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英
(山东省兰陵县农业农村局 山东兰陵 277700)
兰陵县是“中国蔬菜之乡”,是山东省日光温室蔬菜发源地、全国最大的蔬菜集散地,蔬菜常年种植面积120 万亩以上,年产蔬菜500 万t,产值100 亿元,被誉为“山东南菜园”“中国大蒜之乡”“中国牛蒡之乡”。 兰陵县的蔬菜产业不断向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营销品牌化发展,成为推动兰陵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日光温室蔬菜种植区主要种植黄瓜、 番茄等品种;拱棚蔬菜种植区主要种植黄瓜、辣椒、蒜黄等品种;出口创汇蔬菜种植区重点发展牛蒡、大根萝卜、白菜、山药等陆地蔬菜为主的名优新品种;大蒜种植区主要以蒲棵、糙蒜、高脚子为主的苍山大蒜进行提纯复壮、异地繁种,提高大蒜品质及产量;食用菌种植区重点发展金针菇、黑木耳、平菇,展示推广双孢菇、鸡腿菇、杏鲍菇等珍稀品种。
近年来,兰陵县依托科技推广与服务,不断推进设施蔬菜标准化生产进程。 围绕打通供需两端,坚持需求导向,深入推进蔬菜品牌、品种、品类、品质、品相“五品”改良工程和标准化生产、标准化服务、标准化检测、标准化运输、标准化销售“五标”提升行动。
以“生态沂蒙山,优质农产品”为主题,加强了品牌农业建设,积极推进了“区域公用品牌”“良好农业操作规范”“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创建和区域公用品牌的价值评估,加快发展“三品一标”认证,鼓励农产品商标注册,依靠品牌开拓市场,依靠品牌提高效益。
兰陵县投资1 600 万元建设山东省农副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 在各乡镇街道建立农产品质量监管站,配有农产品监管员1 024 人。 设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 与长三角中心城市检测部门联合设立52 个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点,实现监测互联互认的“一检通关”。
以华凯、鲁南、天马等大型批发市场为主,全力打造服务网络。30 多万农民参与开拓异地生产市场和销售市场,形成了以上海为主的“长三角”生产、销售区;以福州、广州为主的“珠三角”生产、销售区,形成了独特的“种全国、买全国、卖全国”的生产流通格局。
按照“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市场化运作”的要求,积极扶持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以农民主导的各类新型经营主体, 鼓励各类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实施综合经营。
兰陵县2013 年至今连续举办了十届兰陵 (苍山)蔬菜产业博览会,已成为推动蔬菜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之一。 通过自身形象、媒体宣传、客商口碑等多途径推介,“兰陵(苍山)菜博会”已逐渐形成了一种代表兰陵蔬菜产业发展的形象品牌, 在全国产生了很好的轰动效应, 推动了兰陵县现代农业特别是蔬菜产业的发展。
兰陵县先后10 余次赴长三角中心城市开展推介活动,与上海蔬菜集团、上海鼎俊集团等龙头企业实现长期合作。 创新营销模式,通过加大“苍山蔬菜、新鲜每天”宣传画和视频广告的投放力度,邀请长三角区域主流媒体开展“长三角媒体沂蒙行”活动等,有效提升了“苍山蔬菜”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 探索实施了“定制农业”“基地直供”等特色电商营销模式。
兰陵县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山东农科院蔬菜所、 山东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为兰陵县的蔬菜品种更新换代提供了科技保障。 同时兰陵县对温室大棚结构逐步改造升级,大力推行新型棚体,积极推广机械卷帘、物联网、肥水一体化等装备,提升机械操作水平,降低劳动强度,提高规模化生产能力。
发展生产托管、代管,通过农资销售、种苗销售、跟踪指导和产业服务一条龙,实现生产服务专业化。农资销售点成立社会化服务团队, 市场化提供技术服务、喷防服务、蔬菜托管、代管等服务。
目前,兰陵县没有培育蔬菜新品种的企业,对外来种子种苗依赖性较强。 虽有60 多家蔬菜种苗繁育企业,但年育苗能力4 亿株,对比兰陵实际的种苗需求量20 亿来说缺口巨大。
蔬菜生产仍以一家一户的家庭经营为主,很多蔬菜基地基础设施配套不全,粗放经营,保护地设施简陋,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 优惠政策、资金扶持到位举步维艰,不利于蔬菜标准化、专业化、现代化发展。
