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英杰
(山西工程职业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09)
信息化背景下,各种信息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众多学校基层管理人员,特别是广大辅导员。高职院校辅导员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学生群体,除了常规学生管理工作外,还承担着思想价值引领和思政教育工作,其工作内容繁杂、工作压力大,对思想教育工作力有不逮,传统学生管理工作也存在诸多不足。基于此,高职院校应深入研究,积极探索适应管理信息化发展的新工作模式,提升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学生管理工作纷繁复杂、事无巨细,传统工作方式以线下交流为主,包括主题班会、谈心谈话、思想政治理论课,等等,主要以辅导员为主组织开展各种思想教育活动。随着高职教育教学改革逐渐深化,高职院校开始强调学生中心、以生为本,要求辅导员基于教育新理念和新要求创新学生管理工作模式,积极将各种新媒体、信息技术、网络平台、虚拟技术等融入学生管理工作中,采取丰富多样的教育方式,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1]。例如,借助微信数据分析技术,统计分析微信好友的个性签名,根据分词技术制作签名词云和微信好友情感分析统计,如负面消极人数、正面积极人数、情感中性人数,帮助辅导员从宏观层面了解所带专业班级学生的思想状况。这在一定程度上对辅导员工作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辅导员须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水平,能够熟练应用各类新媒体、网络平台和专业软件,理解管理信息化的内涵以及管理信息化需要达成的目标,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网络时代,学生接触的信息种类繁多,信息品质良莠不齐,容易受多元文化冲击,不利于学生良好品德和正确三观的塑造。高职院校学生意志不坚定、身心发展尚未完全成熟、自控力不足,在各种信息及行为影响下,易出现思想道德缺失,引发各种心理问题。辅导员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时,应注重网络信息管理,加强网络信息监管,强调思想教育,营造良好的思想教育氛围,借助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学生的判断能力[2]。
学生管理工作无小事,在管理信息化时代,辅导员应当时刻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和行为变化,在面对面沟通的同时,要借助各种通信工具、社交软件,利用数据分析技术,从学生生活习惯、饮食喜好等入手,与学生开展深层次的交流互动,融入学生朋友圈,通过微信语音、视频等多种方式,与学生一对一交流,注重日常互动和沟通,逐渐走入学生内心。辅导员还可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针对社会热点事件的某个关键词或主题绘制词云分析图,搜索相关学生信息及观点,了解学生思想动向,进行更加精准、有效的学生管理[3]。
在管理信息化进程中,高职院校应积极顺应信息化建设要求,利用信息化资源和平台管理学院各项事务,弥补传统管理模式中的各种缺陷,提升管理效率和质量。但在实际应用中,部分辅导员信息水平有限,没有真正发挥管理信息化优势,信息传递不到位,导致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不足[4]。为解决上述问题,一方面,辅导员应当加强个人专业水平和信息技术水平,掌握学校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各项功能及内容,通过信息化平台直接获取学生信息,如招生工作、学籍管理、就业管理、评优评先管理等,方便、快捷处理学生事务。在具体学生事务中,辅导员要根据具体管理内容优化管理程序及方法(如图1,服务模块系统结构图),例如,在学生学习管理方面,辅导员应当及时将专业学科要求、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开设情况、考试安排、课程成绩等信息及时上传至信息化平台相应模块,学生登录分配到的账号,随时查看相关信息,通过APP查看课程表、授课教师、教室、上课时间等。除此之外,选修课开设时间、选修课内容、学习成绩等也可通过该APP进行选课、签到、提问、交作业、查阅资料等操作,为学生学习生活提供诸多便利。在学生参加活动及奖励管理中,辅导员可及时将学生参加活动、比赛及成绩纳入系统平台,包括学生学业成绩、实训成绩、奖惩等,按照对应省级、市级、院校标准进行积分,待审核通过后,学生可获得相应积分,作为学生评优评先、奖学金、助学金等的评选依据。
图1 服务模块系统结构图
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要重视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在学生管理重点区域建设相应的硬件设备,构建相应学生管理软件系统。以学生宿舍管理为例,学院可在宿舍楼大门进出口、重点监控区域安装监控器、人脸比对机等进行精准人脸识别、分析、比对,实时捕捉人脸图片,建立动态人脸数据库,进行人脸搜索、图片搜索,确保进出人员与宿舍楼登记人员相符。在软件层面,对硬件系统进行物联网全连接,并将该系统与学员安保部门、学生管理工作部门、信息化建设部门等相互连接,将学校各院系管理者、辅导员、后勤部门、安保部门等纳入组织架构,构建全员参与学生管理的协同育人体系[5]。该系统平台包含信息采集、数据分析与展示、安全管理行为实施、管理决策四个层面,将学生、班干部、辅导员、学院主管书记、学工部等均纳入其中,实现学生日常安全精准管理,辅导员可通过平台进行远程监控和管理,实现学生管理的时效性和联动性。
