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培宣
摘要:时代技术逐渐进步,羊饲养技术也有了新进展,近几年的发展中,无论是羊肉的质量,还是羊肉的产量,呈现着逐渐降低的状态,主要的原因在于饲养技术缺乏规范性。本文主要围绕羊常见疾病的内容,研究羊的常见疾病,提出了综合性疾病防治的措施,实现健康养殖,提高羊肉的质量,应用正确的饲养技术,推动养殖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传染性疾病;饲养管理;疫苗接种
0 引言
我国的养殖业相对良好,但是在贸易方面的水平依然比较低,而羊肉消费需求快速提升,国内供给达不到要求水平,另外肉羊的繁殖率比较低,养成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让我国的羊肉生产环节相对艰难。在助力养殖行业推进的阶段,疾病预防治疗属于关键的手段,各个养殖从业者要有正确的饲养技术,规范落实防控措施,让羊生长在健康的环境中,从而提升养殖场的效益。
1 羊常见疾病以及引起病症的因素
1.1 羊常见疾病分析
1.1.1 传染性疾病
进行羊养殖时,比较多见的便是传染性疾病,这种病症若是在羊群中发生,会迅速蔓延开来,就会产生较强的破坏力,传播速度相当惊人,假如没有实行对应的预防以及隔离措施,就会给养殖场户带来较大的损失,形成无法估量的后果。在比较多见的传染病症中,涉及口炎、传染类型的脓包病,还包含羊快疫、肠毒血症等不良病症。关于传染性疾病,其种类繁多,伤害影响力比较大,如果羊染上了这些疾病,养殖场户将会承受着经济损失,由于这些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具有差异,采取的预防措施也是比较局限的。
1.1.2 寄生虫疾病
进行羊的饲养期间,寄生虫病是不能避免的,这些疾病的出现,主要来源于一些蠕虫、原虫等,这样的寄生虫长时间生长,主要寄居在动物的身体内。关于寄生虫病,不利于羊的生长,会促使其机体形成一定的损伤。寄生虫病类型比较多,比如,钩虫病、羊虱虫病等,疾病的出现皆是由于寄生虫引发的,在长时间中,羊的机体会受到侵蚀,各项机体功能也会被损害,影响后续售卖工作。
1.1.3 普通性疾病
实行养殖业期间,还会产生一些普遍性的病症,比如,感冒、瘤胃积食、胃肠炎等,产生这些病症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是由于饲养管理技术不到位,或者是环境突然变化,羊不能良好的适应,对羊产生了机体损伤。虽然这是一些普通的疾病,也需要养殖人员充分重视,防止病情加重,形成不能治愈的疾病[1]。
1.2 羊疾病的引发因素
1.2.1 生物性原因
开展羊养殖工作期间,形成疾病的原因比较多样,主要的因素为生物形式,通常生物性因素也涵盖了很多种,比如,真菌、病毒等,而它们隶属于微生物,是形成羊疾病的主要因素。羊在现实生长阶段中,受到细菌的感染,引发羊快疫等病症;在病毒的感染作用下,会形成口蹄疫等病害。上述的疾病具有强大的传染能力,如果出现在养殖场中,在比较短暂的时间里就会扩展为大范围病症,对羊群中的其他羊产生影响,如果病情严重,也会促使许多羊丧失生命,不利于养殖效益;羊养殖中经常遇到寄生虫问题,诸如绦虫、积节虫等,在羊的身体中寄生,争夺羊体内的养分,致使羊没有足够的营养,身体逐渐变瘦,严重时还会引发贫血的症状。
1.2.2 非生物性原因
在羊出现疾病之后,可以看出非生物因素形成的影响力也比较大,主要体现在养殖过程中,整体饲养管理工作缺乏科学性,没有应用正确的饲养方式,导致羊长时间处于不利于生长的环境中,从而容易产生疾病。关于非生物的疾病类型,比如,营养代谢类的病症等。此种病症一方面是由于营养不足引起的,另一方面由于营养过量引起的,打破了羊体内的营养平衡性,维生素等物质缺失,羊只发育情况不良,阻碍羊的生长。还要一部分羊患上了外科疾病,主要受到圈舍养殖环境的影响,环境条件比较差,滋生了大量病菌。如果羊长时间处于潮湿的环境中,或者活动的地点比较泥泞,就很容易发生疾病[2]。
2 防治技术
2.1 做好观察和隔离,加强饲养管理
实行养殖工作期间,养殖人员要在每天的工作中给予重视,保证饲养过程足够规范,仔细认真地对个别羊进行观察,或者观察整个羊群,检查其中是否存在行为上的变化,结合多个维度对羊群进行判断,比如,胖瘦、姿势、皮肤等,确定羊群中是否存在患病的羊。如果发现个别的羊只异常,要第一时间实行处理举措,迅速将其隔离起来,设置隔离场所时,要与养殖场具有足够的安全距离,对工作人员的进出进行限制。在羊圈中进行消毒,着重处理饲喂工具等,进行灭菌处理,专门处理病羊的排泄物,如果没有执行消毒处理,不能将其运出,构建严谨的安全管理条例,保证养殖区域的管理处于封闭的形式,务必要控制外来的车辆或人群,未经允许不能进入羊场中,有计划地实行驱虫工作,要在体内和体外形式执行,更好地抑制寄生虫病。
