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芳娟 吴宁
摘 要: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观念的变革是实践变革的指示器。中国改革开放的每一步实践,都是由在总结经验基础上的思想变革引导的。真理标准的大讨论与改革开放的肇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确立与改革开放的勃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与改革开放的全方位推进、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新论断与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每一重大思想理论成果都引导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的大跨越。遵循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思想与实践发展历程,中国社會取得了诸多伟大成就:互利共赢——走向世界的中国更加自信;人民至上——充满活力的中国更加自主;共同富裕——期待美好生活的人民更加自由等。这一切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理论指引和改革开放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成功实践。
关键词: 改革开放; 马克思主义; 实践理路; 伟大成就
中图分类号: D25; D619; D616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3963/j.issn.1671-6477.2023.03.003
百年中共党史,既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淬炼的历史,亦是一卷中国改革开放接续探索的画轴。中国共产党秉承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展了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壮丽史诗。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上郑重指出:“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1]在百年党史的征程中,改革开放是一次极为重要的转折,它开启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时代,并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大放异彩。
一、 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理路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观念的变革是实践变革的指示器。中国改革开放的每一步实践,都是由在总结经验基础上的思想变革所引导的。真理标准的大讨论与改革开放的肇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确立与改革开放的勃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与改革开放的全方位推进,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新论断与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以上每一重大思想理论成果都引导了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的大跨越。
(一) 真理标准的大讨论与改革开放的肇始
真理标准大讨论肇始于邓小平对毛泽东思想的正确解读。它是基于对“两个凡是”的批判,以及在中央党校提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地评价党的历史问题的推动下,针对当时的思想路线斗争实际而得以开展的。1978年5月11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犹如春雷一般在《光明日报》上发表。这篇文章强调了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遵循。与此同时,它还用有力的事实说明革命导师是坚持用实践检验真理的榜样,说明任何理论都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这次大讨论,为中国共产党冲破“两个凡是”的严重束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奠定了理论基础,更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以及改革开放的提出打下了基础,同时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和问世提供了精神动力。它助力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中坚持解放思想,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宝贵经验。精神枷锁一旦被砸碎,改革开放的浪潮便势不可挡。
1.确立改革、开放、搞活新方针。经过1978年7-8月召开的国务院务虚会议和同年9月召开的国务院计划会议的酝酿,十一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并确定了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全会正式确认要实现“三个转变”。第一个转变是重阶级斗争转到重经济发展上来,为此要注重生产斗争和技术革命。第二个转变是从之前的低效率、低成果转到按经济规律办事上来,注重民主集中和科学管理。第三个转变是从之前的闭关自守状态转到对外开放上来,大胆学习外国的技术和经验。与此同时,全党上下对如何改革、开放、搞活经济进行了深入探讨。1978年12月,中共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并确立的改革、开放、搞活的重大战略方针,实现了从封闭到开放、从固守成规到各方面改革的重大转变,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幕,成为邓小平理论的起点。
2.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邓小平从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出发,肯定了当时兴起的包产到户、包干到户。1980年4月2日,邓小平在同中央负责人谈到农业问题时,明确表示要放宽政策,允许包产到组、包产到人。1981年10月,全国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与会者就“双包”责任制问题进行充分磋商,最后形成了《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纪要》明确指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生产责任制形式多样,不仅包括包产到户、到组,包干到户、到组,还包括联产到劳、专业承包联产计酬及小段包干定额计酬等。中国农村的改革初期所推行的各种政策及举措,不管其形式如何,其实质是向农民“让步”,对过去我们对农民的《亏欠》进行补偿,让农民修养生息。
可以说,党中央、国务院在农村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非常注重农民的想法,大力鼓励农民进行一系列的实践、探索和创造,进而极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
3.创办和发展经济特区。1979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对广东省委和福建省委呈报的有关对外经济活动的方针进行了批示,决定对广东、福建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给予更多的自主权,以充分发挥两省的优越条件,扩大对外贸易,抓紧当前有利的国际条件,先走一步,把经济尽快搞上去。原则上同意两省试行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大包干的经济管理办法,在计划、物资供应、物价政策等方面也实行新的经济体制和灵活政策。同时决定,先在深圳、珠海两市划出部分地区试办出口特区,待取得经验后,再考虑在汕头、厦门设置特区。中央认为,这是一个重要决策,对加速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1980年5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了《广东、福建两省会议纪要》,《纪要》正式将“特区”定名为“经济特区”。
(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确立与改革开放的勃兴
