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瑞
内容摘要:国人以食为天,无论汉语词汇,还是以汉语书写的古代文学典籍,都和饮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亲近这些“色香味俱全”的汉字和典籍,是我们以“食”为线索,爬梳、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有趣路径。本文撷取《诗经》《左传》等典籍中的部分篇章,试着在“神嗜饮食”这一相同或相似的主题中,发现天人合一、“食”关国政等中华饮食思维古往今来的一脉相承。
关键词:“神嗜饮食” 饮食思维 天人合一 治国理政
中国人有多会吃?随便翻开汉语字典、词典和以汉语书写的古今典籍就有答案。和其他语言相比,汉语中有关“吃”的词汇可谓最多也最富创想,且不论炒、煎、炸、炖、烩、滚、卤、熬、蒸、煸、煨、溜、泡、焯、涮、爆、炝、酱、腌等让人眼花缭乱的烹饪方法,单是和吃喝相关的成语、俗语就蔚为大观:吃空饷、铁饭碗、炒冷饭、秀色可餐、五味杂陈、吃香喝辣、锦衣玉食、食指大动、食不甘味、吃着碗里瞧着锅里、吃不了兜着走……真是“津津有味”,“吃”不光“喝”不尽。
吃,不仅仅是中国“人”的专利,中国的“神”也很会吃。在《诗经》《左传》《朱子语类》等传统经典中,有关神之“食”的描述与思考,不仅让我们看到精彩的饮食大观,也沉淀着中国先辈对人与自然、鬼神关系的认识,对饮食与社会、国家的思考。
一.“神嗜饮食,使君寿考”:《诗经》中的“神”“人”同乐
《诗经》是中国诗歌的源头,里面有不少篇章描述了上古时期人们祭祀的情形,《小雅》中的《楚茨》就是一篇祭祖祀神的乐歌,细腻翔实地描写了祭祀的全过程,从祭前的准备,到祭祀的场景,一直到祭后的宴乐,生动展现了周代祭祀的礼仪风貌。诗曰:
楚楚者茨,言抽其棘,自昔何为?我艺黍稷。我黍与与,我稷翼翼。我仓既盈,我庾维亿。以为酒食,以享以祀。以妥以侑,以介景福。
济济跄跄,絜尔牛羊,以往烝尝。或剥或亨,或肆或将。祝祭于祊,祀事孔明。先祖是皇,神保是飨。孝孙有庆,报以介福,万寿无疆!
执爨踖踖,为俎孔硕,或燔或炙。君妇莫莫,为豆孔庶。为宾为客,献酬交错。礼仪卒度,笑语卒获。神保是格,报以介福,万寿攸酢!
我孔熯矣,式禮莫愆。工祝致告,徂赉孝孙。苾芬孝祀,神嗜饮食。卜尔百福,如畿如式。既齐既稷,既匡既敕。永锡尔极,时万时亿!
礼仪既备,钟鼓既戒。孝孙徂位,工祝致告:神具醉止,皇尸载起。鼓钟送尸,神保聿归。诸宰君妇,废彻不迟。诸父兄弟,备言燕私。
乐具入奏,以绥后禄。尔肴既将,莫怨具庆。既醉既饱,小大稽首。神嗜饮食,使君寿考。孔惠孔时,维其尽之。子子孙孙,勿替引之!
