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 翼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浙江杭州 310027)
时代发展,需要大国工匠,培养理工类大学生工匠精神,汇聚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力量,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之一。作为纯洁道德和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美育在促进学生道德品质形成,塑造“美善相携”的时代新人方面具有重要现实意义。[1]如何以美育涵育理工类大学生“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2]的工匠精神,本文将展开具体分析。
1.理工类大学生美育的缺失
社会物质文明成果极大丰富,精神危机日益显著。精神倦怠、内心空虚、对生命意义的质疑、生命意识的缺失等,已经成为当前社会显著的精神症候。从孩童阶段朦胧地感知美,到青少年阶段全面的认知美,青年大学生本应该步入系统地学习美的阶段,具备独立思考和鉴别鉴赏能力,精神需求呈现多样化、多层级、多角度的特征。然而在现代知识教育模式中,灌输式、竞争式、压迫式的知识学习,让学习观和成才观日渐偏离正常轨道,“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教育方针和政策,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仍需攻坚克难、久久为功。
特别是对于理工类大学生,“教育促进人的社会化”的目的在“题海战术”下难以企及,即便在应试能力和知识获取等方面更显得“训练有素”,但在审美素养、创造能力、社会化进程等方面则有所欠缺,习惯了灌输知识的理工类大学生,陡然进入探求和超越知识的大学阶段更容易感到无所适从、难以适应。针对性的遵循理工类大学生成长规律、个性特点,探索具有学科特征、学校特色和学生特点的美育形式,让中华传统工匠精神在美的熏陶化育中生根发芽,是理工类大学生美育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2.理工类大学生美育的浅表化
“求问美育选修课哪个好过?”“救救孩子吧,艺术零基础,美育选修咋办?”“第二课堂增加美育学分了,哪里可以‘蹭’?”诸如此类的帖子每每在选课时期“霸榜”校园论坛,楼主以接触艺术教育较少的理工类大学为主。求通过、想划水、很负担……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理工类大学生美育的浅表化现象。琴棋书画、吹拉弹唱,美育类课程往往局限于艺术教育,但对于缺少艺术学习基础的大多数理工类大学生来说,这种载体范畴相对狭隘,学生难免会有手足无措之感。自然美、社会美、生活美……不同学科、不同基础的高校学生都应该有审美、爱美、向往美的能力。当代青年的信息接收渠道多元,广博的见识也使得他们对精神文化产品具有更高要求。高校美育的形式若无法区别于专业学习,仍然局限于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与学习,满足于书法进课堂、艺术进校园等分散化,碎片式的技能层的艺术教育,那“美善相携”的教育性将无从发挥。[3]
1.激发理工类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生动力需要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与科学技术人才培养内在统一。工匠精神所蕴含的职业态度和精神境界,与科学技术人才的内在品格相吻合。科学的本质是发现,是科研人员在利他主义思想推动下,热情求职、好奇探索、追寻真理的过程;技术的真谛是创造,是技术研发人员在匠人精神的引领下,不盲目接受、不轻言放弃,沉浸于技术领域精益求精、创新创造的过程。以创新为导向、以技术为载体,培育理工类大学生成为“择一事,终一生”的品德高尚、追求卓越的人。工匠精 神之所以赓续发展、代代相传,就在于其强调依托“造物”实现“道技合一”,以立足于“埋头苦干而不是急功近利”的传世匠心,为学生指明科技报国的实践路径。
工匠精神与工程建设人才培养内在统一。工程建设人才在生产建设中以高度的职业责任感、民族使命感,负担起社会经济、生产安全、产品质量的现实考验,这是工程建造的灵魂所在,也是大国工匠“偏毫厘不敢安”的职业使命感在职场中的完美展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立足“两个大局”激荡交织的时代洪流,亟须秉持工匠精神的青年学子在关键领域、在高精尖学科钻精研微。厚植工匠精神,加大教育引导力度,树立劳动光荣的价值观念,形成尊重劳动的文化氛围。培养更多青年大学生争做技能人才、大国工匠,以笃实专一、大胆革新、心无旁骛的精神品格走向社会。
2.促进理工类大学生正向社会化发展需要工匠精神