关于羊养殖的重要环节,需要达到良好的饲养管理水平,涵盖了饲料营养内容,还需要保证饮水安全性,加强养殖场管理等。踐行具体的饲养管理方式期间,不但要注重有效性,还要做到覆盖性强,尽量控制疾病,使其产生的可能性更小一些,运用正确的管理方式促进羊场的正常养殖。所以,全面规划羊场,划分好饲养空间,安排合适的饲养密度,掌握羊群生长阶段的特点和需求,具体分析环境可以承受的效果,密度要趋于适中的水平;保证饲养达到清洁的状态,食物不能发生霉变问题,同时也不能覆盖冷霜,保证达到羊群的营养需要要求,让饮用水更加干净、安全;在羊舍中,比较重要的工作便是通风处理,第一时间清理羊舍中的废弃物,确保舍内处于干燥的环境中。定期考察并改善羊群管理的水平,做到良好的保暖防寒效果,实现规范饲喂管理,杜绝喂食冰冻的料草,在羔羊管理中,不适合过早地采取放牧形式,所以,要做到规范饲养管理工作[3]。
当饲喂料草时,需要细致划分类别,不仅要利用粗饲料形式,还要利用精饲料形式。关于前者,主要需要各种农作物秸秆,还可以投喂青干牧草等,羊比较喜欢食用牧草,这就要喂食多种样的牧草,如果长时间喂同样的种类,羊就会失去胃口,不利于后期的增重效果,制约生产质量。因此,应该规范处理料草,达到正确搭配的效果,另外还需要加入适量的精饲料,比如,豆粕、玉米等,按照需要添加一定量的维生素,加入有利于羊生长的矿物质,保证羊群具备充足的营养量,只有羊群的营养到位,才能提升它们的抵抗能力,抑制疾病出现。在饮用水方面,一定要保证干净,羊群不能喝冰碴水,应在安全指导下确保羊喝水自由。
检查羊群体内寄生虫的情况,保证羊养殖更加安全稳定。
重视羊养殖的环境条件,在时间方面严谨规划,及时开展羊群检查工作,明确其寄生虫感染情况,深入践行考察工作,将羊群的粪便适量收集起来,让专业人员带入到实验室中,细致检查寄生虫等内容,从而可以获取到寄生虫感染的情况,借助有效的判断来开展计划方案。关注检测的环节,假如观察到羊只身体不正常,获得了寄生虫感染的程度,那么需要立刻将注意力转移到患病的羊只,按照标准实行隔离处理,辅助实行符合的治疗方式,控制疾病发展程度,同时也可以保护其他羊得到安全生长,与病菌隔离开。与此同时,在实验室中深入研究,在高水平检测手段的支持下,知晓寄生虫的具体类别,参考羊患病的感染情况,了解疾病的传播形式,总结疾病引发的特点,制定出符合羊群治理的驱虫程序,提升羊养殖工作的安全稳定性,抑制寄生虫疾病所带来的影响作用。
2.2 遵循检疫制度,严格展开消毒制度
检疫处理功效明显,其目的在于检测羊场的健康情况,防止出现患病的羊。首先,明确羊的来源,如果从外面购置回来的,应该保证它们的安全性,需要来源于无疫区域,与当地兽医部门联系,实行检疫处理,并获取到检疫有关的说明,同时将羊放置在隔离区域,时间限制为1个月,与此同时,检查疫苗注射情况,谨慎检查记录内容,假如发现缺少注射环节,应补充注射,确保羊的身体健康,执行消毒处理,驱虫操作也不能落下,进行疫苗注射,完成这些之后才能进行混群管理。在整体羊群当中,要依照国家的标准进行疫病检疫,如果发现不良情况,需要进行隔离,然后在对应阶段展开治疗工作,完整实行细菌消杀操作,控制疫病出现的可能性。除此之外,结合疫病情况制定报告制度,尽早将不良情况上报,禁止隐瞒。比如,在羊布病中,需要进行检疫检测,尽早对有问题的羊做隔离处理,细致且全面检查养殖环境,达到无公害的处理效果,尽量将养殖环境控制在稳定的水平中,保证羊群可以生长在舒适的环境中[4]。
分析多数疾病的引发原因,很多时候病原隐藏在羊群的粪便中,污染了土壤,此时需要实行消毒处理,其目的在于从根源进行处理,杀死病原微生物,将环境中的不利因素消灭,防止疾病发生,因此,需要关注羊舍环境,对有关使用器具第一时间实行消毒处理。严格依照制度,有序开展消杀操作,除掉羊舍中不利于羊生长的有害物质,在周边位置,也要实行全面的消毒工作,确保羊场可以稳定养殖。如果养殖地经常出现潮湿问题,采取消毒举措时,可以在特定的时间段安排药浴,需要注意的是,药浴的温度要合理,维护羊体安全。
2.3 疫苗接种工作要到位,有效预防疾病