好一派热烈庄严的气氛,祭后家族成员们欢聚一堂畅快宴饮的融洽欢欣也十分生动感人。“神嗜饮食,使君寿考。”祖先神灵是嗜好美食的,子孙们先要给他(她)吃好了,才能保佑你长寿安康。
我仓既盈,我庾维亿。以为酒食,以享以祀。以妥以侑,以介景福。
喜获丰收,粮谷满仓,丰收的粮食用来做什么呢?一方面是自己享用,另一个重要用途就是做成美酒佳肴,献祭祖先,祈求福佑,所谓“以为酒食,以享以祀”是也。
祭品的内容、准备过程乃至烹饪方式也都描述得极其生动:
济济跄跄,絜尔牛羊,以往烝尝。或剥或亨,或肆或将。
祭祀大典的分工很详细,牛羊祭品有专人负责清洗、宰割、烹煮、分盛、献祭,整个过程既喜气洋洋,又恭肃庄重,有条不紊。
有趣的是,美食当前的隆重祭祀并不是子孙们唱独角戏,而是有受祭者——祖先神灵的全程参与。
礼仪既备,钟鼓既戒。孝孙徂位,工祝致告。神具醉止,皇尸载起。钟鼓送尸,神保聿归。……既醉既饱,小大稽首。
在祭祀现场,要有一个同姓或异姓的卿大夫“扮演”受祭者,即所谓“皇尸”,他的职责是代表神祇接受祭享,传达神意,并赐福保佑行祭者。祭祀圆满完成的标志是什么呢?就是“神具醉止,皇尸载起”,“皇尸”做出酒足饭饱醉醺醺的模样,在鼓乐声中心满意足地回归神位,这代表孝子贤孙的隆重祭祀得到了祖先的享用和认可。然后,现场的子孙可以一起分享祭品,“既醉既饱”,融洽欢欣,再次稽首而拜,感谢祖先的护佑和馈赠。
在这场既神圣庄严、又欢快热烈的祭祀仪式上,祖先神灵呈现出的是一个与子孙同乐、大块朵颐的形象,让人觉得可爱又亲切。
一直到现在,我国民间依然保留着以丰盛肉食、糕点、水果、烟酒祭祖拜神的习俗,可见,虽然时移世易,“神嗜饮食”的癖好却丝毫没变。
二.“无血食之养,故无威福之灵”:《朱子语类》中的“庙食之神”
《论语》中有“子不语怪力乱神”的记载,孔子反对盲目崇信鬼神迷信,不喜谈生死虚妄之事,连弟子季路来请教死亡和鬼神之事,都受到他的训斥: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孔子认为,活人尚不能服事,还问什么服事死人?生的道理还没有弄明白,又如何懂得死呢?被尊为“孔子之后第一儒”的朱熹也不妄谈生死鬼神,《朱子语类》是南宋思想家、教育家朱熹的讲学语录,第三卷“论鬼神之事”,是朱熹和学生们关于到底有没有“鬼神”的问答,很有趣味。关于生死鬼神,学生既然问到了,朱熹的解答是,所谓“生”“死”无非是“气”,“气聚则生,气散则死”,“精气凝则为人,散则为鬼”,并没有什么虚妄神秘。但是学生不明白,继续追问:
又问:“人死则魂魄升降,日渐散而不复聚矣。然人之祀祖先,却有所谓‘来假来享,此理如何?”曰:“若是诚心感格,彼之魂气未尽散,岂不来享?”
既然人死气散,为何子孙还要祭祀祖先,并且有诗云:“来假来享”呢?“来假来享”据载是宋代天子祭祀宗庙时的赞歌,诗云:“玉瓒黄流,有飶其香。来假来享,降福穰穰。我应受之,汤孙之将。有百斯男,福禄无疆。”朱熹的解答则是“诚心感格”,祖先魂魄未散尽,行而不远,被子孙的诚意孝心所感动,自然就来“享用”了。
“世有庙食之神,绵历数百年,又何理也?”曰:“浸久亦能散。昔守南康,缘久旱,不免遍祷于神。忽到一庙,但有三间弊屋,狼藉之甚。彼人言,三五十年前,其灵如响,因有人来,而帷中有神与之言者。昔之灵如彼,今之灵如此,亦自可见。”
弟子依然感到困惑:既然魂魄经久会散,那有的寺庙香火旺盛,绵延不绝,神祇可以享受数百年的供奉,又该怎么解释呢?朱熹的解释十分有趣:所谓“香火”,不过就是人间烟火。越是有人相信,香火供奉越是肥厚殷勤,庙神就越有“灵气”,越显“神通”。没人信奉,就没有香火,庙神自然就“饿”跑了。至今民间祀神有“越信越灵”的说法,与朱子训学之言可谓如出一辙,想来也是神灵被烟火侍奉得心满意足与人方便的道理。
为了印证观点,朱熹还援引民间趣闻作为例证:
蜀中灌口二郎庙,当初是李冰因开离堆有功,立庙。今来现许多灵怪,乃是他第二个儿子出来。初间封为王,后徽宗好道……遂改封为真君。向张魏公用兵,祷于其庙,夜梦神语云:“我向来封王,有血食之养,故威福用得行。今号为‘真君,虽尊,凡祭我以素食,无血食之养,故无威福之灵。今须复封我为王,当有威灵。”
当地人尊奉二郎神,起先祭品都是“血食”,杀猪宰羊,很是肥腯,后来改用鲜花素果,结果过了一阵子,二郎神面黄肌瘦地托梦给大家:你们净给我吃些花花草草,我哪里有力气替你们降妖除魔啊!
