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磊
(内蒙古民族大学图书馆,内蒙古通辽市 028000)
2020年,中央宣传部印发了《关于促进全民阅读工作的意见》,倡导全民阅读,构建书香社会,到目前已取得广泛成就,在《意见》的助推下,针对当代大学生普遍阅读面窄、阅读量少、甚至不阅读的现状,各高校将学生的阅读素养作为重要培养目标,探索了多种形式的阅读推广模式和方法,高校阅读素养教育发展与研究正呈现积极态势。实际上各大高校对于学生的阅读现状早有关注:2001年,浙江财经学院制定了《浙江财经学院学生读百本书活动的实施办法》,明确规定没有阅读学分的学生不能毕业;[1]南京大学组织本校专家编写“南京大学阅读经典计划读本”,不仅制定了经典书单,还撰写了专业的导读文字;西南交通大学图书馆推行认证式经典阅读推广模式,将通识课程、第二课堂纳入认证式推广的范畴。[2]在阅读素养教育模式不断创新、完善的同时,其活动范围也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实现了线上线下、课内课外的全面覆盖。
而除此之外,阅读素养教育的形式也更加多样化,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课堂外的阅读推广活动,形式新颖,学生自愿参加,这种活动内容丰富生动但持续性差,不具备长期性。另一类是以课堂为载体的阅读教育,比阅读推广活动更为系统,弥补了阅读推广活动较为松散的不足,是具有强制性的活动,往往难以令学生接受。
综上所述,通过长期的实践探索,高校阅读素养教育在模式、形式、范围确实都有长足发展,但笔者经文献调研发现,目前阶段的大学生阅读素养教育目标多为“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方法的掌握”“提升人文素养”“终身学习的能力”等,鲜有研究者注重大学生阅读个性的形成这个切入点,而笔者认为,“阅读个性”的培养在大学生阅读素养教育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
当今社会,对于大学生自学能力、知识储备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大学生必须拥有阅读个性,因为如果一个大学生能够在阅读过程中形成了独属于自己的阅读个性,也就意味着他找到了一个理想的书群,形成了特有的阅读判断价值,知道选择什么样的书并主动阅读,那么高等教育中,培养学生阅读素养教育的部分便已经达成目的了。因此,大学生阅读素养培养的目的与其说是“阅读能力的提升”“阅读方法的掌握”等,不如说是“大学生阅读个性的形成”更切实。
“阅读个性是基于读者自己特有的阅读体验与价值判断,针对特定目标,有选择地进行阅读。阅读个性的特点包括:特定的阅读目的、特有的阅读体验、特有的阅读判断价值、阅读的选择。”[3]阅读个性是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积淀而成的。一个成熟的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一定会形成独有的阅读个性,这与他的知识结构、问题意识、个人经历、心理感受方式等特点有关。
首先,知识结构影响人的视野和思考习惯。假如读者熟悉某一学科领域,并具备丰富的学科知识经验,那么他会利用这些知识经验理性、客观地衡量图书的关于该学科部分的质量,评价该图书的内容,进而对整本图书对于他而言是否具有阅读价值进行判断——因为在某方面犯下低级错误的图书显然不会是他会选择阅读的对象。长此以往,他便能够对这门学科的图书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评判能力。
其次,问题意识持续地影响着我们关注和思考事物的方式和认知倾向,它不只是在阅读时才出现在脑海里,而是时时刻刻与我们相伴。它是个体人生经历和生活的一部分,决定着个人的阅读选择、塑造着阅读个性。
第三,个人经历也对阅读个性的形成有影响。《中午的黑暗》一书的作者亚瑟·库斯勒(Arthur Koestler)说,一种观念意识不是由理论得来的,一个人不会只是由于他人的论述,在自己缺乏经验感受的情况下形成观念。书中的内容读者之所以能够感同身受,其基础就是在这些读者的人生中存在能够与书中内容相似甚至相同的经历,从而引发读者的共鸣。同时个人经历的不同,又可以让有不同经历的人对同一本书的理解产生变化,形成“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效果,哪怕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人生经历发生的改变,阅历的增加,也会对同一本书的理解发生不小的变化,由此可见,阅读个性与个人独特的生活经历有关。
