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逆向教学设计的医学人文课程教学创新实践探究
——以“医学人类学”的单元教学为例

2023-08-30 07:16王天虹
科教导刊 2023年19期
关键词:表现性人类学逆向

张 丹,王天虹,周 晶

(1.成都中医药大学民族医药学院 四川 成都 611137;2.成都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 四川 成都 611137)

我国医学教育正在“新医科”背景下突飞猛进地开展技术大转型,而“医文结合”的导向体现出对生命健康全周期的人文关怀。但是,以速度为核心的现代性带来的人文精神的匮乏阻碍着育人目标的达成[1],我国的医学人文教育无论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都非常地落后[2]。更新教学理念、重塑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模式以更好地实现医学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迫在眉睫。

1 逆向教学设计

逆向教学设计(Backward Design)又称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UbD),是一种强调从预期教学目标出发来构建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的一种“以始为终”的设计模式[3],如图1。其创新之处在于摒弃了传统的教材和大纲,再配合学情进行教学和学习活动设计的传统,体现了以学生的理解和应用为核心的观点,实践证明,其在因材施教、提高学习主动性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等方面显示出明显的优势[4-5]。

图1 逆向教学设计思路

2 基于逆向教学设计的“医学人类学”教学改革实践

2.1 “医学人类学”课程简介

“医学人类学”属医学人文课程中的选修课,强调“以病人对疾病的社会心理反应为中心”,使用批判性和整体性的视角来认识医学与社会之间复杂的联系,寻求疾病的社会根源[6]。《人类学的研究方法》是本门课程总论部分的最后一章,以往的教学主要采用讲授和课内实践(讨论、情景模拟)的方法,用四个学时的时间完成,教学效果一般,课堂讨论不够热烈、情景模拟很难组织,学生有为了考试而学习的情况。

2.2 “医学人类学”逆向教学设计案例

本研究基于逆向教学设计理论,从确定学习目标、设计评估标准和表现性任务三个方面细致阐述《人类学的研究方法》的教学设计案例。

2.2.1 从“大概念”出发确定预期结果,设计层级化的学习目标

确定预期结果是逆向教学设计的首要环节,它从本质上不同于传统教学设计的确定教学目标,它强调要从“大概念(big idea)”出发。“大概念”是比我们所要设计的这个教学内容更大的目标和任务,可以称之为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或者学科或专业的根本问题,体现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知识系统和实际生活之间的关联。为了确定一个教学单元的大概念,常常需要从更加宏观的层面去追溯需求,包括国家的政策导向、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目标、课程目标等。

①从“国家—学校—学情”三个层面凝练课程大概念。本课程从国家层面提炼出“心中有爱的仁术”这一对医学人文教育形象化的要求;从所属的“双一流”建设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提炼出批判精神、科研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等培养面向;结合当代大学生所具有的自主意识和专业意识强、沟通能力和共情能力弱等特点,将“医学人类学”的大概念确定为:让学生应用“文化”这个工具来应对现实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即所有的问题都可以而且应该从社会文化的层面进行整体性的思考和寻求答案。这个大概念要求让学生明确文化的社会功能以及医学与文化的关系,体现了整体性、反思性、批判性思维的培养需求。

②确立分层的学习目标。在大概念的基础上,设置本门课程的分层学习目标,如表1。

表1 基于大概念而提炼的分层学习目标

在课程总目标的基础上,根据布鲁姆认知目标层次理论和克拉斯伍等人的情感领域目标分层、课程思政要求,结合本章节的教学内容提出了多层次的目标,适应不同学生的需要,如表2。

表2 《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单元学习目标

2.2.2 确立多层次、多形式的评估项目以提供合适的评估证据

逆向教学设计要求教学者为学习目标的达成提供合适和足够的证据,并且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给学生和教学者(不仅仅是教学者)提供反馈和支持。本门课程采用了多层次、多形式、真实性的评估项目,反复论证评估证据的信度和效度,合理融入教学过程,为学生的学习成果提供测评据。

①基于“理解六侧面”理论,制订合理的测评标准。为了充分地了解学生(也让学生自己了解)预期目标的实现情况,需要明确合理的测评标准来传达信息。本课堂应用“理解的六侧面”理论[7],设计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评价量表(图2,p75),方便学生准确把握学习的要求和重点,促进有效学习并深入洞察。同时也为各表现性任务、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等制定了各有侧重的评价标准,方便学生安排合理的学习预期和设计学习活动。

图2 基于理解六侧面的

②设计多元的测评方式。本课程把评价作为一个参与式学习的过程,采取了自评、互评、老师评和观察员评价相结合,以评估反馈为主,评价定性为辅的多元评价方式,并借助于雨课堂、微助教、QQ群等辅助教学工具加以实现,如图3。

图3 《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多元测评方式示意图

2.2.3 设计具有挑战性和可能性的表现性任务

表现性任务(performance task)要求呈现给学生一个真实的场景,让学生用学到的知识来有效地解决问题或实现一个复杂的产品,以此来展现个人知识和专业能力。笔者根据GRASPS 的任务架构模型,进行了相应的教学设计,如表3。并将其分解为系列的小的表现性任务,在三周里用5 个课时完成,对照教学设计中的WHERETO要素,列出学习活动清单,并检验每周学习活动的完整性,见表4。

表3 表现性任务设计GRASPS 架构提示单

表4 各课时学习活动安排表

2.2.4 教学创新助力表现性任务的实现

本单元采取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和小组为主的项目式学习,以及适应各学习目标的教学技巧来组织和保障任务的完成。如图4(p76)。

图4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活动及对综合素养提升的支持策略

2.2.5 教学效果

通过近两年的组织,学生的单元小测验成绩提升明显,与没有应用该种设计的班级相比,得分优势突出,如表5。

表5 单元小测验的得分对比数据

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目标非常明确,学习状态饱满,从“个人亮考帮”中可以看出,大家撰写的问题逐渐具体深刻;各组绘制的思维导图都能准确反映本组的学习成果,即兴的展示汇报时间都超过5 分钟,且重点突出、条理清楚,得到同学、观察员和评估专家的好评。

3 讨论

将逆向教学设计理论和操作流程应用到高校医学人文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实现了将教育的新理念、新方法应用于实际教学以提高教学质量的改革需求,大大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推动学生人文精神的形成和各方面能力素质的提升,有助于培养医学生扎实的理想信念和高尚医德。

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充分梳理课程内容与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关系、课堂教学与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升之间的关系,考虑学生的群体特征和学习愿望等,设计尽量能够让学生感知到的学习目标评估项目,让学生有获得感和成就感,从而在明确的学习项目中促进学生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主动学习,并且积极探索学习,可以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甚至改变教师对整个课程的培养目标的认识和对高等教育的意义和价值的认识,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

猜你喜欢
表现性人类学逆向
VR人类学影像:“在场”的实现与叙事的新变
浅谈音乐课堂中的表现性教学提升策略
逆向而行
中国当代表现性水墨人物画的特色与发展
伊莎白及其中国人类学、社会学考察
浅谈中国画的表现性
人类学:在行走中发现
表现性任务设计的3个关键点
体质人类学是什么?
逆向工程技术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