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训华
(1.宁波大学东海研究院,浙江 宁波 315211;2.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浙江 宁波 315211)
海洋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一定的海洋素养是我国社会海洋事业发展对国民素质的内在要求。 国民海洋素养的形成有赖于海洋教育,海洋素养是当代各类海洋教育实践体系中的关键概念。 厘清符合中国国民和海洋事业发展实际需求的海洋素养的内涵及演变逻辑,有助于更好地统构我国海洋教育的知识、价值观、品格和能力体系。 海洋教育具有科学性、教育性、战略性、人文性、疗愈性和未知性等特征,这6 大特征构筑了海洋教育丰富的学科空间,而海洋教育能够发挥的作用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受众的海洋素养。 马勇从知行意等方面提出海洋素养的概念和主张,建议大力推进海洋素养教育,并对实施多年的海洋意识教育进行更新[1];在北京、青岛、舟山、厦门等地开展的海洋教育实践中,业界也提出了相关概念。 本文从讨论中国海洋素养的基本概念出发,对中国海洋素养体系的构成及其建构路径进行粗浅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2012 年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海洋强国”国家战略,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二十大报告则进一步强调“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在国家宏观战略的引领下,十多年来我国海洋事业得到迅速发展。 海洋教育作为国家推进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基础,具有推广海洋知识、提升海洋意识、培育海洋素养、锻造海洋思维、培养海洋人才、保护海洋资源等功能,能够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海洋教育目标指向培育海洋国家意识、锻造新型海洋观,核心是学校海洋教育,难点是社会海洋教育,重要着力点则是文化海洋教育[2]。
海洋意识与海洋素养作为海洋教育推进过程中的一体两面,前者是表层,后者则指向内核。 传统的海洋意识教育已难以适应当前我国对海洋事业发展的迫切需求,亟需被提升到海洋素养教育的高度。 中国海洋素养是我国推进海洋教育、培育国民海洋国家意识、建设新时代新型海洋观过程中必须厘清的核心概念。
海洋教育作为世界性教育专题,欧美日等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均对此高度重视,海洋教育实践在世界各地蓬勃开展。 联合国曾于2017 年、2022 年召开联合国海洋大会,均涉及海洋素养议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出的“海洋十年”计划(2021-2030年)不仅要求创新知识以服务于海洋行动,还提出要建立一个由科学家、青年专业人士、政府、私营企业、基金会和公民社会等主体组成的全球联盟以共享海洋知识、共同采取行动,以便可持续地利用海洋资源[3]。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在开展海洋教育问题上达成了高度共识。 美国海洋政策委员会认为,从学前阶段开始的学校课程应使学生接触海洋问题,并通过各种教育机会,为培养下一代海洋科学家、管理者、教育者和领导者做准备[4]。 欧洲海洋科学教育者协会提出,要建设一个由海洋文化公民组成的社会,海洋文化公民应认识到海洋的至关重要性,并努力确保海洋的可持续发展[5]。 海洋素养作为统筹海洋教育使命的核心概念,同样为发达国家海洋教育界所认可。
我国传统的“重陆轻海”观念很难在短期内得到扭转,而国家现代化建设更多依靠经略海洋等方式进行,这是现阶段我国海洋领域的基本国情,也是开展海洋教育的现实基础。 进入21 世纪以来,国家日益重视海洋教育工作。 2014 年中宣部出台《关于提升全民海洋意识宣传教育工作方案》,但方案实施效果不尽如人意,距离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目标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 当前我国海洋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以海洋科普活动替代海洋教育的整体性实施、中小学海洋教育实施的地方化倾向、海洋知识的碎片式传播、海洋教育研究比较薄弱等。究其本质原因,在于中国海洋素养概念缺失、海洋教育缺乏抓手,核心问题是国家层面对海洋教育的顶层设计不足。 大中小学课程中海洋知识教育体系不健全、海洋教育意识薄弱、海洋教育制度与措施缺乏保障、实施效果显识度低等因素,都会影响海洋教育的最终效果以及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成效,这些问题都指向中国海洋素养体系的缺失。