应对青年欲望两极化倾向、传承和发扬“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核心价值观,需要具有工匠精神的青年在实干中践行。全媒体时代泛娱乐化思潮席卷青年,学生容易在“内卷”和“躺平”欲望两极化困境中迷失自我,难以找到平衡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层面提出的“敬业”与工匠精神的价值意蕴高度耦合,工匠精神所蕴含的气质恰似一剂帮助理工类大学生破解欲望两极化倾向的良药,解决发展动力上的过激与迟滞问题。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期待,理工类大学生是提升经济社会生产力的强劲青年后备军,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融入工匠精神,有利于发掘学生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用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满足自己、他人和社会的需要。
提升中国“智造”硬实力,需要具有工匠精神的青年勇担科技自立自强历史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变革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谁排斥变革,谁拒绝创新,谁就会落后于时代,谁就会被历史淘汰”[4]。“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既可以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又有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公平正义”[5]。工匠精神的核心是精益求精、追求极致,“智”造大国的宏伟目标需要大国工匠保驾护航,需要掌握高精新技能的高级技术人才,当今世界,创新能力已成为各国谋求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各国扩大国际竞争优势的关键在于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如何培育一批创新型人才,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正在关注和着力解决的问题。新时代理工类大学生不仅要学习科技方法,更应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拥有创造新工艺,敢于攻克“卡脖子”难关,坚守“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的职业追求。
工匠精神从显性表现为对待工作的态度,与态度心理学中的ABC模型相符,美育可以从强化情感(affect)认同、激发创新创造行为(behaviour)、内化利他性的道德认知(cognition)等路径,涵养理工类大学生工匠精神。
在科学与技术深度融合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科技工作是反复探索、累计经验、深度研究的系统性、创造性过程,科技工作者在寻求规律进而以新规律创造新技术的进程中,需要敏锐的理性思维、不断钻研的敬业与精业精神。而这种爱岗敬业、忘我工作、注重细节,执着坚守的工匠精神是个体道德品性的本质性体现,需要在长期和谐向善的人文成长氛围中孕育,美育的化育作用体现在它是沟通知识与道德、情感与理性的“润滑剂”。得益于文化艺术求真求实的价值追求的滋养,高校美育可以潜移默化地完善大学生的敬业、求真的人格,帮助学生对专业知识和职业责任葆有敬畏和尊重,以执着的求知热情、笃实的职业态度、严格的技术标准和更高的审美素养,不断提升技艺,奠定在学科领域成长成才、创新创造的牢固基石。
美育与智育不同,不以严格逻辑和标准答案为约束,给人以更大想象空间。身心快乐、主动创造、大胆尝试的获取和感悟知识的切身体验便是“以美益智”的不可替代之处。修“心境”而至“技境”,以创新思维和能力为基点,以美育激发想象力、创造力,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创造、坚守、突破和应对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能力,以及运用技术攻坚克难、解决问题、勇于担当的使命感,这些宝贵品质无不从属于“技术背景加人文情节”的素养。法兰克福学派马尔库塞曾提出“单向度的人”假说[7],认为在现代社会高度专业化的当下,人们会被无意识地驯化成为单一向度的人,以美育抵抗专业教育的单一技术性培养造成的异化,激发学生创新创造的自我意识和价值追求,对理工类大学生抽象思维的形成,以及综合素质、智力刺激、创新潜能、创造精神的打造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华民族历来就有“以美立德”的美育传统。