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昀泰 文记东
(黑龙江大学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美丽中国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受到了重视、得到了完善,进一步奠定了其在我国生态建设工作中的理论地位。习近平“两山理论”与美丽中国发展战略基于相似立场的出发点,都具有深刻的哲学内涵与实践指导作用,因此有必要在结合当前生态保护需求的基础上,揭示“两山理论”内容的新形态,使其能够在美丽中国发展战略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要充分吸收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与生态保护建设工作相关的新思想、新内容,分析它与美丽中国建设战略的异同,把握最新的方法用以指导工作。
“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思想中极具中国特色的一对概念,二者之间的关系蕴含着矛盾辩证法的基本逻辑。201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题为《弘扬人民友谊 共创美好未来》的重要演讲,在回答主题为环境保护的学生提问时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1]在不同时期的社会矛盾关系背景下,“两山理论”在其阐述形式与涵盖范围不断丰满的过程中,被划分为具有不同时期特征的三个组成部分。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阶段之前有“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体现出当代中国社会不同发展时期有不同的主要矛盾,需要采取不同的发展策略。在人类生产力低下、产能落后的时期,劳动生产形式单一,生产效率低下,资源利用程度受限,人类为了保护必要的生存要素与生产成果,只能采取“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的方式。这个阶段的发展策略与生产模式是历史与环境多方面因素导致的,具有显著的时效性,随着人类生产力与生产效率的不断提高而暴露出很多问题,包括对自然环境的无节制破坏、特需资源的过度采挖与滥用等。如果不对发展策略与模式进行探索与革新,任由环境遭到不受束缚的破坏,长此以往不仅会使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失衡,更会使自然内部的物质循环与能量转化过程受到不可逆转的破坏。自提出“两山理论”以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保持尊重生命、敬畏自然理论内核的基础上,不断地调整用词与表述形式,力求让以“两山理论”为代表的中国特色生态思想能够与社会主义发展的需求相结合,满足社会矛盾的基本要求。这符合马克思主义自我扬弃以实现发展的底层逻辑,说明“两山理论”在发展变化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融合了相当充实的客观要素。
“绿水青山”指的是与自然相关的事物及其矛盾关系,包含与自然物质交换相关的各种因素,特别是人类可以利用的自然资源。“金山银山”指的是与人类生产实践相关的活动及其产品。从两个概念的定义与范畴来看,“绿水青山”泛指自然界的物质交换及其过程,人是其中的组成部分,与其他生物一样,都具有与特定事物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影响与联系。“金山银山”则是与人类社会生活直接相关的部分,包括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人类劳动实践的过程及其成果,以及它们对自然界的影响。在生态思想中采用此概念对相关的要素梳理分类,是辩证唯物主义发挥作用的直接成果,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逻辑。从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来看,“绿水青山”提供的相关要素是“金山银山”转化与质变的前提,人类实践活动是这个转化过程实现的枢纽。“金山银山”是人类实践的结果与产物,保障了人类正常生产生活的需求,同时也是人类在“绿水青山”要素构成的环境中进行劳动实践的物质前提。从人类实践的角度来看,在人类出现之前,自然的组成部分是相对稳定的,发生质态转换的方式也相对稳定,由全部生物在自然规律指导下完成物质交换与转化。在人类出现之后,多样的实践方式让物质交换与生成的形式也变得愈加复杂,人化自然成为人类存在后出现的全新形式。从体现形式与对实践的影响角度来看,虽然人化自然与自在自然有所区别,但它们始终是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断产生变化的过程,也是自然在保持平衡状态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变化阶段。“两山理论”作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代表性阐述,不仅能够满足哲学范式上社会主义思想成果的理论要求,更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它不仅具有社会主义生态思想的基本特征,更与新时代中国社会具体实际紧密结合,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思想。
分析“两山理论”的生态意蕴,不仅要摆脱对物质欲望的极度渴求,更要站在长远发展、平衡发展的立场看待人与自然相关的问题。从长远规划的角度来看,我们必须认识到人自身具有能力上的局限性,人的贪婪也不可能持续蔓延下去,会受到客观因素的限制。人类无休止的需求不仅是没办法被满足的,还会使之前积累的成果毁于一旦。因此,“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提出了一种哲学释义上实现对自然资源的索取与保护自然环境两个目的的发展模式,这是在唯物辩证法指导下,在不降低生产发展效率、保证人口数量增长带来的新增需求能够得到合理满足的基础上,提高对资源储备水平与利用程度认识深度的必行之策。从实操运用的角度来看,“既要绿水青山”提出的是继续坚持经济发展的策略。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不仅有自然环境提供的要素,也有以生产成果的形式存在的实践产物,这些生活资料都不能长期留存或者自然再生,始终在消耗。如果不坚持发展战略,不用科学技术成果的转化持续推进经济社会向前发展,人类自身的生存问题就会暴露出来,关于环境保护与治理的问题自然无暇顾及。“也要金山银山”提出的则是对发展战略的优化。随着社会治理与管理模式逐步完善,人对自然的感知与探索的过程不断推进。我们必须认识到,人类并不是自然世界的主宰,没有权力也没有能力去对自然进行无休止的剥削与利用。如果不能从本质上,也就是价值层面出发客观认识发展过程对自然造成的伤害,不摒弃不符合发展需求、对自然环境造成伤害的意志与手段,作为自然的组成部分,人类必然会遭到反噬。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不仅是对“两山理论”前两个步骤中蕴含辩证思维的优化,也是美丽中国发展战略的理论前提。