传统海洋教育多以提升海洋意识作为目标,这容易造成海洋教育目标窄化。 “海洋意识是人对海洋自然特性、社会属性、价值和作用的认识与反映,约同于海洋知识或人对海洋的基本认知,属于人心理活动的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层级和领域”[1]。因此,培养国民的海洋意识只能成为我国海洋教育的初始阶段性目标。 我国海洋国土由渤海(内海)和黄海、东海、南海三大边海等众多海域组成,内海和边海的水域面积十分辽阔。 2022 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达到94628 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8%[6]。 我国海洋资源丰富,东海和南海蕴藏着巨大资源,是国家利益博弈的聚焦点。 这充分表明,大力实施海洋教育,将海洋教育的目标从国民的海洋意识培养提升为海洋素养培养,对我国海洋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海洋素养是世界各国推进海洋教育过程中所涉及的普遍性概念。美国国家海洋教育者协会(National Marine Educators Association,简称NMEA)是目前世界上成立时间最早、影响最大的海洋教育组织,由来自世界各地的课堂教师、非正式教育者、大学教授、科学家等组成。 该组织努力促进人们对淡水和海洋生态系统的理解与保护,致力于让人们了解水世界。 作为一个全国性组织,NMEA 拥有40多年的历史,由各个区域分会提供支持。 NMEA 定期与澳大利亚(MESA)及其他地区的类似协会合作,在NMEA 的启发下,欧洲海洋科学教育者协会(EMSEA)和亚洲海洋教育者协会(AMEA)相继创建[7]。 NMEA 于2003 年成立专门委员会研讨海洋素养,2004 年提出“海洋素养”(Ocean literacy,简称OL)概念,2005 年公布了海洋素养的定义及其框架内涵——海洋素养是指人们“对海洋对你的影响以及你对海洋的影响的理解”。 NEMA 还提出海洋素养“七原则”:地球有一个具有许多特征的大海洋;海洋和海洋生物塑造着地球的特征;海洋是影响天气和气候的主要因素;海洋使地球变得宜居;海洋支持着丰富的生命和生态系统;海洋和人类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海洋大部分尚未开发[4]。 “七原则”从人的个体角度出发理解人与海洋的相互作用,体现了美国海洋教育者探索与努力的成果,在国际社会具有较高认可度。 当前国际海洋教育界对海洋素养的学术探讨主要以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等国家的学者和机构为代表,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是最为积极地进行海洋素养探讨的政府机构之一[8]。
需要指出的是,“七原则”主要还是从海洋的自然属性出发,立足人的个体视野,强调人与海洋的相互关系。 “七原则”虽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但是它的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 美国作为主要的规则制定国,在领土和海洋主权等方面与其他国家有着截然不同的境遇,其在海洋领域的霸权地位也决定了它可以超越其他国家的现实阻碍,较为超脱地强调海洋单纯的自然科学属性。 美国的国家历史较短,在海洋人文和历史方面可供借鉴的内容有限,这也是“七原则”的指向总体单一的客观原因。相较于其他国家的客观需求,“七原则”忽略了海洋的主权属性、社会属性、人文属性等,仅仅将海洋作为一个自然物的存在。 NMEA 在2005 年通过学术研讨形成并以集体名义发布的报告更多地将海洋简单地与个体感知和个体生活联系在一起,并进一步发散到以个体为出发点的海洋行为和科学探究。 我们需清醒地看到,这些认知和实践适用于发达国家的海洋教育,因为国情和社会环境的差异,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于海洋素养的认知存在显著不同。 我们需要依据自身国情和受众认知特点,构建具有国际视野、中国立场的海洋素养体系。
《现代汉语词典(第6 版)》中“素养”的释义非常简洁,意谓“平日的修养”。 而当Key Competences(意译为“关键能力”)概念传播到中国时,其被内化为核心素养。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与欧盟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是在核心素养研究方面较有影响力的国际组织。 2016 年9 月13 日,我国教育界经教育部相关部门同意公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及基本内涵[9],中国的基础教育从“课标时代”逐渐进入“素养时代”,这也使得素养逐渐成为指向人才培养的核心概念。 教育界对核心素养有不同解读。 钟启泉将核心素养描述为“同职业上的实力与人生的成功直接相关的涵盖了社会技能与动机、人格特征在内的统整的能力”[10]。 林崇德则认为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11]。 相较于基础教育阶段“关键能力”的紧迫性而言,海洋素养具有基础性、常识性等特征。 在国际海洋教育界,“Ocean literacy”被译为海洋素养,“Literacy”有文化和读写之意,相较于“Competences”,更突显出基础性特征,这也是探讨海洋素养的一大前提。
