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仙,潘玉龙
(大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源。”我国是农业大国,粮食问题是农业问题中的核心问题,粮食安全问题则是核心问题中的关键问题。“一粒粮食可以拯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粮食安全问题不只是民生问题,更是政治问题。我国始终坚持保障粮食稳定安全供给,全方位、多举措保障粮食安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聚焦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主体、任务和底线,将解决好吃饭问题提上治国理政的重要议程。理论是实践的先导,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重要论述理论渊源深厚,内涵科学丰富,是新时代引领我国粮食安全的风向标。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重要论述的理论渊源深厚,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粮食安全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于粮食安全的思想、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关于粮食安全的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重要论述理论渊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粮食观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重要论述可追溯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粮食安全重要论述。从粮食安全的出发点来看,马克思和恩格斯坚持物质第一性,从人类生存的基本要素吃饭问题出发,认为“最文明的民族也同最不发达的未开化的民族一样,必须保证自己现有食物,然后才能去照顾其他事情”。从物质与意识形态关系来看,马克思和恩格斯毅然将物质层面的吃喝问题列在首位,认为“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保证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列宁视粮食问题为人民生活和政权巩固的前提条件,将农业确立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将农民生产创造的地位放在国民生产的首位。在提高农民生产力的问题上,他坚持“粮食问题是一切问题的基础”,作出了粮食税必将取代余粮收集制的重要论断。斯大林在对农业和工业的关系进行对比分析时,强调工业的发展是建立在农业发展基础之上的,谷物是解决农业发展问题的关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粮食对个人、社会乃至国家的重要性,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重要论述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结了中国人民的智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重要论述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于粮食安全的思想指引。从粮食安全思想体系来看,我国粮食安全问题贯穿历朝历代兴衰的发展过程,无农不稳,无粮则乱。历朝历代坚持将粮食安全问题摆在治国安邦的重要位置,古代帝王们都懂得“广积粮”“多储粮”的要害所在,粮食的流通、仓储制度早在夏朝时期就被确立为国家重要财政制度;隋朝广建粮仓,流传着“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的说法。“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中国古代比较稳定的时期都呈现出这样一个规律,那就是粮食安全问题相对得到妥善解决。从粮食生产过程来看,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发现并总结了保障粮食生产的规律,如“好儿要好娘,好种多打粮”,从粮食生产的源头选择良种提高粮食产量;“有肥无水望天哭,有水无肥一半谷”,从粮食生产的基本条件保障粮食产量;“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从粮食储备的角度来保障粮食安全。此外,我国自古就有“宁流千滴汗,不坏一粒粮”的传统主张。我们吃的每一粒粮,都凝结了劳动人民辛勤的汗水,吃饭不忘农人苦,穿衣不忘工人忙。中华儿女对粮食的珍视早已深深地烙在心底。爱惜粮食不只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持之以恒的观念;节约粮食不只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责任。我们不只是“光盘行动”的推广者,还是“光盘行动”的践行者,更是“光盘行动”的监督者。五千多年历史积淀形成的粮食安全思想体系永葆生机,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重要论述传承的基因。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重要论述是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关于粮食安全思想的升华。“存粮如存金,有粮不担心。”中国共产党充分认识到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毛泽东同志曾就中国当时的形势指出:“谁赢得了农民,谁就会赢得中国;谁解决了土地问题,谁就会赢得农民。”粮食安全问题不仅关系到农民问题和土地问题,还关系到当时中国的革命问题。邓小平同志始终坚信“农业是根本”,着重强调民众不能忘本,并指出“农业问题要始终抓得很紧”。江泽民同志保持与时俱进的工作作风,用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体制逐步替代过去不适应发展需要的统购统销体制,加快了粮食购销体制改革的进程。党的十六大之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粮食是国民经济“重中之重”的基本要求,明确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确定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基本方法,制定了“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基本方针。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大力弘扬中华民族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的传统观念,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持续提高粮食安全综合保障能力。不忘本来,方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实践证明,无论是面对瞬息万变的国际形势,还是迎接纷繁复杂的时代潮流,粮食安全问题始终是我们不可回避的重要议题。我们必须牢牢端稳自己的饭碗,让碗里盛满优质的“中国粮”。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话题,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在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奉行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坚持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为目标,加快农业强国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重要论述“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导向,以国情农情为战略基点,以稳健政策为有力保障”,是我国粮食安全思想体系的新飞跃。