作为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不能仅在经济学意义上思考生态文明及其发展对社会的贡献,更应该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立场上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解为社会生活优化的“群众致富问题”,同时也需要从生态文明的角度思考绿水青山对中华民族未来持续发展的意义。因此,对“就是”这一用词在“两山理论”中的含义进行挖掘,能够说明美丽中国发展战略的前瞻性意义,帮助其能够更好地被施行。“就是”一词的说法看似直接,实际上由浅入深,丰富了这一层面方法论指导的表现形式。它的立场是,认为两者是祸福相依、不可分割的关系,需要人类拿出充分尊重环境的态度进行可持续的发展规划,解决愈加复杂的自然环境格局与人类需求间的平衡问题。我们需要分析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价值,也需要看到除了人类劳动参与其中的过程之外的“价值”。在人类实践的作用下,绿水青山的组成部分成为金山银山的生产原料,人为赋予其生产价值,能够在社会市场上流通并拥有交换价值。因为人类的实践过程与其他生物活动之间具有明显区别,所以如果没有人类的参与,绿水金山转化的成果就仍然是绿水青山的一部分,即不会出现“人化自然”的概念。从这个角度出发,金山银山的形成要归功于人类对绿水青山的改造过程,因此“就是”一词先天具有合理性,是从人类生产发展的角度切入,对人化自然的形成过程进行理解。同时,金山银山源于绿水青山,按照矛盾辩证法的逻辑推演过程,能够通过人类改造的过程重新回到绿水青山的状态。但受限于当前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与创新成果转化运用的能力低下等原因,相比较于自然原有的物质交换模式呈现的多样性甚至是“神奇”性,当前对于自然资源的开采、运输、使用等步骤显得单一、脆弱,形成的产品和成果受到劳动异化的影响,使生产产品在自然界中的转化受阻甚至停滞,如塑料袋的生产与降解。同时,社会对将金山银山转化为绿水青山范畴的重视程度较低,集中的资源与力量难以跟上转化需求提高的步伐。这些原因不仅导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与浪费,也对人类产物回归自然环境的过程制造了困难。如果金山银山不能转化成绿水青山的一部分,就势必会对自然的修复与人类生活环境的改善带来负面的影响,这对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而言是一个严峻的考验,甚至会动摇人类生存的根本。
总体来看,“两山理论”的不同阶段对应的是不同社会发展的时期,阐释了需要遵守的规律与保护自然的原则。它是在尊重发展规律与转化过程的基础上,结合人类生产生活的基本特征而提出的学说。“两山理论”的实现与否与建设美丽中国这一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的目标直接相关,必须在深入学习“两山理论”的基础上来建设美丽中国。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保护策略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报告中首次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作为对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生态文明建设观点的补充与完善,党的二十大报告从语言论述层面、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的不同领域以及健康安全发展观等角度出发,对美丽中国发展战略进行了丰富。“我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污染防治攻坚向纵深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2]从党的十八大到党的二十大,以“两山理论”为理论指导,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带领下,我国的自然环境保护工作与经济发展都迈入新阶段,创造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为了更好地学习党的二十大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新思想,加快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进程的步伐,有必要在对“两山理论”哲学与辩证法范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最新的生态文明发展建设成果,挖掘“两山理论”与美丽中国发展战略之间的联系,使党的二十大的最新理论成果能够有机融入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发挥重要作用。
“两山理论”的哲学内涵孕育于马克思生态伦理观,是立足于中国社会发展经验与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进行矛盾分析的理论产物。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分析结果,不仅揭示了人是自然的产物,是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还说明自然界与人类利用资源也具有一体化的形式,即“绿水青山”。马克思认为,人化自然与自在自然虽然都是自然的组成部分,但根本区别在于人化自然具有属人性。他指出:“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3]可以认识到,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相联系,且这种联系所具有的密不可分的特征是一个必然的规律。人自身在不断发展的同时,自然环境内部的物质交换过程也没有停止,人与自然都是在不断发展、不断进行自我批判的过程中向前发展的。而人与自然在发展上的区别在于,人在实践方式与策略的选择上以及改造自然的对象变换上,都能够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作为操作的动力,这与自然完全遵循规律的发展过程有显著的区别,同时也体现在人化自然与自在自然之间的区分上。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两山理论”通过言简意赅的“既要……也要……”的语言策略,从人通过劳动实践改造自然的角度出发,展现了对马克思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学说的贯彻,让自己具有了适应自然规律的先天合理性。美丽中国战略则是从社会发展的需求与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的角度切入,将人的实践活动看作一个达到人类发展诉求的必然过程,同时将环境保护工作与资源利用策略融入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的规划,达到从理论到实践的不同层次都能够贯彻生态文明正确价值观的效果。
