通部门安全监管的范围、人员、规章制度不断在变化,新设备、新材料、新技术的投入使用,极易形成新旧衔接管理上的漏洞,出现规章制度不完善、安全考核和相关措施不及时的情况。安全监管工作不到位,特别是针对外部异物侵入轨行区影响行车的安全风险、电气化环境安全重点管理认识严重不到位,安全隐患极大。

(2)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机制不健全,对风险、隐患不能有效“分级分类,闭环管理”,各项应急预案不完善,演练不及时,给地铁运营安全管理带来安全隐患。以近三年来的地铁安全管理事故事件案例分析(见表2),充分说明地铁安全管理形势的严峻性和“人机环管”要素中以人为核心的管理的重要性,吸取事故事件教训,也必须与时俱进、举一反三地创新安全管理。

2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风险管控优化措施

2.1 运营安全风险管理手段

(1)树立新时期安全发展观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始终把城轨旅客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牢固树立发展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一观念,并将之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意识,保护员工和乘客的生命安全和职业健康是安全生产本质的核心[4]。

(2)优化安全风险管理管控体系。完善城轨安全预防理论体系、城轨安全预防技术体系、城轨安全预防管理体系、城轨安全预防政策法规体系,实现“人防-物防-技防”三防一体的联防联控优化保障体系。风险管控因素检测对象表(人-机-环-管),见表3所示。

(3)建立健全最严格的城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城市轨道安全风险管控机制,就是要坚持最严格的安全运营及监管制度,重在落实责任。要把安全责任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头,坚持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加强城轨安全生产源头治理,坚持标本兼治,坚持关口前移,加强风险日常防范,强化源头治理、前端处理[5]。

(4)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双重预防机制。对风险、隐患按照“分级分类、闭环管理”的原则开展綜合治理,切实消除事故事件隐患。按照“重大安全风险清单”“重大事故隐患清单”(见表4~5),通过安全风险辨识再评估,完善运营安全风险数据库,细化制定风险管控措施,优化各岗位隐患排查手册,全面开展风险辨识评估及有针对性地开展风险评估,研究制定各项风险管控措施。重点聚焦重大风险,按照“分区域、分级别、网格化”的原则,进一步细化明晰对重大风险各种致险情景的监测、管控、应急等环节的具体工作责任,形成重大风险防范责任网络。

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坚持生命至上,坚持“三个必须”原则,立足从源头上管控安全风险,消除事故隐患,落实城轨全面覆盖、分级管理、科学施策、动态实施、闭环管理。控制安全风险首先必须消除安全隐患。实现把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隐患消灭在事故萌芽状态,推进事故预防工作科学化、信息化、标准化。

(5)大力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城轨风险管控要紧紧围绕“以人为本”这一中心,强化安全理念渗透和安全行为养成,内化思想,外化行为,不断增强广大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责任,把安全第一变为每个员工的自觉行为。安全理念决定安全意识,安全意识决定安全行为,提升员工安全素养[6]。

2.2 风险预控技术手段

针对不同类型的风险,通过采取科学的预控措施和手段以有效地降低安全风险。目前,针对运营过程中风险预控技术手段主要为监测预警技术。

(1)监控技术。以大客流监控技术为例,所采用的监控技术如表6所示。

(2)监控技术实施措施。大客流监控技术实施措施表,如表7所示。

通过对被监测对象的实时监控,当有可能发生或即将可能出现危险事故时,及时进行预警,并联动风险控制措施,实现风险控制关口前移,降低减小事故损失的目的[7]。

3 结语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风险管控体系建设,从管理理念上讲,都是强调树立安全责任意识、安全问题意识和安全风险意识;从管理内涵上讲,都是强化安全超前防范、安全风险控制,抓好安全過程控制和安全风险应急处置,着力于构建运营安全管理的专业技术管理和保障机制。做好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的双重预防工作,提升城市交通轨道的安全性,为其他城市地铁交通轨道运行提供良好的经验与借鉴。

参考文献

[1]崔艳萍, 唐祯敏, 武旭. 地铁行车安全保障系统的研究[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4(5): 23-26

[2]张国宝.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M].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2013.

[3]李启荣. 地铁火灾保障研究[M]. 香港: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19.

[4]耿幸福. 宁斌.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 [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13.

[5]张川. 上海轨道交通网络化建设风险管理的特征与需求[J]. 隧道与轨道交通, 2020(1): 7-11

[6]崔立秋.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模式研究[D]. 北京:北京交通大学, 2009.

[7]顾珊珊.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阶段风险评估技术研究及应用[D]南京:南京工业大学, 2014.

猜你喜欢
优化研究城市轨道风险管理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万科,关于城市轨道的地产阳谋!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图册》正式出版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设备》正式出版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设备监测技术探讨
基于组织文化的会计行为优化研究
小学数学复习课的练习设计优化研究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风险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