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平(渭源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 甘肃 定西 748200)
母羊繁殖效率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当地养羊业的发展速度,影响养羊业的经济效益。在养殖过程中,要时刻关注母羊的健康情况,认真分析造成母羊流产的原因,通过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有效减少母羊流产的发生概率,保证养殖场具有较高的繁殖率,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提高广大养殖户的积极性。
引起母羊流产的原因较多,主要包括日常饲养管理和疾病因素等。
1.1.1 饲料因素饲料供应以及饲料营养物质的含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母羊的健康。妊娠阶段的母羊所需营养物质更多,不仅要维持自身正常的生长发育,而且要为胎儿发育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尤其是妊娠后期,此时胎儿发育速度最快,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更多,70%的体重都在妊娠后期完成。若在妊娠阶段未做好妊娠母羊的饲料供给,饲料供应不足或者饲料营养成分单一,缺乏维生素、矿物质等微量元素,均会导致母羊营养不良,严重影响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继而导致出现营养性流产。另外,饲喂发霉变质、腐败冰冻的饲料也易造成母羊流产。
1.1.2 管理因素管理不当易引发母羊出现流产。首先,当母羊所处的圈舍环境较差、阴暗潮湿、没有及时进行消毒等工作时,就会导致一些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的滋生,影响母羊的健康,严重时造成流产。其次,母羊所处的环境较为嘈杂,甚至存在工作人员殴打母羊的情况,这些均会对母羊造成一定的应激,易导致母羊流产。再次,当妊娠母羊的饲养密度过大时,容易造成母羊之间的相互打斗以及冲撞,进而引起母羊的流产。妊娠期母羊进行放牧饲养或者活动时间过长、活动量过大时也容易导致其疲惫进而出现流产的情况[1]。
1.1.3 药物因素妊娠期母羊使用孕畜禁用药物或者慎用药物(地塞米松、丙酸睾丸素等)时,均会导致妊娠母羊在服药后的几天内出现群发性流产。当养殖户为了刺激母羊的食欲使用一些健脾胃的药物时,均会提前使用一些清泻的药物,当这些药物用量过大或者选择药物不当时,会引起母羊胃肠道异常活动,易导致母羊在用药后的几天内出现流产。当规模化羊场对母羊进行同期发情时,但未对母羊进行妊娠鉴定而应用一些同期发情的药物(如氯前列烯醇等),也会导致妊娠母羊在用药后的几天内出现流产[2]。另外,疫苗接种不合理、不科学,或者使用过期疫苗等均可能造成母羊流产。
由疾病因素导致的母羊流产,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传染性疾病导致的母羊流产,二是普通疾病导致的母羊流产。
1.2.1 传染性疾病导致的流产常见的引起母羊出现流产的传染性因素包括布鲁氏菌、衣原体、支原体、沙门氏菌、弓形虫等。
1.2.1.1 布鲁氏菌由布鲁氏菌导致的布鲁氏菌病是人畜共患病的一种,主要危害母羊的生殖系统。母羊感染后,分娩前的1~2 个月内流产,流产率可达50%,临床上表现为发烧、阴门红肿、分泌物携带血液等。
1.2.1.2 衣原体由衣原体导致的母羊流产具有地方性流行的特点,潜伏期较长,且此病毒对妊娠阶段母羊的感染性较高。一般会导致妊娠中后期的母羊的流产率达到20%~30%,妊娠母羊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发烧、流产、产死胎、产弱胎等。
1.2.1.3 支原体传染性胸膜肺炎主要是由支原体感染导致的,由此引起的母羊流产具有一定的地方性流行特点。当妊娠母羊感染支原体后,会在分娩前的1 个月内出现流产现象,即使母羊未流产,产出的羔羊多为弱仔,一般在出生后的几天内死亡。
1.2.1.4 沙门氏菌由沙门氏菌导致的流产通常发生在母羊分娩前2 个月内。患病母羊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发烧、严重腹泻、精神萎靡等。