粮食安全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紧密联系。在保障粮食安全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既要实现眼前的粮食产量稳定,又要形成新的竞争力,注重可持续性,增强政策精准性”。我国是粮食生产大国,人口基数大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粮食消费与人口基数成正比。吃饭问题作为人的生理需求的基本问题,始终是我们无法回避的问题,也是治国理政的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对粮食安全问题的论述上,坚持从人民群众出发,既立足当下,又着眼未来,强调既要保障当代人吃饭,也要为子孙后代着想;让人民吃得饱、吃得好、吃得放心。粮食安全问题不只是简单的经济问题,不能光看到眼前的经济利益,只算经济账,还是政治问题,要从长计议,还要算政治账。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强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算的不仅仅是经济账。保障粮食安全是实现经济发展、保障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的基础,是一本沉甸甸的政治账。节约粮食一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贯穿粮食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防线。我国历史上发生了多次大饥荒,尽管我们现在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但是依然要保持忧患意识,“要牢记历史,在吃饭问题上不能得健忘症,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对粮食的尊重也是对劳动的尊重。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重要论述基于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粮食安全是农业发展的首要任务。进入新时代,尽管我国在粮食生产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在粮食安全问题上面临着新的挑战。耕地面积有限、水资源分布不均、生态环境承载力不强等客观因素制约了粮食高质高效生产。十几亿人口要吃饭,这是我国最大的国情。过去我国粮食生产集中于主产区,虽然主产区挑主要担子具有合理性,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由此会带来供给侧结构性失衡、粮食生产与调度风险并存等问题。目前,我国粮食生产地域格局和产销格局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南粮北调逐渐变成北粮南运,部分主产区逐步演化成主销区的趋势不得不引起重视。此外,粮食安全基础不够稳固、国内外市场价倒挂明显的形势依然严峻。从国内形势来看,粮食库存的增加加重了仓储补贴的负担。从国际市场趋势来看,粮食价格趋于走低,正常情况下能进入国际贸易的粮食及农产品数量不多,我国可以从世界谷物市场中进口的粮食数量也是有限的。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事关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要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因此,保障粮食的自给自足刻不容缓,我们必须尽可能地降低对进口粮食的依赖程度,全面实施种业振兴行动,牢牢把住国家粮食安全主动权。
党政同责是新时代我国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一大特色政策。保障粮食安全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巩固种粮面积,又要提高粮食产量,还要打造粮食生产储备链条。粮食生产储备链条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一环,要把握好预期目标,压实责任主体。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当前发展的现实需要,把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作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首要任务,从微观层面提出要稳定面积、提高单产、提升品质,巩固提升粮食产能的具体工作要求,并从战略要求、政府引导、种粮主体积极参与及现代化手段等宏观层面进行了安排部署。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扛起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强调“粮食安全要实行党政同责,‘米袋子’省长要负责,书记也要负责”。在划分职责范围时,中央和地方都承担责任,全面压实耕地保护责任,环环相扣,层层落实。各司其职,将部分之间的功能有机衔接,实现整体效益的最大化。粮食价格关系着种粮主体的切身利益和消费者的承受能力。保持粮食价格稳定不仅要发挥市场调节作用,还要加强政府的支持保护。早在2013 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提出要探索形成农业补贴同粮食生产挂钩机制,逐步建立价格低时补生产者、价格高时补低收入消费者的机制。稳健政策有利于稳定粮食价格,调动种植主体的生产积极性。
丰粮、稳农才能安天下。种子和耕地是保障粮食安全的要害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将粮食安全提升到战略问题的高度,指出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命脉在水利、出路在科技、动力在政策的关键要点,强调要牢牢抓住粮食安全主动权,合理配置资源,集中力量首先把最基本最重要的保住,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面对如何保障粮食安全这个重要时代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坚持群众史观,从种源、耕地、种粮主体和科技创新等多个维度出发,生动诠释了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科学内涵。
