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视野下的《第四十一个》

2023-09-01 11:11徐冉
长江小说鉴赏 2023年2期

[摘  要] 苏联国内战争催生了一批优秀的战争文學作品,鲍里斯·拉夫列尼约夫发表于1924年的中篇小说《第四十一个》是其中代表。同名电影多次被搬上银幕,并被改编成歌剧上演。在1957年的法国戛纳电影节上,影片《第四十一个》“由于独特的剧本、人道主义和崇高的诗意”获得特别奖,在20世纪50年代后半期引发了“戛纳回声”。本文在循前人足迹的基础上,从社会历史批评、心理批评和文本批评三个角度对《第四十一个》进行解读,旨在从不同角度丈量作品价值、挖掘作品内涵。

[关键词] 拉夫列尼约夫  《第四十一个》  社会历史批评  心理批评  文本批评

[中图分类号] I06        [文献标识码] A

文学批评对作品的考察主要基于社会历史和美学两个角度。随着社会思潮的更替,文学批评经由社会历史批评到英美新批评、俄国形式主义、结构主义再到女性批评、文化批评的演变,形成从外部到内部再到外部的螺旋式曲线。

“《第四十一个》是拉夫列尼约夫自认为最好的作品。”[2]国内外学者以往对中篇小说《第四十一个》的分析多是出于单一的角度,或是基于心理学分析,或是探究其中的宗教色彩,或是着眼于阶级矛盾,抑或立足于女性主义等视角。本文站在前人铺垫的道路上,试图从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对作品进行阐释,以免失之偏颇。

一、握社会历史之尺,量作品之“实”与“值”

俄国文学批评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文学像其他一切值得注意的智力或者道德活动一样,就其本质而言,它不能不成为时代愿望的体现者,不能不成为时代思想的表达者。”[4]

“实”为真实之实。作品的真实性可以从人物原型、大海主题和数字来源三个角度来考察。“小说的主人公确实是以两个真人为原型进行创作的。女主人公原型是土库曼斯坦方面军的一名女战士阿尼娅·弗拉索娃。她经常拿着自己写的充满激情、但很蹩脚的诗到作家所在的《红星报》编辑部来,小说中提到的两首诗就是原封未动地引用阿尼娅的诗。而戈沃鲁哈·奥特罗克也确有其人,他是在阿拉尔海附近的一次战斗中被俘的一名白军军官。作家根据当时阿拉尔海上经常发生翻船事故这一情况,把红军女战士和白军军官写入他的书中,创作出一个扣人心弦的‘现代的鲁滨逊和星期五的故事。”[5]

大海是作品的一个重要主题,是自由和浪漫的象征。男女主人公的爱情始于阿拉尔海,也终于阿拉尔海。阿拉尔海的海水是蓝色的,男主人公的眼睛也是蓝色的。拉夫列尼约夫出生在黑海之滨,大海是他生命中的重要意象,保留着他对故乡和青春的记忆。“我在黑海附近长大。我对它一见钟情,永远地爱上了它,这是情人的真爱。海上的人们热爱自由、骄傲、直率,他们从不懦弱、谄媚、追名逐利。”[2]

作品的名字为“第四十一个”,“四十一”是作品中的重要数字。女主人公玛柳特卡是一名神枪手,弹无虚发。在遇见男主人公前,她已经射杀了四十个白军。“近卫军中尉戈沃鲁哈·奥特罗克本应该是玛柳特卡生死簿上的第四十一个。可是他却成了她处女的爱情簿上的第一个。”[5]“四十”这一数字在俄罗斯民间和宗教中有一定寓意。“四十在俄罗斯民间和东正教传统中都是一个非常神圣的数字。四十一是走出圈子的方法,是原则上新事物的开始。”[1]四十还是圣经中一个重要的数字,代表着试炼或考验。“基督教文化和基督教教义圣经是许多俄国作家创作灵感、形象体系、主题思想、情节走向的源泉。”[8]诺亚的四十:上帝对充满罪恶世界的审判,四十昼夜倾盆大雨降在地上;以色列人的四十:以色列人在旷野经受四十年的考验和熬炼;耶稣的四十:主耶稣接受魔鬼撒旦四十天之久的试探……