笔者认为,所谓中国海洋素养(China’s Marine Literacy),是指国民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体现中国发展特征并适应个人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与海洋相关联的知识、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总和。 学校是推进海洋素养教育的基础力量,学生是接受海洋素养教育的主体,因此中国海洋素养在特定层面上也指中国学生海洋素养。 具体而言,中国发展特征是指现阶段中国人民努力推进的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总体特征[12],这是探讨中国海洋素养的现实基础。 在英文翻译中,中国海洋素养的“海洋”对应的是Marine 而不是Ocean,体现了中国海洋素养除涵盖自然属性,还将人文、社会等属性特征包含在内,指向了海洋所具备的丰富的社会性和人文性。
当前我国中小学校开展海洋教育的代表性区域主要有山东青岛、浙江舟山、福建厦门等城市以及海南、广西、新疆、台湾等省区。 各地海洋教育实践因地制宜地开展,呈现出海洋教育从大众性活动逐渐向专业教育活动发展的可喜趋势。 本研究立足于我国开展海洋教育的实际状况,综合国内外已有的海洋素养相关研究成果,提出中国海洋素养的基本体系。
中国海洋素养体系的构建必须立足于我国民众特别是学生群体的海洋认知基本状况,结合国情和社会需要,面向未来、综合考量。 中国海洋素养是大中小学生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的基本素养,培养学生的海洋素养是在为其储备成为未来合格社会公民所需要的品质和能力。 中国海洋素养是动态的、与国情相联系的、与时俱进的体系。
之所以强调中国海洋素养,是因为当前流行的由欧美国家主导的海洋素养体系具有较大的局限性,没有充分反映海洋的多重属性,不能适应中国国情和海洋事业发展的需要。 中国海洋素养强调民众所需掌握的基础认识、基本理念、基本态度和具体行为,研究和培育中国海洋素养是教育领域落实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适应当今世界海洋教育领域迅速发展的形势、提升我国海洋事务国际竞争力的现实需求。
中国海洋素养以“人海和谐发展”为价值指向,分为社会参与、人文情怀、科学行动和生态互享4个维度,综合体现为主权意识、海洋社会、法治思维、文史底蕴、海德锻造、厚植海美、科学精神、探索海洋、勤于实践、人海共生、资源保护、海洋环境等12 项素养,每项素养又体现为两种具体形态,详细内容见表1。 在中国海洋素养整体框架中,社会参与、人文情怀、科学行动和生态互享四大体系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表1 中国海洋素养体系框架
海洋素养体系的构建有自然科学、教育科学、综合科学等取向。 欧美国家主要采纳自然科学取向,而中国海洋素养体系的构建采取的是通过教育科学视野来实现海洋教育效果的综合科学取向。
中国海洋素养体系的构建以国际竞争力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终身学习理论、“生活·实践”教育理念等作为理论来源,其具体实践过程主要基于中国国情特点而展开。 中国海洋素养是连接人、海洋、自然与社会的重要概念。 人海和谐发展体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海洋教育领域的具体表现,具有总体性的核心指向,见图1。
1.社会参与
社会参与对应海洋的社会属性,社会属性是现代海洋的基本属性,它既体现在各类海洋社会活动中,也包含与之相关的政治素养。 社会参与意在强调海洋与社会的关系,它关注国家、社会、国际关系等方面与海洋相关的内容,旨在推动海洋社会发展,促进公民在海洋领域的社会认知。 社会参与表现在社会意识方面,主要指的是从国家和民族利益出发,面对历史和现实的海洋情势,作为公民应该具备的海洋政治素养,同时包含民众对海洋社会活动的有效认知。
(1)主权意识包括国土认知、海防安全两大表现形态,突出海洋的国家性与主权特点,强调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以及海防建设和海军发展的重要性。 主权意识既是民众基本海洋社会知识的组成部分,也是海洋社会属性的基础性内容。
(2)海洋社会包括海洋经济、海洋生活等方面内容,突出经济功能是海洋的重要社会功用,而日常生活是人们体验海洋的基本途径,两者构成了海洋社会属性的最常态表现。 应当使受教育者养成完备的海洋活动意识,积极开展海洋经济活动,形成健康的海洋社会生活,实现人海之间的和谐互动。
