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钝化材料对酸性土壤中玉米产量及镉吸收的影响

2023-09-03 15:07柴冠群范成五王丽蒋亚刘桂华秦松
南方农业·上旬 2023年6期
关键词:农艺性状玉米产量

柴冠群 范成五 王丽 蒋亚 刘桂华 秦松

柴冠群,范成五,王丽,等.不同钝化材料对酸性土壤中玉米产量及镉吸收的影响[J].南方农业,2023,17(11):107-110.

摘 要 在Cd安全利用类酸性土壤中开展田间小区试验,比较不同钝化材料(CK、海泡石、膨润土、凹凸棒、生石灰)对玉米农艺性状、产量、土壤有效Cd含量及玉米籽粒Cd吸收特征等方面的影响。结果:与CK相比,施用3 000 kg·hm-2的钝化材料能够显著增加玉米穗行数、行粒数和穗粒数,其中生石灰处理的增幅最大,分别为6.62%、6.36%、12.20%;施用3 000 kg·hm-2的生石灰还能够显著促进玉米百粒重、产量增加,增幅分别为8.58%、16.43%,并且其土壤有效Cd含量较CK降低43.66%,玉米籽粒Cd含量降低了28.38%,表明实现了玉米籽粒的安全生产。

关键词 玉米;农艺性状;产量;镉;钝化材料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11.027

玉米已成为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2020年播种面积为4.13×107 hm2,总产量达2.61×109 t[1]。近年來多地报道玉米存在镉(Cd)超标现象,如徐梦琪等发现贵州114个玉米品种籽粒中Cd超标3.51%[2],柴冠群等发现在贵州试验的50个玉米品种籽粒Cd超标率为14%[3],李勇进等在长株潭地区开展Cd低累积玉米品种试验中玉米籽粒Cd超标率达27.78%[4]。玉米籽粒对土壤Cd有一定的富集能力,土壤Cd含量是决定玉米吸收Cd多少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在土壤Cd含量超标区种植玉米,可能存在Cd含量超标风险。

目前,农业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淋洗法、客土法、植物萃取法等措施,去除土壤中重金属,实现农产品安全生产[5];另一类是通过农艺措施降低作物对重金属的吸收,包括品种调整、叶面调控与原位钝化等措施[6]。原位钝化修复技术作用于土壤,通过改变重金属形态,降低活性重金属含量,实现农产品安全生产[6]。原位钝化修复技术与其他土壤修复技术相比,操作简便、费用低廉、见效快,易于推广。前人已对Cd污染耕地修复做了大量研究,但不同区域的土壤特性不同,钝化材料对土壤Cd污染的修复效果存在一定差异。一般来说,酸性Cd污染耕地的Cd活性较强,种植的农作物Cd超标风险较高。笔者在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酸性Cd安全利用类耕地上,选择市面上常见的几种钝化材料(海泡石、膨润土、凹凸棒、生石灰),比较不同钝化材料对土壤有效Cd含量、玉米产量及籽粒Cd吸收特征的影响,旨在为七星关区玉米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材料

试验地位于七星关区杨家湾镇,海拔为1 589 m,年均降水量954 mm,年均气温12.5 ℃,无霜期约250 d,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供试土壤为黄壤,土壤pH值为4.83,有机质含量41.29 g·kg-1,碱解氮含量165.48 mg·kg-1,有效磷含量45.39 mg·kg-1,速效钾含量218.63 mg·kg-1,全Cd含量0.56 mg·kg-1,有效Cd含量0.13 mg·kg-1。试验地为受Cd污染的安全利用类耕地,供试玉米品种为西抗18。

1.2  试验设计

2021年5月在试验基地开展田间小区试验,试验共设置5个处理:1)CK(不施钝化材料);2)海泡石;3)膨润土;4)凹凸棒;5)生石灰。每个处理3次重复。钝化材料施用量均为3 000 kg·hm-2,在土壤旋耕前,一次性撒入土壤。小区面积30 m2(10 m×3 m),玉米种植规格为株距40 cm,行距60 cm,每穴播种3粒玉米种子。玉米长出3片叶时间苗,每穴仅留1株。施肥与田间管理参照当地农户习惯,整个生育期N、P2O5与K2O施用量分别为225、120、150 kg·hm-2。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玉米成熟后,采用“梅花形”取样法,在各小区随机选取10株玉米,进行株高、茎粗、穗位高等农艺性状的测量,并将玉米穗带回实验室测定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穗粒数、百粒重等。将各小区收获的玉米穗,按14%的籽粒含水量折算各处理产量。用去离子水清洗玉米籽粒后,吸水纸擦干,置于烘箱内105 ℃杀青30 min,60 ℃烘干。用三维震击式球磨仪研磨玉米籽粒烘干样,过0.25 mm尼龙筛、备用。玉米籽粒Cd含量参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多元素的测定》(GB 5009.268—2016)测定[7]。土壤有效Cd含量参照《土壤 8种有效态元素的测定 二乙烯三胺五乙酸浸提-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HJ 804—2016)测定[8]。