“神嗜飲食”,中国的神不但爱吃,并且和人一样,务求肥腯鲜美,甚至像二郎神这样因为不满祭品寡淡而“罢工”,实在是有趣又耐人寻味。
三.“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左传》中的“矫举以祭”
“神嗜饮食”,是充满烟火味的人间智慧,更是安邦治民的政治智慧。在古代仁人贤士的智慧和观念中,祭品的丰肥,不仅是要祖先吃好喝好,表达对祖先神明的敬意、祝祷,更是对生者物质与精神状态的一种宣示。
比如《左传·桓公六年》记载,楚国征伐随国,楚大夫鬭伯比建议楚国军队故意示弱以麻痹随军,使其自高自大,使周围小国离心,最终消灭随国。随国国君随侯不知是计,想要贸然出兵,大夫季梁极力反对,劝阻随侯。君臣之间围绕“民”与“神”展开了一段名垂史册的对话:
少师归,请追楚师,随侯将许之。季梁止之曰:“天方授楚,楚之蠃,其诱我也,君何急焉?臣闻小之能敌大也,小道大淫。所谓道,忠于民而信于神也。上思利民,忠也;祝史正辞,信也。今民馁而君逞欲,祝史矫举以祭,臣不知其可也。”
季梁认为,小国想要抗拒大国,靠的不是军备实力,而是忠信之道,对下忠实百姓、为民谋利,对上祭祀勤谨、取信神明,如今随国两点都做不到,百姓冻馁受苦,民不聊生,神明又被欺骗愚弄,上下皆失,打仗势必一败涂地。
随侯不服气,辩解道:“吾牲牷肥腯,粢盛丰盛,何则不信?”意思是说,我每次祭祀用的牲畜毛色纯正体格肥壮,祭器精美洁净,里面装的粮食丰盛完备,难道还不够诚心谨慎,不能取信于祖先神明吗?
季梁继续据理力争,一针见血地指出随侯的“症结”:
“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故奉牲以告曰‘博硕肥腯,谓民力之普存也,谓其畜之硕大蕃滋也。谓其不疾瘯蠡也,谓其备腯咸有也。奉盛以告曰‘洁粢丰盛,谓其三时不害而民和年丰也。奉酒醴以告‘嘉栗旨酒,谓其上下皆有嘉德而无违心也。所谓馨香,无谗慝也。故务其三时,修其五教,亲其九族,以致其禋祀。于是乎民和而神降之福,故动则有成。今民各有心,而鬼神乏主,君虽独丰,其何福之有!君姑修政而亲兄弟之国,庶免于难。”
季梁这段话非常精彩。祭祀,就如同生者和祖先神明之间的隔空对话,对于国君来说,祭品祭器的丰美精致,是向祖先神明展示百姓生活的富足和美、当政者的贤明有道,从而获得祖先神明的嘉许庇佑。而随侯的祭品虽然肥美精致,祭祀的典礼虽然隆重奢侈,实际上却是“民馁而君逞欲,祝史矫举以祭”,百姓挨饿受冻而随侯放纵私欲,恣意享乐,主持祭祀的官员不得不谎称国君有道以欺骗祖先神明,君民异心,鬼神乏主,祖先神明一定会被触怒恼火,又怎么会降福庇佑呢?