如何正确认识我国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对我们能否建设好社会主义至关重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不仅构成了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基石,更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遵循。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毛泽东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就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同时,第二阶段比第一阶段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实现。
1981年6月,《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在十一届六中全会上得以通过。此次决议首次明确提出“初级阶段”的概念范畴。《决议》对建国以来的历史作出全面总结后,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由比较不完善到比较完善,必然要经历一个长久的过程”[2]。这是对中国国情认识的新突破。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重申了“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现在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的观点,同时也指出彼时的中国物质文明还不甚发达。1987年10月,中共十三大在京召开。在此次会议上,我党首次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进行完整科学地呈现,并指出彼时的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即是初级阶段。会议强调,中国当下所建设的社会主义属于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且此阶段需要经历一个很长的发展时间。为此,全国上下要以此为遵循,来开展我们的生产和生活等一系列活动。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实际出发,改革开放进入了勃兴阶段。
1.坚持全面改革。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社会主义社会是在改革中前进的。邓小平指出:“不改革就没有出路,旧的那一套经过几十年的实践证明是不成功的。”[3]237改革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自我完善,是推进一切工作的动力。为此,各条经济战线需在技术、制度、组织上等进行不断革新。唯有不断进行改革,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进而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如果止步不前、不求革新,则无法脱离当时生产的落后状态而实现飞跃。
2.坚持对外开放。1978年12月,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经过认真讨论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在依靠自身发展的基础之上,加强与外界的合作交流,并积极引用世界先进技术和装备的决定。由此确定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揭开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新篇章。1979年3月,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议召开。邓小平在会议上更进一步地指出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和经验的基本原则: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学习和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坚持社会主义。
3.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社会发展的状态和方向。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为此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同时允许商品经济的发展。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的一项根本原则。同时,商品经济的发展也不可或缺。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活跃经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建设。1979年1月,邓小平指出:“要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从商业角度考虑签订合同。总之,钱要用起来,人要用起来。”[4]157
4.坚持发展生产力,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所在。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想早日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需要将解放和发展本国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同时,我们应当将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作为我们一切经济工作的考量。1980年5月,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这是压倒一切的标准。”[4]314
(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与改革开放的全方位推进
市场调节辅助作用的确立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突破口。1979年11月,邓小平在同美国大不列颠百科全书总编吉布尼等人的谈话中,从社会经济性质的角度指出,市场经济只是经济手段,并不具有制度属性。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依然可以用。基于当时的中国国情,应该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随后,在讲到寻求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发展经济的道路时,邓小平明确提到了“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1984年10月,《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在十二届三中全会上得以通过,《决定》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同时允许商品经济的发展,这打破了计划与市场绝对对立的错误认知。对此,邓小平给予了高度肯定,认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1987年10月,中共十三大提出“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经济运行机制。这实际上确认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市场化倾向。1992年春,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从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对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进行了阐述:“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5]138这个精辟论述,从根本上破除了先前对计划和市场具有制度属性的错误认知,为后来中共十四大提出并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目标打下了良好基础。根据“南方谈话”的相关精神,中共十四大正式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改革开放也进入了全方位推进阶段。
1.在经济上,发展才是硬道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邓小平深刻地认识到只有经济发展才是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的根本保证,并据此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他说:“对于我们这样发展中的大国来说,经济要发展得快一点,不可能总是那么平平静静、稳稳当当。要注意经济稳定、协调地发展,但稳定和协调也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个问题要搞清楚。如果分析不当,造成误解,就会变得谨小慎微,不敢解放思想,不敢放开手脚,结果是丧失时机,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3]377
