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继太
摘 要: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新时代教育教学的根本目标。地理学科作为初中阶段的重点学科,必然也不能忽视核心素养的引领作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强调,“地理课程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宗旨,引导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由此可见,地理学科教学要围绕核心素养来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本文论述了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及核心素养下地理课堂的特征,然后探讨了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教学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地理;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3)14-0118-03
人与自然主题是时代热点话题,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有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初中生作为未来改造社会的关键力量,也应当有序地培养出良好的人与自然理念和能力,形成科学的认知。地理学科就是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是引导学生关注自然与社会的主要载体。全面地掌握地理知识和技能,就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科学观念,构建正确的自然观念和社会责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效立足学科要求,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路径,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
随着时代的发展,核心素养理念被提出,并成为学科教学的核心任务。所谓核心素养,就是指学生养成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基于学科的不同,核心素养的内容也有所差异。在地理学科中,核心素养主要包含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四个方面。其中,人地协调观指向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能正视自然与人的关系;综合思维指向学生综合的思维方式和能力,是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时辩证的态度和精神;区域认知指向细化的思维方式与能力,是学生从空间观念理解世界的技能;地理实践力指向行动力和意志品质,是在真实环境中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地理研究的能力。这四个核心素养相互影响、相互联结,共同影响着学生的地理能力发展。
2.核心素养下初中地理课堂的特征
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地理课程的关键目标,而地理课堂是学生地理能力发展的核心场所。怎样在核心素养目标下开展地理课堂教学呢?结合核心素养的内涵,我们可以发现,地理学科教学不仅要从综合性角度推进,更要强化学生的观念、技能、认知和实践能力的发展。由此可见,核心素养下,初中地理课堂应当具备以下特征:①综合性。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是学生的地理知识、地理观念、地理态度、地理情感以及地理技能等多方面能力,所以地理课堂不能仅仅局限于理论知识本身,而应当兼具各个环节,使其体现综合性效果。②拓展性。地理知识与真实的地理位置挂钩,显示出独特的区域性特征,但课堂空间和时间具有局限性,在課堂上教师应当利用有效的手段拓展知识维度,使学生能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地理课堂还应当具备拓展性特征。③生活性。地理学科是具有人文性的重要学科,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人们开展社会生活的主要工具。如果教学脱离生活,那么也就无法实现学生地理能力的培养。由此,地理课堂还应当具有生活性,要与生活紧密联系,凸显出生活的价值。④实践性。地理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实践力也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在实践中学生才能有效地掌握地理研究方法,感悟人地关系,形成正确的品质。因此,地理课堂还应当注重实践性的融入,以满足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3.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
初中阶段是学生构建价值观念的核心时期,是学生了解生活、了解自然的有效契机,此时学生有较好的自主与独立意识,对自然与社会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因此,教师要有效地利用地理学科的特点,立足核心素养,优化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地理素养。
(1)借助趣味问题,激活自主动力
地理学科理论性较强,所有教学活动都是以地理知识为基础的。然而,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他们此时容易追求独立,想要摆脱束缚,由此就对枯燥的或不感兴趣的事物产生排斥心理,甚至对传统的教学方式也产生厌烦。因此,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要想激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就需要从兴趣着手,利用趣味的问题做引导,灵活地推动课堂,这样才能充分激活学生的自主学习动力,使他们有效地投入课堂学习。以湘教版七年级上册“世界的人种”教学为例,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世界范围内,不同地方的人群往往存在着鲜明的差异,比如肤色、眼色、毛发、脸型都不同,甚至连骨骼也不同。那么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差异呢?这说明了人类生活与地理环境有怎样的关系呢?如果教师只是按部就班地讲解教材内容,就会使课堂尤其枯燥。因此,教师可以尝试运用趣味的问题来做引导,逐步引导学生深入地理课堂,自主探寻地理的奥秘。例如,教师提出问题:“古语有云:‘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全世界范围内,我们发现有不同肤色的人种,那么是不是同样肤色的人都长得差不多呢?”很多学生会主动参与思考,并提出他们思考的结论:并不一样,比如在中国,听说北方的人都很高大;差不多,只是个头有一些差异,等等。然后教师再提出问题:“你们觉得‘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对吗?为什么?”抛出这样的问题,学生自然而然地就能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并开展激烈交流。由此,课堂的学习氛围就被激活,学生的自主学习动力也在逐步推动下渐渐增强,从而有效地融入课堂。
(2)依托信息情境,促进区域认知