听完季梁的这番慷慨陈词,随侯幡然醒悟,“惧而修政,楚不敢伐。”修政图治,为政以德,国富民强了,“神灵”自然愿意来庇佑,虎视眈眈的楚国也不敢轻易来犯了。
“民和而神降之福,故动则有成。今民各有心,而鬼神乏主,君虽独丰,其何福之有!”这是当政者真正悟出了天地鬼神之道,所谓“神明”,不过是依附于人的一种精神存在,只有那些供奉“神灵”的百姓民众才是“神灵”的主宰,所谓可以“载舟”,亦可以“覆舟”者也。故而圣明的君主无不励精图治,先使人民饱食安居,然后才尊奉祖先神灵,厚祭鬼神。
这段“季梁谏追楚师”的故事,成为《左传》中的著名篇章广为流传,被选入了《古文观止》。贤臣季梁提出了一个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思想:“忠于民而信于神”“夫民,神之主也”。体现出鲜明的重民轻神的“民本”思想。
“民本”思想在中国传统经典中源远流长,比如《尚书·五子之歌》记载,夏朝第三任君主太康耽于享乐,荒淫无度,丧失君德,民怨沸腾。太康的五个弟弟忧心国政,叙述大禹的教导而作歌曰:
其一曰:“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予视天下愚夫愚妇,一能胜予,一人三失,怨岂在明,不见是图。予临兆民,懔乎若朽索之驭六马,为人上者,奈何不敬?”
其二曰:“训有之,内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雕墙。有一于此,未或不亡。”
其三曰:“惟彼陶唐,有此冀方。今失厥道,乱其纪纲,乃厎灭亡。”
其四曰:“明明我祖,万邦之君。有典有则,贻厥子孙。关石和钧,王府则有。荒坠厥绪,覆宗绝祀!”
其五曰:“呜乎曷归?予怀之悲。万姓仇予,予将畴依?郁陶乎予心,颜厚有忸怩。弗慎厥德,虽悔可追?”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这是对帝王亡国的叹息,较早体现了中国民本思想的发源。而季梁的言论,是在此基础上又推进了一步,明确了“神”与“人”的关系,以人为本,而不是以神为本,百姓才是神明之主。在季梁的理念中,已经基本否定了对“神灵”的无条件畏惧和崇拜,“民”被郑重放在了第一位。只有忠于百姓,造福百姓,亲近友邦,才是治国的“大道”。
在“民为神主,先民后神”的治国理念中,“神嗜饮食”被赋予了更具“人间性”“民本性”的内涵。用丰厚的祭品祭祀鬼神,是要向祖先神明宣告百姓安乐,国家太平,以此获得他们的嘉许庇佑,绵延国脉,即季梁所谓“民和而神降之福,故动则有成。”民之乐与神之乐是一体的,先有民之安乐,才有神之安乐。对于统治者来说,如果“矫举以祭”,仅仅用丰厚的祭品欺骗瞒哄祖先神明,则是背离了祭祀的本旨,招致人怨神怒。
从《诗经》“神嗜饮食,使君寿考”的“神”“人”同庆的其乐融融,到《朱子语类》中“庙食之神”遭遇“无血食之养,故无威福之灵”的生动诙谐,再到《左传》“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的深刻庄严,“吃”,饱含着中国人对生命之道的追索,对天人和谐的思考,以及对治国理政的探求,值得我们在传统经典和现代文明的辉映中沉吟寻味。
基金项目:陆军工程大学基础部2022年度教育教学课题(JCBJYJX22ZD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