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 前
“漫漫长夜闪现的星光,那是红船孕育的希望,你告诉我去捧起那片星光,用她照亮胸中的梦想……”2023年6月15日晚,大气豪迈的歌声响彻四川音乐学院大音乐厅,激扬的文字、抒情且坚定的旋律让现场的观众入情入境,青年歌唱家、四川音乐学院声乐歌剧学院副教授邹筱丹携她的硕士研究生为观众倾情奉献了一场精彩纷呈的音乐会“光荣与梦想——我们的歌”。
音乐会上,陕北民歌、河南民歌、民族歌剧……学生的演唱既师承一脉又各具特色。此次音乐会不仅是邹筱丹和学生的一次集体亮相和展示,更是邹筱丹传承传播声乐艺术的一个历程和足迹。
古往今来,知识和思想通过老师代代相传,音乐也同样如此——乐符在一代代师生间传递,推动着音乐不断向前发展。为此,《现代艺术》本期“师门”栏目特别呈现邹筱丹副教授及其六位硕士研究生——邹佳诺、杨帆、刘敏、邓子佳、申娇媛、李伟的音乐故事和作品欣赏,以飨读者。
邹筱丹
四川音乐学院声乐歌剧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在读博士,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民建四川省委省直工委六支部副主委,民建第十届文化艺术委员会委员,四川省音乐家协会会员民建第十届文化艺术委员会委员。出版学术专著一部,参与编写教材三本,主持并参与多项省级重点课题的研究以及省级、院级教改项目,申报的舞台艺术创作项目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在国际国内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并多次受邀担任国内声乐比赛评委,曾应邀出访韩国、日本、意大利、希腊等国进行文化和学术交流。代表作品:《光荣与梦想》《最美的红》《爱的圣火》。其中《光荣与梦想》荣获首届“四川省十大歌曲”、“听见中国听见你”四川省优秀歌曲、四川省文联年度百家“推优工程”优秀原创文艺作品等奖项,《爱的圣火》荣获四川省优秀“战疫”歌曲奖,《最美的红》荣获由学习强国平台主办的“四川省主题原创文艺精品展”优秀作品奖。
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
——《礼记·文王世子》
从我成为老师的那一天起,我深知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分量,也深知授学生“谋事之才”,更要传学生“立世之德”的责任。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
从事声乐教学二十余载,我在教学的第一线兢兢业业努力耕耘,积极探索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规律,不断总结完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挖掘提炼声乐教学之根本,注重学生基本功的训练和艺术修养的培养,立足共性、发展个性,教学手段灵活,因材施教,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方法。我不断发掘学生潜力,为学生制定个性化一对一培养方案,注重“三全育人”,旨在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适应新时代特色的复合型人才。
学无止境,道阻且长。我在声乐的教学和研究中上下求索,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我集百家之所长,融百家之所思,并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经验、感悟和成果撰写了专著《民族声乐演唱与审美探究》,从声乐演唱的发展、演唱技巧、情感表达、二度创作和审美探究等方面对声乐艺术进行了阐釋和讲述,该专著获得了同行和学生们的一致好评。课堂上,我对学生演唱的每一个作品进行逐字逐句剖析讲解,对每一段乐句进行细致、形象的分析处理。教学方法的实施与教学策略的严格选定和设计,让同学们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也使得同学们形成了规范、严谨的学风,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得到良好的锻炼,在学术领域也有所突破。在做好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同时,我也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努力为他们搭建各种艺术实践和社会实践的平台,让他们有大量的机会去锻炼和展现自己。
孟子说,君子人生有三乐,其中之一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能够招纳天下的人才,教育这些人才,这是人生的快乐。作为一名老师,对学生所付出的关怀,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教室和课堂,而是以自己的所知所学倾囊相授,引导学生走向成功的道路。
近年来,我不断努力进取,辛勤耕耘,出版学术专著一部,参与编写教材三本,主持并参与多项省级重点课题的研究以及省级、院级教改项目,申报的舞台艺术创作项目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在国际国内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并多次受邀担任国内声乐比赛评委,曾应邀出访韩国、日本、意大利、希腊等国进行文化和学术交流,并成为四川音乐学院“专业优秀人才”指导教师,被聘为四川音乐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校内导师。我的学生也多次在国家、省级等声乐比赛和展演中获奖。
我不是英雄,我同许多普通教师一样,从事着最平凡的工作,既没有震撼人心的举动,也没有催人泪下的故事。但是,我觉得作为一名声乐教师,从来不只是一份简单的职业。教师的身上,肩负着世代成长的重任,无关乎名利,无关乎地位,而是把教育当作一种神圣的事业看待,永怀仁爱之心,笃实、勤勉、坚韧,从而成就教育的人生,这就是我的教育情怀。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教育大业方兴未艾,人民教师任重道远。未来的道路上,我时刻铭记“甘当人梯,甘当铺路石,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圆自己成为一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