“值”乃价值之值。作品的价值可以从国内外的积极影响来衡量。一方面,作品打破了苏联国内战争文学的样本,在塑造人物形象时不强调绝对的阶级对立,而是突出文化的差异、宣扬人性的价值。“拉夫列尼约夫动摇了年轻苏联文学的另一个刻板印象——阶级对立的绝对化。在中篇小说《第四十一个》中,文化的差异几乎是第一次被确定为主人公之间社会和心理对抗的关键来源之一。作家面对的不仅是两种政治心智,而且是两种文化:以玛柳特卡为代表的革命群众的草根文化和俄罗斯贵族赖以生存的传统高雅文化。”[3]文化差异在玛柳特卡与中尉的对话中展露无遗。中尉对生命的意义和生存价值的哲理思考与玛柳特卡站在阶级立场持有的坚定思想擦出激烈的火花。面对两种文化的碰撞,作家并没有刻意抬高某一种文化的地位,而是将不同文化的魅力跃然纸上:在孤岛上面临生存的困境,中尉凭借中学的知识找到鱼仓,玛柳特卡也不示弱,她利用自身丰富的生活经验点燃火苗。

李建军在《重估苏联文学》中写道:“只有一流的才华,而不懂得爱和仁慈,也没有伟大的人道主义精神,那么,这样的才华注定不可能绽放出美丽的精神花朵,不可能结出真正伟大的文学果实。”[6]作品跳出了苏联国内战争文学的阶级狭隘,站在人道主义的高峰上呼唤人性。人性的光辉在那座荒岛上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中尉昏迷几天醒来后对玛柳特卡说:“谢谢你,亲爱的!”玛柳特卡脸红了,把他的手推开:“别谢了!……值不得谢。怎么呢,照你的意思就叫人死了吗?我是树林里的野兽呢,还是人?”[5]这一反问是作家对读者心灵的叩问。在这座孤岛上,主要矛盾已上升为人类与自然的对抗,而人性是人类战胜自然最有力的武器。在最后一章,作家更是将人性置于刀尖上考验,他将玛柳特卡的枪口对准中尉,但当玛柳特卡放下枪的那一刻,情感犹如蓄势待发的洪水,内心修筑的那道堤坝瞬间崩塌,那撕心裂肺般的号哭声萦绕在阿拉尔海上空,却在读者内心深处荡起层层涟漪,激发阵阵回响。

另一方面,作品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对我国产生了积极影响。早在1928年,曹靖华先生就把《第四十一个》译成中文,于1929年由未名社出版。抗日战争时期,太行山敌后根据地曾流行《第四十一个》等革命文学作品的油印本,战士们视之为珍宝。“敌后的战士们,把枪、书和自己的生命结成三位一体,遇到生死关头,随身携带的一切,都可以抛弃,唯独枪和书,在生死关头,或冲出重围,或与自己的生命同归于尽。”[5]在颓废文学泛滥成灾的岁月里,“《第四十一个》指出,即使恋爱,也要服从革命利益,服从革命需要,服从伟大的革命斗争。”[5]经典文学作品的价值是永恒的,它并不会随着时代的潮水退去,而是选择恰当的时机重绽异彩。