养殖场要联系现实工作,依据科学的处理原则,制定出可实行的免疫接种制度,这样可以更好地控制不同种类的疾病,防止疾病蔓延。规范展开疫苗接种工作,以便于达到理想的接种效果。比如,在每年的3月初,还有9月份的下旬时期,分2次实行接种工作,接种羊四联苗,或者接种羊五联苗,在每只羊的皮下部分,或者在肌肉部分,注射量为5ml,其作用在于,具备预防羊快疫等病症的功效,当疫苗注射之后,只需要2周就可以改善羊的免疫系统;在特定的时间里,进行羔羊大肠杆菌的接种工作,有助于抑制此类病症,如果羔羊不到3月龄,每一次在皮下需要打入1ml的量,如果超过3月龄,剂量为2ml,当接种工作达到7d,羊的免疫力就会提升,可以免疫的时间为6个月;为了预防羊链球菌病害,需要接种羊链球菌形式的氢氧化铝菌疫苗,时间为每一年的3、9月份,可以免疫的时间为6个月,在背部皮下进行注射。不足6月龄,要将接种剂量控制在3ml,如果超过6月龄,剂量要达到5ml,这些都能得到良好的免疫接种水平,更好地控制疾病。
2.4 提升饮水的安全性,适当使用抗生素
羊养殖工作中,每日需要供应大量的水,饮用的水源的安全性,与羊的健康成长具有直接联系,若是饮用的水源遇到了污染问题,水就会失去清洁性,从而会助长不良病菌的滋生,就会致使羊的患病几率明显提升。对此,应该尽量保证水资源处于干净的程度,养殖人员要发挥自身的职责,及时调整自己的态度,对水资源展开优质管理。一般情况下,羊所饮用的水源,通常来自井水,也有很多是自来水,对于这样的水资源,若没有办法达到标准,就应该选择流动的水资源进行饮用,不能让羊喝沼泽水,也尽量不饮用小溪水等。让羊进行饮用之前,需要实行检查工作,提升水质达到干净的程度。在养殖户条件许可下,可以制定出明确的时间规划,加强水源处理执行力,推动消毒处理,去除水中含有的寄生虫,保障羊的饮水过程,防止寄生虫等有害体进入羊的体内,确保羊的饮水处于健康的水平,让羊处在安全的饮水环境中[5]。所以,养殖户要重视饮水的卫生工作,一定不能轻视这一内容,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将不符合标准的水源变成达标状态,避免伤害羊的健康机体。
养殖中可以利用抗生素,但用量要尽可能地保持合理化,若是抗生素的使用量大于设定的标准,就会影响羊群,促使其对病原体有所反应,在它们的体内会植入强大的抗药性,隔绝药品的实际效果和作用,在时间推移下,疾病的治疗会越来越困难,所以,要谨慎选择抗生素,细致研读用量规则,保护羊的安全生长。
2.5 关注流行病症,进行深入调查和研究
对于寄生虫等形式的病症,为了保证这样的病症得到处理,更加贴合规范的预防和控制方式,应该增加对流行病的研究深度,做好检查工作。现实中,如果羊出现了寄生虫等形式的病症,可以发现对应的流行规律,了解流行規律,掌握其中的现象和特点,才能正确判断出病症,从而践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举措,提升整体的控制效果。针对现实的流行病理论,开展专项调查工作,应该重视细节工作,不能落下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例如,对寄生虫进行研究时,应该预先掌握地理分布情况,对其实际生活史进行把握。同时,对于那些异常的羊只,不应该松懈,应该深入探究,确定好病症的种类,控制病害的蔓延范围,采取符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保证预防措施具有针对性。
3 结论
通过上述的分析内容可知,在羊养殖阶段中,如果感染疾病,将会极大地影响羊只健康,所以,应做好观察和隔离,加强饲养管理,检查羊群体内寄生虫的情况,保证羊养殖更加安全稳定,遵循检疫制度,严格展开消毒制度,疫苗接种工作要到位,有效预防疾病,提升饮水的安全性,适当应用抗生素。
参考文献
[1] 孙振晓,孔庆耀,杨春风.牛羊养殖模式和疾病防治技术要点[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22(10):127-129.
[2] 孙跃东.白山羊常见疾病的防治技术与预防措施研究[J].农家参谋,2022(19):109-111.
[3] 卓玛.牛羊疾病防治存在问题及对策解析[J].河北农业,2022(5):88-89.
[4] 何秋梅,杨德林.羊疾病的引发因素及常见疾病防治措施[J].畜禽业,2021,32(3):136-137.
[5] 张莉.羊常见疾病防治技术[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20(20):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