1.4  数据处理

应用EXCEL 2010进行数据计算,运用SPSS 2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igmaplot 14.0进行绘图。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钝化材料对玉米农艺性状的影响

不同处理对玉米株高、茎粗、穗位高的影响如表1所示。可知,就株高而言,不同处理的玉米株高介于276.89~319.11 cm,与CK相比,施用凹凸棒、生石灰的处理玉米株高均有显著增加,增幅分别为5.82%、15.25%;就茎粗而言,不同处理的玉米茎粗介于13.89~14.23 mm,不同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就穗位高而言,不同处理的玉米穗位高介于113.67~116.15 cm,不同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

2.2  不同钝化材料对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

2.2.1  对玉米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不同处理对玉米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如表2所示。可知,就玉米穗长而言,不同处理的玉米穗长介于22.39~25.10 cm,生石灰处理的玉米穗长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与CK相比,生石灰处理的穗长增幅为12.10%;就穗粗而言,不同处理玉米穗粗介于4.78~5.03 cm,生石灰处理的玉米穗粗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与CK相比生石灰处理的穗粗增幅为5.01%;生石灰处理的玉米穗行数、行粒数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分别较对照处理提高了6.62%、6.36%;施用钝化材料的处理玉米穗粒数显著高于CK,其中生石灰处理的玉米穗粒数最高,增幅为12.20%。

2.2.2  对玉米百粒重和产量的影响

不同处理对玉米百粒重和产量的影响如表3所示。可知,施用钝化材料显著促进百粒重增加,与CK相比,海泡石、膨润土、凹凸棒与生石灰处理百粒重增幅分别为2.32%、4.78%、6.22%、8.58%。施用钝化材料显著促进玉米籽粒产量增加,与CK相比,海泡石、膨润土、凹凸棒与生石灰处理产量增幅分别为2.84%、7.17%、7.75%、16.43%。

2.3  不同钝化材料对土壤有效Cd含量及玉米籽粒Cd吸收的影响

2.3.1  对土壤有效Cd含量的影响

不同处理对土壤有效Cd含量的影响如图1所示。可知,海泡石处理、膨润土处理的土壤有效Cd含量均与CK差异不显著,与CK相比,凹凸棒处理、生石灰处理的土壤有效Cd含量均显著降低,降幅分别为11.97%、43.66%。

2.3.2  对玉米籽粒Cd吸收的影响

不同处理的玉米籽粒Cd吸收特征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海泡石处理、膨润土处理的玉米籽粒Cd含量均与CK差异不显著,3个处理的玉米籽粒Cd含量均高于《粮食(含谷物、豆类、薯类)及制品中铅、铬、镉、汞、硒、砷、铜、锌等八种元素限量》(NY 861—2004)中玉米Cd含量限值(0.05 mg·kg-1)[9];凹凸棒处理、生石灰处理的玉米籽粒Cd含量均低于国标限值[9];与CK相比,凹凸棒处理、生石灰处理的玉米籽粒Cd含量均显著降低,降幅分别为15.76%、28.38%。

3  小结与讨论

目前,我国约0.2×108 hm2耕地受重金属污染,其中Cd点位超标率达7%,已成为土壤首要无机污染物[3,10]。土壤中的Cd迁移能力较强,易被作物吸收,随食物链进入人体后长期富集积累,易诱发人体骨质疏松、器官衰竭等症状[11]。因此,土壤Cd污染修复治理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试验发现施用凹凸棒、生石灰的处理玉米株高均大幅提高,分别提高5.82%、15.25%,这可能是因为凹凸棒、生石灰中含有大量Ca、Mn、Zn等中微量矿质元素,能够促进玉米的生长。张丽丽等报道,施用生石灰可缓解土壤酸化,对玉米幼苗生长起到促进作用[12]。玉米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与穗粒数是影响玉米产量的关键因素;周斌等分析发现玉米产量与穗行数、行粒数与穗粒数呈显著正相关[13]。研究还发现生石灰处理的玉米百粒重、产量均显著高于CK,增幅分别为8.58%、16.43%,可能是因为生石灰对土壤酸化调控能力较强,加之Ca是参与植物生理过程、促进作物光合作用与干物质累积的必需营养元素[14]。