(3)法治思维包括海洋法治、国际参与等方面内容,强调法治意识是开展海洋行动、处理海洋事务应当具备的基本意识。 海洋联通着世界,国家间涉及海洋的事务交流活动的开展, 需要各方主体具有国际视野和海洋命运共同体意识。
2.人文情怀
人文情怀对应的是海洋的人文属性,人文属性是海洋的本质属性。 人文情怀既强调人文性是人存在的基础性内涵,也强调人对海洋历史文化的认知和对海洋审美的内在追求。 海洋包含丰富的历史底蕴,是陶冶人的重要场域,人的海洋情感与海洋审美是人文性的重要内容,养成海洋品质和海洋智慧是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 人文属性表现为人文底蕴、品质塑造、审美认知等诸多因素,它重视从人本出发对于海洋的接近、理解和思考,是对人的海洋属性的准确再现。
(1)文史底蕴包括海洋历史、海洋文学,是人文素养的最基本内容。 深入了解海洋发展史,有助于加强海洋知识学习和海洋认知体验效果;关注海洋文学,能够从情感深处形成共鸣。 学习海洋历史和文学,是加强海洋素养的最有力学习途径。
(2)海德锻造包括海洋精神、海洋品质,是海洋教育的重要价值依归,旨在培养受教育者的精神追求。 海洋精神突出海洋本体所具有的特质和内涵,海洋品质则是强调通过后天培养和学习,在受教育者身上体现海洋的博大精深。
(3)厚植海美包括人文情怀、海洋审美,是海洋审美价值的重要体现。 通过观察海洋、体验海洋而形成对海洋的情怀与情感,是塑造受教育者的海洋人文底蕴、培养其审美情操的重要方式。 进入海洋是最好的学习方式,海洋审美是重要的自然体验。
3.科学探索
科学探索对应海洋的科学属性,科学属性是海洋的自然属性。 科学探索既主张民众通过学习、理解、海洋考察,形成科学思想、精神、思维和实践品质,也强调受教育者应当以实践为王,养成较强的动手能力,形成勇于探究海洋奥秘、造福人类的理想情怀。 科学探索要求海洋教育者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求真务实的科学品质和不怕牺牲、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这是海洋素养有别于其他素养的重要特征。
(1)科学精神包括科学价值、科学思维,是海洋教育的思维品相。 树立适应时代特点的科学价值观,是科学研究取得突破的重要条件。 同时,科学思维是海洋研究的基本要求,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2)探索海洋包括海洋学习、开展研究,受教育者要具备诚心向海洋学习的意识,基于海洋开展研究,形成自己的科研意识和思维。 探索海洋从学习和研究海洋开始,此外还需要养成积极参与STEAM等相关涉海类实践活动的良好习惯。
(3)勤于实践包括动手能力、造福人类。 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劳动性是海洋活动的重要属性,培养积极的动手意识是开展海洋活动的基础性要求。 应当面向未来进行科学探究,不断创造出新的海洋产品,造福人类。
4.生态互享
生态互享对应海洋的生态属性,生态属性也是海洋的自然属性,体现了海洋与人、社会三者之间的相互依存。 海洋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是生态互享的题中要义,实现海洋生态互享,有助于解决当前人类社会普遍面临的海洋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
(1)人海共生指向人海关系、人海互动。 人海关系是海洋素养的核心指向,海洋素养教育需要以人海共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人海关系是海洋关系的重要基础,和谐性是其本质要求,应当在人海和谐的前提下,促进人海有效互动和共同发展。
(2)资源保护包括认识资源、科学保护。 充分认识海洋资源是开展有效保护的前提,当前大部分海洋资源尚未被人类认知,推动民众开展对海洋生物的科学认知活动,是探索海洋、造福人类的重要内容。 需要进一步强化民众保护海洋资源的自觉意识,积极行动,进行科学的海洋资源保护活动。
(3)海洋环境指向环境行动、问题解决。 环境行动是当前世界各国面临的普遍性问题,解决环境问题关键在于开展有效行动。 在具体的海洋环境保护中,应当突出问题解决意识,树立积极行动观念,坚持问题解决导向。
在中国海洋素养的四大维度中,社会参与是基础素养,体现了国家主权与社会意识;人文情怀是根本属性,体现了海洋对人的影响与熏陶;科学探索是关键素养也是薄弱环节,需要特别重视;生态互享是核心保障,是保护人海关系的重要形态。
中国海洋素养的提出,既是基于其他国家和地区海洋素养的已有研究成果,也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要求。 长期以来,欧美海洋素养主要关注海洋的自然属性,忽略了社会、科学等其他属性在塑造人海关系方面的地位和价值。 中国海洋素养和欧美海洋素养的差异性也体现了国情差异和民众对海洋认知的差异。
世界因海洋联系成整体,海洋是人类的共同资源,具有超越国家、文化、语言的力量,海洋素养也超越了一般知识界限,成为跨学科的存在。 中国海洋素养的演进体现了三重逻辑:一是国家推进逻辑;二是课程推进逻辑;三是活动推进逻辑。