“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儒家思想认为,美育能够引导社会成员正确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美育本就重在自我建构,工匠精神更强调重责轻利。美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拥有“以天下为己任,以真理为依归”的形而上的精神需求。理工类大学生在美育中一方面可以舒缓技术性、知识型学习带来的紧张疲惫;另一方面,在对美的事物和形象的领悟中,从青涩到成熟、由飘逸到沉稳、从自我到社会化……成长为具有健全人格素养的人。学生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浸润于崇尚工匠精神的价值体系中,便可跳出囿于自身经济利益的狭隘视域,在追求尽善尽美中,健全人格、养成积极人生态度。“工匠精神”从根本上来说是实现“无我”和“超越”,是德性品格的体现。美育对德性精神境界的提升具有重要的超越功能,其天然的至善性与工匠精神所追求的道技合一相耦合,通过美育引导青年大学生向尽善尽美的方向挺进,把科技成果的好坏看成自己人格和荣誉的象征,摆脱虚空的灌输学习,找到真正的兴趣追求,深刻理解把握国之所需、时代所向。[8]
“器物有形,匠心无界”,以美育“匠”是高校教育者通过更符合理工类大学生审美需求的教育教学活动,在课程、实践、环境等多角度凸显美的要素,使学生和谐、均衡、健康发展,正如席勒所说“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除了首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没有别的其他途径。”[6]
把技艺的精准、精细视为生命的执着是中国古代匠人至高境界,技术之美则深蕴中国哲学对工匠精神的认知。以美育涵育理工类大学生工匠精神,不应局囿于艺术技能和科学技能的教育教学,而应更加侧重精神浸润。“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科学技术中蕴含着美的要素,知识传授的过程中注重外在形式之美,内容的意境之美,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进行艺术化改造,在学科综合的层面来看待美育与专业的关系,这一目标单纯依靠公共选修课程,是无法实现的,而是需要更深层次的洞察。中国美育“第一人”蔡元培先生认为,物理化学等学科与声、音、光、色十分密切,比如力学蕴含雄强之美、热学蕴含情感之美、电力学科蕴含美术工艺等等。[9]引导学生在对美的感受中摒弃浮华虚无,美育得以化为工匠精神涵养的柔性载体,使工匠精神的教育浸润化、情感化。
马克思主义美学认为“劳动创造美”,工学结合的实践是培育工匠精神的有效途径,实践教育的美学意蕴发掘实质上就是通过“艺”“工”并重的理念,使理工类大学生的专业课程、实习实践、创新训练等诸多元素之间在蕴含美育与情感的顶层设计下相互配合,互相促进。尤其注重发挥实践课程、实习项目、实验操作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从教师课程到多元主体课程的转变中带给学生一定的审美感受,让学生成为审美的主体,从而培育其积极的情感,使其在实践教育中升华思想。工匠精神从细处见大,在实操中淬炼,正如“功夫”一词,除意指武功外也可表达古代工匠长期磨炼出的习惯性能力。在工学结合的教育教学中,学生亲手操作、精心打磨、突破创新,在惟精行事中体会从外在的输入感到内在的崇高感的转变,将工匠精神内化为习惯、气质、品格。[10]某种意义上思考,审美是实践的理想价值形态,美的规律也是劳动的规律,理工类大学生若能在实践中达到审美状态,便可实现从良心到本心,从技能学习到心灵愉悦的跃迁。
“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道家思想主张在美育中感悟人与宇宙天地之间的和谐。中华美学注重在心灵审美与通达万物,感受自然世界和人文环境是其主要方式,具备大学独有之文化内涵的校园环境是高校美育的理想载体。将工匠精神嵌入校园文化氛围,营造“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的德美育境界。首先,从学生视角出发,充分利用历史文化对人的熏陶作用,以青年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精品为载体,引导青年学子将中国传统文化中“匠工蕴道”精神品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其次,建构多元美育体系,厚植工匠文化沃土。通过专业课程、社团课程、体验课程、线上课程等多种形式多元拓展,营造生动浸润式的美育语境,拓展以美育“匠”的育人边界,实现从知识传授到精神追求的超越。最后,注重校园风物塑造,建构美丽校园。让学生在处处可以欣赏美,处处可以感受美的审美环境中建立学生主体与美的客体之间的关联,让学生成为美的参与者和创造者,达到精神上的自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