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佳烨
(河北港口集团秦皇岛港股份有限公司,河北 秦皇岛 066000)
财务分析作为企业进行科学合理决策的重要手段,可对企业经营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预警,进而有效预防经营风险、挖掘企业潜力。但目前多数企业财务分析还主要停留在财务数据的收集层面,无法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有效的助力。因此,多数企业仍应加强财务分析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有效运用,提高财务分析质量,为企业管理层进行科学合理的经营决策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撑。
财务分析是指企业运用专业的分析方法,对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指标进行总结和评价,从而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机遇的一种方法。基本的财务分析指标包括偿债能力指标、盈利能力指标、营运能力指标和发展能力指标等。偿债能力指标是评价企业偿还到期债务能力的指标,包括短期债务和长期债务,通过分析企业的营运资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流量比率等评价企业偿还短期债务能力,分析资产负债率、权益乘数、产权比率、利息保障倍数等评价企业偿还长期债务能力;盈利能力指标是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包括营业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和总资产报酬率等;营运能力指标是用于总结和评价企业销售能力、资金周转能力等企业正常经营运转能力的指标,包括总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等;发展能力指标是评价企业未来发展潜力的指标,包括营业收入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资本保值增值率和资本积累率等。
财务分析方法具有专业性、多样性,主要包括比率分析法、趋势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①比率分析法是指以同一期财务报表上若干重要项目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并求出比率,用以分析和评价企业的经营活动以及当前和历史状况的一种财务分析方法,也是财务分析最基本的工具。②趋势分析法也称为趋势预测法,是将有连续性的数据或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变动趋势,作为预测企业未来发展趋势的依据之一。③因素分析法也称为连环替代法,是分析数据总变化中各个因素所影响的方向和程度的方法,包括连环替代法、差额分析法和指标分解法等。企业可根据自身的经营特点和发展需求,综合运用各类财务分析方法,提高财务分析质量,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抓住未来发展机遇。
财务数据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企业经营的规律和特征,直观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财务数据分析不仅是对过去经营情况进行的归纳总结,也能够为企业管理层提供判断企业未来发展趋势的数据支撑。有效的财务分析,一般是通过静态和动态的分析方式对各项财务经营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将其转变为管理层需要的经济信息。管理层通过了解企业的资产、负债情况,现金流以及货币资金的余缺情况,结合企业的偿债能力指标,制定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投融资方案;掌握企业的收入、利润情况及盈利能力指标,制定企业经营目标和营销策略;掌握企业的应收账款的账期、回款和坏账情况,存货的资金占用和坏账情况,结合营运能力指标,为企业应收账款信用政策和存货管理政策提供依据,改善企业的经营运转能力。
财务分析能够综合评价企业资金的使用和分配是否科学合理,从而明确资金使用重点和方向,提高资金利用率,明确成本变化方向及资金流动情况,有效控制企业经营成本。精准有效的财务分析,使管理层能够对企业后续的经营发展方向和战略规划作出合理预判,挖掘企业价值未来增长点,优化企业内外部资源,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财务分析能够使管理层全面了解企业现阶段面临的潜在风险,及时发现内部管理问题,并迅速对风险做出反应,采取措施弥补管理漏洞,有效实现企业战略目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市场、行业、竞争者、内部管理等诸多风险,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能够及时洞察风险,在风险中寻找机遇,在机遇中抓住机会。财务分析通过为企业提供最新的市场、行业和同行业企业经营数据,使管理层迅速了解目标市场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投放情况,以及竞争者的分布情况,从而对目标市场进行有效的战略群组划分,明确市场竞争地位,及时发现企业经营风险点,调整经营策略和管理方式,进军蓝海市场,将企业风险控制在与企业总体战略目标相适应并可承受的范围内,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财务分析将市场、行业、竞争者等外部信息和企业的业务、财务、管理等内部信息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将财务数据及财务指标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促进企业各部门了解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改善流程设计,提高内部控制水平,完善综合评价体系,从而提升企业内部监督能力,使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更加精细化。
会计基础工作是否规范,决定了财务分析是否能够真实地反映企业经营业务,较准确地预测企业经营风险点和未来发展方向。在财务核算过程中,由于会计人员业务处理不得当,造成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若未得到及时改正,则会对财务报表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造成较大影响,无法为财务分析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从而影响管理层作出有效的经营决策。
首先,财务分析方法本身存在一定局限性,如比率法是对单个指标进行分析,综合程度较低,且比较指标的计算建立在以历史数据为基础的财务报表上,使财务分析具有一定片面性、滞后性;其次,部分企业财务分析方法较单一,财务指标体系不够健全,无法如实反映企业各经营环节的情况,不能充分体现分析重点;再次,企业偏重于对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常常忽略对企业内外部非财务数据的分析,就会导致财务分析结果缺乏全面性,进而不能满足管理层对企业经营信息的需求,无法对企业整体情况进行客观评价,最终将影响企业长远发展;最后,多数企业的财务分析是静态的,没有按照企业的发展变化进行动态分析,从而降低财务分析质量,无法为管理层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