二、透心理之棱镜,视作品之多面

1.掀梦境之面紗,露内心之欲念

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心理学派的创始人,对梦境的解析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心理学的一大理论支柱。在荒岛上中尉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里正在进行阅兵仪式。乐师们都没有嘴,鼻子下面的地方光光的一片,军号都插在乐师们的左鼻孔里。乐队长外套后边的开衩里伸出一条很大的褐色的狐狸尾巴……对将军的描写尤为细致:“将军骑着马。上半身俨然是一位将军,可是下半身长着两条猫腿。如果是良种猫倒也罢了,这却是一只最普通的、杂种的、脱毛的灰猫,是在各家院子里、屋顶上乱跑的猫。”[5]梦里所有的人都动物化,动物进化成人最重要的表现在于创造了文明,文明是人类脱离野蛮状态的标志。然而充满仇恨的血淋淋的战争泯灭了人性,将一切都土崩瓦解,所有人都沦为没有感情的杀人机器。这个梦折射出中尉内心对战争的厌恶,是战争将他那颗活人的心沉没到全世界污秽的脓包中。

梦并非荒诞不经的,无论表面多么离奇的梦,在其深层往往掩藏着做梦人的一个未能实现的欲念。在梦里的阅兵仪式上,中尉的肚脐翻了出来:“脐带是从围巾底下出来的,是一条细细的、像肠子一样的绿色脐带,脐带顶端的肚脐按离心方向飞快地旋转着。”然后传来一个声音:“把他抓起来!背信弃义的东西!”[5]这个梦暗示中尉意识到自己已经背离了参军的初衷,白军的身份渐渐从他的内心深处剥离。

2.借冰山之理论,察“三我”之冲突

“构成人的心理的不只是‘意识,意识之下还深藏着一个人们自己意识不到的、幽暗的、混沌的‘潜意识王国。在弗洛伊德看来,意识就像海面上的冰山一样,只是整个冰山的一小部分,实际上支配着人的行为的不是意识,而是潜意识,弗氏的这一理论被人们称作‘冰山理论。”[10]人有三重人格: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即潜意识,遵从快乐原则;自我即意识,遵从现实原则;超我即社会道德约束下的人,遵从至善原则。若意识是骑士,潜意识则是马。时而骑士握紧缰绳,驾驭着奔腾的野马,时而意识有所松弛,则信马由缰。整部作品都贯穿着主人公玛柳特卡三重人格之间的冲突。

为了报名参军,玛柳特卡签字保证,不得像妇女那样生活,在劳动者彻底战胜资本家之前,不得生儿育女,她严格恪守向司令部作的保证。正值青春的玛柳特卡内心难免出现情感的悸动,但此时自我占领着高地,革命形势要求她的思想要受现实原则的支配。

在吉尔吉斯人暖和的帐篷里,玛柳特卡用歪歪扭扭的字体在一张报纸上作诗,她和中尉开始第一次谈话,为了向中尉求得写诗的窍门,急得用“您”字来尊称中尉。温暖的环境、浪漫的诗歌让这个爱幻想的女战士卸下表面倔强的皮囊,女性柔情的一面展露无遗。她突然说:“大概你的手痛了吧?”在中尉跟着她发誓之后便给中尉松了绑。在荒岛上,当中尉发烧失去知觉时,玛柳特卡用双手抱住他的头,温存地低声说:“我的蓝眼睛的小傻瓜!”[5]而当中尉的蓝眼睛望着玛柳特卡时,玛柳特卡内心的情火被煽了起来。“她不由自主地低下头,俯到中尉枯瘦的面颊上,用自己发裂的干嘴唇,在他那没有剃的硬髭胡上,紧紧地吻起来。”[5]远离了战场的喧嚣,隔绝了世俗的眼光,蓝眼睛推开了玛柳特卡爱情的那扇窗,本我这匹野马挣脱一切束缚暴露在空气中。

当中尉和玛柳特卡谈到理想、真理、人生的意义时,玛柳特卡的自我再次占领高地,阶级属性的印记愈加强烈。尤其当中尉表现出对浸透了人类汗水和泪水的布尔什维克真理的蔑视,玛柳特卡扑过去,一记耳光打在中尉脸上,这一记耳光其实是玛柳特卡的潜意识向她敲响的警钟。起初沉溺于爱情的玛柳特卡像水上漂的一根木头,晃晃荡荡,两边都不着岸,那么现在她的思想已经在向革命利益的一边偏移。