作物吸收土壤重金属不仅与其总量有关,而且与其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也密切相关[15]。王玉婷等报道施用海泡石能够显著提升土壤pH,促进土壤Cd由活性态向惰性态转化[16];徐奕等报道施用膨润土后,土壤交换态Cd含量较对照降低了7.9%~24.6%[17];杨文叶等报道在镉超标土壤中施用凹凸棒能够显著降低土壤有效Cd含量,实现菜薹安全生产[18];吕俊飞等报道施用生石灰土壤交换态Cd含量较对照降低了37.46%[19]。试验研究发现施用钝化材料的处理土壤有效Cd含量较CK显著降低,使玉米籽粒Cd含量较CK降低28.38%,这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生石灰处理的土壤有效Cd含量与玉米籽粒Cd含量均最低,这是因为生石灰调控土壤酸度的能力较强,且Ca2+与Cd2+离子半径相似,在植株中具有相同的运输通道,生石灰能够及时补充大量Ca2+,在作物体内与Cd2+发生拮抗作用,抑制玉米对Cd2+的吸收[14]。

综上所述,生石灰(用量3 000 kg·hm-2)可显著促进玉米百粒重、产量增加,增幅分别为8.58%、16.43%,且能够实现玉米籽粒Cd安全生产,使玉米籽粒Cd含量较CK处理降低28.38%。

参考文献:

[1]  仇焕广,李新海,余嘉玲.中国玉米产业:发展趋势与政策建议[J].农业经济问题,2021(7):4-16.

[2]  徐梦琪,杨文弢,杨利玉,等. 黔西北山区耕地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价及环境基准[J].环境科学,2022,43(7):3799-3810.

[3]  柴冠群,周禮兴,王丽,等.镉砷污染耕地玉米重金属安全品种筛选[J].河南农业科学,2022,51(10):74-85.

[4]  李勇进,匡政成,陈浩东,等.长株潭地区低镉积累玉米品种的筛选[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48(2):125-131.

[5]  郭军康,赵隽隽,李怡凡,等.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研究进展[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22,40(2):249-260.

[6]  胡鹏杰,李柱,吴龙华.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问题及对策刍议[J].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8,39(4):535-542.

[7]  GB 5009.268—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多元素的测定[S].

[8]  HJ 804—2016.土壤8种有效态元素的测定 二乙烯三胺五乙酸浸提-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S].

[9]  NY 861—2004.粮食(含谷物、豆类、薯类)及制品中铅、铬、镉、汞、硒、砷、铜、锌等八种元素限量[S].

[10] 陈能场,郑煜基,何晓峰,等.《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探析[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7,36(9):1689-1692.

[11] 安婷婷,黄帝,王浩,等.植物响应镉胁迫的生理生化机制研究进展[J].植物学报,2021,56(3):347-362.

[12] 张丽丽,樊叶,薛兵东,等.生石灰对辽东南地区酸化土壤改良及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22,61(5):23-26.

[13] 周斌,陈品燕,段艳涛,等.基于Cd污染土壤的不同玉米品种产量及其农艺性状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22 (22):33-36,46.

[14] 叶文玲,吴凡,方清,等.外源钙对镉胁迫下植物生长及耐镉机制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20,47(2):237-242.

[15] NEMATI K, BAKAR N K A, ABAS M R, et al. Speciation of heavy metals by modified BCR sequential extraction procedure in different depths of sediments from Sungai Buloh, Selangor, Malaysia[J].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11, 192(1): 402-410.

[16] 王玉婷,王紫玥,刘田田,等.钝化剂对镉污染土壤修复效果及青菜生理效应影响[J].环境化学,2020,39(9):2395-2403.

[17] 徐奕,赵丹,徐应明,等.膨润土对轻度镉污染土壤钝化修复效应研究[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17,34(1):38-46.

[18] 杨文叶,余中娟,袁杭杰,等.凹凸棒石和腐殖酸对重金属超标土壤镉钝化和菜薹安全生产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2020,61(10):2119-2121.

[19] 吕俊飞,巩龙达,蔡梅,等.矿物对轻度重金属污染水稻田土壤镉的钝化效果[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22,38(3):391-398.

(责任编辑:易  婧)

猜你喜欢
农艺性状玉米产量
2022年11月份我国锌产量同比增长2.9% 铅产量同比增长5.6%
收玉米啦!
今年前7个月北海道鱼糜产量同比减少37%
海水稻产量测评平均产量逐年递增
我的玉米送给你
2018上半年我国PVC产量数据
从农艺性状及化学成分测定分析远志药材商品品规和良种选育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