2.在政治上,培养党的好干部。邓小平一直非常注重培养党的干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他指出,党的组织路线是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線得以实现的保证。1991年8月20日,邓小平同几位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特别强调了发现和使用人才的问题,并把这个问题作为他对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一个正式建议。邓小平指出:“总的看,我们对使用人才的问题重视不够。我建议中央总结一下用人的问题,尊重人才,广开进贤之路。”[3]3691991年9月6日,中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抓紧培养教育青年干部的决定》,《决定》对提高青年干部的政治素质,培养干部的途径、措施、原则以及步骤问题作出了明确要求。
3.在文化上,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伴随着改革开放,西方一些错误思潮陆续涌入中国。为此,邓小平强调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要兼顾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以及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邓小平重申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提出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列宁看来,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要一方面抓经济建设,一方面抓民主法制;一方面抓改革开放,一方面抓惩治腐败。无论如何,其最终的落脚点皆是“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创建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也要努力创造高度的精神文明。唯有如此,才能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四) 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新论断与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我国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探索,始于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1956年党的八大指出,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它是基于当时我国国情所作的一个基本判断,亦为后来党和国家谋划一系列战略安排提供了理论遵循。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6]这一表述,是基于改革开放新时期涌现的新问题而作出的新论断。值得一提的是,该论断一直沿用到党的十八大时期。后来随着我国发展状况的不断变化,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为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全国人民的不懈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然进入新时代。此刻我国的主要矛盾也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十九大有关社会主要矛盾新论断的提出,极大适应了新时代征程上的新要求,有力地响应了经济建设的新呼声,较好回应了人民群众的新关切。因此,它也定会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走向新局面,进而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GDP总量超12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0%。按照汇率计算,我国人均GDP为85698元,按照世界银行标准,已经是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这也意味着我国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越来越小,意味着已不能用“落后的社会生产”来形容我国的实际国情。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极大提高。从收入水平来看,2022年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883元,比上年增长5.0%;从消费结构来看,2022年全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4538元,比上年增长1.8%[7]。这些数据都表明,我国居民已初步实现了谋生或占有的需要,正向自我实现和全面发展迈进。故此刻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有了新期待、新向往。此时,人民群众不仅仅满足于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更是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有了新诉求,期待在教育、住房、家政、文化、养老、健康等方面有更多新保障。然而事实情况却是,人民群众温饱问题已得到较好解决,但高层次的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需求还未得到充分满足。
现阶段我国经济取得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2022年全国四季度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5.7%,产能过剩问题严重[8];从收入分配来看,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收入基尼系数达到峰值0.491,此后见顶回落,维持在0.46~0.47之间。202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283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33元,城乡差别明显;从地区来看,中西部人均可支配收入均位于平均线之下,只有东部地区超过了平均水平;从环保角度来看,根据生态环境部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78.3%,同比下降4.0个百分点[9]。以上数据显示,进入发展新时代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新变化。为此,我们要根据新矛盾来统筹安排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各项活动。
二、 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1978年,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在此次会议上,邓小平立足高远、善于学习,并积极拥抱世界,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大幕。紧接着,中国人民抛却之前条条框框的束缚,迈入了发展新时代。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巨大飞跃。正如美国著名学者塞缪尔·亨廷顿评论的那样,改革开放使中国命运彻底跳出了近代以来的“下降通道”,中国改革,最复杂也最成功。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
(一) 互利共赢:走向世界的中国更加自信
改革开放历经4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诸多成就。在这40多年里,中国人民始终秉承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锐意进取、不懈奋斗,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实现了7亿多人口脱贫,占全球减贫总数的70%以上,为世界减贫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可以说,中国用不到五十年的时间完成了其他国家近乎百年的发展任务,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等。目前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进出口贸易总额、外汇储备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均列居世界前列;谷物、棉花、肉类等主要农产品,煤、钢等主要工业品产量均已多年位居世界第一;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更是从仅有343元增加到32189元。