蔚蓝地平线上逐渐清晰的小白点则是杀死玛柳特卡爱情的最后一根稻草,彻底将她从美好的爱情中惊醒。玛柳特卡看到船上坐着的人的肩章上闪着金光,记忆像闪电在她眼里闪动了一下,在她面前展示了一个片段:水……碧蓝的水……叶甫秀科夫的面孔和他的话:“万一遇上白党,不能交活的给他们。”她拾起枪,拼命大喊道:“喂,你……你个白党坏蛋!回来!……我对你说,叫你回来,鬼东西!”[5]紧接着便是火光与风暴里,中尉听到地球毁灭似的一声轰响。“玛柳特卡打出第41枪的最终抉择,是其本我、自我和超我在不断的冲突与矛盾中,超我指导自我,最终战胜本我的最佳体现。”[11]而玛柳特卡丢开枪,号哭着,伤心地低声哀诉起来:“我的亲人!我干了什么啊?你醒醒吧,我心爱的蓝……蓝……眼……睛……的……人……哪!”[5]就在这短暂的一瞬,玛柳特卡的内心掀起巨大的波澜,前一秒超我抑制住本我,理智占据上风,后一秒本我冲破超我的围栏,压抑的情感倾泻而出。

三、究文本之细节,探作品之本颜

1.执色彩之笔,点文本之睛

色彩总是能给人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在作品《第四十一个》中作家巧妙运用色彩,给文本本身增添了意蕴。“色彩的交叉糅合组成多层面的立体画面,编织出理智与情感的网状交叉图。”[7]

作品中有多处带有色彩的描述:红色的叶甫秀科夫与钢蓝色的手枪,玛柳特卡猫眼一般黄色的眼睛与中尉海水一般的蓝眼珠,阿拉尔海碧蓝的海水与白色的船帆,鲜红的血浆与粉红色的神经纤维……作家在强调色彩的背后,一定隐藏着某种深意。在此只探讨文本中出现次数较多的红色和蓝色。

作品在第一章引出人物叶甫秀科夫的时候,就给这个人物附加上了“红色”印记,并对这个印记做出解释:叶甫秀科夫面孔自幼就是红的,满脸都是红雀斑……穿着红色短衣和红皮裤,活像复活节染的红鸡蛋。而在刻画中尉肖像时,虽着墨不多,但多次提到蓝色:穿着蓝皮衣,转动碧蓝的眼珠,中尉蓝湛湛的眼珠,蓝得就像一星法国上等蓝颜料浮在雪白的肥皂沫上一般。虽然作品讲述的是苏联国内战争时期红军与白军之间的冲突,但作家很少提及中尉身上的“白色”印记,呈现给读者更多的是蓝色,每次镜头转向中尉,必定给予蓝眼睛特写。而在作品中同中尉眼睛一样蓝的便是阿拉尔海。阿拉尔海有着纯蓝的、天鹅绒似的、碧玉一般的海水。“红色”的是红军,包含阶级属性,代表人的社会属性;蓝色的是大海、眼睛,大海是自然的象征,眼睛是人心灵的窗户,代表人的自然属性。唯有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拼接在一起才构成一个完整的人。作者有意避开红白两种颜色所代表的阶级对立,而呈现出红色和蓝色所代表两种属性的交融。

2.持叙事之相机,控读者之视角

“法国学者热奈特用‘聚焦这个概念来分析不同的视角。他将聚焦分为‘零聚焦‘内聚焦和‘外聚焦三种类型。”[9]“零聚焦”指无固定视角的全知叙述,“内聚焦”即从某个人的单一角度讲述故事,“外聚焦”的特点是叙述者知道的比人物所知道的要少。作品《第四十一个》采用的是“零聚焦”的全知视角。作者化身为主持人,不时地现身于舞台中央,掌控着舞台的节奏,牵引着观众的心弦。恰如韦勒克、沃伦在《文学理论》中所描述的那样:“他可以用第三人称写作,做一个‘全知全能的作家。这无疑是传统的和‘自然的叙述模式。作者出现在他的作品的旁边,就像一个讲演者伴随着幻灯片或纪录片进行讲解一样。”

