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泠一
七龄童般若,是上海金山朱泾二小学雷锋小队的小队长。小队的7名队员都是《新民周刊》的小读者,9月份升入二年级。
在今年的暑假之前,小队的主题活动从来没发生过争议。家长们和校长孙翠英也乐于享受孩子们的成果——如在校园里种上雷锋叔叔日记里写到的他喜欢的柳树,又如到农业合作社的大棚里帮助农民伯伯采摘西红柿等。但暑假里学习非遗即编制竹篮的活动,孩子们的想法发生了分歧。
竹篮并不简单!般若告诉我这位课外辅导员,竹编有很多步骤:第一步是先把9根长长的竹条剪成各两段共18根,并都要清理干净,免得有刺扎到人的手上,然后把它们交叉放;竹条固定好以后,把横着放的竹条排列好,一一并拢;然后把多余出来的竹条用皮筋扎好,再把并拢的竹条往上翘,最后再用扭扭棒把翘起来的竹条捆起来,就完成了一个竹条小船造型的竹篮子。般若的同桌吳夏予是位男孩,照样也兴致勃勃地做出了竹篮并成就感满满!
陪同小队进行非遗主题研学活动的孙翠英校长,对孩子们的手工制作成果自然是相当欣赏的。“目前,这个竹条小船仅为装饰。如何变一变,让它成为生活中的小家饰,具有更多实用功能呢?比如船身短点宽点,可以作为肥皂盒;或者配以吊绳,加个底座支架,可以作为钥匙等小物件的收纳盒……”在校长妈妈看来,“劳动,能让生活更美好;劳动,需要活跃的思维、敏锐的观察力、持之以恒的创造力……因而就特别有启发思维的意义”!
至于分歧,是另一位女孩和家长提出来的:既然竹篮那么好,那么环保又能够增加生活情趣,又为啥离我们的生活远去呢?
类似的问题自然由我来解答了。我首先告诉孩子们:50年前,即我和他们一样大的时候,家住上海长宁区的城乡接合部,附近就是大片连绵的竹林,竹林到处是欢乐。如我记忆中的第一个杯子就是奶奶给我竹制的,一点都不复杂。后来在小学里,我也能给堂妹、堂弟制作,只要有一把锯子就行,后来还制作过竹椅子等。篾匠当时普遍提供上门服务,如同磨剪刀和菜刀的师傅,是收费的,然而都很受居民家庭的尊敬,因为这是手艺人!后来,老师们介绍了中国竹文化中的历史名言,如“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等相关表述,使得我逐渐明白:竹,对于中国人来说深藏着无形的精神寄托。文人爱它的高洁,武人爱它的刚毅。而各地的手艺人则充分利用这天然的材料,将它编织成美妙的艺术品和生活品。
然而,竹文化和竹编制品更多的是农耕文明属性,和历史上原先的固有生产力水平是相当的。在江南地区,曾经每一个城镇都有红火的竹编业,同时解决了大部分农户的经济来源问题。历史上的金山县县城朱泾就是个竹编制作大镇。可是现在孩子们的居家附近,已经鲜有竹林了,就算居住小区里有小面积的竹林,那也是公共财富、不能随意拿来制作竹篮子。
更主要的原因则是:随着塑料制品、不锈钢的出现与普及,竹编制品在日常生活中逐渐被淘汰,篾匠的行业也日渐没落。我告诉般若和她的小伙伴:以前在农村地区,打米过后都要用筛子筛掉谷壳等。现在各类打米机打出的米越来越纯,筛子也越来越用不着;精致的伞具代替了原来的斗笠;各色各样的皮箱代替了竹箱;电饭锅的出现,让木桶、筲箕等也派不上用场。现在,斗笠、簸箕、筲箕、背篼、竹篮等竹编品俨然成了农村大部分家里古老的记忆,也就是文化遗产。这个道理就和打火机出现之后,火柴逐渐退出生活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