在40多年的改革开放历程中,中国以其惊人的发展速度,刷新了一项项发展纪录。与此同时,更以其磅礴的發展势头,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巨大引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并向纵深发展。中国的对外开放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从部分领域到全方位。尤其是在加入WTO以后,中国经济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并逐渐与世界经济融为一体。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把发展目光更多地投向全球,更加主张“走出去”,遂有了亚投行的设立、G20峰会的召开以及“一带一路”的实施。中国已逐渐成为全球化的重要推动者,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中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可以说,中国的改革开放行于中国,却惠及世界。它不仅较好回应了国内人民群众的新诉求、新期待,更极大契合了世界各国人民之间寻交流、促合作的意愿。40多年的改革历程再次印证,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进步也需中国的助推。基于新时代这一历史方位,中国应持续推进改革开放,大胆敞开国门,与世界各国建立广泛友好的联系。与此同时,还要始终秉承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和变革创新的开放思路,不断拓展开放新局面,日益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进而共创美好世界。
(二) 人民至上:充满活力的中国更加自主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搭乘世界经济发展的快车,善于学习、积极思考,以奋发有为的姿态创造了一项项奇迹,书写了一部部壮丽史诗。放眼当下,中国已然形成了劳有所得、病有所医、幼有所育、老有所养、学有所教、弱有所扶、住有所居的良好局面。正是基于较为充裕的物质生产总量、较为健全的民主政治法制、较为精深的中华优秀文化、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较为宜居的生态人文环境,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也与日增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彻底告别了由国家计划统一调配社会资源的时代,各种票证制度亦逐渐退出历史舞台。随之而来的是所有制结构的变化,主张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允许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形式。社会投资从国家计划转向市场配置,且市场主体在资源配置中占据主导地位。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较为适配的宏观调控体系并初步建立起符合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水平的社会保障体系和政府行政管理框架。
与此同时,我国的体制建设——无论是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还是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均取得了较大进步。如今,农民可以自由流動并发展成为新生代农民工,个人开始从单位人变成社会人,继而产生新的社会阶层。伴随着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壮大和城市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基于财产基础的不同利益主体的多元化格局正在形成。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带来了利益诉求的多元化,形成了不同利益主体相互博弈的格局,由此激发了人们的政治参与、民主决策的积极性,从而为推动政治体制改革奠定了重要基础。
步入新时代,中国人民将始终恪守经济发展底线,不断将改革开放推向深入。踏踏实实搞建设,兢兢业业谋发展。将本国之发展与世界之进步有效衔接起来,不断推动本国生产力发展,让广大人民能够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进而增强人民群众对党和国家的认同感。从生存到发展,从物质到精神,从福利到权利,“人民至上”的理念始终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放射着夺目光芒并施惠于广大人民。
(三) 共同富裕:期待美好生活的人民更加自由
民之所望,改革所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始终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在这一奋斗目标的指引下,我国人民的生活图景得到了极大改善,其中最大的改善则是摆脱挨饿,跨越温饱,实现小康。我国的温饱问题已在20世纪80年代得到解决,并于2000年实现了总体小康,目前我们已经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习近平指出:“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要挨骂。长期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就是要不断解决‘挨打、‘挨饿、‘挨骂这三大问题。经过几代人不懈奋斗,前两个问题基本得到解决。”[10]
在社会主义建设发展过程中,人民不仅是国家发展的主人,亦是改革开放的重要推动者。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注重生产力的发展,同时注意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更是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五大特征之一。在共同富裕推进过程中,党和国家亦非常注重人民群众的诉求、意愿和期待。在此过程中,赋予了人民群众充分的发展自主权,积极鼓励人民群众参与到共同富裕的推进过程中,进而有效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推进,我国在物质建设层面和精神建设层面均取得了不俗成绩。在物质建设层面,国家经济建设增量不断增大,人民物质文化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在精神建设层面,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显著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国家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国家的认可度不断提升,更加坚定了“四个自信”,努力做到“两个维护”。无论是过去的发展历程,还是现在的发展状况,抑或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中国都将始终秉承改革开放的路径,在与世界的深刻交融中不断提升综合国力,进而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三、 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的方法论启示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上更为发达,政治上更为民主,人民的幸福感与获得感也愈发强烈。回顾改革开放的光辉历程,我们发现马克思主义始终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理论指引,改革开放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成功实践。
(一)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理论指引