每一章的引言,作者都迫不及待地从幕后走到台前,或是引出人物,或是拉进与读者的距离,抑或引导读者对作品的理解。比如:第一章引言:“作者必须写的开场白。”[5]直截了當,且作者的插入毫无违和感。第二章引言:“地平线上出现了一个黑点,到眼前一看,是近卫军中尉戈沃鲁哈·奥特罗克。”[5]作者自然而然地引出主要人物戈沃鲁哈·奥特罗克。第九章引言:“这里证明虽然人心没有规律,可是存在仍然决定意识。”[5]作者为避免读者对作品内容的理解有所偏差,试图引导读者。第十章引言:“本章里,中尉戈沃鲁哈·奥特罗克听见地球毁灭似的一声轰响,作者就把收场的责任卸掉了。”[5]这与电视剧的预告如出一辙,作者为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把这章最精彩的一幕提前告知读者,且用自嘲的方式轻松收场。

除了每章的引言外,作者在叙述过程中也会情不自禁地驻足品评一番。在第一章塑造叶甫秀科夫这个人物形象时,作者补充道:“读者一定忍不住要知道,为什么叶甫秀科夫是‘红色的呢?待我依次叙来。”[5]这里作者突然跳入舞台的中央,是想强调叶甫秀科夫身上的“红色”印记,并且用一种自问自答的方式,为后面人物肖像的刻画作铺垫,使人物形象的塑造更加丰满。无论是每章的引言还是作者的插叙,都是作者在暗中操控着文本,作者像一个手持相机的摄影师,掌控着读者的视角。

四、结语

本文首先立足于社会历史批评,在追溯人物原型、大海主题和数字来源的同时,挖掘作品不同时代在国内外产生的积极影响;然后着眼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心理批评,剖析梦境和“三我”的冲突;最后聚焦于文本批评,挖掘色彩内涵,把握叙述视角。在分析过程中,可以发现作品蕴含着多种冲突:阶级纷争、文化差异、思想碰撞、心理冲突……尤其是尾声处深藏在玛柳特卡内心的冲突将情节推向高潮。玛柳特卡的那声枪响让我们明白:鱼儿时不时会跃出水面透气,但它终归要潜入水里。但枪响后作者又撕掉玛柳特卡身上阶级属性的标签,那撕心裂肺的哭声让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大写的人。正是各种冲突的碰撞,才使得作品历经百年的沉淀,站在今日之山巅回望历史的车轮,洗尽铅华,依然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参考文献

[1]    Бахова Н.С. История и легенды 《Сорок первого》[J]. Вопросы литературы, 2018(5).

[2]   Лавренев Б.А. Собр. соч. в 8 тт. / Сост. и подтот. текста Е. Лавреневой, ред. В. Буланова. Том. 8[М]. Шихино, 1995.

[3]   Лейдерман Н.Л. Революция как столкновение культур (《Сорок первый》Б. Лавренева: опыт самокритики канона) [J]. Филологический класс, 2007(18).

[4]   Чернышевский Н.Г. Литературная критика. Том 3[М]. Правда, Огонек, 1974.

[5]    拉夫列尼约夫.第四十一个[M].曹靖华,刘开华,译.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6]    李建军.重估俄苏文学[M].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18.

[7]   马峰,普正芳.理智与情感的交锋——浅析多层冲突绘构下的《第四十一》[J].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3).

[8]   孙建芳.十字架下的浪漫——《第四十一个》宗教情结初探[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9]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10]  王先霈,胡亚敏.文学批评导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11]  肖沁浪.《第四十一》的心理学分析[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5).

(责任编辑 夏  波)

作者简介:徐冉,信息工程大学洛阳校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俄语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