1.2.1.5 寄生虫妊娠母羊感染寄生虫后,体内出现失血,进而导致贫血,随着体内寄生虫的不断生长发育和繁殖,母羊多处组织和器官受损,有些寄生虫会分泌大量的有毒物质,寄生虫还会与母羊竞争营养物质,导致母羊羸弱,最终胎儿死亡,母羊出现流产[3]。
1.2.2 普通疾病导致的流产当母羊患有一些影响胎儿正常生长发育、对母羊生产造成影响的疾病时,如生殖道疾病、胃肠炎、子宫异常、瘤胃臌气、消化代谢异常等,也会造成流产[4]。
导致母羊发生流产的因素较多,因此在养殖过程中需要先确定引起流产的因素,然后在养殖过程中规避各种不良因素,并采取综合有效的预防措施。
对于舍饲的母羊来说,饲草料是其所需营养物质的全部来源,因此,一定要做好饲草料的供给。首先,要保证饲草料的质量,严禁为了节约养殖成本饲喂劣质饲草料;禁止饲喂母羊发霉变质、腐败冰冻的饲草料,避免母羊采食后造成流产。其次,要严格按照妊娠母羊的营养需求配制营养全面、适口性好、精粗比例适当的饲料,尤其要注意一些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等的供给,给妊娠母羊提供温水。再次,根据妊娠母羊的营养需求,及时调整饲料供给数量、次数,保证母羊24 h 的营养供给,禁止饲喂含有抗营养因子的饲草料(马铃薯、未处理的棉籽饼粕等),妊娠后期要适当减少精饲料的饲喂量,避免由于胎儿过大造成难产。
圈舍是母羊赖以生存的环境,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母羊的健康状况,因此在养殖过程中一定要做好圈舍的管理,为其提供一个干净清洁的生长环境。首先,要及时对圈舍进行消毒、通风透气、及时清扫粪便等排泄物,保证圈舍干燥、温湿度适宜,尤其是夏季和冬季,一定要避免骤冷骤热对母羊造成的应激。其次,合理控制母羊的饲养密度,既要避免饲养密度过大,造成羊只之间的打斗碰撞,又要避免活动空间较大,羊只过度活动,引起流产。一般来说,保证每只妊娠母羊2 m2的活动范围即可,适当的活动量有助于生产。再次,对于即将临产的母羊,要进行单独饲养,并且要提前进行消毒,加强产前护理,若发现先兆流产,则需要进行保胎,并进行隔离处理,发现疑似传染性流产的母羊,要对胎儿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
科学有效的疫苗接种是减少母羊患病、降低流产的有效措施之一,及时对母羊进行驱虫可以有效减少由寄生虫病导致的流产。首先,工作人员要充分认识到免疫接种和驱虫的必要性,从思想上提高免疫意识,积极主动的对适龄母羊进行接种和驱虫。其次,要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在有效期内的疫苗和驱虫药进行接种和驱虫,并且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使用,用量过大会对母羊产生危害,用量过小则达不到预期效果。再次,在疫苗接种和驱虫过程中做好防护措施,使用一次性针头,避免出现交叉感染。最后,要在母羊妊娠前做好相关抗体水平的检测工作,无抗体的羊只要及时进行补充接种[5]。
对于广大养殖户来说,若发现母羊群中存在体质较差、有习惯性流产历史、有遗传病史、年龄较大等问题的母羊,就要及时淘汰,避免久配不孕,即使配种受孕也易出现流产,同时避免一些疾病通过垂直传播的方式带给羔羊。要逐渐优化繁殖母羊群的数量和质量,选择体质良好、体格健壮的母羊进行自然交配或者人工授精,从而降低妊娠母羊发生流产的概率。
母羊养殖过程中要做好日常监测。对于一些患有慢性生殖系统疾病的母羊,在发情配种前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可以有效提高配种后的妊娠率,也可有效减少流产的发生。对于常见的生殖道疾病,可以先使用高锰酸钾溶液(浓度为0.1%)对子宫进行反复冲洗,促进子宫内的黏液排出,然后再对羊只肌肉注射青霉素等抗菌消炎药,若情况较为严重,可以连续使用3~5 d 的药物。
养殖过程中有很多因素都会导致妊娠母羊出现流产,给养殖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要充分认识到导致母羊流产的因素,并且从思想上引起重视,在养殖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降低母羊流产的发生率,保证养殖生产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