“两山理论”是习近平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进行充分考察与研究后提出的理论成果,它是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形成平衡为最终目标的理论,完成了对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理念的贯彻与落实。而美丽中国战略从实际操作与政府管理层面着手,描绘了符合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与可持续发展观的社会治理模式。“马克思哲学关于人和自然关系的理论阐明了人与自然和谐同人与人和谐的内在统一的生态社会立场。”[4]11不论是在“两山理论”中,还是在美丽中国战略中,都能体现出这种立场的存在,说明生态伦理与马克思的自然观是我国当前可持续发展战略应该秉承的理论传统。在此基础上可以认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上应该在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在实践上应当建立详细的、符合中国发展要求的可持续发展规划。同时,“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构建,是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具体化、时代化的集中体现”[4]12。“两山理论”与美丽中国战略都是符合当前世界社会发展潮流、全球一体化大趋势的发展理论,它们都能作为中国现代化治理体系的指导性理论长期存在并发挥作用。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5]建设美丽中国由三个“发展”构成,对它的研究分析也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观的立场。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论述,不仅是站在习近平“两山理论”的立场上提出的最新、最具体的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也是下一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党的二十大报告对生态环境领域的工作安排可以看出,建设美丽中国不是纸上谈兵的方针,而是既需要理论指导也需要详细的操作方案作为补充的工作模型。在解读这一要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四个建议:“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6],这说明在“两山理论”与美丽中国战略的指导下,我们对习近平“两山理论”的学习与运用在实践层面展现出了许多成果,当前中国建设和谐的生态环境任务已经向前推进了很大的一步。
总的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是党在二十大提出的新时代发展道路,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的融合与创新,也对建设美丽中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两山理论”是美丽中国战略最基本的方法论与最重要的指导思想。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仅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第一要义,也是“两山理论”的实现前提,更是美丽中国建设战略的底层逻辑。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视域下,“美丽”既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结果与体现形式,也是生态伦理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结果。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实现“两山理论”的根本方法。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与自然界存在、循环的漫长周期相比,只是其中短暂的组成部分。但人类生存发展的过程及其结果造成的影响,已经切实对自然界形成了不可逆的变化。这说明随着人类实践的不断发展、生产资料的不断积累,人类对自然要素利用与转化带给自然界的影响不断增长已经达到了必须予以重视的程度。马克思主义理论建立在对客观世界较为全面的认知上,在几个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发展壮大的社会背景下,正是因为认识到了人具有的局限性,人类社会对自然界产生的影响正逐渐陷入失控的局面,社会主义者才一直坚持用客观的视角看待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坚持发展生态思想以期不断适应自然环境的相关问题。“两山理论”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表述,是对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方法的直接解释,着重阐述了它具有的不可替代性。只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才能不断巩固自身在自然界中的地位,让劳动实践与社会发展的过程更加顺利地融入自然循环,更加充分地让人类实践与自然要素相接触,让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在满足人类生存发展需要的同时,自然地成为自然循环的组成部分。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坚持美丽中国战略的最终目标。首先,人类社会的发展壮大依赖于自然循环过程的持续进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保障这一循环过程不受阻碍的前提条件。其次,马斯洛需要层次学说指出,除了保障正常生活之外,生态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也是人类精神层面达到富足层次的基本要旨。美丽中国战略的实施前提就是要求认识到人民对生态产品的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为公民提供优质的生态产品,是政府在长期发展的视域下应当考虑到且必须提供的公共服务。最后,美丽中国具有的自然属性,决定了美丽中国实现的过程及其结果必然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成果。只有提高对这一必然性事实的认识程度与重视程度,才能进一步提高美丽中国战略的理论地位与战略地位,使其与“两山理论”能够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进一步巩固二者理论与实践层面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