“苍山蔬菜”以鲜菜直接上市交易为主,清洗、分级、包装等初加工净菜上市比例较低,脱水、冷冻等加工产品种类较少,尤其是缺少“中央厨房”类型加工企业,产品附加值不高,产业链条有待拉长。
“苍山蔬菜”区域公用品牌打造和形象宣传力度不够,没有实现优质优价,品牌的溢价效应需要进一步强化。
兰陵县的基地品牌建设工作仍存在着资金不足及面积大、数量多但散而小,提升改造难度大,缺少精品基地。
作为农业大县,农业科技实用人才较少,不能很好地带动全县农业科技水平快速提高, 阻碍了接受新事物、学习新技术、使用新方法的能力。
3.1.1 强化集约化育苗 采取政府补贴、 项目建设等形式,重点扶持建设年育苗能力1 000 万株以上的大中型蔬菜集约化育苗中心及年生产能力500 万包以上的食用菌良种繁育基地, 提升兰陵县集约化育苗能力和水平。
3.1.2 培育育种企业 坚持“扶优扶强”原则,引导资本进入,优化资源配置,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育繁推一体化企业。 充分发挥现代种业发展政策,积极引导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科研人员通过技术入股、成果参股等方式进入种业企业, 将品种选育、 产业经营、品种推广联为一体,实现种子科研、生产、经营强强联合,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3.1.3 提升试验能力 建议在县域内重点建设一个标准试验站, 或者扶持企业承担试验、 示范, 提升试验能力, 稳定试验地块, 吸引全国有实力的种子企业、 研究院所来进行种质资源试验, 开展联合攻关育种。
3.2.1 注重科技引领, 提升种植管理水平 大力引进、示范、推广抗病虫、优质、高产、商品性好、耐贮存的国内外蔬菜新品种,加速品种改良换代。 倡导使用有机复合肥、农家肥、生物肥、生物农药,推广生物和物理防虫、水肥一体化微滴灌等先进智能技术,提高生产技术的科技含量。
3.2.2 提高基地建设水平 严格按照“五个标准化”要求,打造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强化新品种引进、新技术推广、物联网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产品品牌化建设等,突出规模化种植、组织化经营,提高科技应用程度,促进产业有机融合,为本县现代化农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3.2.3 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以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项目建设为依托,进一步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质量检测体系、 质量追溯体系和农安执法体系,通过严格农业执法、检验检测和日常监管,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3.2.4 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引进大型农产品加工公司和蔬菜精深加工企业,培育一批规模大、起点高、带动力强的蔬菜产业龙头企业,发展蔬菜的精深加工,提高蔬菜产品的附加值。
进一步加大资金扶持和科技投入力度, 在现有农业险种基础上,加大补贴力度,逐步提高财政对农产品加工企业购买农业保险的保费补贴比例, 并出台相关人才激励机制防止蔬菜产业的人才流失,为蔬菜产业发展提供人才动力。
3.4.1 优化兰陵蔬菜产业品牌建设模式 根据兰陵县实际,在品牌运营上,建议成立“苍山蔬菜服务协会”,加大对“苍山蔬菜”品牌使用的监管,不断扩大“苍山蔬菜”品牌的影响力。 在品牌架构上,建议推广“苍山蔬菜+”模式。 对兰陵县的地理标志品牌苍山大蒜、苍山牛蒡、苍山辣椒等,采用“企业产品品牌+‘苍山蔬菜’公用品牌+特色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的模式;对没有地理标志品牌的如黄瓜、茄子等,采用“苍山蔬菜+企业产品品牌”的模式。
3.4.2 建立兰陵蔬菜产业品牌生态体系 建设运用好品牌运营与保护体系、质量标准与认证体系、产品(服务)标准与质量追溯体系、财政支持与金融保障体系,整合产地贮存、物流与营销、经营、创新体系等,做大做强“苍山蔬菜”品牌,创造优良的品牌生态体系。
3.4.3 讲好兰陵蔬菜产业品牌故事 进一步挖掘“苍山蔬菜”的区域文化、历史文化、产品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等,讲好“苍山蔬菜”品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