企业在开展财务分析工作时,应确保财务分析使用信息系统的完善,因为健全的信息化建设能够对企业各项财务工作提供必要的环境和路径支持,从而保障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提高财务分析的效率和质量,为企业各项业务数据提供参考。但目前多数企业的财务信息化建设较为滞后,人工核算和分析在财务工作中占比较大,降低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财务信息化建设未与业务系统有效结合,财务信息与业务信息孤立存在,对企业内部数据应用和共享造成较大的障碍,使财务分析运用受限。财务分析若建立在错误信息基础上,就会给企业经营决策提供错误的数据参考,导致管理层作出片面错误的经营决策,使企业面临严重的经营风险。
有效的财务分析要求财务分析人员不仅要有财务专业知识,能够准确分析财务数据的变化、趋势、原因等,还要了解市场和行业、熟悉企业的生产运营情况,做到业财融合,看到财务数据背后所隐藏的财务风险点,为管理者经营决策提供有效建议。但是多数财务人员仍然被基础的财务核算工作占据大量的工作时间,企业的信息化应用率低,使财务人员难以从繁杂的会计核算中抽离出来,进行专业的财务分析。而且传统的会计核算思维使得多数财务人员产生了思维定式,认为财务工作只是编制凭证、报表,处理税务等,对财务分析的重要性缺乏清晰的认识。另外,多数财务人员不能及时转变思维,对企业的生产业务活动不够了解,难以利用财务数据对企业经营的各环节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
若使财务分析能够尽可能地为企业经营决策贡献力量,则需要企业管理层的高度重视。但是多数企业的管理者只关注利润、成本、现金流等一些基本的财务数据和指标,缺乏对财务分析的重视,财务分析流于形式,未能作为经营决策的参考依据。部分企业未设置财务分析岗位,没有为财务部门配备专业的财务分析人员,或者未投入足够的经费为现有财务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
规范会计基础工作,需要建立完善企业内部会计规章制度,在不断的会计实践中解决会计基础问题,优化工作流程,完善会计基础工作环境,提升会计基础工作的运行效率;建立有效的监督与管理体系,加大对会计基础工作的监管力度,从而大幅提升企业会计基础工作水平,便于及时、准确、全面地获取财务数据,确保财务分析的准确性,为有效的财务分析提供基本保障。
企业应当结合国家政策、市场动态、行业发展形势和企业内部生产经营模式,综合分析企业在当前背景下的优势和劣势、机遇和风险,利用PEST模型和波士顿矩阵等模型分析企业外部的环境因素和市场竞争力,及时调整企业的战略政策和经营方针,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有效依据。首先,企业应当综合运用各种财务分析方法,避免单一化、套路化,多角度进行财务对比分析。将比较分析和趋势分析相结合,直观反映企业每月财务指标变动趋势,结合上年同期和年初相关财务指标的变动趋势,判断相关指标变动原因是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周期的影响还是企业管理层管理不当所致;将比较分析和结构分析相结合,采取因素分析法,计算各类指标在企业总体指标中的占比,分析指标结构是否合理,判断相关指标的变动给企业总体指标带来的影响,识别异常指标因素,及时发现风险点,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其次,企业要根据实际经营情况确定关键财务指标,将静态指标和动态指标相结合,分层次设立多项指标,完善财务指标分析体系,提升财务分析质量。例如,在传统的财务分析工作中,企业以利润表的主要指标分析为主,但是利润表的粉饰风险过大,现金流量更能体现出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揭示企业是否盈利、有无能力偿还借款等情况。因此企业更要重视对现金流量表的分析,通过现金循环周期比率等指标预警营运资金风险,应收账款回收情况等指标预警信用风险,速动比率等指标分析流动性强弱等。企业应当完善财务指标分析体系,保证其合理性和准确性,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建立信息化数据平台,为企业财务分析提供有效途径,将财务人员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从事更有利于企业经营决策的管理分析工作。在信息化数据平台中构建非财务指标体系,明确行业指标、核心竞争力指标等非财务指标的可衡量性,平衡企业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优化财务分析功能,实现各部门的有效沟通和信息共享,规避信息传递不及时、偏差等问题,使财务人员能够深入了解业务活动,对其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事前提示,业务人员也能够通过平台实时了解相关的财务规章制度,为后续的业务工作提供财务指导,使业务更具规范性和合理性,实现财务信息与业务信息的充分融合。
传统的财务工作思维和财务分析技能已不能满足企业现阶段经营发展的需要,财务人员亟需转变财务工作思维,将工作延伸到业务,提升财务分析技能,有效实现业财融合,发挥财务分析对企业经营决策的参考作用。首先,财务人员可通过企业内部信息管理平台或参加业务会议、深入现场等途径,充分了解企业的生产业务活动。例如,对于生产加工企业,财务人员应当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加工再到产品销售等环节入手,充分了解企业经营的全过程,使财务工作贯穿业务活动的始终,识别内部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有效发挥财务的事前预测、事中监督、事后考核的作用,对生产经营全流程提供专业的财务建议,真正发挥财务分析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作用。其次,财务人员应加强专业技能培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和财务分析技能。一是不断加强学习财务专业知识,准确运用各种财务指标和财务分析方法;二是了解政治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等外部环境,行业趋势和企业内部业务活动,及时发现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助于企业对未来发展趋势和风险点作出预判;三是提高自身的沟通和表达能力,将财务数据转化为管理者需要的经营信息,及时、有效地与企业管理者进行沟通,以免出现信息偏差,造成企业经营决策失误。
企业管理层应当重视财务分析工作,增强经营决策科学性。一是借助网络信息平台,充分利用宣传、教育、培训等方式,使财务人员明确财务分析重要性,增强财务分析能力,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二是企业可内设专门的财务分析部门,明确划分岗位职责,提供信息化平台,促使财务分析工作有序进行;三是管理者不仅要深入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还要具备一定的财务知识,了解财务分析方法,充分利用分析结果指导企业经营,重视在财务分析中发现的问题和风险,并做好应对措施降低风险,做好战略规划,优化企业内外部资源,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财务分析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效的财务分析能够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助力企业实现战略目标和价值最大化。企业管理层应当提高财务分析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重视程度,完善信息化建设,优化财务分析指标和工具,培养高素质、综合能力强的专业财务分析人员,提升财务分析质量,助力企业经营决策。