1.阅读个性与自主阅读
阅读个性的形成是自主阅读的结果。自主阅读又包含了为阅读行为的主动性和阅读选择的自由性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真正的阅读是一个“内化”的过程,我们不能说阅读过的内容就被接收了,因为人的理性认知是需要感性认知加以认证才能够被接受的,所以我们在阅读过程中能够吸收到的东西只有通过独有的生命体验加以验证,才能使它成为主体知识的一部分,直到这时,阅读才能被称为真正的阅读。这需要调动人的思维、体验等精神活动,主动全身心参与到文本中去,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从这个角度而言,完全被动的阅读是不存在的。自主阅读在阅读对象的选择上可以根据兴趣,也可根据自身发展需要,但一定是内在驱动力量作用下的自由选择,强制的阅读或指定书目的阅读不但不是自主阅读,反而会损害自主读书时的内在驱动力,不利于阅读个性的形成。
2.阅读个性与阅读选择
阅读选择是指阅读活动中,读者原先各种经验、趣味、素养等综合形成的对文本的偏好,它诞生于阅读经验中不断沉淀下来的积累,是阅读个性形成的检验标准,“个性在阅读者阅读行为中表现出高度的选择性。”[4]读者对文本的选择包含对意义的判断,是由其特有的阅读判断价值决定的。一个合格的读者对阅读有自己的品位、观点,不会盲目追捧畅销书,也不会一味地迷信经典。
阅读个性是读者知识结构、个人经验感受等多方复杂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一个人阅读个性的形成,意味着在纷繁而浩渺的书籍世界找到了航标,也意味着自我的形成。读者的独特品位和个人化生命体验是息息相关的,每个人都不尽相同。在书籍选择上的随波逐流或对权威或主流的盲从,从根本上说是由社会风潮推动的一种强迫行为,是一种被动阅读。当读者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能够提升认知的图书,从书中内容获得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意义和价值的时候,自我的独特精神世界由此产生,与此同时,阅读最重要的过程——“内化”也随之完成。大学生需要在阅读过程中达到的目标,包括自主阅读、深度阅读、自我人格成熟的目标在“阅读个性”这一切入点得到了统一。因此,笔者认为,“阅读个性”可作为大学生阅读素养教育培养的新的切入点,基于此种情况调整阅读素养教育的方法策略,注重引导性,尊重主体的阅读意愿、阅读选择,培养大学生阅读个性,最大程度上顺应阅读习惯的形成规律,提倡经典之外的阅读。
阅读素养教育应帮助大学生在阅读史的关照下寻找阅读的意义,树立对阅读的信念。阅读是非常强调主动性的活动,只有积极的阅读才能促进阅读个性的形成。因此在阅读素养教育中首先要树立阅读信念。《周易·系辞》有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教授阅读方法固然很重要,但树立阅读信念,让学生认识到阅读的价值则更重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实现主动阅读,才又能够实现形成终身阅读的可能性。
基于此,笔者认为,可以将阅读史内容引入阅读素养教育中,让学生了解历史上阅读活动与人类文明的互动,如五四文化运动通过阅读白话文引起的自下而上的文化革命,深刻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进程;在西方,伊拉斯谟1516年把《圣经》从希伯来文翻译成希腊文,使普通信众可以能够平等地阅读《圣经》,后来这个普通人都能阅读的《圣经》文本成了宗教革命的武器。这些阅读史上的重大事件成了阅读不仅在延续文明,而且也能够推动了文明进程的有力佐证。
目前国内主要的阅读教育课程集中在通识教育体系中的经典导读课程。要在此类课程中实现对大学生阅读个性的培养,完成阅读的“从被动到主动”的过程,就需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实施“引导式”阅读。
在阅读选择方面,引导式阅读要求教师从学生的个性、兴趣以及学生关注的问题出发去选择书目,激发其去了解书中的内容。可制作问卷调查或进行阅读意愿测验,或通过大数据技术手段,统计学生的阅读侧重构成,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优秀书目,而不是教师代替学生选择。