种源问题是粮食生产的首要问题,也是贯穿粮食安全始终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证粮食安全必须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中。培育好种子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首要步骤,也是关键性一步。种子作为客观存在的物质实体,受自身因素、客观因素及其他因素的影响,有优劣之分。种子可以孕育出一定产量的粮食,但同等条件下,良种可以孕育出更高产量、更高质量的粮食。粮食安全建立在粮食数量充足的基础之上,粮食数量匮乏和质量不佳会对粮食安全构成威胁。同时,粮食过剩也会引发一系列难以妥善处理的资源分配等社会问题,粮食数量多并不意味着粮食安全,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种源,粮食安全问题无从谈起;种源欠佳,粮食安全难以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坚持把种源安全提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尊重科学,严格监管,强调要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加强种子库建设,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种子是决定粮食产量的直接因素,也是影响粮食安全的关键因素。
“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耕地问题是粮食生产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是粮食生产的基础性问题。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也是粮食赖以生存的家园,掌握耕地资源,就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农民可以非农化,但耕地不能非农化。如果耕地都非农化了,我们赖以吃饭的家底就没有了”“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要像保护大熊猫那样保护耕地,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在耕地问题上,数量的增加并不意味着产能的提升,要花功夫、下力气保证耕地质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中指出:“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国家可以根据财力和粮食供求状况,重点在地下水漏斗区、重金属污染区、生态严重退化地区开展试点,安排一定面积的耕地用于休耕,对休耕农民给予必要的粮食或现金补助。”同时,“十四五”规划也提出,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强化耕地数量保护和质量提升,严守18 亿亩耕地红线,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规范耕地占补平衡,严禁占优补劣、占水田补旱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建设高标准农田是一个重要抓手,要坚定不移抓下去,提高建设标准和质量,真正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
种粮主体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依托。作为种粮主体,农民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贡献了重要力量。粮食的种植面积、管理状况、产量都与农民的自觉能动性息息相关。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种粮成本高、效益低的现实情况逐步导致种粮、不定时种粮和不种粮等多种形式的农民群体出现。农民种粮的实际情况关系着国家“米袋子”的质量,种粮意愿较低与保障粮食供给构成了新的矛盾体。强化农民种粮收益保障机制建设,稳定农民的生产预期任务依然艰巨。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 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创新经营方式是粮食生产软肋问题的解决办法。目前,培育家庭农场、创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等新型经营方式的实践展示了社会化服务组织在创新经营方式过程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关键是让农民种粮有钱挣”,并提出要稳定和加强种粮农民补贴,提升收储调控能力,坚持完善最低收购价政策,扩大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范围。
科技创新为粮食生产和消费创造了活力,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动力。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推进核心技术攻关是农业科技的使命所在。“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项技术能够创造一个奇迹。”保障粮食安全,除了解决种源、耕地和农民群体的问题,科技创新问题也亟待解决。粮食生产的整个环节与现代科技息息相关。要在有限的耕地上提高粮食产量,离不开科技的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尤其是要提高良种培育、节水节肥、食品安全、土壤治理、环境生态保护方面的研发能力,真正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十四五”时期,我国以保粮食数量、保粮食品种多样和保粮食质量作为保障粮食安全的战略导向。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的决定性因素,化解粮食生产难题,就是在保障种粮主体利益不受损害的前提下,利用科技创新和资源配置优化,实现种粮主体利益最大化,最终保障粮食安全。
粮食问题关系国计民生,粮食安全牵动民心。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这个重大时代课题上,每个人肩上都扛着沉甸甸的担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重要论述科学阐明了保障粮食安全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启示我们无论社会如何发展、时代怎样变迁,保障粮食安全这根弦一刻也不能放松,既要保持高度的忧患意识,又要增强底线思维,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不仅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更要藏粮于民,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