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之所以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的政治信仰,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显现出巨大的指引作用,根本原因就在于它始终与我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自己的思想准绳。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给我们以观察、处理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改革开放提供了理论支撑;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为改革开放提供了方法指引。改革开放的成功,充分显示了马克思主义强大的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学说并非僵化的教条,更非一成不变的公式,而是指导行动的指南。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反复强调的观点。他们认为,科学的理论应当结合具体实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我们在民主革命斗争中按照中国的具体历史条件走出了具有自己特点的马克思主义革命道路,使马克思主义得到了新的发展。同样的,我们也将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点的马克思主义发展道路,进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11]
当前,我国各族人民正在根据二十大相关精神,努力建设中国式现代化。为此,就需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的基础之上,充分考虑我国发展的具体实际,走自己的发展道路。走自己的发展道路,并不意味着要离开马克思主义另搞一套,而恰恰是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根据中国的国情,研究变化了的新情况,解决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只有这样,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才能建成,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发展才能实现。列宁指出:“遵循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的道路前进,我们将愈来愈接近客观真理;而遵循着任何其他的道路前进,除了混乱和谬误之外,我们什么也得不到。”[12]
改革开放的实践充分证明,中国人民的命运已与世界人民的命运交织在一起。中国好,世界才能好;世界安定,中国才能持续向前。新时代,我们务必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不断探索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规律,不断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预见性,增强建设的协调性和持续性,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与时俱进、勇于变革,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二) 改革开放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成功实践
回顾中国共产党建党100余年的光辉历程,我们可以真切地发现,中国改革开放始终是有原则、有立场、有方向的,始终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也由此能在关键问题上保持清醒的头脑。正是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正确指引下,我国进行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1.世界历史观的成功实践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较为集中地谈论了“世界历史”理论,他认为“世界历史”就是“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閉关自守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13]由是观之,马克思所说的世界历史是指各民族国家由于普遍交往,整个世界开始形成相互依存的统一的历史,即世界整体化的历史。邓小平通过借鉴马克思世界历史观并结合当时中国的国情、世情、民情对马克思世界历史观进行了继承、发展、创新和应用,具体表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
马克思世界历史观强调民族、国家之间存在发展差异,邓小平据此提出我们要实事求是、按照中国的实际情况确定本国的发展方式,由此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邓小平明确提出:“我们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定规划。”[3]252邓小平继承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思想,以时代性的世界历史眼光对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情况作出了时代考量和科学评判,同时也使得马克思世界历史观具有了新的价值归宿。
马克思世界历史观强调各民族的历史发展具有特殊性,把握世界历史应遵循不同民族和国家的社会历史发展程度及其相互作用。因为世界历史的合力恰恰是我们所不能忽视的总趋势。基于此,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5]138邓小平通过思想解放,推动了社会实践层面的生产力解放,从而实现了中国富强之路的有效探索。
邓小平正是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把中国的发展置于世界范围内进行科学分析,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才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当前,我们要立足新时代的百年未有之变局,去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各类问题。我们要在秉承互利共赢的理念下,与世界各国互通有无、加强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同各国人民一道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生产力观的成功实践
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生产力在社会建设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连同生产关系一起构成了社会经济的基础。生产力的发展可以推动社会进步,亦可以促进人的解放。因此,在社会进步过程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向前。
邓小平根据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并结合当时我国国情指出,摆脱物质匮乏的根本方法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要讲究方式方法,唯有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之上才能逐步提高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的根本表现,就在于能促进生产力更快地发展。1988年9月5日,邓小平在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时谈到,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由此他鲜明地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3]51的命题。把科学技术从生产力诸要素中突出出来,强调现代科学技术是新的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和决定性的因素,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伟大革命力量。
与此同时,邓小平还指出,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他说:“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3]370他指出,改革是为了清除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障碍,进一步解放生产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是革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生产力第一的原则,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带领中国人民砥砺前行、奋发有为,创造了一项项奇迹,使中国速度和中国创造闻名于世。进入新时代,我们要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通过生产关系的调整和上层建筑的完善,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向前发展。