作为高职院校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做好“宣传员”,积极宣传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精准把握学生思想政治动态,充分利用党课、班会、微信、微博等途径,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党和国家的最新方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在真心学习和认同的基础上,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一方面,网络是虚拟的空间,具有显著隐秘性,极少数学生会发表相悖言论,若任其自由发展和扩散,会使其误入歧途。辅导员应当耐下心来,在日常交流、互动的同时,经常登录和访问各类社团微博微信、班级团支部网络账号等,跟踪学生在网络上对重大社会事件的反应和言论,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和思想政治动态变化,给予适当引导。
另一方面,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思想教育活动。高职院校需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建立全媒体智慧教学资源管理库,支持抖音、快手、B 站、微信视频号、微信公众号、小红书等众多媒体平台,具有线上远程教育功能,与校内多媒体教室联动,为辅导员开展线上线下同步点名、主题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等提供保障。辅导员利用公共教室录播系统、思政教育MOOC 平台为学生提供常态化教育资源,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企业导师等共享思政教育MOOC 资源,为学生思政教育提供充足的教育资源支持。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可选择符合学生喜好、感兴趣的内容和学习方式,比如可随时随地在线学习,高效利用各种碎片化时间,进而提高个人思想政治水平[7];辅导员可借助众多媒体平台处理分析学生信息,与学生对话交流,将教学内容准确传达给学生,还可建立时政要闻、图书推荐、科研成果、就业信息等信息化数据,实现全校师生信息共享,加速协同育人落实进度。借助平台及具体案例开展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活动,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加强学生网络道德和法律教育,借助微媒体传播模块,开展“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活动大赛,可组织学生参与微博、微视频大赛,定期组织“优秀学生党员”“优秀学生党支部”微信、微博、抖音投票活动,发挥微媒体的传播优势,潜移默化中开展思想教育和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达到入耳、入脑、入心的教育目的。
高职院校辅导员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时,除了晚点名、思政课堂、主题活动外,还可以采用第二课堂活动,即课外实践教学,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管理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通过构建相应第二课堂活动记录系统,将活动发布、在线报名、活动服务、意见反馈等均纳入其中,详细记录学生参与活动的表现、成果,对整体活动实施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学生全面发展有积极引导作用。辅导员应当坚持“以生为本”教育理念,鼓励学生自主上传活动照片、信息、感受,取得学分认证,形成个人第二课堂活动档案袋,学生之间可互相点赞、交流活动经验、增加对同伴的了解,构建个人交际圈,提升个人成就感和荣誉感。通过数据分析了解学生表现,根据学生活动记录雷达图,改进和优化第二课堂,毕业时也可为学生生成毕业画册,成为学生学院生涯的美好记录。高职院校应注重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的构建,组织开展各种文化活动,结合学生需求和时代特点,依托共青团,创新校园文化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线上线下校园文化活动,促进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人格培养,促进学生素质发展。可依托信息平台促进学生社团发展,明确社团定位,完善制度建设,以学院文化、体育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为抓手,全面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利用新媒体形式推广校园文化活动,并借助直播、校园广播、宣传栏等形式宣传校园文化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活动氛围,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在管理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应重视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明确辅导员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各种新特征,依托个人实践经验不断探索和实践,通过加强学生事务管理,加快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关注学生意识形态,开展多种思政教育活动;善用第二课堂活动,营造良好的学院文化氛围,多措并举,做好学生管理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