海洋教育具有科学性、教育性和战略性三大基本特征。 其中教育性是第一属性,科学性是基础属性,战略性则是延展属性。 可以从战略性方面衍生出国家海洋战略教育[13],作为推进海洋教育的总体性概念。2016 年,国家海洋局、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了《提升海洋强国软实力——全民海洋意识宣传教育和文化建设“十三五”规划》;2016 年起国家海洋局宣传教育中心委托北京大学海洋研究院发布《国民海洋意识发展指数(MAI)研究报告》;2017 年教育部在《社会》《历史》等科目的统编教材中将海洋主权意识等作为新增内容。 这些从国家层面推进海洋教育的各项努力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海洋素养的研究及培养。
从国家层面来说,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海洋教育实践的研究,促进其由大众性实践发展为专业领域的实践。 比如美国国家海洋教育者协会主办了期刊Current:The Journal of Marine Education,该期刊围绕海洋教育研究、海洋素养、课堂和自由选择学习活动、海洋科学、海洋艺术、海洋历史和文学方面的最新进展组织了诸多讨论。 加强海洋教育研究,是从纵深层面推进海洋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
从1988 年浙江省舟山市虾峙中心小学开设“未来渔民学校”算起[14],我国大陆地区开展中小学校海洋教育已30 多年,当前开展海洋教育活动的中小学校超过2000 所。 山东青岛、浙江舟山、福建厦门、辽宁大连、新疆库尔勒等是积极开展中小学校海洋教育的代表性区域。 我国台湾省将海洋教育作为四大区域特色教育之一,海南省自2005 年开始将海洋教育纳入中考范畴。 海洋教育已在国内渐成蓬勃之势。
课程是实施海洋素养教育的重要平台,推进海洋素养教育需要在课程模式上下功夫。 当前海洋素养教育主要通过3 种方式融入中小学课程:一是直接融入学科课程;二是形成独立的校本课程;三是形成各种校外体验课程。 各地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课程模式,如青岛的“海洋+课程”基础教育海洋特色课程汇;舟山的“现代海洋教育”校本课程等。 海洋教育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向终身教育延展,国内众多涉海场馆和体验场所成为学校开展海洋素养教育的重要资源。 现代课程体系至少包括4 个方面,即具体化的教学目标、内容标准、教学建议和质量标准[15]。 在当前中小学特色海洋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中,可充分依托中国海洋素养的丰富内涵,尽快形成基本性的知识框架体系、分阶段的课程标准,确定质量评价的科学依据,并落实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等载体中。 通过中国海洋素养体系的构建,推动海洋教育课程指导标准的研制,对于整合目前零散多元的海洋教育课程体系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社会海洋教育既是海洋教育的难点,也是培育国民海洋国家意识和新型海洋观的关键点,需要着力加以推进。 当前我国社会海洋教育资源已经较为丰富,越来越多的人走进了海洋博物馆、海洋体验场所等。 国家海洋博物馆、中国航海博物馆、中国港口博物馆等已成为涉海博物馆的代表性场馆。社会海洋教育应当进一步吸收海洋科学家、教育学者、博物馆工作者等各类人才的积极参与,共同探索新的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形成相关专业性共识。2021 年宁波大学海洋教育研究中心推出了中国海洋教育机构索引(CMEII,2020 版),该索引从品牌力、主题力、管理力与影响力维度构建了三级指标体系,从政府类、学校性、社会类、研究类4 个层面梳理了我国海洋教育机构体系,为各层级开展海洋教育提供了参考。 社会海洋教育是推进海洋教育的难点,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海洋实力的竞争已从最初对海洋资源的竞争变成对海洋人才的竞争。海洋教育是海洋人才的摇篮,为了把少数人的海洋教育意识觉醒进一步发展为面向普罗大众的社会海洋教育[16],我们要着力研究社会海洋教育的方式、载体等,在海洋教育的目标、过程、评价与效益方面进行探索,多维度落实海洋素养培育要求。
海洋教育是推进海洋强国战略的基础。 在各级各类组织具体推进海洋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基于中国海洋素养的概念、目标、体系和特征,从我国具体国情和区域特点出发,在实践目标、实施过程、效果评价与社会效益等方面加以提炼和完善,实现海洋教育实践活动的完整闭环,更好地服务于民众海洋素养培育和国家海洋事业发展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