3.群众史观的成功实践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品格,群众史观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基础。马克思认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因此社会的发展应以使人民获得发展为归宿。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马克思主义只有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以人为本,防止官僚主义。理论只有反映人民的利益和要求,变成人民手中的武器,才能成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群之所為事无不成,众之所举业无不胜。”40多年来,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每一点成果,都是人民群众集体智慧和辛勤汗水的结晶,彰显了人民价值的弥足珍贵。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推动改革开放的主体。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程度直接关系到改革开放的成败。习近平总书记在总结改革开放经验时指出:“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发展,改革开放中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每一个方面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实践和智慧。”[14]因此,我们要始终恪守人民立场,积极响应人民群众的呼声,认真落实人民群众的诉求,想群众之所想,答群众之所问。要认真贯彻落实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力,带领人民群众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2022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胜利召开。在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坚定不移扩大开放。面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我们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努力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努力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22-10-25).http://www.gov.cn/xinwen/2022-10/25/content_5721685.htm.
[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838.
[3]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5] 乌杰.邓小平思想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6]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15.
[7]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23-02-28).https://www.gov.cn/xinwen/2023-02/28/content_5743623.htm?eqid=b0e46d1d0003dacb0000000664871bff.
[8] 国家统计局.2022年四季度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5.7%[EB/OL].(2023-01-17).https://www.gov.cn/xinwen/2023-01/17/content_5737490.htm.
[9] 生态环境部.6月,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78.3%[EB/OL].(2023-07-12).https://news.cctv.com/2023/07/12/ARTIZwfGjVdZmiC7pFQNOJUF230712.shtml.
[10]习近平.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2015-12-11).https://www.ccps.gov.cn/xxsxk/xldxgz/202203/t20220328_153447.shtml.
[11]薛暮桥.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研究[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1979:22.
[12]列宁.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43.
[13]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33.
[14]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68.
(责任编辑 文 格)
The Practice and Great Achievements of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entury History of the Party
ZHANG Fang-juan1, WU Ning2
(1.School of Marxism,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Wuhan 430070,Hubei,China;
2.School of Marxism,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Beijing 102299,China)
Abstract:Thought is the forerunner of action,and the change of ideology is the indicator of the change of practice.Every step of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has been guided by ideological reform on the basis of summing up experience.The large-scale discussion on “the criteria of truth” and the beginning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theory of the primary stage of socialism and the boom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theory of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and the all-round advance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the new judgment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main social contradictions and the new era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each of the major ideological and theoretical achievements has guided the great leap of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practice.Follow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ractical development of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the Chinese society has achieved mutual benefit and win-win results: China is more confident in going out to the world; Peoples supremacy: a dynamic China that is more autonomous; Common prosperity: People looking forward to a better life more freedom and many other achievements,fully demonstrates that Marxism is the theoretical guide of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reform and opening up is the successful practice of Marxism in China.
Key words:reform and opening up; Marxism; practice theory; great achiev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