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电影爆款背后的宣推逻辑

2023-08-31 07:08:02钟茜
综艺报 2023年15期
关键词:封神社交

钟茜

电影圈内流传着一句话:影片质量决定电影能飞多远,营销决定电影能飞多高。

作为一种文化产品,电影上映之初的表现,往往决定了影片在市场上的命运,在这方面,电影营销发挥着重要作用。通常,一部电影的营销包括物料发布、社交媒体推广、落地活动等几大部分,目的都是触达核心观众,吸引更多人观影。量身定制营销策略,以最小的成本撬动最高的票房,是一门学问。近日,记者采访多位电影宣发人员,多维度解码电影营销策略。

营销要素及流程

“精准定位是电影营销工作的基础。”电影宣发人员白雪(化名)向记者详细介绍了电影营销工作的流程。项目初期,首先要通过分析电影的题材、类型、风格等,明确目标受众。“可以考虑年龄、性别、地域、兴趣爱好等因素进行细分。”其次是产品定位,营销团队要确定电影的核心特点和卖点,并与目标受众的需求和市场趋势相结合,形成独特而有吸引力的品牌定位。同时对电影的导演、编剧、演员等主创团队进行整体分析,找到最有吸引力的宣传点。

许多商业大片自立项之日起,便已进入营销期。从电影开机、拍摄、杀青、定档到上映,营销团队会根据不同时间节点,向外界发布宣传物料,主要包括海报、剧照、预告片、拍摄花絮等。目的是准确传达电影的核心信息,激发观众的兴趣和好奇心。

宣传渠道方面,包括紙媒、电台、电视台、网站等传统媒体,微博、小红书等社交媒体,抖音、快手、B站等视频平台。根据目标受众的特点和行为习惯,选择平台进行物料投放。值得一提的是,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已成为电影宣发最重要的手段,在微博、抖音、快手、B站等平台开设官方账号,已成为影片宣传标配。片方可以通过以上途径发布电影剧照、花絮、宣传海报等内容,与粉丝互动。此外,还可以发挥明星的社交媒体影响力,让主创在社交媒体上转发或推荐电影相关内容,借助粉丝群体,扩大电影的宣传范围。

一般来说,电影上映前1个月进入密集宣传期。此时,传统媒体、新媒体开始启动新闻报道,内容强调影片核心卖点、题材类型、主创阵容等;上映后8周内,各种渠道持续推广,物料主要集中在深度采访、正片片段、制作特辑、音乐营销及社交话题等。

根据宣传节点,营销团队还会举办不同类型的线下活动,以增加观众的参与感和黏性,提升电影曝光度。开机仪式强调影片题材类型、制作班底。成片后,宣传团队会在多个城市组织内部试映,获得第一手观影反馈;上映前,组织多轮全国点映,根据观众反馈进行话题提炼;上映前一周,举办首映发布会,集中释放观众口碑,主创分享创作理念;上映前后,组织规模不等的路演活动,由主创带队,走进多个城市的电影院进行电影推介,拉动粉丝热情。

社交话题助力电影传播“碎片化阅读”时代,电影要想获得更高的曝光率、美誉度,让更多的人产生观影欲望,话题营销不容忽视。暑期档上半程票房前三甲就是很好的案例。《消失的她》有“反杀”负心汉的爽文式叙事;《八角笼中》讲述山区孩子通过格斗改变命运;《长安三万里》聚焦唐朝诗人故事,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这三部电影有一个共性,都能够提供情绪价值,具备社交属性和话题性,因此在市场上爆发了巨大的能量。”影视策划人谭飞表示。此外,票房不断逆袭的《封神第一部》也因浓厚的中式美学与国潮色彩受到观众认可与喜爱。

一部电影的话题营销应该怎么做?从事电影宣发工作多年的王路(化名)向记者透露,如今社交话题的设置,已经贯穿电影宣发全周期。电影制作期间,营销团队会陆续释出演员定妆、开拍、拍摄路透、杀青等话题,提升观众关注度;影片定档时,片方会发布定档、剧照、海报、预告片等相关话题,为影片预热。电影上映阶段,不断设置关于演员演技、角色人设、剧情讨论、制作质量、评分、票房战报数据等话题,持续引发网友热议,以社交热度驱动票房增长。

“营销的重要任务之一,是与观众保持情感沟通。”王路介绍,影片上映后,可以通过影评人、影视博主等意见领袖的话题引导,增加豆瓣、猫眼、时光网、抖音、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有关电影情节、片段、台词、角色等周边物料的讨论,同时引入争议性强的话题,让讨论范围扩大,“舆论是票房最好的催化剂。”王路说。

用户共创内容,也能助力电影口碑传播,最大化辐射潜在观影人群。比如,在抖音上利用剪辑、解说等二创提升电影曝光度;在B站上,由UP主二创剪辑,以新视角深度解读影片内容;在微信上,以影视自媒体深度点评积攒口碑、收割长尾流量。这些话题讨论,再经由媒体发酵、放大,形成更大的社交场域,最终影响到观众的观影选择和实际票房。

超前点映释放口碑

今年暑期档电影营销的一大特色,是多部影片都开启了大规模点映活动。业内人士介绍,点映是电影宣发的一种常见模式,一是方便片方在正式上映前根据观众口碑调整营销策略;二是内容质量过硬的作品,可以在首映前引发观众自发讨论,增加院线排片率。

点映时间一般在影片上映前1周左右,规模相对不会太大。但今年《八角笼中》从正式上映前半个月就开启了全国点映,首映前两天排片率达到20.1%。截至首映,点映累计票房4.2亿元。但该纪录片很快被《孤注一掷》打破。据灯塔专业版,该片三日点映票房突破4.5亿元,成为中国影史点映总票房冠军。