区域认知是学生认识复杂地理环境、增强家国情感的关键素养。学生只有意识到地理的区域特点,了解不同区域的特色和联系,才能正确地看待生活的差异,从整体角度了解世界的变化。但对初中生来说,他们课业繁多,很少有机会去实地了解不同地域,继而对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就无法深入理解。因此,教师可以依托广袤的互联网资源,创设信息化情境,让学生能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了解更多区域的真实特点和地理状况,由此就能不断促进学生对地理区域的认识,感悟地理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以七年级上册“世界的海陆分布”教学为例,地球由海洋和陆地组成,从地球仪上我们就可以看出陆地与海洋的具体分布情况。但海陆原来就是这样分布的吗?每个陆地与陆地或海洋与海洋之间都是独立存在的吗?这些问题很容易困扰学生,在学习时由于视角的转换,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这种空间地域之间的关系和差异。由此教师就可以依托信息情境,借助信息化设备,为学生演示地球上不同的大陆和大洋之间的关系,从而促使学生能理解地理的区域性,构建空间观念。例如,教师利用多媒体动态地展示出世界海陆分布的变化过程,从最初的地壳变动到大陆分离,再到最后的海陆分布形成,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世界之间的关联性。然后再给学生展示不同大陆之间存在的相似的动植物以及不同的地貌特征等,让学生构建清晰的区域关联性认知,使他们能从科学的角度正确地看待不同地域的相同或不同之处。由此就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构建地理区域观念,使他们能从关联的角度挖掘地理知识,看待地理问题。
(3)组织合作探究,培养综合思维
地理是一门重要的科学,对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能力发展有重大影响。但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却以讲解理论知识为主,学生在课堂上只是被动地接收知识,很少开展自主思考和探索,由此也就影响了他们思维能力的多元化发展。因此,在综合思维素养目标下,教师应当重视地理学科的探究特性,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合作探究活动,以开放性的课题引导学生深入探索地理知识,分析地理现象,帮助他们获得批判性、深刻性、系统性的思维能力,从而有效地提升思维素养。以七年级上册“气温和降水”教学为例,气温和降水是地球表面最常见的地理元素,也是与人们生活紧密相关的地理知识。自古以来,人们就依赖气候开展农业活动,组织生产与劳动。那么气温和降水这样的气候表征到底是怎样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的呢?教师可以以“降水量影响”为探究主题,引导学生分别探究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四地的年降水量,并尝试利用柱状图来表示降水规律。然后再结合这些降水量之间的差异,去找一找在不同降水量时期,每个地区人们生活或生产劳动的方式有没有什么变化,农作物的种植以及收获有没有什么特点等。最后,在探究结束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生成一定的分析报告,适当总结降雨量对农作物、社会生活等的影响结果。借助这种合作性的探究活动,学生能相互交流沟通,尝试提出猜想,并积极验证,由此就能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能辩证地看待问题和现象,深入地理解生活与环境的关系,从而构建良好的综合性思维。
(4)注重生活实践,强化应用能力
实践是地理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它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内化理论知识,将理论有效地转化为实践能力。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往往能获得应用地理知识的契机,能通过科学的方法研究地理,增进科学技能和科学态度。由此,实践是地理学习必不可少的环节。而地理实践力是指向实际的应用活动的,所以教师应当在教学中注重生活实践的开展,引导学生开展地理实验、社会调查或野外考察,借助这些真实的实践活动,促使学生知行合一,实现地理应用能力的提升。以八年级下册“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学为例,西北地区自古以来在诗人的眼中都是苍凉悲壮的景色,主要原因是由于西北地区属于典型的非季风区,降雨量少,气候干旱,才形成了这独特的景致。那么西北地区除荒漠之外,还有其他什么獨特的地理特征呢?由于我校地处甘肃,所以教师可以从实践着手,引导学生在本地开展真实的“西北特色考察”实践活动,从地形结构到饮食文化再到农业、畜牧业,让学生真实地走近生活,去了解西北地区的地理状况,感受当地的人文特征。例如,学生走进郊外,找一找土壤的状况,感受风沙的特点,同时细心观察,发掘当地风沙治理和生态保护的重要措施等。同时,可以走进大街小巷,了解人们的日常饮食习惯,体验独特的西北美食,然后再走访调查,了解当地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和人们的生活习惯,感受西北地区地域特点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等。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学生对西北地区的地理特征就有直观且深入的认知,并且他们还能在实践中更好地了解地理研究的方法,从根源上掌握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由此就能强化地理实践力。
(5)融入思维导图,建构人地观念
人地协调观素养有助于学生理解自然、尊重自然,形成绿色发展的观念,这无论是对学生本身还是对社会发展来说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正确地认识地理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学生就能更好地塑造人文情怀,增强社会责任感,继而开展有益于人类和环境的活动,所以人地协调观是地理素养最关键的目标。教师可以在教学时利用思维导图等工具,帮助学生全面地梳理地理知识和人地关系,让他们在梳理中更加综合地认识地理内涵,了解社会活动,从而构建完整的人地观念,促进地理核心素养的养成。以八年级下册“建立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教学为例,中国的自然景观多样,地域差异显著,所以无论是农业、工业还是文化等方面都有着多样性的特点。那么怎样才能促进国家的健康发展呢?这需要充分地结合地理条件和环境,结合资源与人文元素。这是一项需要综合考虑的问题。在学习时,教师可以从整体角度帮助学生梳理人地之间的关系。以交通为例,引导学生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分别罗列中国各地域交通状况以及地形、地貌的特征,并且进行细致化分析,以梳理出各地域的地理优势和特点,然后再提出自己对交通状况的建议。这样综合性的梳理过程,往往能拔高学生的思维角度,使他们从综合的维度看待某一个社会活动,由此就能进一步推动他们更好地认识地理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从而构建尊重环境、尊重自然的态度,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愿意更深入地探索地理的奥秘。
4.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已经是教育的重点任务,而地理学科作为人文性学科,更应当发挥其综合作用,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教师应当尊重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关注地理核心素养的目标,积极探索新的教育路径,通过有效的方式激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依托广阔的信息平台拓展课堂维度,依据开放的合作探究激活学生的综合思维,借助生活化实践强化学生的实践力,还要利用思维导图等工具引导学生梳理观念、技能,发展健全的观念和思维,由此就能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张国强.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优化研究[J].科技资讯,2019(31).
[2]李勇.初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路径[J].中国教育学刊,2020(S1).
[3]王新村.基于学科素养下初中地理教学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