1.讨论:讨论是一种观点的交流,通过思想的碰撞可以对阅读文本产生新的、更丰富的理解。在导读过程中,将讨论引入课程,通过读者讨论,将书中抽象的观点变得更具体、生动、形象,不仅激发了读者的兴趣,也有利于更好地吸收书籍的真知灼见,使之内化成读者的一部分。另外,导读过程中的讨论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逻辑思考能力,交流沟通能力。有效的沟通交流有赖于良好的思维、表达,以及对他人观点的容纳能力。讨论并非争辩,保持一个开放的、兼容并包的环境对讨论课程是非常必要的。
2.读与写的结合:写作是与阅读紧密相关的领域,写作可以提高人对文字的敏感度,是提高阅读能力最行之有效的办法。在阅读素养教育中,写作是最少受教师干预、最独立自主的阅读训练方式。正如徐贲教授说:人文经典阅读课“要增强学生的写作交流能力。只有当一个人能够与他人有效交流他的知识时,他的头脑才是真正自由的。学生们要发展交流技能,认识到语言形成思想和经验的力量,学会逻辑、清晰、独创地写作和说话”。[5]
提升大学生阅读素养,首先要提升其写作能力,那么,写什么?如何写?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熟悉了契诃夫小说《万卡》“体现了农奴制的黑暗”这样的言说方式,却很少从人性的角度体会那永远寄不到的信带来的沉重悲伤,十多年前的外国文学作业如“分析阿喀琉斯的人物形象”“红与黑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观念?”,这些题目因其自身的局限性,学生之回答往往大而无当,乏味无聊。如何拟定新颖、深刻的写作题目,使其切入作品内部,激发学生灵感,更深刻更具想象力的理解文本呢?这有赖于教师对作品的理解。张秋子在《万千微尘分坠心田——文学阅读的生命化》一书中强调文学阅读的生命体验,他认为应从每个人都能感受的细节出发理解文本。他的课堂写作题目也紧扣文学作品中的细节,比如:请试着找出莎士比亚剧中对于日常生活细节(衣食住行)的描写,并给出自己的解释;司汤达的《红与黑》中,有大量的心理描写。但是,在小说接近尾声的时候,市长夫人写信举报了于连的恶行,在这个地方,于连的行动非常迅速,他跳下出租马车,直奔维利叶,进入兵器店,买了手枪,并迅速袭击了市长夫人。在这个段落里,司汤达令人意外的没有使用心理描写,我们不知道于连的心理活动内容,请补出于连的“内心戏”。这些写作题目从读者的生活感受、生命体验出发,意图引领读者走进文本,深入主题。文学就是我们的生活,从细节处的体验走进文本,不失为引导学生与书籍亲密接触的有效方法。
经典是经过历史筛选沉淀下来的,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读经典已成为普遍共识,在大学阅读素养教育中,无论是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还是通识教育开设的导读课程,都将经典阅读作为重要内容。在瞬息万变、充满机会和诱惑的信息时代,读经典确实可以触发人去思考那些人类面对的普遍的、永恒的问题,使人得到智慧的滋养。但是,在阅读选择上不宜过分强调经典,忽视学生的兴趣偏好,而是应该把阅读与学生的问题意识相关联,重视学生阅读的主体性。大学生要读经典,但不需拘于经典,应根据自己的兴趣,找寻契合的书籍,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徐贲教授的两本著作的题目很有意思:一本书名为《阅读经典——美国大学的人教育》,主要内容是读西方经典理论著作的启示;另一本书名为《经典之外的阅读》,是对阅读经典之外著作所作的思考,两部著作都能表示作者在阅读时的收获,可见,无论经典与非经典,只要能从书中有所领悟,都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阅读。高校的阅读素养教育在书目推荐上不见得一定要选择经典,那些与学生问题意识相关联,能够让学生从中获取意义和价值的优秀作品一样可取。
大学生阅读个性培养实践还在探索中,因此,对此还没有系统化的理论阐述,但培养阅读个性的理念和方向是顺应了阅读规律的,是具备合理性的。阅读本身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阅读教育也面临很多难题,“阅读个性”论题的提出指向目前阅读教育面临的关键问题,触及高校阅读素养教育的内在矛盾,为阅读教育提供一种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