坚持中国共产党对生态发展工作的统一领导是践行绿色发展的基本前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断提高对生态环境保护工程的认识,分配大量人力物力到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上,推动政府职能全面延伸,严抓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政策的实施,加大生态修复和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倡导生态文明理念,发展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对全国乃至全球的生态环境改善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因此,我们要坚持中国共产党对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工作的领导,在建设美丽中国的正确道路上继续前进。回顾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国工农业产品的生产能力提高,要归功于生产力的全面解放与生产消费市场的蓬勃发展。相比之下,生态产品的生产能力却呈现出疲惫态势,这种情况的出现与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美丽中国战略是对‘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目标的追求,同时又是对长期‘重经济、轻环境’行为偏差的一种调整。”[7]“两山理论”的部署安排与美丽中国的建设工作是直接相关、互相影响的,“两山理论”对于绿色发展过程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建立绿色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运行机制是践行绿色发展的必然要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居于主体地位。坚持践行绿色发展,不仅需要落实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当中,也必须进一步完善绿色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机制。只有每一个人都能从绿色发展的践行过程中受益,才能让每一个人都积极参与到践行绿色发展的不同环节。同时,美丽中国战略本身也需要人民群众群策群力、积极参与,这与坚持践行绿色发展的过程具有联系与发展层面的必然性,二者完全能够以社会生活为枢纽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长期稳固的参与自然保护、提高生态意识的绿色发展格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关键,在于必须加快社会生产生活方式转型,使其向绿色发展策略不断靠近,同时加快科学成果的转化进度,让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解决成为最重要的动力。为了细化这些工作,使其高效率运行以跟上美丽中国建设的步伐,就要求我们“致力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的构建及其对落后高碳产能的替代”[8],这与建立绿色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运行机制,在各个层面都能够达成一致。
生态文明的建设过程,与经济发展、社会建设和道德法治体系的完善过程应该是一体的。它们不仅能够实现互相补充、互相完善,也能够在满足中国长远社会发展的需求前提下,以尊重自然规律为前提,进一步优化社会劳动实践的环境,通过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及其成果的转化来改善实践本身,提高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降低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如果抛弃一体化的思想,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视为一个独立的工程,不仅会对生产资料的积累过程与生产力的发展造成阻碍,也会使环境的优化成果不能被社会大众所感知、利用。首先,在社会生产上,必须从需求量与需求层次入手来实现制度改革与优化,在根据规划范围规划生产总量、减少不必要的资源利用的同时,降低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让社会生产力的工作成果能够与社会实际消耗量相对应。其次,在生态环境建设上,坚持保护优先、减少人工干预,深入实施“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生态保护和修复”的生态恢复策略,保证不同类型的自然环境都能得到休养生息的时间与空间。应不断改善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区域的影响,形成自然生态环境一体化的保护模式。最后,在日常生活领域,倡导简约适度的生活方式,坚持绿色低碳的生产消费观念,从市场与消费者的需求这一基本源头掐断受到污染的生产成果流通与传播过程,推动社会生产方式的全面绿色转型。
生态文明的实现与绿色生产、均衡发展的理念是直接相关的。站在历史唯物主义发展的立场上,生产力的有序提高不仅能为生态文明社会奠定初步的物质基础,而且能够适应实时环境状况与发展需求的生产力水平,这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系的动力来源。从“五位一体”发展布局的角度来看,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创新科学技术的同时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进度,为保护中国的自然环境、提升环境建设工程的质量提供了现实要素,为促进经济、社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了可能。随着全球一体化大趋势不断推进,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物已经能够评估其在发展层面的潜在动能。历史发展的事实证明,只有在充分尊重生态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加强协同合作,全人类共同努力,才能保护人类世代赖以生存的美好家园,才能真正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分析“两山理论”蕴含的哲学释义,不仅丰富了美丽中国战略的理论逻辑,也是对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生态保护与建设思想的挖掘与落实。通过对“绿水青山”“金山银山”之间关系的探究,能够得出“两山理论”是美丽中国战略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在指导实践工作的同时,将党的二十大的最新生态文明与环境保护思想快速吸收,融入下一阶段的工作部署。美丽中国的建设离不开“两山理论”的指导,而建设的成果与经验也能为“两山理论”自身的不断充实与完善提供宝贵的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