《热烈》也在首映前6天开放全国大规模点映,平均每天覆盖2.5万场次,7月25日点映场次达到3.1万场。虽然比不上《八角笼中》规模空前,但相较《长安三万里》《茶啊二中》数量不少。点映期间,影片通过释放大量强情绪的片段,配合导演、主演王宝强的个人经历,完成了成功的营销转化。

《封神第一部》点映时间为期5天,作为一部大体量、重工业的视效大片,为了保证绝对观感,只开放了全国IMAX和CINITY等特效厅的点映密钥。

待映的《我经过风暴》也宣布在首映前20天开启全国15城的点映活动,提早接受观众的口碑检验。

业内人士介绍,一部电影是否进行点映由主发行公司决策。敢于点映的影片,一般都对影片品质有较强信心。点映城市、规模、场次根据影片目标受众决定,文艺片、都市题材倾向大城市,一些注重下沉市场的影片选择三四线城市进行点映。

在近日的一场直播活动中,伯乐营销CEO张文伯分享了对于电影超前点映的看法。他表示,“点映在某种程度上可视为电影的提前试售,让对影片有好感的观众先睹为快,其目的是扩散口碑。”暑期档竞争激烈,尤其需要口碑集中输出,而观众对口碑的认知,已从传统的媒体、影评等渠道,转向社交媒体的口口相传,超前点映也成为释放口碑的最直接方式。“点映虽由发行团队发起,但它不只是发行动作,还需要宣传团队配合,根据点映结果进一步扩散影片的口碑。”张文伯谈道。

首映、路演“卷”出新高度

电影想要收获高票房,必须抓住第一批走进影院的观众。自从电影线下营销活动全面复苏,今年暑期档电影以“特种兵式”全国路演及花式首映礼,刷足存在感。

《长安三萬里》首映礼主会场设在影片的采风地西安,相较大众早已司空见惯的主创见面+观影+映后交流的首映模式,该片首映盛典开创性地采用了电影+沉浸式体验+演出的形式呈现。片方在西安大唐不夜城内,打造了一场精彩纷呈的主题游园会,整场首映典礼长达8小时,看完首映步出影院的观众,可以在大唐不夜城内观看电影中出现的柘枝舞,与走在街上的“李白”“玉真公主”互动。首映盛典当日,同步举行的342城联动点映共计取得票房2466万元,成功拿下2023年动画电影点映票房冠军。#长安三万里##李白 高适##长安三万里 将进酒#等话题,登上微博热搜主榜,并在抖音、豆瓣等社交平台热门获得大量关注。

超级飞侠首部大电影《超级飞侠:乐迪加速》在重庆欢乐谷的超级飞侠训练营举办全球首映嘉年华,盛大的观影与游园仪式吸引了上千名超级飞侠粉丝、亲子观众参与。

《封神第一部》在中国电影博物馆举办北京首映礼,片方将电影中的服装、马车、武器等道具搬到首映礼现场,让观众沉浸式感受“封神世界”。进入密集宣传期便打出“中国主控”口号的《巨齿鲨2:深渊》,更是将全球唯一首映礼放在了北京国家体育馆,彰显中国力量。

“举办首映礼,目的是让更多人了解影片产生观影兴趣。暑期档大片首映礼各出奇招,不仅形式新颖,还注重展示影片特质。

比如,《长安三万里》梦回大唐,《封神第一部》突出服化道的精美质感,皆为影片的核心卖点。”谭飞谈道。

今年暑期档影片的路演也“卷出新高度”。《消失的她》《八角笼中》《封神第一部》《热烈》《巨齿鲨2:深渊》均进行了全国大范围、多轮次的城市路演活动。业内人士分析,从宣发角度,影院路演是触达观众的有效方式之一。路演过程中,主创和观众的交流带有一定随机性,一个“奇葩”的提问,一段有趣的互动花絮,都能为影片宣传带来意想不到的爆点,产生巨大的破圈效应。此外,路演还可以撬动背后的影院资源置换,便于开展更多宣传工作。

“观众的真实反应永远最动人,如果观众真的喜欢这部电影,在面对主创时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表达、观点或者行为,这些都可以成为二次传播的好素材。但这些效果只有走进影院和观众互动才能产生。”张文伯感叹,路演是个“大力出奇迹”的过程。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暑期档上半程几乎没有首日票房破亿元的国产片出现,大部分影片都以几千万元票房开局,但票房后劲却特别强劲,《消失的她》《长安三万里》《芭比》《封神第一部》都上演了票房逆跌的长线走势。这也意味着,当下观众选择电影更加慎重,电影口碑发酵的速度越来越慢,以往的一些口碑营销套路已经失灵,唯有身边真实的好评,才会吸引观众进场。新的市场规律之下,如何走好长线放映之路,让“先看”带动“后看”,是电影营销面临的全新挑战。

猜你喜欢
封神社交
乌尔善 封神U23,制造新惊喜
中国银幕(2024年1期)2024-01-11 04:34:51
七月,票房“封神”
中国银幕(2023年8期)2023-08-06 19:54:39
社交之城
英语世界(2023年6期)2023-06-30 06:28:28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意林彩版(2022年2期)2022-05-03 10:25:08
聪明人 往往很少社交
好日子(2021年8期)2021-11-04 09:02:50
“封神宇宙”需要文化与心灵的支点
廉政瞭望(2020年7期)2020-08-02 10:49:41
《封神三部曲》开始配音工作 李雪健与乌尔善现身
综艺报(2020年8期)2020-05-11 11:56:40
社交距离
第一财经(2020年4期)2020-04-14 04:38:56
真的有社交网络成瘾这回事吗?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文苑(2018年17期)2018-11-09 01:2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